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电子工业
字体: 16 + -

第73章 认不出来 (求推荐和收藏)

    时间过很快,咱们的赵电生那就就更忙,转眼就到了,金秋10月,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之前的三个月里,赵电生成功地完成了,对目前旗下公司所有的生产,研究,管理,和金融投资的布局。

    在生产上,电子手表已经开始量产了,生产地最终选择在了江城,本来出于保密的原因,赵电生是不想在江城生产,但是其他地方没有生产条件,而且,电子手表中的核心部件,集成电路芯片和石英振荡器都是在江城生产,于是在新的生产基地找好之后前,只能在江城生产。

    在销售渠道上,得益于赵电生把表分为高低两个档次,一种是金属,一种是塑料,高档是是金属外壳,金属表带,在国外因为已经有类似的电子数显手表出现,借助港城林子君的关系,的成功地把电子手出口到了国外,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应,但胜在价格相对便宜。

    当时卡欧西类似的电子手表售价高达400美元,赵电生的定价是300美元和150美元。由于金属表壳,金属表带,表镜玻璃产量有限,三个月也只生产了4000只,高档的500只,中档3500只,光这一项赵电生在港城三合贸易公司转口欧美,就进账67.5万美元,而且市场反应相当好,新的订单已经下来了,让凌云忙得一塌糊涂。

    至于全塑料电子表,也有高中低三档,主要外壳大小,塑料的材质不同,并没有在国内直接出售,有一部电子表,给过另一家新成立的尤利克多贸易公司转口国内,只不过,不用外汇结算,很容易就进入了国内。

    经过三个月,江城的工厂边生产边建设的策略,江城工厂的产能,从每产5000只,提升20000只,直到最后的设计产能40000只。

    现在每月的产量总共4万只,而且有一半,在国内出售,价格分别是100块,70块,30块。另一半依旧通过港城出口,价格分别定在67美元,47美元,20美元,高中低三档的配比分别是1:3:6,这样一月产值就分别是65.3万美元和98万块。

    最后赵电生统计了一下这三月的收入,居然高达159.2万块和173.7万美元,二都想加折合美元约279.83万美元,而在国内的报关出口的总成本67.2万美元,而在这67.2美元里还含有至少20%的利润。

    赵电生仅在港城的利润就高大4倍,最后赵电生还看了一下成本分析,那就是最便宜的塑料表利润只有三倍,其他高中档利润都是在5到6倍,这次三个月的总价中,塑料表因前两月产能不足,所以比重比较低,总的利润显得有点高,等到塑料电子手真正的大规模的量产,估计利润就维持在3倍左右了。

    赵电生看着自己算的账,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在港城学习的师姐张依然,她是除了杨三生外,唯一知道赵电生最近的全部收入的人。

    “当初,师姐就是看了三合贸易在江城的分公司资金,是她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也就是几万块的流水,而现在每月都有近百万的账面流水,不知道,师姐现在怎么样了?”

    港城,三合贸易的办公室已经于前几日,搬到了一幢38层的高档写字楼,告别之前那个只有20来平的拥挤小屋。

    此时的张依然已经完全变样了,她到港城的这几个月完全变了一个人,天天都穿女式西装,高跟皮鞋,她站在30层的落地窗前,此时天已经黑了,她边看着外面灯红酒绿的夜景,手里端着一杯咖啡。

    “咚,咚。”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张依然的思路。

    “进来!”

    “张总,这个月的报表出来了,新的订单也统计好了。”一个女助理道。

    “好的,你放在桌子上吧!”张依然没有转过身道。

    “好的,张总!”

    就在女助理要退出去的时候,张依然叫住了她。

    “最近大家都辛苦了,通知大家,这月多发半月的工资,这是公司对大家这三月来的辛苦的回报。”

    “好的,张总,我这去通知大家!”女助理高兴地出去了办公室,并把门带上。

    张依然回过头来,看了看自己的办公室,都快有以前整个公司大了,办公室还是让,张依然想着有点恨的赵电生设计的。

    张依然坐回了坐位,看了一下手里的报表,结合从赵电生传来的消息,本月以后有的产能已经不再提高很多,今后数月的产能都将维持在这个数。

    “这月居然账面上的总金额高达172.8万美元,以及200.2万美元的新订单,自己这师弟也太厉害了,想想几月前,自己还只是一个在校的学生,当初就是看三合贸易在江城的分公司账面,才动了休学的念头,现在这流水已经是好几百万美元的流水,那我的下一步,又将何去何从呢?”

    张依然在一笔合计40万美元的转账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批钱是汇给江城的三合贸易公司,她合上了笔,又站到了窗前,看着外面依旧没变的夜景,眼前好像浮现了一个人的笑脸。

    话说两头,咱们又回到赵电生这里,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可对赵电生来说,也是一个离别的季节,赵电生师傅张平凡夫妇月底就要返回江城了,赵电生最近一有时间就跑去看张平凡。

    张平凡回城的手续已经寄到了三合镇后,他就不在小学教书了,他除了继续研究非晶态半导体外,还有一件事,就是辅导赵电生几个哥哥,姐姐学习,前几个月的补课让大家的成绩提高了很多,听说赵电生的三姐,赵九月已经学了初中的课程了。

    赵电生心里在想,要是按目前这个速度,他三姐还真能在14岁前学完高中课程,参加高考,想到这赵电生就想起了,上次在江城,赵九月说要当张依然的大姑子,那场面太搞笑了。

    可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不完美,张平凡要走了,可把赵电生的哥哥,姐姐们急坏了,几个人一合计,都请假回来,把握这最后的机会,赵电生每次想到这,听起来就有点荒唐,可父母们居然答应了,赵三还专程到二中去找了校长请假,赵电生的父母也去了县一中和二峰镇中学给大姐和二哥请了两个月的假,其实从江城回来后,或许是受到大学美好生活的刺激,所有的人,都憋着一股子劲学习,当然有一人除个。

    “电生,你可来了,快给我讲下这道代数题。”赵九月道。

    “三姐,这马上就开饭了,还是等吃了饭,再讲吧。”赵电生道。

    一屋子的人都在学习,师母江一水英语好,现在专门教大家英语,家务什么的都由赵三的老婆来做,现在赵三当了厂长,家里有了条件,三婶婶已经没下地干活了,天天在家操持家务。

    “师母,你这老师当得有得累吧,你看这么多学生。”赵电生笑道。

    “哎,这英语啊,多年没有用,都有些生疏了,现在正好捡起来练练,对了你师姐,又寄来照片了,现在电话也通了,最近没少打电话到三合镇陶瓷厂。”江一水道。

    港城三合高级材料公司由于还在新建厂房,很多生产都是由三合镇陶瓷厂代加工,现在三合镇陶瓷厂今非昔比,前些日子,薛锋借轻工厅的势找三合镇陶瓷厂的麻烦,赵电生与吕一红将计就计,利用轻工厅迫切想完成外汇任务。

    赵电生直接一跃三级,让港城三合高级材料公司与轻工厅签订了出口协议,赵电生为了表示诚意,直接将20美元的订金,打到轻工厅的账户中。这样港城三合高级材料公司的代工厂,三合镇陶瓷厂自然得到重点照顾,这两月,赵电生之前提出的陆路,和水路都打通,最后连带电话也安通了。

    “电生,你看,这是你师姐的照片。”江一水道。

    赵电生见照片,是一张合照,张依然站在c位,加起来有十几个人,站在一幢高楼面前,应该是前些日子公司搬家后拍的。

    可照片上张依然的模样就有点让人吃惊,以前的齐肩的长发,剪成了齐脸的短发,西装扮搭配高跟皮鞋,估计是为了显得成熟一点,还画了一个稍微浓的妆,如果不是已经知提前知道张依然的实际年龄,谁能想到,她只有16岁。

    “哇,依然师姐变得,我都认不出来了!”赵九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