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世纪末
字体: 16 + -

019、新产品

    大年初三的下午,盼丰文具厂的厂长许山根正坐在办公室里,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长的很好看的年轻小伙子。

    他这个年过的可谓分外煎熬。

    盼丰是一家国企厂子,曾经还是乡里的支柱企业,但这两年因为体质老化,经营思路陈旧,已经变的半死不活。

    现在到处又在国企改革,别的地方又是找投资,又是股份制,改好改活的厂子不少,可他们邮中乡的改革简单粗暴——把效益不好的厂子卖了。

    年前乡长已经给他透了风了,再不能赚钱,恐怕过不了今年厂子就要卖了。

    许山根十七岁进厂,从车间的小工一步步做了上来,今年他四十七岁了。

    他大半的人生都奉献给了这家文具厂,对这里比对自己家还熟悉,眼瞅着厂子要黄了,急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此时他手上拿着一张纸条,他看看纸条,又看看面前的年轻人。

    纸条是这个年轻人要求厂里的人转交给他的,上面只有一句话。

    ‘盼丰厂已经得不到银行的任何支持了,如果继续亏损,今年上半年就会被乡里出售。’

    从年前开始,乡里所有的银行忽然都开始不再给他们贷款了,他们还未还清的欠款也被催促了好多次。

    他有过疑惑,即便厂里效益不好,也不至于突然一下几家银行忽然一致针对他们。

    可他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也没心思去细想这背后的原因。

    关键是这两件事,这个年轻人怎么会知道?

    叶鸿轻轻松松的坐在厂长办公室的椅子上,四处看了看,简单、朴素。除了一个大办公桌和几个柜子,再没有什么多余的花里胡哨的东西了。

    不像叶鸿前世见过的那些老板,办公室里这摆一个花瓶那摆一块玉石,左边财神爷右边招财猫的。

    许山根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这位……先生,请问你……”

    “我叫叶鸿。”

    “叶先生,请问你……是什么人?”

    在许山根的猜想中,能知道这两件事,只能是什么乡里大领导的子弟,或是什么银行企业的公子之类的。

    就连自己厂里,也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工厂贷不到钱的事情,而厂子可能被卖,他更是一个人都没说过。

    叶鸿笑了笑,“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家住塘沟村。”

    许山根狐疑的看着他,并没有相信。

    叶鸿接着说道:“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帮你们厂。”

    “怎么帮?”

    许山根心里想着该不会是投一笔钱,然后想要厂里的股份吧?可是厂子是国家的,这事也应该去找乡里谈啊。

    “我能帮你们把产品卖出去,让你们赚钱。”

    许山根愣了一下,随即皱起了眉头,这……该不是个来找工作的吧?可他都知道厂里的状况怎么还会来这找工作?

    不,应该说能知道这种信息的人,还会要找工作?

    “叶先生是……做经销商的?想进我们的产品?”

    叶鸿遥遥头,“我简单点说吧,我这有一款产品,能让你们厂起死回生。”

    产品?文具还能有什么突破性的产品吗?不就是铅笔橡皮,钢笔水笔圆珠笔,还有些尺子铅笔盒什么的,能有什么特殊的?市场上都卖了多少年了。

    所以叶鸿说仅凭一款产品就能让他们起死回生,许山根是不信的。

    他笑道:“好啊,那请问叶先生是什么样的产品呢?”

    叶鸿抬起手,“不急,我们先把条件说好。”

    许山根心里有些好笑,虽然他还摸不准这个叶鸿到底是什么人,但八成是个不懂行的家伙。

    他身体向后,靠在自己的老板椅上,翘起二郎腿。

    “行啊,那叶先生说说想要什么条件?”

    叶鸿竖起两根手指,“我知道你们厂里现在缺钱,我不直接要你们的钱。我的条件有两点,一、等我提供的产品开始销售之后,我要你们每个月净利润的1%,亏损的话不要,持续一年;二、一年之后,我要你们品牌的独家代理权,时间不短于三年。”

    许山根心里算了一下,过往厂里效益好的时候,每个月的净利润也不过几十万上百万,1%也不过就是几千块钱而已。

    而所谓的品牌代理权,许山根更是不在乎,文具哪有什么品牌?大家生产的都差不多,无非就是看谁家销售做的好。

    98年的小乡镇里,几乎没有人对‘品牌效应’有什么认识。

    许山根想反正这个条件对于自己的厂没有任何损失,便拍板道:“好,没问题!”

    两人定好了细节,签好了合同,许山根笑道:“那么叶先生,现在可以看看你设计的产品了吧?”

    叶鸿从书包里拿出几张纸来,递了过去。

    许山根接过来一看,纸上画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东西,像是由布或皮革制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上面带着拉链,可以打开。

    他皱着眉头,这个带拉链的袋子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应该去找服装厂才对吧?

    “叶先生,这是什么?”

    叶鸿笑了笑,清了清嗓子。

    “请让我为您介绍这款跨世纪的产品,我将它命名为——笔袋。”

    ……

    在叶鸿的印象中,应该差不多是两千年前后吧,笔袋开始风靡学生中间。

    那时候的教室里,如果你在桌上还放一个硬邦邦的铁皮盒子,简直就是全班嘲笑的对象。

    轻便、时尚的笔袋,很快就俘获了绝大多数人的心,看起来美观又有逼格。

    而且,除了美观漂亮不会生锈之外,笔袋占的空间更小,能够装的东西却更多。

    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护文具,以前用铅笔盒的时候,削好的铅笔很容易在与笔盒的碰撞中折断笔头,而即便整个笔袋从桌上掉到地上,可能里面的笔都会毫发无损。

    叶鸿介绍完了笔袋,喝了口水,等着许山根的反应。

    许山根默默的看着手上的图纸,在行业里多年积累的经验告诉他,没准这款产品真的能火。

    他抬起头来,看向叶鸿的眼光已经不一样了。

    “可是,叶先生,这款产品或许能卖的很好,但我估计可能不出两三个月,别的厂也会生成同样的产品,毕竟,这个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此时他说话的语气已经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口吻了。

    叶鸿点了点头,许山根说的没错,在这个年代,对于各种设计和创意的权限保护意识还十分匮乏,无论谁出了什么新产品,不超过几个月同行都会跟上。

    “这是我要跟许厂长沟通的第二个点,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