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五郎传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入宫

    “五郎,入宫面圣非同小可,你切莫大意,记住为娘刚才和你说得那些礼仪,千万不要出错!”

    杨府之前,佘赛花拉着即将入宫面圣的杨春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

    “孩儿晓得了,娘你就放心吧!”

    杨春笑了笑,又看看站在自己身旁的杨三郎和杨四郎,开口道:“此行又有三哥和四哥的陪同,有他们在一旁提点和帮衬,孩儿定能平安归来,娘您大可放心!”

    佘赛花慈爱的替杨春缕了缕鬓角两侧的头发,然后又朝杨三郎和杨四郎说道:“三郎,四郎,娘将五郎交给你们两个,你们可要将他给我完完整整的带回来!”

    “娘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有我在谁也别想伤害老五!”杨三郎咧嘴笑道。

    佘赛花白了没心没肺的杨三郎一眼,又朝杨四郎说道:“四郎,你三哥为人莽撞,你五弟又年幼,这一趟你要多上心一些。入宫面圣不比战场,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遇事要多思考,多忍耐,切莫任性而为!”

    “孩儿晓得!”

    杨四郎点头,淡淡的应了一声。

    如此之后,佘赛花这才对三个儿子挥了挥手,说道:“你们去吧,早去早回,莫要让娘担心!”

    “是,娘你放心吧,我们一面圣完毕就立刻回来!”

    杨春笑了一声,在佘赛花的注视下登上早已准备好在一旁的马车。之后,杨四郎也是对佘赛花施礼告别,跟在杨春后面登上了马车。至于驾车的责任,自然落在了人高马大的杨三郎身上。

    “娘,你回去吧!”

    杨三郎坐在车头,朝佘赛花挥挥手,一扬手中的马鞭,驱使着驾车的马匹拉动马车,缓缓的朝着晋阳皇宫的方向而去。

    佘赛花站在府门之前,看着马车消失在拐角之处后,这才转身回府。

    “老四啊,这晋阳皇宫你应该去过不止一次了,给我介绍介绍呗!”

    杨春靠在马车的左边,只感觉百无聊赖。于是,他开口的对着同样靠在马车右边的杨四郎说道。

    杨四郎闻言,想了想之后,开口道:“这晋阳宫始建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三年,乃是当时的权臣高欢在晋阳县修筑而成。当时,那高欢不但修建了晋阳宫,还在天龙山开凿石窟,修建了一个专门用来避暑的宫殿。”

    一听这晋阳宫居然始建与东魏年间,也就是所谓的南北朝时代,杨春不由得一阵瞠目结舌。

    “那岂不是说晋阳宫如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居然还能保存的这么好,当真不可思议!”

    “想什么呐?”

    杨四郎笑道:“怎么可能四百多年过去了,还保存的这么好。后来亦有不少朝代重修过。”

    “我就说么!”

    听杨四郎这么一说,杨春这才恍然大悟。

    杨四郎笑了一笑,继续开口说道:“隋朝文皇帝在位期间,当时还是晋王炀帝杨广就曾重修和扩建过晋阳宫,并在晋阳宫外筑周七里、高四丈的宫墙,命名为“宫城”。不过后来被那隋文帝更名为“新城”。 后来,杨广继位为帝,北巡游玩路经晋阳之时,又下诏重建晋阳宫。而如今的晋阳宫,就是在当年的旧址之上翻新重建而来。”

    对于杨四郎所说的这些晋阳宫的历史,杨春乃是一概不知。他就记

    得以前看隋唐演义的时候,里面就有一个桥段是杨广听信宇文化及的谗言,想要加害李渊一家,下令让李渊在晋阳城中用时三个月的时间建造起一座行宫来。

    杨春还记得那李渊原本一筹莫展,还是多亏了李世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晋阳城最大的佛寺耗时一月的时间翻新改成了杨广的行宫,成功的化解了这次危机。

    当初看电视剧的时候,杨春就纳闷,佛寺的规模怎么可能改造成一座宫城。如今听闻杨四郎将晋阳宫的历史,看来当初那李渊父子定是在晋阳宫的旧址上为杨广修建的行宫。只不过这段历史被后人加工,才变成了他当初看到的那样。

    “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吧!”

    杨春心中一笑,朝杨四郎咧嘴笑道:“四哥果然厉害,连这些历史旧时都知道,小弟佩服!”

    “多看些书这些你也会知道的!”

    杨四郎朝着车外努努嘴,继续说道:“你可别像老三一样,只知道练武而不习文。需知,每一个合格的大将都要有足够的智慧。像老三那样,只是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将,而永远成不了大业!”

    坐在马车之外赶车的杨三郎丝毫不知道自己又被人拿来做反面教材,若是他知道自己躺着也中枪的话,心中会是何等感谢。

    “多谢四哥教诲!”

    杨春嘿嘿的笑道:“这些我都懂,知识就是力量嘛!”

    “知识就是力量?”

    杨四郎揣摩着杨春说的话,莞尔一笑,道:“你这个说法到时新鲜,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杨春笑了笑,岔开话题道:“四哥给我再说说关于晋阳宫别的吧!”

    “别的吗?”

    杨四郎沉思了一阵,双手一摊,道:“我也不知道了!”

    “蛤?”

    “四哥怎会不知道?”杨春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见杨春不相信自己,杨四郎开口解释道:“这晋阳宫我也就来过两次,第一次是上次出征前和爹前来面圣,第二次是昨日和爹一同回朝接受封赏。两次都没有机会和时间好好的看一看这晋阳宫,又能知道什么!”

    “是这样啊!”

    听完杨四郎的解释,杨春略感失望。原本还指望着杨四郎免费替自己做个“导游”好好的介绍一下晋阳宫,不想他除了知道那些在书本上看来的历史记载后,其他的却是和自己一样,一样的一概不知。

    “老五啊,你这次入宫不比寻常,切莫掉以轻心!”

    见杨春只是将心思放在晋阳宫之上,杨四郎开口提心道:“那郭无为把持北汉朝政已久,为人素来睚呲必报。这一次他保举你为官,肯定还会有后手准备。这入宫面圣肯定也是他的注意。那些宫中礼仪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你都记清楚了吗?可别让他抓到把柄陷害你!”

    “安心啦,安心啦!”

    杨春笑道:“老四,你当你五弟还是之前的痴傻少年不是?娘说的那些我都已烂熟于心。那郭无为想要靠这些陷害我,未免也太瞧不起人了!”

    见杨春不以为意,杨四郎皱眉道:“你切莫大意,待会你见驾之时,我估算着他们肯定只会让你一人觐见。到时,我和老三帮不上你,一切都要靠你自己。若是你出些意外,让爹娘如何自处?”

    杨四郎说话的时候

    ,一改往日里惫懒的态度,面色十分的正经和严肃。杨春瞧在眼里,又听他说起杨继业夫妇,不自觉的收起了先前的轻视之心,变得郑重起来。

    “多谢四哥提醒,我明白了!”坐直了身子,杨春朝杨四郎拱手说道。

    杨四郎见杨春如此,这次满意的点了点头。

    马上在街上行驶了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来到晋阳宫宫门之前。

    杨春和杨四郎、杨三郎从马上之上下来,接受了守卫宫门的北汉兵检查之后,三人踏入宫门之内,朝着晋阳宫之内步行而去。

    杨春一边迈步前行,一边打量着这座晋阳宫。

    前世,杨春也曾去紫禁城参观游览过。这晋阳宫在规模上比起紫禁城来,虽然要小上不少,但建筑却都是一样,一样的金檐碧瓦,红砖玉墙,远远看来,一片金碧辉煌,奢侈华丽至极。

    前行了约莫两刻钟之后,杨春三人来到了晋阳宫的内苑之中。和先前一样,三人先是接受了守卫皇宫内苑的侍卫的检查之后,才被放行,穿过内苑之门。

    “杨将军,老奴等候多时了!”

    杨春和杨四郎、杨三郎刚穿过内苑的门,就看见先前前来自家传旨的那个年长的内侍。

    “老奴奉陛下之命,在此等候杨将军,为杨将军领路!”

    内侍笑呵呵的朝着走到自己跟前的杨春说道。

    “有劳大人久候,小子惶恐!”

    杨春拱手朝内侍行礼,“先前匆忙,还未请教大人如何称呼?”

    “杨将军客气了,老奴只是这晋阳宫中的一节奴仆。陛下赐我国姓,至于贱名则不敢污秽大人之耳!”

    这内侍朝着杨三郎和杨四郎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这才朝杨春笑着说起了自己的身份。

    一听这内侍居然被北汉国主赐于国姓,杨春顿时明白这内侍定是那北汉国主身边的亲信之人。当下,态度越发的恭敬。

    “原来是刘大人,先前施礼之处,还望大人见谅!”

    “杨将军客气了!”

    内侍笑呵呵的冲杨春拱拱手,道:“我们还是先去面见陛下吧,免得让陛下久等!”

    说完,这内侍就在前头带路,朝着更深之处走去。

    一行人继续前行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之后,在一处宫殿之前停了下来。

    “陛下此刻正在此处处理国政,杨将军稍等,待老奴前去禀报!”

    内侍一指这座宫殿,朝杨春缓缓的说道。

    “有劳刘大人了!”杨春拱手说道。

    内侍点了点头,转身迈上台阶,进入了眼前的宫殿之中。

    片刻之后,内侍出了宫殿,朝杨春笑道:“杨将军,陛下召你入内觐见!”

    “有劳刘大人了!”

    杨春朝着内侍躬身一礼,然后整了整衣裳,迈开步子朝着宫殿之内走去。

    一旁的杨三郎和杨四郎见状,也是迈开步子,欲望宫殿之内而去。不想,那刘姓的内侍一个闪身,挡在二人身前,笑道:“二位将军,陛下只召杨五将军一人觐见,还请两位在此等候!”

    杨三郎和杨四郎闻言,只得退了回去,站立在台阶之下。

    杨春回头看看二人,回以二人一个放心的微笑。然后,大踏步的迈入了宫殿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