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夫子
字体: 16 + -

第一部 两地巡抚 第五章 于大人不见了

    翌日,于大人上任的消息不胫而走。

    崔权昨日回去之后,吩咐各级官员按时值班,并给于大人接风洗尘。便满腹疑虑的回府休息。第二天,仆人更衣之后便乘轿前往衙门。还未及衙门,就看见前往人头攒动,吵闹不已。

    “身为大明官员,在此喧闹不已,成何体统!”崔权下轿之后说到。

    张春,王达见到是崔知府的轿子来了,连忙迎上去说:“大人,不好了。于巡抚不见了。”

    “堂堂一个巡抚大人,怎会说不见就不见,尔等真乃狂人。”崔权绝不信此说。

    “千真万确,大人。下官几人早早来此等候,在大人来此之前片刻,吾等曾进去准备向于大人请安,却不知,那两件厢房空空如也。连打扫的小厮都不知道人去哪儿了。吾等如何不着急。”王达解释到。

    “哦?随我前去。”崔权心里咯噔一声。就快步前往于谦住处查看情况。果然如王达所说。他摸了摸嘴旁胡须沉思不语。

    “若是大人在此被贼人所劫,岂不是让我开封府颜面无存。敢情大人,速速派出捕快,寻找于大人下落。”张春按捺不住,连忙说到。

    “唔。不可!于大人应非被贼人所劫,老夫宦海多年。于大人硬是微服私访去了。”崔权看到厢房里一物无存,连本该在此处的典籍也已不见许多,仔细看去,皆是地方图志,所以他猜测于谦硬是微服私访去了。

    “微服私访!这可如何使得,巡抚大人金贵身躯,怎么受的路上颠簸之苦。敢情大人,速速派粮草捕快寻找于大人,护送于大人。”张春一听此言,有略显慌张的说到。

    “身正不怕影子斜!若地方政务皆如尔等昨日所说,何怕巡抚大人微服私访。何况,本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需要你来教本官吗?嗯?且去吧!”多年修身养性的崔权喝道。

    “是是是,下官知错,下官这就告退,改日再到大人府上告罪。”张春一生油滑,殊竞不料今日在阴沟里翻了船,连忙说道。崔权摆摆手,让众官都退下。

    崔权站在庭院旁,说巧不巧的是,和于谦昨日所咏诗之地几近重合。

    “来人。”崔权思索片刻之后说到。

    “小的在。”从外面进来一位捕快。

    “你速派几人前去搜寻,于巡抚前往何处。”崔权吩咐到。

    “小人这就去。”

    “且慢,再另外派几个人前往浙江钱塘,江西,京师

    顺天府打探于谦。上到祖宗六辈,下到生活起居!要快!要仔细!”崔权又急声吩咐到。

    “是!小人这就吩咐属下前去打探。”崔权点点头。

    “且慢,此时要秘密进行。千万不可让外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崔权极为认真的说到。

    “是,小人必定亲自完成此时,望大人放心!”捕快拱手道。

    “且去吧。”崔权摆摆手,让捕快前去打探。

    太阳照着这个庭院,崔权站在阴影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

    此时早已离开开封府衙不知何远的于谦,自然也不知道自己走后这官场百态。

    此前,天刚蒙蒙亮。

    “小骥,快起来准备动身了。”身着便服的于谦拍了拍还在熟睡中的朱骥。

    “啊?这是要干什么啊,大人。”朱骥揉了揉惺忪的双眼。

    “路上我再与你解释,你速速起来收拾行李,准备出发。”于谦回答到。

    “好的,老爷我这就去。”朱骥套上鞋就出去收拾行李备马了。

    片刻,朱骥回来说:“老爷,马备好了,行李也都收拾好了。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路上与你细说,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出发。”于谦捧着几本图志径直往外走出。

    山间。

    “老爷。咱昨儿刚把官府给洗了,今儿还没干,就要出去,这是为啥呀,好累啊。”

    “咱们这是微服私访,要甚官服。”于谦从随身的褡裢中掏出一块烙饼,边吃边说到。

    “微服私访?咱们这是去哪儿访啊?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朱骥挠挠头说到。

    “且一路访去。”朱骥也不懂于谦什么意思,但他知道自己的老爷一直没错,也就蹬着小马滴溜溜的跟上去。

    “铛铛铛~”朱骥随身携带的铃铛在山间因为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山间青翠,远方辽阔,于谦诗兴大发,随即将自己年少时做的一首诗大声唱吟出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哟,在人间。”朱骥高兴的说到。

    “哈哈,小骥你可知老爷我为何要在此时此刻吟出此诗。”于谦笑问到。

    “小的不知,只知这首诗乃老爷年少时所做,其余的甚不知晓。”朱骥憨厚的回答到。

    “哈哈哈。我身为两省巡抚,可之前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巡按江西,何德何能窃据此位。然皇恩浩荡,于某自然要肝脑涂地。只不过此去经年,也不知前方是凶是吉。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自然要为自己壮壮胆才行,哈哈哈。”于谦解释到。

    “老爷可别这么说,吉人自有天相。相信老爷能够逢凶化吉。”朱骥安慰到。

    “哈哈哈哈。”于谦笑而不语。朱骥和于谦就这样骑着马朝着前方走去,前方迷雾重重,不知今夕何夕。

    ……

    开封崔人醉酒楼,原本是一家地势不错的小酒馆,但之前的老板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就贱卖给了此地的崔大户。话说崔大户盘下此地之后,想开个酒楼,却不知取个甚么好名,纠结得那是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后来听说崔大户娘子大笔一挥,写下“崔人醉”三个大字,崔大户连说三声好,便就此定下酒店名字,生意来往也越发兴隆,南来北往的客人皆在此谈生意,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张春,王达跟着些许跟班同僚,正闷闷不乐的喝着酒。

    “王兄,你说这可如何是好,要不然吾等早早回去?”张春愁眉不展的问道。

    “如何?不如何。”王达悠哉游哉摇着酒杯说到。

    “哦?听王兄这个意思,早已未雨绸缪?”张春一看王达这般作态,探头问到。

    “在于谦于巡抚这么大一个牌子之下,吾等皆为蝼蚁,但天塌了总有个高的的顶着,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安安心心做官,安安心心喝酒。”王达不以为然的说到。

    张春开封仕宦多年,也偶尔听闻王达背后似有靠山,却不曾放在心上,今日这般淡定不做动作,看来王达背后贵人地位非小。

    “来,就凭王大人此番言语,张某定要敬王大人几杯。”张春眼珠子滴溜溜的转来转去然后端起手中的酒杯。

    “他日,王大人真是临危不乱,令在下佩服。若他日王大人飞黄腾达,可千万要提携提携在下。”张春继续说到。

    “好说好说。”王达也应和道,周围的官员见张春如此作态,迟钝一点的还不知为何,伶俐的也早就举起酒杯敬王达了。

    王达即使是个常在酒场混迹之人,也经不住如此酣饮,只好举杯到:“与诸君痛饮。”随即便一口喝下,不管酒洒胡须。其他人见此也顺坡而下,与王达一起喝下。真是个其乐融融的同僚聚会,令外人着实羡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