太古魂尊
字体: 16 + -

第87章 大位之争

    唯一有些不一样的就是,这次太子最大的竞争对手却并不是哪个皇子亲王,而是在朝野都有着极高威望的昌乐公主。

    昌乐公主本来就是先帝最宠爱的公主,而且她从小就无比的聪明伶俐,竟然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自学了许许多多的知识。

    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天文地理、琴棋书画,可谓是样样精通。而且为人品性都算得上是上上之选,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民间都有着极高的名望。

    所以,这次关于新帝人选的争论之中,昌乐公主就当之无愧地成为最大的黑马,让太子一派的文武官员寝食难安。

    然而,这个提议一被提出来,就立马遭到了众多保守派官员的一致反对。他们自然也知道昌乐公主的能力,甚至承认连太子都不如昌乐公主那么考虑细腻周全,处事大方得体。

    但由于昌乐公主是女儿身的原因,他们就毫不犹豫地倒向了太子一边。

    恰恰这群思想保守的大臣们资格极老,很多都是元老级的人物,他们掌握了朝廷中大部分人脉资源,占据着朝中最有权力的几个位置,因此影响力最是深厚。

    而支持昌乐公主的那些官员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他们思想开放敢于创新,积极进取敢作敢为,未来或许真的能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但现在毕竟是太年轻,资历太浅,分量自然不如那些朝中老臣。

    而除了太子和昌乐公主的支持者之外,其他几名皇子亲王也加入了诸龙夺嫡的队伍。

    只不过他们的势力远远不如太子殿下和昌乐公主,支持者也几乎都是与他们沾亲带故的一些臣子,基本上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

    除了这几派之外,还有一些臣子选择明哲保身,既不支持太子也不支持公主,同样不偏袒另外几个皇子亲王。他们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静等结果就是。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淡泊名利的清官,因为他们这样做不仅可能几边不讨好,而且新帝登基之后也基本上没他们什么好处。

    当然,其中也不乏想要在这次权利变更之中分一杯羹的人,只是苦于看不清局势,才迟迟没有下决心。

    他们就好比墙头草,哪一边占据上风他们就导向哪一边,不过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比那些清官更惨,最后不仅得不到重用,甚至连名声也被自己给败坏了。

    本来太子一派的势力比起昌乐公主一派就算强,但也有个限度。因为那些老臣一向是只尊皇帝,太子殿下想要几次拉拢都被他们拒绝了。

    本来他们的政策是,不管你是不是太子,只有真正成了皇帝才能得到他们的效忠。

    但是他们此次见昌乐公主竟然能获得这么多支持,一个个顿时都坐不住了,纷纷倒向了太子一边,顿时让太子一派的势力大增,对其他几派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两天后,

    其他几名皇子亲王似乎也看清了如今的局势,知道自己胜出的概念微乎其微,所以也不再对皇位抱有幻想,纷纷选择加入了太子或者昌乐公主的阵营。

    有趣的事,或许知道太子登基之后自己等人的下场,又或者是听闻了昌乐公主宽容的名声,绝大部分皇子亲王都选择加入了昌乐公主的阵营,使得昌乐公主一派的实力骤然提升。

    或许昌乐公主一派仍然不能跟太子一派相提并论,但至少不像刚开始一般差距悬殊了。

    太子一派的臣子见昌乐公主一派似乎有与自己分庭抗礼的趋势,一个个顿时大急。这些臣子绞尽脑汁,立即对此做出了强烈的回击。

    特别是那些桃李满天下的几朝元老,纷纷发动自己的人脉优势,竟然煽动那些太学的士子和全国各地的名士写文声讨昌乐公主,从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角度来批判昌乐公主。

    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对此不屑一顾,但还是在大唐境内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甚至,原先支持昌乐公主的一些人也都因而倒戈,加入了太子的阵营。

    如今的昌乐公主府已经被大军层层保护了起来。

    这些军队全部都是那些支持昌乐公主继位的将军所属,他们在先帝逝世的第二天就秘密潜入长安城,将昌乐公主府护卫起来,以防太子殿下直接调兵抓走昌乐公主。

    此时,昌乐公主一人静静地坐在大厅的主位上,一言不发。胡伟和其他几名文臣武将恭敬地坐在两旁,丝毫不敢打搅她的思考。

    昌乐公主轻皱眉头,似乎还没有下定决心。

    这时一名谋士上前,对着昌乐公主说道:“公主殿下,赶紧下令吧。只要登上了皇位,再将局势稳定下来就好了,我们也只是借助他们的声势而已。”

    昌乐公主眼中一凝,终于咬了咬牙,对着他们说道:“好,就这么办吧。”

    就在先帝下葬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太子登基的前一天,大唐的五个附庸国天狼国、西夜国、沉月国、雾枫国以及楚麟国,竟然纷纷宣布支持昌乐公主继承皇位。

    几国的国主各自将本国兵马调至大唐边境,准备随时支援昌乐公主。

    这个消息传到长安城的时候,那些不了解情况的文武官员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整个朝堂似乎地震一般,具都为此感到万分震惊。

    就连时刻注意这昌乐公主的太子殿下,也是被昌乐公主的暗中布局吓了一大跳。

    他早就猜到昌乐公主可能会动用附庸国的力量,但他万万想不到昌乐公主竟然将这些附庸国收买到了这种地步。

    就连原本与大唐为敌的西夜国,竟然也臣服于她。太子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昌乐公主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早在多年以前,昌乐公主就秘密开始经营大唐的一些对外贸易。甚至她自己也通过多次出使他国,深入细

    致地了解了他们的需求,明白他们到底希望从大唐得到些什么。

    于是,昌乐公主就暗中培养了一大批精明的商人,在大唐境内帮她经营着这些特殊商品的对外贸易。

    通过这些贸易,昌乐公主逐渐将势力渗透到了这些国度的高层,甚至可以说直接控制了他们的经济命脉。

    此次昌乐公主通过降低一些商品贸易的价格,让他们获得了难以想象的优惠,才获得了这些附庸国的支持。

    太子一派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集体沉默了。

    原来那些还在观望的臣子,此刻也有一些直接宣布加入昌乐公主的阵营,使得原本一强一弱的格局居然瞬间变得势均力敌,太子殿下与昌乐公主的势力分庭抗礼,各自互不相让。

    这天晚上,位于长安城城西的昌乐公主府忽然变得嘈杂一片,附近的居民全部紧闭房门,不敢在外行走。只见公主府外面居然有两队军士正在气势汹汹地对峙着。

    其中紧靠着公主府的一队士兵自然是支持昌乐公主的军队,而他们对面的一队士兵却是长安城的城卫军,同时也是支持太子登基的军队。

    因为长安城的城卫军就是支持太子继位的一名将领掌握的,所以早在先帝去世的第二天,昌乐公主就秘密调遣自己掌握的武装力量进入长安。

    一队队军士紧紧地护卫在公主府,以防太子暗中下杀手,直接将公主府夷为平地。

    因为昌乐公主调遣入长安的这些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虽然数量不如城卫军,但实力绝对可以跟他们抗衡。所以昌乐公主才不担心太子派军来袭。

    因为他一旦这样做了,不但不能短时间之内将公主府攻破,反而会使局势彻底激化,到时候双方各自从地方调兵前来,内战就会爆发,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但是此时,长安城的城卫军已然包围了公主府,并且已经在一名将领的命令下开始进攻了。公主府的护卫军拼死抵抗,血腥的战斗就此拉开帷幕。

    昌乐公主此时一脸不解,她想不通太子究竟打算做什么,难道他不怕内战爆发吗?就算他赢了,难道他想接手一个残破的大唐吗?

    但是没有人站出来为她解惑,整个昌乐公主府都进入了紧张的战争状态。易玄和红鸾此时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昌乐公主这几日似乎都没有看见他们的身影。

    她独自坐在大厅的主位上微微一笑,不知是在嘲笑自己的孤独还是在庆幸他们的机灵。这样也好,本来这件事就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自己自始至终都只是在利用他而已。

    易玄此时正和红鸾仙子飞行在长安城东边的一处沼泽之上,前几日红鸾仙子听说这里有什么怪物出没,于是非要拉着易玄到这里来看看。

    一开始易玄死活不肯,但最后还是屈服在仙石的贿赂之下了

    。他们已经在这片沼泽里搜寻了四五天了,但还是没有那个怪物的蛛丝马迹。

    此时此刻,正在沼泽上空御剑飞行的易玄忽然感到一阵失神。

    他脸色一变,就立即止住了身形掐指推算了起来。一会之后,易玄眼中一凝,连忙招呼着红鸾就朝着长安城的方向御剑飞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