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出海
字体: 16 +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九十六章 火道

    “杨帅…”城头掠阵诸将,早见城外战势一边倒,个个紧皱着眉头,每时每刻都有人死去,终于有人开口,询问杨肃可有新的军令。

    艳阳高照,蔚蓝天空下,却是烽火连天,战鼓雷动,无数热血儿郎战场厮杀,鲜血四溅,染红了江山万里。杨肃就那么静静的看着这如同梦一般的场景,心中最后的意思执念与不忍,终于抛却一空,此刻他的心中,空明而又祥和。

    眼睁睁看着城下士兵陷入危机,杨肃的表情从最初的痛苦到后来的纠结,再到皱眉,最后终于渐渐的恢复了从前的淡漠从容,但也就是如此罢了,依旧没有下任何指令。

    城下战况渐渐的却变化了起来,数名丰军战将身死之后,引起了四周大片胡国士兵的哄抢,在这些身上挂满头颅的战场杀神看来,丰国的那些士兵,完全就是土鸡瓦狗,斩杀殆尽是迟早的事,于是便有了轻敌之心,尤其是在有人抢到了敌将头颅之后,胡国大军似乎有了一定的骚乱。

    但丰国的士兵,却在绝无活路的情形之下,终于清醒过来,一个个的发疯一般与胡国兵士厮杀在一起,虽然厮杀经验少,但终究有了些许勇气,拼着以死换伤的决心,终于将胡军的破竹之势挡了下来。战场开始稳定下来,拼红了眼睛的双方兵士,倒下了一批又一批。胡军依旧占着优胜之势,但战损比终究不再如同先前了。

    哈力齐微微皱了皱眉,却是连下军令,顿时胡军的阵型再次变化起来,近万盾兵开始顶在了阵前,刀兵、枪兵逐渐后退,被围困已久的丰国骑兵终于有了突围之机,一个个奔出了包围圈,胡国士兵也不理会,依旧根据中军的令旗指示变化着阵型。

    半刻钟后,胡军这边除却盾兵依旧顶在前方,其余所有兵种都已经退出战场五十步外,一个个无声列阵。

    接着胡军令旗又是一变,顿时又是近万名弓兵由后转前,列阵最前方,然后便是一阵乌泱泱的箭雨飞了出去。

    胡国盾兵早有准备,滕盾列阵,密不透风,那些落下来的箭雨,只有极少伤到了己方战士。而丰国一方,却是在这一轮箭雨中倒下的,不计其数。

    战场忽然安静了下来,唯有双方各自的战鼓依旧在不停雷动。

    胡国第二轮箭雨落下之前,丰国一方,在中军主将胡安的组织下,盾兵仓促列阵抵抗,但总算是没那般惨烈了。

    此刻满脸血汗的胡安,左手持长枪,右手握刀,将射向周身的箭矢一一挡掉,眼看着己方死伤惨重,出城迎敌的五万人马,此时已经不足两万,心中不由得有些悲愤,他抬头望城楼上看去,却见杨肃依旧稳坐城头,毫无鸣金收兵的意思,心中顿时了然,脸上现出了决然之色。

    张亦是接二连三的接到了粮仓起火的消息,已是面如死灰。

    “报!”一个仓促的声音传来,张亦是急忙迎上去。

    “阳守巷粮仓失守,大火已经烧过半了。”那斥候喘着粗气说道。

    张亦是立即往后倒了几步,却被身边的亲兵一下扶住。

    “张将军…”语兰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张亦是艰难的回过头去,已经一脸

    英雄泪。

    城外的厮杀声依稀清晰可闻,语兰虽然未至城头督战,却能想象到战场的惨烈,每一息,都有人在为了这座城池流血牺牲,一种绝望的愧疚感狠狠袭来,不停的叩击这心扉。语兰忽然脸色一阵煞白,一口鲜血冲上喉咙,然后整个天地似乎旋转起来。

    “孟将军!”张亦是见此大急,立即便要冲过来,却被语兰伸手制止了,她将腰间宝剑驻在地上,强自支撑着,尽量保持着心底的清明,她明白,这时候,她不能倒下。

    “报!”又有斥候急速奔来。第六处粮仓的情形即将揭晓。

    “柳叶巷粮仓无恙。只是隔壁屋舍起火。并未烧到粮仓。”那斥候虽然也是直喘粗气,却是满脸兴奋。

    “什么?”张亦是却立即紧张起来,声音都在颤抖,却是一把拉过那斥候,急忙问道:“你方才说的可是粮仓无恙?”

    语兰也是心头终于有了片刻的希望,满眼希冀的看着那有些紧张的斥候。

    “是!将军。”斥候道:“柳叶巷粮仓,虽然一百五十六守卫均已遭不幸,但粮仓确实依旧无恙,只是……”

    说到此处,那斥候确实有些迟疑。

    “只是什么?快说!”张亦是急忙问道。

    “只是…只是有些奇怪,好像贼人要放火的时候,是被什么人给阻止了。粮仓里面有一位被杀死的黑衣人,应当是那些纵火的贼人之一。”

    “张亦是,听令!”语兰却不再过问其中情形,厉声下令道。

    “末将在!”张亦是吓了一跳,急忙转身躬身待命。

    “持我军令,速速于城防营帐点齐两千兵马,前往柳叶巷护粮,如果保不住粮仓,军法处置。”语兰严声令道。

    “末将遵令!”张亦是起身,立即前往主帐领取令牌。

    片刻之后,一队两千人的队伍,在张亦是的带领下,奔赴柳叶巷。

    此时第七处粮仓的消息也终于传来了,终究再无奇迹发生,虽然早知如此,语兰心中仍旧难免悲伤失望。

    叶听风潜藏在粮仓一处,默默等待着,之前已经有人来此查探过了,相信不久便会有大队士兵来此守卫了。

    果然载多等了半个时辰后,一支疾走如飞的队伍冲进了院子。叶听风看着那年轻的将军,严谨有序的分配着守护粮仓的任务,心中这才放下心来,见有不少人朝着自己这边走来,便不再迟疑,一跃飞起,向着墙外略去。

    这一幕落在这些士兵眼中,顿时吓了一大跳,不由得都想起了“鱼妖”之事。

    但却立即有人说道,这根本不是鱼妖,而是萧河的龙王爷。龙王爷显灵保护了粮仓。张亦是呵斥了一声,这些士兵便立即散去。

    张亦是蹲在地上看着那团水渍,略有所思。

    叶听风跃进河道,也不去管溅起了巨大的水花和一脸震惊的入城饥民,径直往城中大营之处而去。

    越往前行,越是混乱,整个萧河完全乱了套,有人在奔逃,有人在哭泣,有人在痴痴傻傻的望着天上的浓烟。但更多的人确实一脸的愤

    怒和埋怨。

    为什么孟家军不早点开城门?为什么不保护好粮仓?

    有人已经开始组织人手了,要去军营讨个说法,还有人在正劝说着别人出城投降。

    情势危机,叶听风快如闪电一般,在水底穿过,简直恨不得疾行术可以再快一倍。但越想快,却越是不得,因为已经有不少饥民跳入河中,开始捕捞一些水中鱼虾,甚至水中的水虫水草,都成了活命的口粮,叶听风不得不尽量避开,转向人少的地方。

    在一处河道的三岔口处,叶听风却骤然停下了疾驰的身形,静静的隐身在水底之下。

    因为此时他的神识中出现了一位“熟人”,正是满脸胡子的万天明。

    此时的万天明正一脸落寞的站在一处屋檐下,而他的身旁不时有身着短衣的汉子躬身汇报着什么,显然都是些脱了军衣的士兵。叶听风静静的听着他们谈话,毕竟他还有好些疑惑未解。

    “是的,万无一失,火油随时可以下河。”一位便衣士兵低声说道,其脸色也是有些落寞。

    “好!”万天明点点头,没说什么。

    汉子便立即转身离去。叶听风心中皱了皱眉,猜不出个大概,又心急如焚,留下与离开犹豫不决。

    正纠结间,又有一个短衣汉子出现了,说了一句与之前士兵一般无二的话语,但临走前却,有些郁郁的说了一句:

    “万将军,我其实不想这样死。……我想堂堂正正的死在沙场上。我认为,那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万天明转过身来,眼含欣慰的看着他,却也仅仅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

    待得汉子转身离去后,叶听风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理会这大胡子将军要搞什么鬼了,这就打算赶去大营附近守着语兰。

    却忽然听得万天明,竟以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喃喃说道:“……我又何尝不想战死沙场…只是,这点燃萧河的一把火,总得有人点不是吗?……唉,狗日的胡贼,就等你们进来了,你们进来后,老子这数十万斤火油,就会沿着河道流过了整个古城…那时候,大家都别活了……”

    然后,万天明凄惨的一笑,等待着下一位短衫士兵的汇报了。

    叶听风满身冰凉,灵魂似乎都在颤栗,再次细细的将万天明所说的话,回想了一遍,终于明白了昨夜那个“杨帅”与这个大胡子商议的计谋了。

    他们竟然如此疯狂,要拿整个萧河与敌军同归于尽!

    所以这一夜雨中搬运的大缸,就是将来会焚毁整个萧河的火油了吧。

    叶听风从前对人失望过,但却从未觉得如此刻一般的陌生。

    萧河古城,水上明珠,是一座由蜘蛛网一般的河道构建而成的水上城池,屋房瓦舍,无一不是依水而建,假如河道变成了火道,萧河古城,将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城中百姓饥民,加上将军兵将,两百万人,都会灰飞烟灭。

    叶听风想不明白的是,为何会有人做出如此灭绝人性的选择。

    而老天似乎也是默认了,否则此刻的艳阳烈日,郎朗晴空又算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