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
字体: 16 + -

第二部 干戚 第一章 岚股权

    经过淳熙十一年冬天的这次被后世史家称为“岚山立国第一次会议”后,明招山的弟子才俊们相继投身到岚山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他们或亲临岚山,或隔岸摇旗呐喊,或各方施加援手。直到第一次卫国战争,正式建政大明后,这些人才算纷纷驻足岚山,推动大明王朝继续走向繁荣昌盛。

    淳熙十二年开春,明招山尚未出仕的一干年轻弟子,如乔行简、辅广、李成之、葛洪、王介、时沄、倪千里、宋濂等人纷纷远赴岚山,接手岚山基地的生产、规划、管理、军备。

    而象吕祖俭、叶邽、楼昉这等已经在东南办学的,以及象吴必大、陈孔硕、沈有开、舒璘、巩嵘这些官身,或袁燮、时澜等新进士第门人显然不能随心所欲,还要慢慢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

    亲兄弟明算账。随着明招山势力的积极介入,还有对孝宗皇帝殷切期望的担忧,吕祖安可不愿意做着做着,就把岚山做成别人家的产业。这个时代的皇权、世家、豪强们从来就没淡泊、高雅过。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股权分配问题。这个着实有点复杂,但吕祖安还是勉力先把关系理顺。在吕祖安的规划中,岚山将来要走议会制度,那么早期先用股权梳理一下流程,还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就是在保利钱庄、岚山工业这两大基本盘子的合并基础上,组建保利商社。经过盘点资产,保利钱庄的原始本金八十万贯,共一百万股权。其中多出的二十万股权分别是孝宗皇帝的十万资源股权,和吕祖安代表岚山的十万创始经营股权。

    保利钱庄自成立两年多,淳熙九年新成立就赚到十五万贯,淳熙十年赚到八十五万贯,淳熙十一年一百万贯,最近三个月又赚到三十万余贯,连带本金八十万贯、资源股权二十万贯后,等合计三百三十万余股,其中归属岚山的资本分配是一百万贯。

    岚山工业系统已经成立四年多,当年赚到三万贯,淳熙八年二十四万贯,淳熙九年四十八万贯,淳熙十年六十万贯,淳熙十一年七十万贯,最近三个月又赚到二十五万贯,合计二百三十万贯。

    此外,随着吕祖谦的拍板,明招山吕氏家族果断收拢家业,再次追加投入岚山三十余万贯,算是真正倾家荡产砸进来来。吕华年夫君潘景良的家族后知后觉,此次也咬牙狠投了五万贯。明招山诸家族,乔行简、葛洪、李大有、李诚之等弟子家族也都各展所能,纷纷追资。

    岚山地方明教那几户慈善人家里,朱元璋家族一家伙砸进来十万贯,要不说人家就是有眼光呢。比老朱眼光更长远的阿掖山卧佛寺再次投入十五万贯,其中十万贯是用两万多亩良田作价的,和尚啊!老乡绅曲洋砸锅卖铁,又投了五万贯。李十三和马家、郭家,虽然看不透个中苗头,但是本着跟老大的心态,和尚、老朱、曲老都认准的事,没好处才怪呢。他们咬咬牙,分别跟投了五万贯。这其中,李十三的五万贯来历十分可疑,按照吕轻侯的调查结论,很可能与全真教脱不了干系。但是,那有如何?

    张从正家族投三万贯。刘二祖投了八千贯,他是把这几年的所有积蓄全算进去,还预支了两年薪水,此后一家人就要再次吃大食堂了。最早的那些流民家庭也纷纷把这几年积攒的私房钱拿出入股两万贯。各地商贾、明教组织闻讯也跟了总约八万贯,其中怀仁堂的沈铎就投入五万贯。

    以上资本都经过张从正收款录账,合计股本得到七百二十万贯。这就看出来了,大家其实都明白岚山接下来要干啥了。单纯赚钱肯定吸引不了这么多人。

    这些投资者中,有些人知晓内幕,甚至连孝宗

    皇帝入股、给吕祖安棋子的事都门清了。有些虽然不知道这么多内幕,但仅仅凭借吕祖安的神仙弟子,东南吕氏理学大家名头,加上岚山、保利这两年的风光,也清楚该怎么跟风了。再有一些就是纯粹瞎胡闹跟风的,那些大户人家都在上赶上架的事,哪还有错?

    真真一腔热血的投资者,反而是刘二祖他们这群流民出身的岚山庄户人家。他们投资总额相对寥寥无几,但是其中蕴含的热情着实吓人。这也是对岚山、对吕祖安、欧阳最信赖的人群。

    这样,连带在保利钱庄里的股权,岚山总共占股大约四成六。根据最初吕祖安与流民营的协议,吕祖安和欧阳夫妇掌握岚山一半股权。所以吕祖安和欧阳合计占股两成三,流民营家族占股两成三。经过流民营内部的几次磋商,刘二祖主动让贤,推举张从正代持岚山流民营的股权。

    明招山联合孝宗皇帝的东南势力占股大约也是四成六。其余岚山本土势力占股接近一成,这就是一个股权的基本架构了。此后每年一次结算,后续再有发展,或新入,无论个人还是地方,都按其各种复杂的估值大小进行折算股本,并根据股本大小决定其议会席位。

    很显然,岚山的绝对权力掌控在吕祖安和岚山流民营、吕祖谦和明昭山几大家族手里。当然孝宗皇帝的那枚黑棋子也能运作出不少权力,但他已经早早弃权,交给吕祖安代理了。同理,阿掖山的股权也是委托给欧阳打理,自家不参与具体的股权表决。

    在取得岚山流民营和吕祖谦家族、孝宗皇帝、阿掖山卧佛寺、张从正、刘二祖等人支持后,吕祖安拥有超过八成的议会决策权。而在得到孝宗、吕祖安和明昭山几大家族及弟子们的支持后,吕祖谦家族同样能够拥有接近七成以上的议会决策权。

    为了避免后人干政,吕祖安、吕祖谦的二吕家族、及以岚山流民营公推的代表张从正等利益密切攸关方的大股东一起决定,自家放弃应得的大部分议会席位,留给那些小股东重新分配。并且再次把自己的决策权一分为三,主动永久搁置“独立提案权、独立表决权”,只保留了对重大事件的“独立否决权”。

    这也导致以后国会山和明招山的矛盾不断激发,进而催化出两档纲领,互相制约、监督。

    因为从绝对股权来说,真正代表岚山权力的国会山其实控股并不是太多。大约就是岚山流民营的个人股本,加上岚山其他本土势力、岚山商贾、明昭山小家族的持股。合计也就一成五左右而已。

    至于其后加入岚山的那些郡县股权,在纳入之初,就曾使用十分复杂的评估模式计算权益。有的是以经济贡献得分,有的是以文华教化得分,有的是以矿藏人力得分,还有的纯粹就是以地理关隘得分。

    然而无论得分如何,按照当时通行惯例,他们是被占领区。作为战败者,他们的一半所有是要归属岚山都护府那些原始股东的。当然你并入岚山都护府后,自然会对分享此后并入都护府的那些其他地方的收益。因此,理论上说越早归顺都护府的地方,其收益就越大。

    自然,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一些地方的起义归附,就要享受一些“议价”待遇。比如殖民地,后来都独立建国了,就不能享受权益。再比如朝鲜,那是一直死磕硬撑的,然后就被军法管制了五年后才开始计算。

    然而多数地方还是毫无争议的。比如吕祖安夫妇和岚山流民营的绝对收益就大于明昭山诸家族。明昭山诸家族大于此后的岚山七县,也就是后来的海州府。海州府大于琅琊郡,也就是胶东半岛。胶东半岛大于山东两路和淮南淮

    东,这些地方又会大于河南、河北、河东、辽东。

    总之,计算公式非常复杂。无论如何,这些郡县的股权合起来也是个大数目,当然这也是在岚山流民营、明昭山诸家族、吕祖安夫妇信守承诺的基础上而言。但这些股权虽然没有象前者那样放弃权益,也多慑于三大股东的弃权榜样,除了涉及到本地区利益才会投出自己的决定权票外,在其他事件上一般也是保持中立态度,反正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发。

    因此,以绝对劣势股权份额执掌岚山权柄的国会山(岚山都护府的议会设在阿掖山右臂山麓,与左臂的岚山别院,及张从正的商业街东西相望,所以后来就简称国会山了。双方中间原本是大片的良田,但后来全都开发成商业区)对于包含二吕家族的明招山势力的防范心理一度到了扭曲边缘。特别是得知那些明招山股权中还夹杂了南朝皇室的信托,那就更让岚山议员们胆颤心惊。

    而明招山诸家族拥有着大多数的股权,虽然放弃了“独裁”权力,但也肯定不甘心被排除在岚山权力架构的圈子外面。同样,南宋皇室更不愿轻易放弃自家对岚山国会定策的影响。

    双方因此在很多事上接连过招,最终达成彼此相对满意的共处条款。虽然未曾见诸文字条款,彼此却心知肚明。当然最终这事并非双方想象的那样就此作罢。一股子势力既然被凝聚出来,就有了自己的生存土壤,如何再甘于再退回幕后?

    大明此后的国会势力演化成两派,一派堪称保皇党,成员多是商贾一流。他们与明招山的关系千丝万缕,主动扮演白手套脚角色。何况人傻钱多,就像那些大名鼎鼎的潘家、巩家、楼家等等。当然吕、张家族联姻数代,成员多又王室身份,那不容民间评议亵渎的,否则违宪。

    总之,在他们看来,只要能用钱摆平的事那就不是个事。如果用钱还不能摆平的事,那就开军舰、大炮过去。用岚山的武力去摆平,效果也是一样。

    另一派则是所谓的“勋贵”阶层,他们占据勋贵、国会山的议席。而且祖上的出身一般也不是很好。比如那个每年都要在国会山提案为老祖宗“霍一或霍仪”正名的,因此浪费无数公驽的霍家。

    或者还有朱家、刘家、彭家等等,甚至个别家族的祖上最初只是因为一泡鼻涕就拜在了左使门下。这也是其后代子孙无论如何都不能洗白的事情,那就索性不要再洗。

    这些人家直接代表那些平民阶层的利益,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这一派的主张是对内注重民生和公平,对外注重谈判和妥协。

    在他们认知里,无论多么效率低下的和平,都比一场战争带来的灾难更加合算。因此他们更加容易得到世界其他地方的君主尊重,在二选一的情况下,也更加容易接受他们的钝刀割肉。末了还能收到他们假惺惺的慰问,和不靠谱的诸多保证。

    其实在吕祖安看来,这两派无论哪家都不是好鸟,他们都是“岚山利益至上”的一群混蛋。但他也不打算就此干预。吕祖安觉得,比起独裁,这种互相监督的体制无论如何都不是最坏的体制,那就这样吧。

    经过保利商社的股权确认后,岚山的上上下下真的是同心、同志了。虽然谁都知道,自家的这些股权恐怕永远都没法套现钱粮。但是,现在谁还去关注钱啊?

    咱们过来这里是干啥的?与立国之功、青史留名相比,些许钱粮又算老几?特别对于那些知道内情的家族来说,一辈子有几次跟着皇帝一起打拼的机会?荣誉懂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