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龙
字体: 16 + -

第一卷 阴差阳错 第十六章 不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不懂的人,只会说这矮子耍无赖,打着打着来一招猴子偷桃。

    但是这一幕落在赵匡胤这样的内行眼中,就又是另一种感觉了。

    虽说这样的招数有些无耻,但矮子的出手时机,还有力度把控的都非常好,甚至给人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

    这样的人,如果全力以赴,就是不用那一招猴子偷桃,也能轻而易举的击败对手。之所以要忽然来这么一下,应当就是为了在孙变和自己面前,替那灰袍男子徐老三保全面子罢了。

    想到此,赵匡胤不由对其肃然起敬。

    也学着孙变的样子,拱手作揖道:“晚辈赵匡胤,见过前辈。”

    “你就是赵匡胤?”殊不知这矮子似乎对赵匡胤颇感兴趣,对孙变关心的话到了嘴边却咽到了肚子里,脱口而出的又换了一句。

    赵匡胤有些纳闷,心说自己在涿郡虽然小有名气,但也不至于名满天下。挠了挠头,小心翼翼的道:“晚辈正是……不知前辈是如何知道晚辈的?”

    “我郑连山虽然这些年不怎么在外面显露身手,但早些年的时候找上门想要拜老夫为师的人,都是排着队来的。”说罢,他指了指两人来时的小路道:“你以为这条路是怎么来的?”

    赵匡胤眨巴眨巴眼睛,心说这跟他怎么知道自己有关系吗?

    却听郑连山又说道:“涿郡赵氏是个大家族,十六年前,老夫路过涿郡之时,你们家就曾派人邀请老夫来教你武术。

    老夫那时未想过收徒,就一口回绝。但你父亲送了礼物,老夫既然收下了,也要帮忙帮到底。于是老夫就给你父亲介绍了韩乐生,也就是老夫的师兄。”

    赵匡胤恍然大悟。

    郑连山这么说了,他就知道郑连山是怎么知道自己名字的了。这韩乐生,正是教自己习武的师父。

    郑连山笑着说道:“韩师兄在信里常说,你天赋异禀,是个习武的好料子,能有你这个徒弟,是他走了运。”

    但赵匡胤却对这话没什么反应,他兴奋的道:“原来如此,那么您就是师父口中的短半截,段大侠?”

    “……”

    “……”

    从方才开始,孙变就觉得自己像是个局外人。比起自己,赵匡胤更像是师父的徒弟一些。

    好不容易找到插嘴的机会,孙变连忙道:“你们在说什么呢,我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懂啊?”

    赵匡胤就给孙变解释道:“你不知道吗?难道郑前辈没给你讲?这是我师父给我讲的,跟你说了也无妨。

    五十年

    前,有一个名动江湖的高手横空出世,他的本名没人知道,但是他武功超群,旁人皆不是对手,于是人送外号常胜大侠。

    这常胜大侠出来十年后又忽然销声匿迹,旁人都说他是被人打败了,退隐江湖,但我师父跟我说,他是归隐山林,调教弟子去了。

    他一共教了四个徒弟,南侠徐无乐,北侠关汉平,双头矛韩乐生,短半截段万仇。”

    说完,他看向郑连山,目光灼灼的道:“您就是短半截段万仇吧?却不知段万仇是您的化名,还是现在的是。”

    郑连山瞥了眼孙变,问道:“你从哪儿把这个家伙找来的。”

    孙变猛然间听了方才的劲爆消息还未消化完全,下意识回答道:“这是徒儿的朋友。”

    “废话。”郑连山翻了个白眼:“算了,进屋说。你小子今日有口福,老夫从襄阳那边带了些上好的茶叶回来,一会儿就给你泡了,让你尝尝。”

    说罢,就背着手走在前头。

    赵匡胤自懂事起就跟韩乐生习练武术,从小是听着这些半真半假的江湖故事长大的。在韩乐生口中,短半截段万仇当年颇有常胜大侠的余韵,自出道以来未尝败绩。

    对于赵匡胤这种年轻人来说,他就是心目中的偶像。如果可能的话,赵匡胤也想拜入郑连山门下习武。不是说他有了新欢忘旧爱,瞧不上自己的师父了。

    而是一个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人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确实是有些激动。

    三人进了茅庐,庐内环境十分朴素。

    一张长桌,一鼎香炉。靠墙角摆着一张床,另一边的墙角,堆放着一些袋子,看上去应当是粮食之类的食物。

    郑连山进了门,便从一旁的台子底下摸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布包。解开扣子,里面就是一些茶叶。

    抓一把丢到茶壶里面,然后把茶壶递给孙变,郑连山说道:“烧水去。”

    孙变弯腰接过茶壶,答应了一声便出门去。

    茅庐简陋,没有灶台。郑连山一般做饭,都是在外面堆个柴禾堆,拿树枝串着容器烤。

    幸好是茅庐前面有一口井,不然的话孙变还得去一里地外的小溪打水才能烧茶。

    忙活了半晌,总算是把这壶茶烧开了。孙变拿袖子包着手,拎着茶壶回到了屋内,赵匡胤正和师父聊的火热。

    孙变有些吃醋,赵匡胤这家伙还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这么说,韩师兄他最近身体很好了?”

    “是的。”赵匡胤笑道:“师父虽然嘴上常说自己上了年纪不中用了,但实际上

    他老人家身子骨健康着呢。”

    “那就好啊。”郑连山感慨的道:“早年跟韩师兄赌气,现在想想,那时候还真挺幼稚的。

    不过也好,收获了这么个徒弟,算是意外之喜吧。”

    赵匡胤顺着话头说道:“说到这儿,郑师伯,您为何要在这种地方结庐而居呢?以您的身份,完全可以过的上更好的日子吧?”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郑连山苦笑一声:“年轻的时候哇,要脸。一来二去,就把自己逼到这个境地了。

    一开始还觉得窝囊,但习惯了也没什么不好的了。在这里生活也能磨练心性,你看这臭小子……”说着,郑连山指了指孙变。

    “这小子一开始,让他在这儿坐半柱香的功夫都坐不住。跟我在这山里生活了五年,现在也能沉得下性子了,这样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修行吧。”

    孙变嘟囔了一声,郑连山没听清楚,也懒得问。

    赵匡胤插话道:“其实晚辈对您的事情还挺好奇的,因为师父总是提起您。您若不介意,能不能说说您是怎么收孙师弟做徒弟的?”

    “怎么又是我?”孙变嚷嚷道:“你们俩聊你们俩的,跟我有啥关系啊?”

    郑连山瞪了孙变一眼道:“别人关心你才问起你,不关心你的,连你的名字都懒的提。”

    说完,见孙变偃旗息鼓,才笑了笑道:“其实啊,这都是阴差阳错的事。

    既然咱们都是出自同一师门,你又算是我的师侄,那跟你说了也无妨。

    你师父收了你做徒弟之后,徐师弟和关师弟也都收了徒弟。”说到这儿,自嘲一笑:“我这样的人,收徒也磕碜,因此,我一开始也无意收徒。

    后来我们一起回去看师父,师父对他们三个都十分赞赏,唯独对我,是不理不睬。我心里一想,这可不就是因为我没收徒弟的缘故吗?

    那时候心气高,这一下子,我就打定主意,我不但要收徒弟,我要收还就得收最好的。

    后来一路辗转到了青州,本欲继续往南去,却染上了风寒,大病一场。

    养好之后,我来到青州的消息也不知被谁给传出去了,与之同传的,还有我要收徒的消息。

    结果呢,跑来这里找我拜师的人就接踵而来。”

    说到这,郑连山看了眼垂着头的孙变:“这小子,就是那时候跑过来的。”

    “您就是在那个时候收孙师弟做的徒弟吧?”

    “没有。”郑连山撇了撇嘴:“他还没那个资格让我收下他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