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出海
字体: 16 +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九十二章 火油

    孟家高墙依旧,只是少了许多的巡逻岗卫,这倒是更方便了陈忠良与小梨的进出。只是夜雨滂沱,为了照顾小梨,叶听风便再次用了之前的护罩牵引方法,两人一鱼从水底进入了孟府。

    渐渐靠近语兰此前居住的西苑,叶听风便停了下来,传音告诉陈忠良,不必再往前去了,西苑无人。

    小梨低声问道:“小姐会不会是去了前院啊?”

    于是叶听风便又护着两人继续往前走去。约莫感觉神识能够覆盖孟府的时候,叶听风便再次停了下来,语兰确实不在孟府,而且,今日的孟府冷清异常,甚至加上些家丁奴仆,以及巡逻的兵士,不过二十来人,想来语兰是将大部分人马带去军营之处了。

    将所见情形传音说与二人后,陈忠良与小梨却均是提出要在府中去些东西,毕竟在孟家出事后,曾经存放的私人物品,也是没办法拿出,正巧此时恰遇孟府冷清之时,便有了取物的念头。

    叶听风不去管陈忠良,却是护着小梨往西苑二区,双方约定一刻钟后,在西苑门口的竹林边见面。

    待到再聚首时,陈忠良一杆银枪挑了一个包袱抗在肩头,小梨却是怀中抱了一把古琴,琴名“雅钰”,乃是小姐最开始学琴时用的练手之物,后来三夫人托人在川西桐柏州,专门定了一把鸣凤七弦琴,成了小姐的心爱之物,这把练手琴便转手送给了小梨,虽然小梨曲艺不精,但对这把“雅钰”却钟爱异常,她与语兰亲如姐妹,两人总同吃同住一起,物品用具几乎也不分彼此,唯一算得上礼物的也就这把琴了。

    其实,此时身处大雨深夜,又有急事在身,实在不该带着些身外之物的,但陈忠良看着雨中小梨单薄的身形,责备的话都咽回了肚子。

    不多说话,叶听风带了小梨从水中退出,陈忠良则身形一晃,消失在竹林边。回到府外的河道里,叶听风便再次推着小舟飞窜而去。

    又是差不多半个时辰,小舟在距离城中军营半里之外停了下来。大雨已经变得绵绵,不再那般冰冷。但此时,如何能进入军营寻找语兰,却成了一处难事。

    叶听风神识外放探了探,发现河道一层有座河神庙,里面空无一人,便叫小梨二人先躲入其中,待得陈忠良将蓑衣挂好,生起一团火来,这才开始商量起来。

    叶听风能做的,便是尽量潜入军营附近,用神识搜查,然后提醒语兰。但此前,他的出现曾在军营引起过较大的波动,军中巡逻队,怕是会加重巡逻力度,再想潜入太深,怕是有些困难了。

    小梨抱着古琴,坐在火堆边上,看着摇晃的火苗,却忽然说道:“要不,我在这边弹奏一曲小姐最爱弹的曲子,她要是能听到,坑定会出来见我的。”

    “不可!”陈忠良却首先否定,“此处离军营太近,此时又是深夜,要是抚琴,怕是首先就会被那些巡逻兵士当成心怀不之徒,到时候怕是见不着小姐是小,被当成探子就事大了。”

    “陈伯伯,那你说怎么办?胡贼的兵马马上就要来了,小姐现在很危险啊。”小梨一脸焦急,也许是在雨中着凉了,此刻脸色有些苍白。

    “我再想

    想。”陈忠良开始一边挑着柴禾,一边思索着。

    “陈伯伯,你会写字吗?”叶听风忽然出声问道。

    陈忠良却是脸色一红,露出尴尬的神色,刚要说话,却听小梨开口说道:“我会写字。”

    小梨听见叶听风传音后,瞬间眼睛一亮,瞬间就知道了叶听风的心思,当下便四处搜索起来,却是苦无笔墨。

    陈忠良见此,便立即将身上的青色外衫撕了一大片下来,在火旁考干了,再从火堆里捡出一块碳头来,给了小梨。

    火光中,小梨握着碳头,将叶听风所述的内容,用了极为精炼的语言写了下来,然后,装在一只竹筒里,倒是和叶听风现在身上背着那只差不多,在三者的商议下,由叶听风负责带着竹筒前往军营之处探查,找机会将竹筒丢给语兰。

    叶听风背着竹筒一点点的接近军营,雨势已经慢慢的停了,只有零零星星的雨点落在河水里,只是经过这半夜的大雨,河水涨起了不少,但在萧河古城这个水道如同蜘蛛网般的城池中,水路四通八达,排水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倒是不用担心什么。

    但河水涨起来的好处就是,叶听风此时潜入水底的有了不少的掩护。果然有了专门进行河道巡逻的巡逻士兵,探灯长枪,不停的在水上探索者,叶听风险之又险的避过戳向水底的几杆长枪,到了距离军营最近之处,便放出神识探索起来。

    第一个寻觅的,自然是中军主帐了,神识方一探入,就看见了坐于副将案头的语兰。

    她身着白金铠甲,一把宝剑置于案头,神情看着极为疲惫。只是此刻她仍旧皱着眉头,看着烛光之下的城防图,眼中虽有些红血色,但却依旧足够明亮。

    叶听风一颗心,都牵在她的身上,此刻见她如此模样,虽然不免有些心疼,却终究心安不少,只要她一切无恙,便好。

    其实叶听风心中极想和她说说话,毕竟此生相遇过,却终究未曾言语过一句,哪怕是最简单的问候,都没有。慢慢的,有些话就说不出口了,仿佛你是天上那云朵,越来越高,而我成了尘埃,不停落向地面。那种炽热的欢喜被深藏,变得卑微,变得忧愁。尤其是在将眼睛给了她之后,叶听风便不敢再与她相认,见面,远远的看上她一眼,默默的为她做些事情便就够了。

    就像此刻,千言万语,满腔赤城,终究也只能一眼过后,悄然离去。

    正当叶听风在思索如何抛出竹筒的时候,忽然在不远处角落里,灯火昏暗的一处矮小营帐里,出现了一张熟悉的脸庞,正是杨肃,当日叶听风探测时,他似乎有所感应,倒是让叶听风对其印象深刻。

    只是此时的杨肃,却与一满脸胡子的将军似乎悄悄商议着什么重大事情。

    叶听风心中一动,便立即将神识探了过去,听了起来。毕竟关乎到萧河城的存亡,便就是关乎到语兰的生死,所以,他不得不认真对待。

    “……一共四十一处,每处火油都有四五千斤。”那大胡子将军压低声音说道:“这是萧河所有的火油了,从明天起,怕是整个城里,都找不到一滴了。”

    杨肃神色如

    常的点了点头道:“好,你办事向来是可靠的,我自无不知之理。”

    说完便看着屋里的那点微弱的烛光,似乎神游天外。

    “天明啊,白日里小姐所说,胡人已经派出人手准备对粮仓下手了,你可看出了什么眉目了吗?”杨肃继续问道。

    这个与杨肃深夜秘谈的将军不是他人,正是此时掌管城中一切事宜的万天明。

    “已经派人秘密查过了,最忌粮仓附近确有不少可疑人等,只不过按照您此前吩咐,我并未派人惊扰,只是差人暗中盯着而已。”万天明回道。

    “嗯,好,粮草问题是我一大心患,既然有人替我解决,那也正好。”杨肃平静的说完,顿了片刻又接着问道:“只是你将全城的火油都搜刮一空了,这些人怕是不好行事了吧?”

    万天明微微摇了摇头道:“杨帅,火油一事,那些胡贼探子比我们还要迅速,据末将说知,现在各个粮仓附近,怕是积累了不下三四百斤火油。”

    “如此最好。”杨肃却是微微一笑。

    “杨帅。”片刻之后,万天明脸色有些慎重的开口问道:“我们真要将所有粮草毁之一炬吗?那毕竟可是白花花的粮食啊。”

    杨肃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反问道:“怎么?这就舍不得了?”

    “我…”万天明有些拘谨起来,最终却是壮着胆子说道:“唉,末将常年在沙场奔波,鲜少于敌近身厮杀,到时整日与粮草为伍,干了大半辈子的后勤将军,见着了粮食便如同见到了亲娘一般,真要眼睁睁的看着悔去,心里着实不甘啊。”说道后来,不知想起了什么伤心事,一个满脸胡子的壮汉竟也泛出了泪花子。

    “哼!愚蠢之极。”杨肃却是神色一冷,沉声道:“你这套妇人之仁比小姐还要愚蠢,百姓进城,这些粮食很快就成了暖春之雪,连一月都撑不下去了吧。

    那些疯了一般的饥民,可不再听什么什么王法了,只要找到一处粮仓,瞬间就能给你掀个底朝天,抢到的人自然喜滋滋,抢不到的,要么与抢到的人拼命,要么和我们这些守城兵将拼命,整个萧河都将乱起来。

    再退一步说,一旦计划失败,这些粮草都将成为胡贼侵略我丰国的补给,你说,这与资敌何异?

    现在胡贼的计划,是要将粮草烧毁,这道省的我们动手了,而且一旦粮草被烧,饥民们将心中怨恨便会立即转嫁到胡贼身上,只要他们进的来萧河城,便要被这些疯狂的饥民撕成渣。

    你别看这些人此前躺在城下,一个个要死不活的,当真的失去活下去的希望时,他们可就是催命的厉鬼了,大概就有了什么狗屁读书人口中的‘匹夫之怒’了。”

    万天明虽然脸上还是一副痛惜的表情,但却对杨肃此话毫不怀疑。

    叶听风却是心中大惊,这个被称为“杨帅”的人,竟然要暗中促成敌军烧毁城中粮草,那城中百姓吃什么?整个萧河城内城外,便不都成了饥民了吗?他实在无法理解这个疯狂的人的心思。

    另外,此前他们所说的“火油”,又是什么意思?叶听风耐着心中的惊慌,继续往下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