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电子工业
字体: 16 + -

第90章 想到一块了 (祝大家春节快乐 求推荐)

    贾丹这人喜好西化的生活,有要求就提,但她做事那是一点不含糊,赵电生提的两点要求她都完成得很好,在保密方面她找了一些信得过的人,从接待他们的师傅来看,就是一少言少语的人,产品早就打好包封存在木箱子里,而且箱子上的封条只写了坩埚两字,并注明是实验用,还放在库房里一上锁的单间里,这个单间里面,有一张大桌子,和几个凳子,剩下的就只是一些货架,摆了不少的东西,赵电生估计这是贾丹存放和检查东西的地方,从与她接触来看,贾丹这个肯定私下帮不少厂在做私活,所以才在这库房里有一个小秘室。

    钼坩埚由于其原料金属钼的熔点太高,所以采用粉尘冶金技术,基本的步骤是,筛选钼粉,压制成坯,坯料车加工,中频烧结,最后还要精加工。

    “师母,那我们取一件产品,我想看一下品质。”赵电生道。

    “我正有此意,贾师傅你把门关上,拆箱,让我师侄自己挑一件出来。”贾丹安排道。

    “好的。”贾师傅点头道。

    他就应一声,便把箱子撬开了,大箱子里面,又是几十只小箱子,这时他看着赵电生,等他挑。

    “麻烦贾师傅。”赵电生客气道。

    他听师母贾丹叫这人贾师傅,就估计他们是亲戚,难怪这人打理贾丹在厂的私活,原来有这层关系。

    赵电生在琢磨别人,别人也在揣测他,贾师傅虽然话不多,可心里是个明白人,要不也不得到贾丹的重用,亲戚关系只是一方面,自己的实力也很强,他没想这个堂姐的师侄年经看上去不到10岁,居然能亲自来验货。

    这几个月来,不知道是生活太好,还是酒喝得太多,赵电生的个子长了不少,已经不上以前看着只有7,8岁的模样,这事让赵电生恐慌了几天,但又不觉没什么不舒服,也就顺其自然了,反倒是自己看起来不像以前那样小了,做起事来放便多了。

    在贾师傅的注视下,赵电生给他的震撼不只是年龄小,而是专业。

    曹猛打开了,随身携带的一个大箱子,将里面的白大褂和工具放在桌子上。他们俩很快,各自己穿好了白大褂,戴上白帽子,头灯,口罩和手套。

    贾师傅见赵电生不停地指挥助手曹猛,给赵电生递一些工具,桌子上有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放大镜等好多测量工具。

    “内径是65.02mm。”赵电生边测边报数据。

    曹猛立马在铺在桌上的图纸上做好记录。

    “粗糙度ra1.51。”赵电生道。

    因为条件有限,不能用打表的方式来测量表面粗糙度,只能用目测的方法来大概估计表面粗糙度了。

    赵电生这一手可是把大家给镇住了,贾丹本就是搞研究的,对这些测量还是有了解的,她没想到赵电生的居然还会这手。

    而在一旁的贾师傅就不一样了,整个这一木箱的产品从到尾都是他亲自己盯着的。前面的坯料成形,中间的烧结是在铸造车间搞的,当时他一直守在车间里,直到好了立马就拉回自己的加工位。

    实在是这批样品太重要了,因为之前一已经做过一批坩埚了,那批坩埚生产出来的人造蓝宝石,就用于赵电生这几天送出去的蓝宝石表手。这次生产的钼坩埚是根据上次的情况,赵电生调整了一下设计,这次为了达到效果,他让凌云亲自去找了贾丹,人去了,这礼也带上。

    贾丹与三合贸易合作几次以后,发现三合贸易对她的味口,很西化的合作方式,表面上和还私下的都处理得很好,三合贸易是从学院走的合作流程,手续很全,贾丹操作起来也很方便,既然三合贸易把事做的这么漂亮,她也不能做的太差了,像三合贸易这样舍得给真金白银的企业还真不多,要是她做不好,三合贸易找别人也行,正是为了打响自己的招牌,贾丹给了他堂弟,也就是这个贾师傅200钱,让他去打点,剩下的就是自己的。

    正是由于贾丹在厂里上层打了招呼,在车间里有贾师傅打点,这批样品的效果相当不错,为了确保质量,贾师傅亲自用表打了一下钼坩埚内壁的粗糙度,因为钼坩埚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内壁的粗糙度。

    他当时用表打过粗糙度为ra1.54,这个结果虽说比赵电生肉眼观察的精度高一点,但一个是仪表,一个是肉眼没有可比性,贾师傅自己之前也估计过,在ra1.6,仅凭这一点,他就看来赵电生比自己厉害不少。

    赵电生最终,抽样了三只,结果都是百分百的合格,虽然贾丹对自己的堂弟很有信心,这事她也是全程在观注,不过看赵电生那极度认真的架势,而且前前后后,用了尽一个小时的时间。难免让贾丹心里有点打鼓,不过最终的结果还是没让她失望。

    中午赵电生又带着贾丹师徒和贾师傅几个人回了市区,只是由于回去是6个人,赵电生让曹猛等一下,马东开车来接他。

    “小舅妈,你这驾照考了有些年了吧?”赵电生问。

    “你还别说,我已经快办了4年了,以前在单位里,车比较多,练得也很勤,虽然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开车,但今天一上手这手艺还在,大家不用担心。”凌云得意道。

    “凌总,昨天马经理说,你们公司订的车要到江城了?”贾丹问。

    “这不利用三合贸易外资的身分可以自己进口一台轿车,买了意志国大志公司产的帕萨b2,还好是有各种优惠政策,落地价不到三万美元。”赵电生道。

    说起这买车,赵电生还头痛了一段时间,江城这样的大地方,要是没辆车做门面,你这公司的实力就显示不出来,起初赵电生叫凌云打听了一下进口车的价格,关系再好办下来,也得10来万美元,一听要这个价格,可把赵电生给肉疼了一下,当时他就想咬牙买了下来。

    他可是知道帕萨b2是大志公司在米国生产的一款车,当时的售价不到1万美元,10倍的差价,还好在港城的师姐张依然知道后,她现在可以说是三合贸易的高层,对这政策上的事,吃得很透,于是她通知了凌云,告之了她这个新的政策,用外资公司的优惠政策,这才花了3万美元搞定。

    至于这帕萨b2那更是与国内有很长的故事,从82到85年都只是在江城组装,直到85年合资工厂才算正式投产,这车便是,后来江城的名片之一桑塔车。

    “3万美元可不便宜,比起今天我人坐的江城轿车贵了不止三倍,要是车到了,一定要让我开开眼界哦。”贾丹道。

    江城汽车在这一时期是国内主要的公务车和出租车,这车的价格在2万块左右,3万美元换到国内是4.5万块,但像贾丹这样的人自然知道汇率里的猫腻,实际换到的应该在9万块,这样一来,赵电生新买的萨b2就相当于4辆江城汽车,三合贸易公司的确财大气粗,还有就是赵电生给自己定的352,要是自己能操作好,说不定几年后,自己也能有一辆江城轿车了。

    “也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为了门面,公司最近也买了两辆江城轿车,要是师母会开车也可以直接开,在江城周边出个差也放便。”赵电生道。

    “是啊,贾教授,你看我开车技术还行吧,有空给我打电话,我教你。”凌云道。

    “凌总,你这么忙那多不好意思啊!”贾丹客气道。

    她没想到赵电生居然看出她的心思,不过她这人就是这样,用劳动换来的,没什么见不得人,所以凌云说要教她学车,她就欣然接受了。

    “对了,曾叔说他们上班的厂就在这附近,要不师母你去打过招呼,要是他下午有空,咱们中午一起吃过饭,反正等一会马东要来接曹猛,顺道也把曾叔带上。”赵电生道。

    “还是电生你想得周到啊,我跟你曾叔他们研究所的所长认识,打个招呼,他应该可以出来。”贾丹道。

    昨晚,曾国为就对贾丹说了,多照顾一下曾大庆,她没想赵电生跟他师叔想到一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