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电子工业
字体: 16 + -

第1章 悠闲的日子

    1980春,微电子专家赵电生,重生到这个平行的世界,已经快2个月了,他已经适应自己的身体,他今年6了,身体很强壮,身高看起来已经有七八小孩的模样。

    

    他所在的地方,叫南架山村,地处内陆丘陵与高山过渡的交界处。南架山村因南架山而得名,村子三面环山,交通不便,村子里也相对闭塞,村里就几个大姓,其中以赵电生所在的赵家湾,人数最多。

    

    今年6岁的赵电生,还没到,上一年级年龄,2月前,他不知怎么了,整天在家里写写画画,把家里能写的纸,全部收集起来,写的和画的,都没人能看得懂。不过赵电生的字写还是有模有样,家里的爷爷没什么文化,可他对读书人,非常推祟,见赵电生这么喜欢写,就亲自去三合镇,买了很多纸让赵电生写。

    

    后来,赵电生提出要直尺,圆规,一些绘图工具,赵电生爷爷不明白,就趁着自己去东望陶瓷厂指导的时候,带着赵电生去城里,让他自己挑。

    

    赵电生的爷爷在东望县,是有名的陶瓷专家,每年的顾问费都有二三百块,在这个年头可算是高收入了。

    

    今天,赵电生把这半月的工作,总结了一下,自己把后世电子产品发展方向,记了一下,还有就是把眼前能做的产品列了出来。

    

    “我这张晶体管电视机的电路图,虽然设计的不错,可怎么变成现实呢,这电子产品生产,需要的的本钱可不少,又不像后世,可以抱着设计方案,拉投资,现在自己可是一分钱也没有?”赵电生叹气道。

    

    他放下手中图纸,爬在桌子上,发了一会的呆,也没想出个结果来,便想出去散散心。

    

    赵电生在这个时代的娱乐,就是一个人在村里瞎逛,上山套野鸡,下河摸鱼,四处搞点东西打发时间。

    

    今天他背着一个背篓,来到南架山村小学接他三姐放学。

    

    南架山小学地处南架山村边缘,据说是这里靠进三合镇,是进入南架山村的入口,小学旁还有座庙,赵电生听他三姐说,以前的小学就在庙里,后来学生多了,才在庙附近修了新的小学,现在庙边上还住一对老夫妻。

    

    赵电生的三姐叫赵九月,今年上二年级,赵电生还一个二哥,一个大姐,跟着父母在外地上初中和高中。

    

    “三姐这呢?”赵电生喊道。

    

    赵电生重生的这个小孩身体异常的强壮,赵电生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基因变异,他的眼睛能看清一里地外的东西。

    

    今天是周六,现在还没双休的说法,只有周日一天休息,明天就要放假了,排队放学的大家都很高兴。

    

    “电生,你今天怎么来了,不在家里写写画画了,还背个背篓干什么?”赵九月道问。

    

    她是个活泼的小姑娘,身后还带着一帮小孩,都是来自赵家湾的,在学校里一般的小孩都是以各自己所在地方来结成团体的。

    

    “都写了这么多天了,都烦了,听说你们按例周六搞卫生,应该饿了吧,我烧了几个红薯,给你带来了。”赵电生指了指身后的背篓。

    

    没走一会,大部队就散了,赵九月这一队人,就要朝赵家湾走去,她把红薯分给了大家,赢得一帮小伙伴的喝彩。

    

    赵家湾在南架山村最里面,在回去的路上,南架山水库是必经之路,南架山水库是一个三面环山的人工水库。赵电生听说建水库前是一条河谷,与外面的三江是相通的,早年还能行船,村里的东西能走水路运出去。到了水库边,赵九月的小队又走掉了一部分,今天周六,下午只上了一节课,放学时间很早,现在开春不久,地里已经开始有活干了,有不少回家的学生,并没有直接回赵家湾,而是直接就去地里帮忙了。

    

    赵九月知道自己这弟弟接自己放学肯定有事,他天天就村里找好吃的,今天肯定也不例外,于她叫上了赵虎,也从放学的队伍里跑了出来。

    

    赵虎是赵电生家的邻居,赵虎的爷爷与赵电生的爷爷是亲兄弟,他们两家关系很好,赵电生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上了年纪,行动不方便,赵虎家经常帮赵电生家干点活。

    

    “电生,今天你又想搞什么啊,你背篓都带上了,今天要干大事?”赵九月盯着赵电生问。

    

    “三姐还是你了解我,等会到了地方,三姐你负责四处盯人,虎头哥,我把东西拽上来,塞到背篓里后,你就把我割好的草往背篓里使劲地塞,都记好了?”赵电生安排道。

    

    赵九月两人一起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显然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跟赵电生干这种事了。

    

    跟着赵电生,他们来到一片一人来高的枯草中,枯草一直延绵到水库的一处小分岔边,这处分岔有200来米长,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的一流水处,估计这条分岔就是山上流水常年冲刷而成。

    

    因为是山上流水含有不少天然饵料,自然就吸引了不少的鱼到这里,赵电生便是在这里下了暗钩,他今天带的背篓,就为了放便把鱼背回去,又不会被人发现。

    

    赵电生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水库里钓鱼了,以前每次也有收获,但因为水库有看护员,好的钓点,又太显眼,只能找一些没什么鱼的地方,一直没钓到大鱼,前几天他跟别人在山上放牛的时候,借助他的远视眼发现了这处钓鱼的绝佳宝地,昨天他已经来打下了重窝,今天一早就下好了鱼钩。

    

    “噗通”,水里翻出了好大一个波浪。

    

    赵电生只是翻开一棵树边的草,把一根拇指粗的麻绳盘在手里,稍微用了一下力,就有这么大的动静,三人对视了一眼,今天这货有点大。

    

    赵电生为了保险,鱼具是他自己搞的,鱼线分了两部分,大部分是拇指粗的麻绳,绑钩那部分是他母亲从单位里带回来的军用尼龙绳,鱼钩是他有自行车轮圈上的钢丝弯的,还趁着石匠打凿子时去淬火,淬火的时候,还把自己的菜油和酱油都给用上了,最后将五个钩子栓在了一起,做了一个爆炸钩,只要鱼吃上了,越是挣扎得厉害,身上的鱼钩就挂越多,绝对跑不了。

    

    “电生,这得有多大啊,你拽得动不,要帮忙不?”赵虎激动的问。

    

    他此时已经把背篓下面铺好了草,手里也抱着草,就等赵电生把鱼拽上来,就要把草往背篓里塞。

    

    “不用,这鱼已经挣扎得没什么力气了,你把草准备好,三姐人看好了,我马上就要往上拽了!”赵电生道。

    

    他边说边用力,河里的大鱼到处乱撞。

    

    “噗通!”

    

    “噗通!”

    

    无数的水波在河面上撞来撞去,此时的赵电生也不管不了那么多,使命地收着绳子,手上额头上的青筋都鼓了起来,说是迟那是快,估计这条鱼已经上钩很久,也就一股了劲,等赵电生拽到岸边上已经翻了白肚子。

    

    差点点没把赵九月吓倒,这鱼都快有她高了,估计有二十来斤的草鱼,赵电生将鱼拖上来后也没迟疑,套上一个肥料口袋,就往背篓里一扔,赵虎把草填到背篓里,鱼估计是缓过劲来了,又在动,赵电生坐在地上喘气,赵虎又赶紧加了几次草,可还是按不住,情急之下,一屁股坐了上去,这才把鱼给按住。

    

    赵电生缓来来后,又在背篓上缠了绳子,把背篓里的草给压实了,这才带着两人俏俏地离开了水库,一路急行,直到要进赵家湾村口进,三人才停了下来休息。

    

    “三姐,村里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啊?”赵电生问。

    

    现在是开春,农村已经开始有点忙了,他视力好,看见了一群人陪同两个外地人,一个有六十来岁,瞧打扮有点像个成功人士,看神情好像是回乡探亲,另一小年轻就更吸引人的目光了,穿了西装,这年头,能这身打扮,出现在乡下一般是外面回来的大人物探亲的。

    

    “是啊!还有张大刚这混蛋陪着,虎头你去打听一下,我和电生先回去把背篓里的东西处理一下。”赵九月也是一个好事的主。

    

    张大刚是村长与赵家湾的人有点过节,全湾连小孩都对这人没句好话。估计张大刚陪同的客人有点来头,他身后几个人背着背篓,里面塞满了东西。

    

    赵电生姐弟俩没有回自己家而,,是去了赵虎家,他家后面有一小池塘。赵电生想去那杀鱼。还没到地方赵电生就碰见了赵虎的二哥,赵文军。

    

    赵文军本来在县里读高中,可不知为何,1月前的时候就缀学在家,干起了

    

    农活。

    

    说起来,赵电生还给赵文军,当过几天老师,赵文军还在上学的时候,赵电生有一次,见赵文军有一道代数题不会做,赵电生趁没有其他人在,给赵文军,写出了解答过程,赵文军当时就呆了,不过后来赵电生叫他保守这个秘密,赵文军还挺守承诺的,一直都没给别人,提过这事。

    

    “文军哥,你过来帮我个忙。”赵电生小声喊。

    

    “你搞这么草干什么啊,我来帮你背。”赵文军道。

    

    他这人也算村里的文化人了,这年头一个村难得有几个能上高中,所以说话做事还是有点书生气。

    

    赵电生见他放好锄头,也没让他背背篓,三人从后门出来时,赵九月手里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一把杀猪刀,赵文军爸爸是以前是杀猪的,在镇上的杀房干过几年。

    

    “你们又去搞吃的了?”赵文军道。

    

    他见赵九月手里的刀,那还不明白,赵电生是想让他干什么了。其实之前赵电生在山上套野鸡,野免时就没少让赵文军帮忙打理。等赵电生把背篓里的鱼给拖出来时。

    

    赵文军吓了一跳,“这鱼少说有二十斤,你怎么从水里搞上来的?”

    

    他边说,边帮着赵电生按住正在地上跳动的鱼。

    

    赵电生还没来得及回答,去打听消息的赵虎匆匆忙忙地跑回来了。

    

    “电生,……电生……,电生……”赵虎紧张地有点说不出来话。

    

    “我什么啊?”赵电生放下手中的杀鱼刀。

    

    “咱们在村……村口遇到的人去了你家!”

    

    “什么?”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