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风云录
字体: 16 + -

第八十二章 古安国的怨气

    古安国不但找到了北元王庭,还在北元王庭里俘获了大量的北元皇族。消息传回朝廷后,皇上李平大喜,他让古安国带着北元的皇族即刻进京。

    李平要带着这些人去李家祖祠里磕头认错,李平要让他们知道,三十年前,他的爷爷太宗在北境,一刀砍下了他们慕容氏皇帝的人头。如今他们慕容家的后辈非但没法报仇,还得再给太宗磕头认错。

    加上杨辅也上书替古安国求赏了,请皇上封古安国为黔南王,让他赶往黔南整兵备武。

    原因很简单,如今北元王挺被破,北元已经人心惶惶,只要让朱恒带着征北军继续在草原绞杀北元的有生力量,不出一年,北元可平,到时候就可以开始对南蛮用兵了。

    李平自然准了杨辅的请奏,等如今已经灭了北元王庭的古安国再灭了南蛮。那他古安国就是自己的冯天恩,自己加上古安国,就有了对抗杨辅的资本。那自己就能依靠自己的意志当那大乾的圣君。

    所以古安国赶回京城了,而七十万征北大军,全部交到了朱恒这个刚刚当上北境兵马总督的人手中,

    朱恒从古安国当上校尉时,就一直是他的副手。因为极会察言观色,又很会办那些古安国不好亲自出面办的事,所以甚得古安国喜欢。便一直作为古安国的副将,陪着古安国一路高升。

    但要说他战场上的能力,别说统领七十万兵马,就连七百兵马,他指挥起来都捉襟见肘。这也是为什么他愿意让各部军队出去劫掠的原因。自己不会指挥,那就让你们自己照顾自己吧。

    古安国为并不担心把兵马交到朱恒手中,朱恒虽然不会打战,可驭下的手段还是有的。虽然他不一定有本事顺利清扫北元,但应该也不至于被北元吃了这七十万的大军。如果到时候草原战事不利,反而更突显了自己对于大乾的作用,

    何况早在古安国动兵之前,从各种传来的情报分析,现在的北元确实还没恢复到全盛时期的实力,所以从他进入草原开始,直到击破北元王庭,都没遇见北元像样的阻击,他们好像一直在躲着自己。

    北元确实在躲着古安国,他们躲得原因确实因为现在的北元不可能正面硬碰大乾派出的七十万征北大军,但他们不是因为怕。而是因为他们的慕容女帝让他们躲着,或者说是杨公南让他们的女皇帝躲着,

    如今接近四十万的北元战士,只能听着从幸运的活下来的牧民们讲述草原的女人们被大乾人肆意欺凌,草原部族的财产被大乾人掠夺回营,这让他们早就憋着一肚子的火气了。

    不过在草原上,地位尊卑明显,他们肚子里的火气不可能对着身为皇帝的慕容鸣凰去发。他们只能等着,等着女帝答应他们的事,剿灭大乾北征军,拿下北境。等着这冲天的怒火,有机会在那大乾七十万进入草原的士兵身上灼烧。

    就在北元几十万的控弦之士还在等着复仇之时,古安国已经回到了大乾的京城。

    如他所愿,他成了大乾的第一个异姓王,可古安国依然不开心。因为他一直以为自己会是一字并肩王,和另外李家的三王并列,可如今他只是二字王。

    其实他作为异性,二字称王也不是不能接受。真正让他心有怨气的是,自己不是北境王,而是成了黔南王。

    当初被赶出朝堂的冯天恩就是被杨辅赶去了黔南,至此空有大将军之名,却无大将军之实,以至最后被杨辅轻而易举的就给贬为庶民,去了乡下种花养草。

    如今又杨辅又想把自己赶出朝廷中枢,去那最多养活几万兵马的黔南当自己的异姓王?然后哪天看自己不顺眼了,也把自己给贬了?

    杨辅可能忘了,自己虽然如今身在京城,可在呼勒草原里的七十万兵马可还是在自己的手上握着。他古安国可不像冯天恩那般好欺负。

    但古安国也不至于傻到直接在朝堂上用七十万兵马做靠山,而去和杨辅对着干,只等到领赏下朝后,古安国才怒气冲冲的去到了相府,他要找杨辅把这事给了解。

    到了相府门口,也不等管家通传,古安国就一把甩来开管家,闯进了府中。但一踏过中门,古安国就感觉到两股和自己实力相当,也是通神阶的气息拦住了自己。

    古安国也是身经百战之人,自然不会被这种阵势吓到,不过受两股气息的影响,他也不好再继续无礼硬闯,于是放开嗓门讥讽道。

    “杨大人,果然没白当二十年丞相,居然连看门狗都是超品的实力,想来连皇上都没您这待遇吧?”

    “古将军,这两位是老夫的朋友,此时正好在府中做客。所以刚刚怠慢了将军,不对,现在该称古将军一声王爷了。不过,你虽然贵为王爷可以不尊重老夫,但对老夫的朋友还是请尊重些。”

    杨辅一边说着话,一边踱出大厅来到了古安国面前。古安国是武人,他也知道杨辅不通武艺,何况说起来,自己的地位现在是高过他这个宰相的,所以他才敢如此无礼的硬闯相府。

    可真当杨辅站在自己面前时,他却发现自己准备发的脾气,好像有点不敢发出来了,他只能努力梗着脖子瞪向杨辅,好让自己的气势尽

    量不输给已经宰执天下二十载了的杨辅,那天生不怒自威的气魄。

    杨辅站在古安国身前,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王爷,老夫劝你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如今北境还在作战,你也得尽快赶往黔南安排。以后可有得你忙的,你可没多少时间浪费在老夫这。”

    古安国本来想直接质问杨辅,自己去当那黔南王是不是他安排的,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一个样子。

    “丞相,本王刚才喝多了,多有冒犯,还请丞相见谅。”

    杨辅虽然比古安国矮上不少,可如今给外人看来的感觉,却是古安国需要仰视杨辅。杨辅并没给眼前这个新晋王爷留多少面子,而是直接揭穿道。

    “你不是喝多了,你是心里不甘。冯天恩和李家什么关系你不是不知道,他平定六国都没能异姓封王,如今老夫却给你要来了个黔南王。我不明白你有什么资格不甘心?”

    杨辅说的不错,平定中原,成为各个皇子老师的冯天恩都没能封王,刚拿下北元王庭的自己确实有些忘乎所以了。所以古安国也不敢再自称为王,而是重新自称为将后低头说道。

    “丞相大人,是本将一时昏了头。”

    杨辅并没打算借坡下驴,接受古安国的示弱,而是继续说道。

    “你也不是昏了头,你是认为自己现在有着七十万大军,能够对老夫大呼小叫了。只姓冯的黑旗军被老夫都能给打散了,这不姓古的征北军,你以为有多少真能听你的?”

    古安国的头勾的更低了,语气也更加恭敬了。

    “丞相,是下官错了,请丞相大人降罪。”

    “你是有错,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我让你当了黔南王,就是打算让你继续替圣上征讨黔南。到时候再如踏平北元王庭这般踏平南蛮。一字并肩王,相信离你也不远了。你不用担心远离朝廷中枢后,就被人遗忘这事。”

    听了杨辅的话,古安国更后悔自己如今就想要挑战杨辅而做的事了,只想赶快离开,以免杨辅真的见怪,到时候给在远在黔南州的自己穿小鞋。

    “下官多谢丞相大人栽培,下官告辞。明日就赶往黔南准备日后收服南蛮之事。”

    “去吧,希望今日后,你能记得自己的一切是谁给的。东西能给出去,我自然就能再拿回来。”

    “下官铭记丞相教诲。”

    古安国气冲冲的来了相府,又灰溜溜的离开了相府。他的气并没消,而是埋的更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