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出海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人性

    那已经无力挣扎的汉子,心生绝望,正是悔不当初,朦胧中却忽然看见,一道红色影子在周身迅速的来回游荡。

    猛然间那影子尾巴一卷,水底一股巨浪袭来,汉子无力闪躲,整个人便被巨浪冲个正着,高高跃出水面,又彭的一声砸在小船甲板上,腹部一受冲击,连水带酒大吐而出。

    足足小半个时辰,那汉子方才缓缓起身,脸色苍白,浑身微微颤抖着,手扶着舷版,眼睛不停的在水下寻找着什么。

    半晌,忽然听那汉子有些紧张叫道:“小生吴敬之,在此拜谢水神龙王救命之恩,还请龙王现身赐见,小生定当重谢。”

    说完,那吴敬之却更加紧张的看着水面,却不见任何动静,片刻之后,似乎想起什么,吴敬之又说道:“小生无知,捕捞龙潭水族,多有冒犯,还望莫怪,自今往后,绝不敢在此越轨行事。”

    接着,从船舱的网兜中,抓出两条毫无生机的尺来长鱼,快速的丢在水中。

    叶听风毫无兴趣搭理吴敬之的举动,他与其接近,无非是久来未见人类,有些流连罢了,但若能因此可免一些水族被捕捞,却也乐见其成的。

    忽然那吴敬之颤颤巍巍的跪起身来,对着水面开始叩首,口中仍旧紧张的念叨:“多谢龙王饶命,小生这就退去,明日定当建庙塑身,敬献童男童女与龙王享用。”

    叶听风一听此言,却是心中暴怒,向来不忿生献活祭,而且自己流落至此,也是因为献祭而起,当下身影一动,就要冲上山去,将那小舟掀翻。

    行至舟前,却心火渐熄,纵然能杀一个吴敬之,却又耐这世道何,徒增杀孽而已,莫不如警告两句,借他之口,相救些许生命。

    于是叶听风神识一凝,传音而去,“敬献之事,非我所愿,从今往后,不得再犯,如有不从,定不轻饶。”

    正慌忙起身的吴敬之,突然听闻脑中有人说话,顿时大惊失色,怪叫一声,跌倒在船舱,仓皇间东盼西顾,却未见人影,这才知道“龙王”并无相见之意。

    急忙口中念道:“谨遵法旨,小生告退。”

    当下手忙脚乱的划着浆,歪歪扭扭的向河道划去。

    叶听风见他已走远,却意兴阑珊,忽然感觉自己真的离人类远去了,毫无心思再停留于此,打算这就寻僻静之地,闭关修炼。

    但忽然心中又是一动,想到,假如吴敬之不遵前言,执意祭献童男童女又当如何。

    于是急切离去的心思略略收起,寻思道,姑且停留几日光景看看。于是便又寻了僻静之处修炼起来。

    翌日,天空乌云密布,雷声轰隆不停,但却未见雨落,叶听风修炼受到了影响,收效甚微,不由的心烦意乱,跃出水面,四下张望起来。

    那吴敬之果真未曾前来,水面空荡荡的,只有几条耐不住烦闷的鲤鱼,在水面上跳跃着。叶听风正要潜下水去,却忽然望向了天空。

    只见天空里,乌云如同吹响号角的兵士,气

    势滚滚的向着东方天边聚集过去,电闪雷鸣不断,却无一例外的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正是那乌云汇聚之处。

    有些反常,叶听风心中一动,总觉的这天气有些不对,他若有所思的望着东方,心里莫名的有些不安。

    落下水面,叶听风便不再多想,漫无目的的在水中游来游去,水中鱼虾见他过来,受不了龙之灵魂的威压,一个个都飞快躲远,不愿与之为伍。

    他如同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孤儿,孤零零的浮在水中。

    一阵落寞袭上心头,修道路漫漫,孤影空相随。

    回到芦苇荡,他看着那静静沉在水底的葫芦,心里无限委屈,想要再做回人类的心思生根发芽疯狂的生长。

    “轰隆!”一声异常响亮的雷声炸响,漫天乌云顿时随着清风飘洒,西斜的落日,挣扎而出,红光直穿而来,染红了湖面,压抑了许久的蛙虫,又开始高歌起来,几只水鸭从芦苇荡里抖着羽毛游出。

    叶听风心神忽然一震,这才想起自己竟不知不觉间,心神失守如此之久,甚至道心都有些动摇,如此蹊跷,定然绝非寻常之事。

    但此刻却来不及多想,急忙收敛心思,默念着功法口诀,开始修炼,稳固道心。

    随着功法的运转,一阵清凉的感觉在经脉里流转起来,那些悲观的情绪立即消散无踪。

    有些不放心的叶听风,神识内观,进入魂海,却见天空璀璨,大地深玄,这场突然来临的变故过后,竟让魂海有受益颇多,稳固了不少。

    叶听风有些无语的退出了心神。

    “跃境渡劫”,他心里默默念着这四个字。《妖法起源》里曾提到过,修道者渡劫,初阶会有心神恍惚之症,但若度过,将会大大增加渡劫者魂识,与之前发生的一幕,却是极为相似。

    难道,这附近有别的修仙者?叶听风不由的将目光移向了东方,浮出水面,静静地看着那渐渐暗下去的天空。

    不时,一轮明月跳上天边,冷冷照在身上,叶听风不自觉的又开始修炼起来,说起来,这几日以来,他一直都在吐纳灵气修炼,却没有再吸收月之精华,正好趁着今日月色似霜,再次修炼起来。

    一夜无话,等到天亮,天边一抹紫色日光出现,却被晨雾遮挡,叶听风只能无奈的放弃跃起吸收。

    随意找了些食物吞食,叶听风就打算暂别这片湖泊。

    放开神识,不时便找到了河道,身形一晃,便疾驰而去,片刻之间已经到了跟前,正要离去。

    忽然不远处的河道里,却传来激烈的锣鼓之声,并隐隐约约向着这片湖泊而来。

    吴敬之吗?叶听风有些不确定的想到,随即转身逆流而上,向着锣鼓声响之地而去。

    不时,便渐渐接近了,却见宽敞的河道里,漂浮着五六条小舟,领头的是一只极为宽敞的木筏,四五个壮汉站立其上,两个击鼓,两个敲锣,还有一个正卖力的划着浆。

    木筏之后,是两条四人同乘的篷船,几个穿着鲜艳却极为怪异丑妇,和三名须发皆白的老者乘坐其上。

    而后三条,却是敞篷小舟,乘坐的是几个青年人,和几个柔弱女子,还有呜呜低声哭泣的孩童。吴敬之赫然在其中。

    叶听风怒发冲冠,这吴敬之居然不听劝告,还带人前来,分明是要祭献童男童女。

    虽然人类神魂完整,对于兽类来说,食之,利于开灵智修功行,但毕竟有违天道,久行逆举,必遭天谴,再加上叶听风前身本是人类,更是不能接受这凶残之极的方式。

    于是他伺机而动,渐渐放开神识探查船上动静,那几名衣着奇异的丑妇安然自若,聊着家长里短,那三名老者却是眉头紧锁,不停地向着船外张望。

    继续向后探去,吴敬之的身影出现在逼仄的船舱里,一个端庄的中年妇人正坐在其旁边,握着他的手,说着悄悄话。

    “吴君,可是担心祭献一事?”夫人道。

    “是啊夫人,龙王爷可是说过不让献祭童男童女的,咱们如此行事,会不会惹其发怒啊?”吴敬之脸色苍白的说到,眼神里,尽是担忧。

    “吴君勿忧,你也曾是朝堂之上的学士,竟会如此不懂揣摩上意。”夫人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圣上所言,必有远意,更何况神仙之流。”

    “夫人此言何意?”吴敬之不解的问到。

    “吴君可曾知晓成帝择妃的故事?”

    夫人见吴敬之一脸茫然,便又继续说道:“昔日成帝正当青壮之年,后宫却仅有皇后一人。朝堂之上,每每有人提议成帝再择妃嫔,成帝却凌然不允,言称心中只有皇后一人,勿要再提。

    皇后心中自然感动万千,但成帝却不知何故,日渐愁容满面,无心朝政。大学士孙康,瞧出端倪,趁一日君臣欢饮,相请成帝卧榻于行宫,并献上美女数人,成帝借酒之威,玉成好事,龙颜大悦。

    次日,孙康在成帝酒醒之后,却负荆于宫门请罪,痛哭流涕,称自己过失,败了成帝清誉,求斩首于午门之下。成帝也是佯装发怒,但却按兵不动。

    皇后见帝心向己,为取己悦,竟要斩杀大臣,心下动容感激,而木已成舟,多杀无益,便出口求情,并强迫成帝纳了几名美女为妃。

    那孙康只是杖责二十,罚去半年俸禄,之后却平步青云,官至宰相,其中缘由,吴君可懂?”

    吴敬之听完夫人之话,却是愁容渐开,拍掌喜道:“自然,自然,君上自有君上之威,这些罪过当有臣下承担。”说完竟哈哈大笑起来。

    夫人却是白了他一眼,嗔道:“眼前之事,是否有了计较?”

    “哈哈...然也,龙王水神,自可比得君上,下作之事不好开口,就让吴某来承担这个罪过吧!”吴敬之笑着说道。

    叶听风听至此处,却越来越不懂人心了,恍然间那双手双足的生物,竟出奇的别扭,越来越不像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