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女总裁
字体: 16 + -

第144章 军官表

    孔菲一怔,说:“怎么提到这——”

    黄径行苦脸——这不真是没话可说吗,可又自然没法说出口,想了一下,一笑,说:“总经理,咱们脚踩的,不就正是瑞士的土地吗?”

    “当然——”孔菲一笑——在瑞士,自然免不了谈瑞士,想了一下,说:“品质、精准、可靠、公正、中立、良好的教育——”沉吟一下,又补充,说:“古老的工艺传统、雪山中的阁楼作坊,当然——”一笑。“所有这一切,全都被注入对于瑞士钟表的想象中。”

    晕,不过,黄径行还是连忙的附和,说:“是啊——”可是,嘎巴一下嘴,却又不由的好奇,说:“这又怎么了?”

    孔菲一笑,说:“这会创造一种气场,一个光环,一件梦的衣裳。”

    “所以——”黄径行揣度,说:“你爱瑞士表!”

    孔菲点了一下头,可又补充,说:“爱的是瑞士表,带给我的感觉,这包含着沉静、持久、时光流转、岁月变迁——”

    “可是——”黄径行忙不迭的,插话,说:“如果,这真的是梦,是不是可以一直做下去?”

    “其实——”孔菲一笑,引导,说:“你知道吗,在发明手表之前,世界上,最好的钟表都是英国的——”

    一怔,黄径行一摇头,说:“不知道——”

    可是,孔菲并不想为这说他什么,继续径直往下说:“14世纪初,英国、法国教堂,还有其他建筑物,最早出现机械报时钟,因为,报时钟运行需要持续提供动力来源,所以,大家采用利用绳索悬挂重物的方法,利用地心引力产生重力作用,带动一系列运转。”

    黄径行一点头,这,他自然知道。

    “直到16世纪中叶,瑞士人才真正加入钟表游戏;18世纪,瑞士出现了大批才华横溢的钟表大师,而且,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发明了陀飞轮,而被尊称为‘表圣’。而且,瑞士钟表的整个工业化过程,在这时,也得以完成。一开始,钟表制造业集中在日内瓦,然后,扩散到汝拉山脉。1785年,在日内瓦,瑞士就已经有2万多人在从事钟表业,每年能够生产8。5万只钟表。”

    一惊,黄径行不由的咋舌。“8。5万只?1785年,可还真是不少呢!”

    “不过——”孔菲却又补充,说:“直到一战,瑞士人才开始制造可以戴在手腕上,而不是装在口袋里的怀表,而且,‘手表’立刻受到交战双方军士们的喜爱,现在——”一抬手腕。“仍然有一种专门的表,叫做‘军官表’!”

    一惊,黄径行目光不由的扫过孔菲的手腕——戴着一只百达翡丽黄金军官表calatrava5153j,可又诧异,说:“为什么是男式的——”

    孔菲一笑,说:“因为,只有男式的——”

    “可是—

    —”黄径行外行,说:“可不可以改成女式的?”

    孔菲一摇头,说:“不能——”想了一下,又补充,说:“只有男式的,也才可以让我动心啊!”

    “是吗——”黄径行低头,可却没有多想,更是忽略了,这块表,着实不便宜,价值2。5万$。

    “直到2060年代,瑞士钟表业发展得一直顺风顺水,1926年,劳力士发明了完全防水的腕表表壳,叫做‘蚝式表’(oyster);第二年,英国游泳女选手梅赛德丝?格丽兹(mercedesgleitze)戴着这块表,横渡英吉利海峡,刺激不少人对手表感兴趣,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钟表从怀表转变成腕表;不过——”孔菲唇角抽动一下,说:“1965年,日本人发明了石英表,不过——”却又补充,说:“其实,石英技术是瑞士人发明的,但是,当时,行业整体性傲慢和短视,让他们错过了机会,而且,相比机械表,石英表具有两个对于机械表来说致命的特点:极端便宜,极端准确;而且,事实上,它比任何昂贵、复杂、精细的瑞士机械表都要更准确。”

    深深地一吸,黄径行不由的惋惜,可是,眼眸注视孔菲,却又不忍打断她。

    “还有——”孔菲手托着酒杯,缓缓地转动,说:“日本表冲击是灾难性的,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整个瑞士钟表业溃不成军,很多世代相传的机械表品牌破产,6万多名钟表工匠失业,只有极少数一些高端品牌,靠着过去的积累,苦苦的支撑;也有一些公司试图生产自己的石英机芯,可是,却又不肯放下架子,要价极高,根本没法卖出去;到上世纪80年代初,整个瑞士钟表业剩下的,也只有1。5万呢?”

    冒出一头冷汗,黄径行不由的急切,说:“可是,后来呢,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后来——”孔菲仰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后来,尼古拉斯?海耶克来到瑞士,重组当时的整个瑞士钟表业,并且,把当时两家最主要的瑞士钟表企业合并,创办了一家新的公司叫斯沃琪(swatch),专门开发石英表——”

    “可是——”黄径行瞪大眼眸,不由的入神,说:“后来呢?”

    孔菲说:“他很精明,知道,瑞士人可以复制日本的技术,但是,在历史上,日本人却永远都没法拼过瑞士人。”

    “可是——”黄径行一抻脖子,眼眸盯住孔菲,说:“这又怎么样?”

    可是,孔菲却依旧自顾自的说“知道‘swatch’指的是什么吗?”

    黄径行一怔,想了一下,说:“瑞士钟表,也就是swisswatch呗!”

    “可是——”孔菲一笑,说:“错了!”

    一怔,黄径行执拗,说:“怎么错了?”

    孔菲说

    :“是secondwatch,第二块手表——”

    “第二块手表?”黄径行疑惑,说:“指的是什么?”

    孔菲说:“在当时,制造一块石英表,需要91个部件,而swatch的只需要51个部件,而且,质量高、价格低、带给大家许多生活的乐趣,而且,还是瑞士制造的,所以——”

    “所以——”黄径行急不可耐,说:“swatch迅速打败日本人收复失地了?”

    “是的——”孔菲一点头。“尤其,在美国,堪称大获成功,而且,一直到今天,瑞士钟表业每年生产2500万块手表,其中,1500万到2000万块是swatch的。”

    “可是——”黄径行一扫,目光掠过孔菲的手腕,说:“然后呢?”

    “然后——”孔菲一笑,说:“石英表便宜,可却无可挽回的便宜到滥大街的地步,而且,人们开始嫌弃它没有灵魂,怀念机械表的滴答声,并且,把这叫做‘灵魂的声音’——”

    “是吗——”黄径行一笑,不由的幸灾乐祸,说:“还真是风水轮流转!”

    “于是——”孔菲唇角勾起,不经意的一笑,说:“海耶克用拿swatch赚来的钱一点点的收购宝玑、宝珀、欧米茄、浪琴、天梭和ck,从而构建起一个非常精密有序的品牌结构,从高到低各级市场都有个性鲜明的品牌。”

    “难怪呢——”黄径行不由的感叹。“看展览,他们分发材料,一张海报上,引着一组唐卡,可是,菩萨头像,却又都改成海耶克的。”

    “是啊——”孔菲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海耶克,在瑞士钟表业的地位,十分的强势,即便,他今年都81岁了,还有——”一勾唇角,狡黠,说:“在这,‘瑞士制造’,可是一个敏感话题哦——”

    一惊,黄径行忙说:“为什么?”

    孔菲说:“它戳到一个行业内长久以来秘而不宣的一个黑洞——”

    “黑洞?”黄径行好奇,说:“是什么黑洞?”

    孔菲说:“一个贴着‘瑞士制造’标签的手表,其实,只有一部分组件是在瑞士制造的。”

    “是吗?”黄径行着实意外,说:“这我还真是没想到。”

    “而且——”孔菲补充,说:“1971年,瑞士联邦还颁布了一个法令,一块手表可以冠冠名‘瑞士制造’或者贴上‘瑞士’的标签,只要——它有一个瑞士机芯,在瑞士组装,并且,接受检查;而且,除去组装,瑞士生产的组件,价值必须占50%。”

    “也就是说——”黄径行想了一下,说:“一块瑞士手表,如果不是关键部位,都可能来自别处喽——”

    “表壳、表带大多来自亚洲,甚至,如果一块‘瑞士手表’价格低于1000瑞士法郎,表壳基本不会是‘瑞士制造’的。”

    汗,黄径行说:“难怪呢,他们把这当禁忌,不肯对大家说。”

    “还有——”孔菲一笑,并不在意,补充,说:“不少厂商,所有组件,其实,都是‘中国制造’,只是送到瑞士组装,不过,瑞士人力成本极高,组装成本可能占去整块表50%以上的价值,不过,还是可以贴上‘瑞士制造’的标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