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金牌主持
字体: 16 + -

第16章 电视台扫地僧

    中午吃过饭,再次埋头写策划细则。经过一番深度思考,张宇很快就想开了。

    虽然黑石广播电台对案件进行了最为迅速的报道,然而,电台与电视台相比,仍有其制约性。

    电视是以图像、声音、文字为传播符号,光这三要素就决定了它视听兼备、声情并茂、直观生动,现场感强等特点。这些可都是广播无法比拟的。

    虽然隔了二十几年之久,可曾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如今张宇还记得还算扎实。当年家境贫困,为了在毕业后获得一份好的分配工作,确实下了一番苦功夫。时至今日,教科书当中的很多内容,他都还清楚地记得。才会瞬间为自己打开思路,放下思想包袱。

    最主要的是,重生之前的时空,也确实证明了电视新闻的优越性。放到新世纪,广播早已逐渐没落,反观电视行业,则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则是后话了。

    学业上的积累对此刻的张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策划纲要很快完成,思路异常清晰,他决定趁热打铁,赶快把盗窃案的新闻编辑出来。

    机房,电脑屏幕上的光投映在田莺莺好奇的脸上,张宇熟练的操作编辑线,几分钟的新闻素材在他的整理之下很快就有了眉目。

    嗯,速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张宇本人也很满意。

    田莺莺更是接连赞叹,看他的目光之中多了几分不易被人察觉的崇敬。这个刚刚迈入社会的毕业生,确实给她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样是遭人算计,虎落平阳,张宇所表现出的心态跟积极的应对方式,跟自己截然不同。

    这不禁引起田莺莺的思考,进一步激发了她向上的动力。

    当然,搭档的心理活动全都是在暗中进行,张宇并不知晓,他一门心思全部扑在连续报道的制作上。

    作为社会案件,报道内容一定是严肃严谨的,就像是一开始构思的那样,张宇准备在结构上动下手脚,采用类似于倒叙的方式,吸引观众的眼球。

    报道一开始,画面采用车旅店老板娘与失窃方发生激烈冲突的那一段,紧接着,引出案件线索来。

    由于过于投入,张宇几乎完全无视了时间的流逝。转眼,就要为晚八点半的新闻做准备了。

    好在,新闻时长仅有十五分钟,新闻稿简短易读,短时间内就可以通读背诵下来。

    在更衣室换上仅有的一套西装,张宇在对着镜子整理领带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番声音训练,重生后业务生疏,刚刚捡起来练习了一段时间。

    张宇的发音练习是自创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声息的控制,上学时每天都会来一段京剧《击鼓骂曹》的几段念白:

    “昔日里韩信受跨下,英雄落魄走天涯。到后来登台把帅挂,扶保汉室锦邦家……”

    做好准备,走进新闻演播室,早就换好西装的田莺莺已经微笑着等候在那里了。

    对面的刘利打好手势,进入倒计时,“三、二、一,开始!”

    “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现在是黑石电视台新闻八点半栏目……”

    摄像机对准田莺莺甜美的笑容进行着拍摄。

    演播室里的摄像机是专门用于现场节目制作的,与进行新闻信号采集的不同,连接着ccu,始终固定在新闻演播厅。

    ccu就是来控制摄像机拍出来的画面,把画面给到切换台,导播再进行选择。

    新闻进行的时候,刘利坐在导播台,控制新闻画面。而进行摄像工作的则是……刘姨。

    第一次见到这幅场面的时候,张宇也是大大吃了一惊。田莺莺则是见怪不怪,解释说黑石电视台人员紧缺,而刘姨非常乐于帮忙,这几年来,新闻画面几乎都是她来拍摄的。

    了解后才知道,当年黑石电视台成立不久,刘利被调过来,随即安排自己的亲戚刘姨进入食堂掌勺。当时设备提供方专门组织人员进行学习,刘利年纪较大,接受能力欠佳,本人安于现状,也没什么进取的心思,导致学习进展非常缓慢。

    而在食堂工作的刘姨在做饭之余,总会拿个笔记本过来听课。让人惊讶的是,她先一步掌握了在演播室里控制摄像机的能力,虽然了解的也不全面,可要比刘利强出来许多。

    设备提供方急于交差,没等刘利全部学会,就早早离开了黑石。于是,自打黑石电视台有了自制的晚八点新闻开始,摄像工作就交给了刘姨。

    刘姨对这份额外的差事并不慢待,大家经常会看到她出入图书阅览室的身影,笔记本早就积累了厚厚的一沓。

    张宇对这个总是笑眯眯的女人十分敬佩,从她身上看到了扫地僧的影子。

    甚至还有一次,刘姨带着几分矜持跟羞涩地询问张宇:“小张,你说我这个年纪,能出镜做播音员吗?”

    这份对工作的热忱跟积极性是好的,张宇并没有打击她,而是鼓励了一番,使得刘姨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

    就是这样一支杂牌队伍,每天保证了新闻的正常播出。

    导播台那里,随着田莺莺对树挂进行一番声情并茂的介绍,刘利切出画面,《渔舟唱晚》也随之响起。

    画面沿图兰河一路走去,洁白的霜花缀满枝头,玉树琼枝,美不胜收。

    “今天的新闻就到这里,观众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

    在主播台上等候片刻,看到刘利打手势,表明画面已经被切掉。

    田莺莺浑身都松懈下来,急忙解开西装纽扣。九十年代初流行那种大垫肩,收腰的小西服,穿起来并不是那么的舒服。

    注意到张宇飞快离开主播台,田莺莺赶紧追上去,“阿宇,一起回家啊。”

    “你先回去吧,我还有事。”

    几步跨上三楼,钻进机房,张宇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新闻的剪辑上。

    史大力的电台新闻优势在于速度,张宇则决定着重强调新闻的可看性。通过画面,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冬天临近,黑石的天晚的越来越早,五点左右就已经乌漆嘛黑。

    外部的一切都没能影响张宇,他准备加班加点完成工作,最好能够在明晚播放。

    就在他聚精会神的时候,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