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五郎传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 半道遇袭

    “这天气,怎么越来越冷了!”骑在马上的杨三郎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有些抱怨的说道。

    “这是自然,越往北去只会越来越冷!”杨四郎骑在马上,头也不抬的说道。

    自从晋阳城出发,到今天为止已有十五日的时光。连续十五天的路程下来,出使辽国使团一行人早已是风霜满面,疲惫不堪。原本,在第五天的时候杨春见众人已是疲惫,于是向杜岘建议众人在途中歇息一两日的,奈何杜岘一心想早些抵达辽国完成使命,拒绝了杨春的建议。众人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赶路。

    “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个说法?”杨三郎好奇的冲杨四郎问道。

    杨四郎懒得看杨三郎,头也不抬的说道:“这些东西书上都有记载的,早叫你多看些书你却是不听,这能怪谁!”

    “我……”

    杨三郎扭头看向身旁的杨四郎,不知道该怎么反击。没办法,谁让自己就是不爱看书。

    “老五,你知道为什么越往北去会越冷吗?”

    心中无奈之下,杨三郎只好转移目标,朝另一边的杨春开口问道。

    马背之上的杨春强打着精神,笑道:“这个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还是因为极北之地乃是长年不化的冰天雪地,故而越往北则是越冷!”

    “是这样吗?”

    杨三郎从未听闻过这些,无法判断杨春说的是真是假,只好朝杨四郎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

    杨四郎摇了摇头,道:“关于这些,我到时在书籍上没有看到过记载!”

    “哈哈,原来也有你不知道的!”

    听闻杨四郎也不知这些,杨三郎显得很是高兴。

    “我又不是神仙,怎么会什么都知道!”杨四郎气得冲杨三郎直翻白眼。

    “杨春贤侄还真是见多识广!”

    紧随三人之后的杜岘听见杨春三人讨论的内容,一催胯下坐骑,来到杨春跟前微微一笑。

    “老夫早些年曾经在一本古籍上看过,说是在那遥远的极北之地,那里的地貌和我们平时所见的大为不同。在那里,到处都是终年不化的冰山雪地。普通人根本无法在那里生活,只有一些特殊的异兽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

    “哦,居然还有这样的书籍?”

    杨春闻言,不由得精神一振,想不到在这个年代居然就有关于北极状况记载的书籍,心中很是好奇。

    “看来贤侄对这些奇闻轶事很是感兴趣!”

    杜岘笑呵呵的看向杨春,开口笑道:“早些年,老夫倒是收藏了不少此类的书籍,贤侄若是感兴趣,等我们完成这趟出使的任务之后,大可来老夫府上一阅!”

    “叫杜伯父见笑了!”

    杨春在马上朝杜岘抱拳说道:“既是如此,那小侄先行谢过伯父,还望日后伯父可不要嫌弃小侄叨扰才是!”

    “贤侄说这话就见外了!”杜岘故作生气的看向杨春,道:“不提你我杜杨两家的关系,单单就说似贤侄这等青年才俊,老夫喜爱还来不及,又怎会嫌弃。你若肯来我府上,老夫必定扫榻相迎!”

    “杜伯父言重了,小侄惶恐!” 杜岘的这一番话,说得杨春颇为不好意思。

    “贤侄你勿需妄自

    菲薄,老夫一生虽无所建树,但这观人的眼观还是有的。依老夫看来,贤侄你他日定会大放光彩!”

    说道这里,杜岘意味深长的看了杨春一眼,咂嘴道:“就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

    一旁的杨三郎和杨四郎听到杜岘这话,还以为杜岘是看出杨春怎么了,赶忙出言问道。

    杜岘哈哈笑道:“可惜老夫膝下无女,不然一定会许配给杨春贤侄!”

    通过这半月的相处,杜岘对杨春是越看越顺眼。在他看来杨春不仅家世出身好,而且更难得是为人谦逊有礼,见识不凡。自己有女儿的话,怎么着也得嫁给杨春才行。

    “哈哈……”

    杜岘这话,惹得杨三郎和杨四郎一阵大笑。唯有杨春,却是羞得满脸通红,小声的冲杜岘说道:“杜伯父说笑了,小侄年龄还小,这婚配一说还为时尚早!”

    不想,杜岘闻言,却是摇头道:“不小了,你今年都该十六了吧。老夫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都娶妻了!”

    说到这里,杜岘像是想起什么来。猛的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你们兄弟几个都没成婚吧。你们家大郎,二郎都已过二十了吧。也不知道你们那爹爹是怎么想的,儿子都这么大了,也不着急。这可不行,等这次回去之后,我非去说说他。”

    杨春和杨三郎,杨四郎三人闻言,皆是一愣。

    看着发愣的三人,杜岘笑道:“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兄弟几个都老大不小了,再不成家娶妻就该被人说闲话了!若是你们有中意的姑娘,大可告诉伯父,等咱们回去之后伯父就为你们保媒!”

    杨春三人被杜岘说得无法招架,只得抱拳冲他道:“多谢杜伯父挂心,此事还是等我们返回晋阳之后再说,现在我们还是先完成陛下所托,成功出使辽国才是正事!”

    杜岘闻言,笑道:“你们这几个小子,还害羞不成,这可不像你们的爹爹杨继业!算了,不说这事了,你们所说的也有道理。眼下,我们却是应该先完成陛下的嘱托才是!”

    杜岘还要说些什么,却见远处一骑飞奔而来,却是先前派出去探路的探子。杜岘只好收起于杨春他们继续攀谈的心思,等着那探子前来汇报路况。

    几个呼吸之间,探子已经打马来到杜岘跟前。只见那探子骑在马上,冲杜岘抱拳汇报道:“禀告大人,前方二十里就是幽州城!”

    “好!”

    杜岘点头应道:“辛苦了,不用再探了,你先归队吧!”

    “谢大人!”

    探子抱拳谢了一声,打马归入到使团的队伍之中。

    “诸位,前方二十里就是幽州城,大家一路辛苦了。等进城之后,我们在幽州城歇息两日再出发!”

    杜岘调转马头,冲众人大声说道。

    连续多日赶路,众人早已是疲惫不堪。如今听闻,进入幽州城后可以休整两日,心中皆是一阵喜悦。不知不觉间,身上的疲惫之意也减少了两分。

    “谢大人!”

    众人朝杜岘道了一声谢,纷纷打起精神继续沿着官道朝前前进。

    “哒哒哒……”

    沿着官道继续前进了大概四五里的距离之后,杨春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而且

    ,听那声音,似乎人数还不少。

    “老三,老四,有人冲我们这边来了,小心防备!”杨春心中一震,赶忙朝杨三郎和杨四郎打招呼道。

    杨三郎和杨四郎也是听到那阵急促的马蹄声,又听完杨春如此言语,赶忙打起精神来,双目注视着前方。

    此刻,使团众人已经身处辽国地界。身在异国他乡,却是不由得他们不小心。谁知道前来的是什么人,万一来着要是不怀好意那岂不是要遭。因此,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

    杨四郎策马靠近杜岘,低声在杜岘耳旁说了几句。杜岘闻言,眉头不由得一皱。

    “停!”

    杜岘勒住跨下之马,抬手示意众人停止前行。

    使团众人听到杜岘的命令,缓缓的停了下来,杵立在官道之上。

    众人刚一停下,身在最前方的杨春三人就瞧见前方道路之上出现了十数匹奔驰的骏马,在道路之上激起一阵烟尘。

    看那马上众人的装扮,于杨春他们风格大异,个个带着兽皮做出的帽子,脖子之上也缠绕着眼色各异的毛皮围脖。另外,眼尖的杨春还发现这些人的腰间都挂着一把弯刀。

    “是辽人!”

    看到这些人的装扮,杨春那能还不知道来人乃是辽国之人。于是,扭头朝杨四郎说道。

    杨四郎点了点头,看着那些气势汹汹的辽人,头也不回的喝道:“大家戒备!”

    使团的三十护卫闻言,立刻握紧手中的兵器,变换了阵型,将杜岘和李仁海护卫在了中间。

    十数骑辽人的身后,还跟着一群手握各式兵器的辽人。看那规模,杨春估摸着人数大约在一百人以上。看他们此刻的样子,明显就是冲自己这些人而来的,心中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嘎嘎嘎……”

    骑马马上的那数十个辽人口中发出阵阵怪笑,很快的冲到了杨春他们的跟前。

    “吁……”

    这数十个辽人勒住马头,上下打量了杨春他们几眼,脸上满是不怀好意的笑容。

    “小的们,给我围住他们!”

    等他那百多号手执武器的辽人也来到跟前,其中一个骑马的辽人大手一挥,嘎嘎的笑道。

    哗啦啦的一阵声响,这群辽人将杨春他们一行人团团围了起来。

    见自己一行人被围住,生性冲动的杨三郎正要发作,不想却被一旁的杨四郎给拉住。

    “老三,别冲动,先看看他们想要干什么!”杨四郎在杨三郎身边,小声的说道。

    “汉人?”

    其中一个骑在马上,相貌平平,身材大腹便便,年纪约在四十左右的辽人打量了杨春他们几眼,然后张口露出一嘴的黄牙冲杨春他们问道。

    “这家伙,好重的口臭!”

    那辽人一张口,一阵浓烈的口臭味袭来,熏的杨春差点背过气去。

    由于受不了这股味道,杨春打马往后退了退。

    杨春往后退去,是因为受不了这辽人的口臭味。但这个举动落在那些辽人眼里可就不一样了,他们还以为杨春是怕了他们,被吓得朝后退去的。

    “哈哈,这些南人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胆小如鼠!”一群辽人哈哈的大笑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