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出海
字体: 16 +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八十八章 探子

    陈忠良回到城西阁楼时,子时已过,与心急如焚的小梨及叶听风说完见面的情形,并且善意的告知了小梨“一切无事”,但叶听风明白,事情远远没有这样简单,虽然均不知语兰将会如何应对,但至少她心中当时有了计较,眼前的形势,是抉择,更是考验啊。

    见夜已深,叶听风便告辞离去,跃入夜色中离去。留下神色黯然的小梨与陈忠良。

    虽然不一定能再获得什么消息,叶听风依旧往河道入城之处而去,轻而易举的便再次钻入了那条密道之中,城外的饥民已经睡去,但大多数人只是眯着眼睛假睡,肚子的饥饿如同钻进身体的一团炭火,日夜煎熬着这些往日富贵或者贫穷的男女老少,让他们连哭泣的声音都没有了。

    叶听风心情复杂的游过河道,忽然深燃一顿,神识所见,前方岸上站着一位身形消瘦的人影,蓬头垢面的,也看不清是男是女,那影子摇摇晃晃的站在岸边,伸出手去,似乎想抓主什么,但却眼中一花,整个人向前倾到,“哗”一声落入了水中。

    神识里,那人的呼吸在落入水中的一瞬间,早已停滞了,即使救得回岸,怕是也活不了了。叶听风心底微微叹息,然后身形一闪快速离去。

    水井之处,并无异常,无光芒照耀,也无怪异气味,本就在叶听风的意料之中,但果真如此,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暗暗潜藏了近一个时辰,这才转身离去。

    路过饥民聚集的时候,却见一小波人正聚在一起,似乎争夺着什么食物,叶听风未敢用神识细看,只是默默的路过。

    进城之后,见天还未亮,便试着一点点的接近了那城中大营之处,城中守军,如今除了四方城门镇守的五万人马,各自听从守将调遣外,其余人马均在城中大营四周驻扎,虽已近黎明,但巡逻守夜士兵却是不少。

    叶听风怕引起误会,便在接近大营的一处角楼附近停下,神识一点点的探视过去,经过一个个兵士的帐篷,最后到了主军帐,灯火通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盘坐案前,接着烛光看着一张城防图,脸上看不出悲喜,神色也未见疲倦。

    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杨肃骤然抬头,向着四方看了一圈,见无异样,便又低下了头,继续看向城防图。

    叶听风正想看看他那图上标注的内容,却忽然瞬间将心神收回,一动不动的跺在角楼下的水中。

    片刻之后,角楼五六丈外的拱桥下,忽然无声无息的出现了一个黑影,那黑影只是蛰伏了片刻,便有另一道黑影出现,叶听风看的清楚,那后来者却正是从军营方向而来。

    “事情有变。哈帅令你尽快协助孟语兰掌握军中大权。”那先到之人压低了声音说道。

    “好,要不要顺便斩了杨肃?”后来者问道。

    “放肆!”那先到之人却语气严肃了几分,“别忘了你的身份!你只要完成哈帅交代的事情就行了,勿要画蛇添足。”

    “是,狼主。”那后来之人,沉默了片刻,还是出声答道。

    “上次交代你的事情如何了?”那被称作狼主的人,语气有些冰冷的问道,若非兹事体大,正是关键时刻,

    他那会让一个小小的“影狼”如此不敬。

    “已经办妥。”说完,那黑影便从公身上摸出一团绸布,交给了狼主。

    那狼主也不细看,直接将绸布收起,只留下一句“好自为之。”便一晃消失在夜色里。

    剩下的黑影却在夜色里默默站了片刻,似乎是叹了口气,夜风吹过,只见他身影轻飘飘的向着四方扭动,一点点的朝着营帐而去,那些巡逻士兵被其极为巧妙的度过。

    叶听风浮出水面,一点点的往军营靠近,神识一直跟随着他,进入了一处并不算小的营帐里,看起来身份不低。

    那人将身上的黑衣摘下,快速的藏好,便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等待着天明。叶听风看的清他的脸旁,却不知其姓名身份,也就无法向语兰提醒,正是不知如何是好。

    “什么人!”忽然听的一声大喊,身旁一阵恶风传来,叶听风急忙收敛心神,仔细一看,却是自己离水面太近,竟被夜间巡逻的士兵看见了,以为是刺探军情的探子,便在大喝一声之后,手中长枪却是脱手而出,直直的照着他扎来。

    叶听风有些郁闷,原以为可以通过那军中的奸细,探查到些什么,却不料给这些士兵打搅了。但以他如今的体魄,岂是区区一杆长枪可以破开,便结结实实的受了一下。

    那巡逻士兵队长投出这一枪,力道巨大,便是一颗大树,也的给他刺穿。谁料扎在那“探子”身上,却如同扎在了坚石之中,只是缺了些火花而已,立即弹开落在一旁,枪尖已经出现了不小的缺损。

    怕引来更大麻烦,叶听风便一转身往下游冲去,身后一只带火箭矢已经飞射而至,那些士兵只见一个满是鳞甲的身躯一个沉浮,便就失去了踪迹,站在河边面面相觑。

    巡逻队长一把捞起落在水中的长枪,怔怔的看着崩坏的枪尖,有些难以致信。

    “这是,河…妖?”有人轻声说道。

    此时河边已经聚集了近百名夜巡兵士。

    片刻之后,那小队长便出现在了杨肃的军帐之中。

    “如此说来,真是又可能是水中精怪?”杨肃沉思了片刻,手中拿着长枪之尖,自言自语般的说道。

    “应当错不了,巡逻队长的全力一击,便是青藤盾也早碎成渣了,绝不可能出现枪尖折断的情形,只是未来及将其擒住驯化,否则说不定可以作为一支奇兵。”

    说话之人,正是章无涯,此刻他的脸上有些倦意,与军帐里其他几位主将一般,都是被这惊奇的“探子”风波惊醒。

    杨肃却是心不在焉,手中破碎的枪尖已经放下,眼神却盯着案上的城防图,思索着什么。

    众人见他如此模样,也都不再说话,静等着他。

    忽然杨肃猛然抬起头来,看向那个巡逻队长,厉声问道:“将刚才的过程再快快讲上一遍。要快,快。”

    巡逻队长心中一惊,浑身冷汗直冒,却不敢违抗命令,只得再次说起适才的过程:

    “禀杨帅,末将等夜巡第七小队,巡逻至伙房附近的河边时,发现河里有动静,以为是探子,末将便大喝一声

    通知四下巡逻队伍,并将手中长枪全力掷出,以图留下此人…此河妖,然后小队便射出了探照箭,却见河中一条浑身金色鳞片的身影,随着河流向下游窜去,速度奇快无比,我等根本……”

    “停!!”杨肃忽然喊道,巡逻队长及帐中诸人皆是不明所以的看向他。

    杨肃却不以为意,嘴里开始念叨起来,“…随着河流…奇快无比…”

    片刻之后,杨肃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眼中的流露出的笑意极为真诚,根本不是假装,这一笑却几乎停不下来,甚至眼泪都快给他笑出来。

    这样的杨肃,军中诸将从未见过,一个个都紧皱眉头看着他,不理解他为何发笑,甚至觉得他笑的有些疯狂,令众人心中莫名有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霾。

    待到他停下来时,帐中诸人这才松了口气。

    “杨…杨帅。”胡安有些忐忑的叫到。

    杨肃却是不理会他,而是一把抓起桌上的长枪,扔给那小队长,说了句“你且先退下吧。”

    待到小队长退走,杨肃一下子从桌案前站起,其眼中再也不是波澜无惊的稳重,而是多了一丝必胜的信念与希望。

    桌案前,那点烛光也是燃烧到了尽头,熄灭了。

    众人这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的,天已经亮了。

    语兰是第一次骑马,却并无不适,或许正如爹爹曾说过的一般,“孟家人从生到死,都是在马背上渡过的,天生就得会骑马。”

    出了孟家大门,她一点点的加快速度,向着军帐奔去,身后跟着广胜,及那批孟府的千名士兵。

    四周早起的百姓,各自站在门前,看着那一身白金战甲的飒飒身影,浩浩荡荡的走过,不知为何,心中都有些悲凉的意味。

    城中一切,都瞒不过杨肃,早有探子将孟府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做了汇报。杨肃倒是无所谓,可章无涯、胡安、万天明等人,却如临大敌,不停的排兵布阵,准备好一切之后,走出军营,静静的站在语兰前来的方向,默默等待着。

    那一点耀眼的白金光芒出现在远处,并快速的接近着。

    见整个军营一派肃杀之气,语兰身后的兵士稍有犹豫,但见广胜抽出腰间长刀,便立即涌上前来,藤甲盾牌将语兰护在中心。

    语兰心中一阵叹息,却是在广胜的搀扶下,跳下马背,一步步往前走去。那些盾兵渐次让开通道,语兰便站在了最前,与章无涯等人只见仅三丈远。

    语兰默默的看着章无涯等人,见他们眼神坚定,毫不退缩,虽然被拒,却并未感觉到愤怒,甚至隐隐为他们自豪。但该做的,依然要做。

    “丰国众将士,丰国世袭靖远大将军孟拓疆之女孟语兰,在此披开国君王所赐流云甲,代我丰国君王在此号令三军!”语兰手握苍山宝剑,横在身前,朗声说道。声音不含真气,但在四方俱静的军营间上空,依然飘扬的极为有力,自然得助于身上的宝甲。

    语兰四周那千余兵士,立即半跪于地,行君臣之礼。而章无涯等人,却均是眼中有些痛苦,跪于不跪,皆是为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