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女合伙人
字体: 16 + -

第67章 专项视察

    周峰听了高玉的解释,感到非常惊讶。

    一是为叶良如此的大胆妄为。

    二是高玉能料事如神、一抓一个准。姜真的是老的辣,看来处处有学问。

    象胡平作为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时不时需要出面招待客人,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开发票,也不可能亲自去进行报销,一般由司机或秘书进行代劳。

    叶良在以前还不太敢这样假借胡平的名义去报销自己请朋友吃喝的发票。

    只是后来,胡平的秘书出了车祸,报销发票的事情基本上就由叶良代办。周峰刚来的时候,胡平还是继续交给叶良去操办。

    在这样的情况下,叶良私欲膨胀,报销的发票越来越多,直至事发。

    在高玉的帮助下,周峰在没有自己一丝参与的痕迹下,成功地调开了叶良。

    此事给周峰的经验,就是绝对不能沾小便宜,最后反而把自己的工作与前程搭进去,这是很不合算的行为。

    自从胡平的专职司机更换后,周峰感觉好了很多。

    新的司机每天先去接上周峰、再去接胡平出去开会或视察,周峰觉得方便了很多。

    过了二个月,温元市市长沈国华过问起“华宝”资产管理公司接手福明集团那些办公楼和单身公寓的后续情况。

    这主要原因是福明集团的这些资产是在他主导下拍卖成功的,如果后续工作没有做好,可能又会引起新的矛盾,他当然想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沈市长的秘书联系到了郑浩,郑浩听说是此事,开心地说道:“原先我们有些担心单身公寓的出租情况,最初只添置了500间单身公寓的家具家电,没有想到招租信息一发布,十天时间就租光了这500间。”

    “后来我们又紧急推出600间单身公寓,还不到十天,也是全部进行了出租。现在正在推出最后的400间单身公寓。”

    市长秘书听到如此火爆的出租生意,心里惊讶不已。

    沈市长对于如此好的租赁市场也是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打算亲自去实地了解一番。

    沈市长要亲自考察单身公寓的出租情况,郑浩、蒋慕青、负责租赁业务的副总、具体管理单身公寓的经理都出动陪同。

    一行人陪着沈市长进入“金悦”单身公寓租赁小区,只见满眼绿色,道路干净整齐,楼间距疏密结合,完全没有想象中的脏乱差。

    看来郑浩在蒋慕青专业人士的协助下,小区的整体建设非常快。

    沿着小广场一周的商铺也正在建设中,这是天元集团凌志建议的餐饮商铺,既解决了众多单身汉和年青情侣就餐问题,也免除了油烟污染住宅区的烦恼

    。

    要知道,“华宝”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福明集团资产,帮助偿付民集资,解决了温元市、兰东区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兰东区领导对于“华宝”公司在“金悦”单身公寓小区里面建设一些商铺,完全是大开绿灯。

    在五幢单身公寓的一层,除了大楼进出口和门厅外,已经开设了各种满足于年青人消费的店铺。

    比如健身房、桌游室、图书室、网咖店、影视厅、银行、超市、洗衣店、水果店等,同时还有年轻女性经常会光顾的美发店、美容美甲店等。

    在郑浩等人的陪同下,沈市长随机走进其中一栋公寓。

    公寓大门发现已经装好了门禁,没有租赁卡,根本进不了公寓楼的大门。

    进入一楼大堂,沈市长发现还有专职的二名保安在执勤。

    此时陪同的经理解释道:“为了保障租户安全。我们对每幢公寓楼配备了六名保安,实行三班倒。为了方便租户生活,还配有管家和保洁人员。”

    “保洁人员随叫随到,但需要另外付费。要是家里水电、电器出现问题,可以呼叫管家协助维修。”

    沈市长还没有走进这幢公寓楼时,从外面的窗户上发现了贴有红色的喜字,就觉得有些好奇,难道现在的年轻人愿意租房结婚?

    一行人陪着有些好奇的沈市长敲开了刚结婚的租户,说明了来意。

    打开房门,大家发现阳光从客厅窗户洒落。这个户型,40多平方米,房间明亮,打扫得干干净净,客厅的桌子上放着鲜花,很有家的味道。

    进门一侧是餐厨操作台,可以使用电饭煲、电磁炉进行饭菜的简单制作。另一侧是用餐区,可以放置小巧的餐桌餐椅。

    往里走是过道,过道的一侧有卫生间。最里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卧室,房间门往外打开是独立阳台,配有洗衣台,可以进行洗涤和晾晒。

    沈市长首先送上一个红包,表示祝贺。

    按照温元市的风俗,外人进入结婚不久的家庭进行探访,都要送上一个红包,以示贺喜。沈市长是这些人当中最大的领导,当然要由他送出红包。

    当然这个红包是郑浩临时准备的。

    郑浩知道沈市长有探访这户人家意向时,匆忙中向公寓的管家要来了空白红包袋,塞上1000元钱。

    领导来这里视察,总不能让沈市长自己或市长秘书掏红包吧,作为陪同人员,郑浩在这些方面,反映还是很灵活的。

    女主人听说市长来探访,并送上红包,心情非常激动,对于市长问起在这里租房的感受,马上就一一道来。

    “我们一开始租在明港东

    路,周边有很多农民房,一个20多平方米的单间,每个月1000元左右。”

    “那时有爸妈补贴,对于我们来说,租房的压力也就是少吃一两顿大餐,少买些衣服的事。”

    “后来家里不给补助,我们都刚开始工作,每个月两个人加一起的工资也就5000元多一点,房租已经涨到1300元。”

    “沈市长,我们外地来明宁市找工作,毕业三年间,搬了6次家。”

    “我们曾经和8个人一起群租过三室一厅的房子,群租环境实在太乱,住了三个月就受不了只好搬家。”

    “我们也租过很老旧的房子,老房子的房东是个阿姨,房子收拾得很干净。我们住了一年多,可后来她儿子要结婚买房,必须要卖掉这套老房子。”

    “那次搬家很匆忙,既要上班又要找房子又要整理东西。我永远记得,在大雨中一箱一箱地搬东西,特别狼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