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我来自未来
字体: 16 + -

第四章 胜时哪需小子言

    “若无四镇之兵,何以战?”黄得功双手放在梨花木椅上,缓缓道。

    

    “据城坚守,待天下勤王之兵将鞑子驱逐出长江,控握淮河,再练新兵,执新法,徐徐图之。”杨临江坦诚道,短时间内江南根本没有能和满清对抗的力量,守住南京就是最大的胜利,这也是南明大小官员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北方连年战乱且流民遍地,早已是块烂地,让闯贼或者鞑子拿了也就拿了,自己能维持住富锦江南就好。

    

    这种以丧失半壁江山来换区苟且偷生的想法对于一个帝国来说是卑微而可悲的,而就是这么个偏安富贵乡的想法,朝廷诸公仍是办的一塌糊涂,不收山东河南怕引得满清震怒惊诧友邦,不守淮右江北而派重兵堵截左良玉,是怕宁南如他所言那样,清了满朝君子的饭碗。

    

    建奴南下,不过换个新朝,且就算死,也是举国陪葬,而若是左良玉东进,丢脑袋的便只有东林君子们,那怎么行!

    

    对于朝廷上下看得透彻的黄得功微微额首,道“那,除了三段击之外,先生还有个强军之阵?”三段击的效果是所有人亲眼见到的,对抗骑兵一等一的好用。黄得功看得清楚,如今江南几无可用之兵,唯一能靠的,只有自己了。

    

    “仍有许多,然非三日之功,金陵之火,燃矣。”

    

    黄得功淡淡笑道“南都有长江之天险又有都城之厚,无妨。”

    

    杨临江反问道“那大帅可知北都,守了多日?”

    

    此言一出,黄得功的脸色立即暗淡下来,沉声道“太监曹化淳私开城门以至于北都沦陷,先帝殉国,本帅恨不得将那阉人生吞活剥!”

    

    杨衍轻呼了口气,私开城门的究竟是东林党还是阉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城高江险的南京城并不比当初的北京好多少,甚至于更加混乱,他沉声道“私开城门之事暂且不论,那大帅可知,宣大两关兵力雄厚,又撑了几日?”

    

    “宣大?”黄得功冷冷道“宣府总兵王承胤,大同总兵姜瓖不战而降投靠闯逆,陷京师于危急!待得胡虏退却,此二贼非千刀万剐不足以示天下!”

    

    这事儿虽然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但是事关重大,黄得功又岂能忘记?

    

    说完这些,黄得功看向杨临江,淡然道“先生就凭这些认定金陵不可守么?”

    

    杨衍认真解释道“是,又不是,单凭这些还不够证明江南不可战,但是,自督师史公可法困守扬州城内半月有余,无一兵一卒进行驰援,我便认定南京当如是。”

    

    黄得功深吸了口气,教训道“大战之前散布谣言蛊惑军心,当执军法从事。”

    

    执军法,也就是当场斩杀;这句话让杨衍脸色微变,右手微微握拳,伤感道“若是小生当死,小生敢请将军准许小生在南京城下血战鞑掳,一死报国!”杨临江眼神坚定,就如同一位抱着决死之心的战士,但同时他也知道,面前的汉子这辈子再也没回到南京,他死在了这儿,太平府,芜湖畔,决计是看不到自己在南京城下血战的时候了。

    

    书生表志让黄得功眼前一亮,仍是沉稳问道“小小书生,莫说大话,建奴之凶残可不曾闻?”

    

    气氛的缓和让杨衍心中一松,一本正经道“总不是三头六臂青面獠牙,不过也只是人罢了。”

    

    黄得功轻呼了口气,建奴确实只是人罢了,他们不是金刚铁骨,也不是三头六臂,一刀砍下去脑袋上照样一个窟窿,可是就是不知为何,总是没人打得过。

    

    黄得功站起身来看向杨衍,豪爽道“我予你鸟铳六百,可在七日内再成精兵?”

    

    杨衍猛然愣住,如今黄得功军中火铳手只有两百,但是库存鸟铳倒是当宝贝一样存了许多,而且七日为限,显然黄得功认为南京城守上半个月并不是难事,留出的时间尽量让自己的部队多补充军械粮以和建奴决战,顺便再让自己多训练些那日和左军大战时一样精锐的战士!

    

    可是在杨衍的记忆中,金陵城在清军渡江之后只进行过微弱的抵抗!一个星期后如果没有意外,应该不是部队开拔东进,而是大明的皇帝陛下避难来此,顺道带来了跟随而至的大清多罗贝勒尼堪等人的追兵。

    

    历史上清军在见到赵之龙等人派来的请降使者时还不敢相信一个帝国的首都就这样轻易的向自己敞开了大门,就算是清军已经上岸可犹在徘徊等待,生怕是明人的诈降之计!这种观点甚至于一直持续到多铎本部大军也渡江来到南京城下之后,在看到大明官员们乌泱泱在巍峨雄壮的南京城下跪成一片之后才决定派军队入城警戒,而多铎本人则是又过了两天才正式入城。

    

    显然,这是清军太高估大明官员们的智商和胆略了。

    

    按照这些插曲来算,杨衍估计运气好的话自己可以先安稳训练一个星期左右,再等蛤蟆天子跑过来和黄得功抱头痛哭之后差不多还可以加紧训练一个星期左右,然后,然后当尼堪带着走狗鹰犬们紧追而至的时候,就该是交答卷的时候了。

    

    杨衍沉吟半晌,脸上不喜不忧,倒是让黄得功迟疑了,按照寻常普通人听说自己腾地一下变成了可以带领六百人的将军怎么样也该千恩万谢一番,怎么面前的书生还眉头紧锁起来?

    

    过了片刻,杨临江终于有了动静,他伸出了右手,收齐了中间三根手指,缓缓伸出了大拇指和小拇指,认真的道“再给我六百士兵,让我自己挑,半个月后我还你能和鞑子正面决战的一千二百人!”

    

    书生一字一句道,眼神之中充满了坚定与火热。

    

    “那是一个总兵的兵力了,不可。”黄得功摇头道。

    

    面前书生只打赢了一仗,自己让他领六百兵已是十分看重,再领六百就和自己手下的八大总兵们平起平坐了,绝不可能。

    

    说完,黄得功又解释道“而且军中鸟铳除去已经装配的不过也就六七百之数,那六百把火铳已经是军中全部的存储了。”

    

    杨衍知道黄得功说的不假,虽然鸟铳出现在大明已经接近两百年了,但是由于一直被军中大佬们当做一次性武器所以装配数量一直不多,而且由于工艺原因,明军装配的鸟铳炸膛率极其高,价格亦不便宜,这些因素导致了更多的军队宁愿选择可以三发的三眼铳也不愿意选择鸟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明末,在交战最为激烈的北方前线,明军一杆三眼铳从立国一直用到了亡国还在用,楞是将火门枪这种欧洲在十五世纪就开始逐渐淘汰的老古董从十三世纪一直用到了十七世纪!

    

    杨衍舔了舔嘴唇,放下了手臂道“三百,我只要三百人!只需要三百人就行,不需要再购火铳!

    

    黄得功惊讶道“三百普通人?这个,倒是可以给你凑出来,不过,我大军万人,不需要这三百人也能护得住你们六百火铳兵的安全。”

    

    见到黄得功同意放人,杨衍激动道“三百人足矣,有大帅信任,小生定当效死!”

    

    黄得功点了点头,随即换颜道“但是书生,你更应知道军中无戏言,若是在大军开拔之日我不能见到一番皮骨”

    

    “并且,我给你的是七日之机,而并非半月之数,七日后大军既开拔东进,驰援应天府!”

    

    “七日?”杨衍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猜的没错,黄得功确实准备在一个星期后拔营动进,时间紧迫。

    

    不过黄得功道是七天,自己却是知到七天大军肯定走不成,应了便是,但同时还是疑惑道“朝廷有文书至此?若不然”

    

    擅自进军京师,死罪无赦;先前马世英因为怕宁南找自己算账所以让四镇之中最能打的黄得功部驻守在左军东进的必经之路上,不许他转移一步,而至今日也没有搬兵文书送到,所以虽然此时情况危急,但是按律,黄得功部仍不能擅动一步。

    

    杨衍说出疑惑之后,黄得功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半点辛酸,但很快就被掩盖了过去,他淡笑如田间农夫,摇头道“还没来,但是该来了。”

    

    说完这句话,黄得功转过身子伸手扶住椅背才缓缓坐下,不曾再说话,只是抬头望向门外雨打青瓦,滴答声响,默声不语。

    

    面前的汉子让杨衍突然觉得有些辛酸,他笑了笑,突然开口道“大帅,我们一定能胜的。”

    

    黄得功愣了下,咧开嘴来,笑骂道“这哪还需要你这个书生来说,本帅早就知道了。”

    

    杨临江嘿嘿一笑,眼角的酸楚让他不得不低下了脑袋急匆匆的拱手告辞,只是为了掩盖住了眼角的点点泪光。

    

    到现在,整个天下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场战争,我们输了,而且输的异常彻底。

    

    输掉了华夏衣冠,输掉了汉家天下,输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