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大名府之战(2)
(感谢本书斑竹貌似大神棍对本评一直以来的用心管理,有你这样的斑竹,我真的很幸运。)
整个大名府一线共有数个战场,从东向西,从北向南,沿京东两路与宋境交界处的各个险要之处几乎都有两军的对垒,
原本按照宋廷的意思,宋夏辽三国联军早就应该对天道军发起进攻,但夏军主帅察哥不同意,他执意要等辽国的另二十万大军到了再一起行动,他可不傻,早点开战就等于早点折损夏军的实力,这凭什么啊?大夏国不能吃这个亏!
宋廷对此是为可奈何,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眼巴巴的盼着剩下的二十万辽军能早一些抵达。
但实际上,这只是察哥的借口罢了,他巴不得剩下的那二十万辽军永远不到才好呢,二十万夏军在这里要吃有吃,要喝有喝,那叫一个舒服。
而皇帝李乾顺这次之所以答应派军来参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西北十二州,至于答应宋廷帮他们消灭郑临风的事,李乾顺其实压根一点兴趣也没有,因为他在权衡利弊之后认识到,让这个郑临风继续存在下去要比把他灭掉会对夏国更加有利的多,那郑临风的出现,直接造成了大宋的分裂,也直接严重削弱了大宋的实力,这对夏国来说简直是再理想不过的结果了,
所以,李乾顺暗中吩咐给察哥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帮助宋国抗击郑临风,确保宋国不会被那郑临风所灭。夏国与宋国缠斗这么多年,谁也没能灭掉谁,夏国虽然痛恨宋国,但总体而言宋国还算是个可以接受的邻居,万一那郑临风真要灭掉了宋国,形势可能就不一样了,新兴的国家总会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李乾顺几乎可以肯定假若郑临风真的取代了宋国,迎接夏国的将是新一轮血雨腥风的恶战。
第二个任务则与第一个恰恰相反,就是也要尽力避免宋国在辽、夏两国的帮助下灭掉那郑临风。宋国一旦灭掉郑临风,实力就将得到极大的恢复,这也是李乾顺所不愿看到的。
简而言之,就是尽可能的维持宋国与郑临风的现状。
虽然出于谨慎,李乾顺并未暗中与辽国通过风,但他相信,分裂的、虚弱的,且有一个同族汉人死敌政权无时无刻不再折磨着它的大宋,无论是对夏国还是对辽国都是最有利的这种显而易见的道理,辽国皇帝与他的满朝文武应该是懂得的,他也相信辽国皇帝之所以肯派出几十万大军来参战也一定是出于和自己一样的目的!
所以基于这些,察哥压根就没想打这场仗,他已经抱定了出工不出力的想法尽可能的作壁上观,然后在与辽军合作象征性的把那郑临风彻底赶到南方去之后,两国就同时向宋国施压,索来西北十二州与河北十三州,在中原地区形成宋、辽、夏与郑临风四分天下的格局!
以察哥的观察,如今在这片战场上,就算辽国那二十万人还没到,已经到位的宋、夏、辽三国联军也有近七十万人,这七十万人要么是大宋战斗力最强的西北军,要么是辽夏两国的强军,战斗力之强堪称恐怖!更别说还有二十万辽国的绝对精锐宫帐军即将到达!
虽然郑临风一方据说总兵力也有七十万人,但郑临风还要在他的地盘上从南往北的长长的边境线上分兵守卫防范宋国,这部分兵力根据察哥的估计至少需要三十万,所以郑临风能带到这片战场的顶多只有四十万人。
察哥认为,如果郑临风是个聪明人,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下,那郑临风应该采取紧缩防守的策略,依靠大宋南部丰富的物资跟宋辽夏三国联军打持久战,争取把这场仗从夏季拖到秋季,再从秋季拖到冬季,
打仗打得并不只是军队,还打的是钱粮等各种资源的比拼,比如一场十万人的战争,算上后勤补给部队的消耗,每打一个月,就算按照最低消耗水平,也大约需要消耗七八百万贯,七十万人就是至少三千五百万贯,一个月就消耗这么多,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郑临风的地盘尽是天下的粮仓与富庶之地,他不缺钱粮,而且他的兵少,论消耗,这反倒成了优势,所以他拖得起,
但大宋却拖不起,根据察哥的情报,大宋这两年因为连年的叛乱和战争,已经掏空了他的国库,现在宋廷为了打这一场仗,在它现有的地盘上疯狂的加征了数轮名目繁多的税收,再加上从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家中抄出的数千万贯家财才勉强凑出了七千多万贯,七千万贯听起来虽然多,却也顶多只够支撑前线几十万大军两个月,就算宋廷再下狠心继续从宋国各地挖地三尺再凑出几千万贯,也顶多再多支撑一两个月,大宋拖不起,它只能希望速战速决。
所以那郑临风只要咬紧牙死守顶多三个月,把这场战场拖到寒冬,大宋就支撑不下去了,只能退兵,他郑临风就能不战而胜,同时这也达到了夏、辽两国的目的,既维持了现状,也能坐地起价跟宋国谈条件要地盘,虽然没帮你们灭掉那郑临风,可俺哥俩也是出了兵出了力的,是你们自己不争气保障不了粮草怨不得我们,商量好的地盘应该无条件兑现,大不了等明年你凑足了粮草俺哥俩再帮你打一回就是了。
察哥设想的非常完美,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根据情报那郑临风率军来到战场仅仅三天后,各个战场的天道军就同时对宋辽夏三国联军发动了进攻!
察哥在吃惊之余从心底不禁暗骂那郑临风真是个蠢材,暗道他莫不是在与宋国的一系列胜利中被冲昏了头脑,居然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他这不是找死吗?
不行!察哥立刻做出决定,就算那郑临风现在想找死也不能让他死,他随即下令各地夏军全都不许迎战,要打就让宋、辽两军去打。
说来也巧,先期抵达的辽军十万人马的主帅,辽西京留守萧察剌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萧察剌忠于辽皇,此次他率领西京十万大军来此的目的有三个,辽皇密令他,一是找寻时机取代耶律淳将二十万南京军收入手中,二是想办法继续维持大宋分裂的局面,三是得到与宋约定的河北十三州。所以,面对天道军的进攻,萧察剌也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和察哥一样的选择,命令各地辽军坚决退守,不和天道军交战,要打就让宋军与夏军打去。
就这样,夏、辽两军同时拒绝出战,原本大喜着准备会同夏、辽两军一同出战迎敌的宋军主帅,新任大名府留守郑修年一看就傻了眼了,
郑修年是谁?说他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说起他爹,应该谁都知道,他爹就是当朝宰执郑居中,郑居中因为拥立赵桓有功,当赵桓暗中掌政废掉蔡京、童贯等人后,郑居中作为头等功臣自然受到大加封赏,赵桓假借皇帝之名,进封郑居中为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封楚国,拜太师。赵桓几乎把所有最高品级的实权与虚职都给了他以表彰他,郑居中一夜间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同时受益的还有郑居中的家人。郑居中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郑修年,另一个是郑亿年,赵桓掌权之前一个为河间府知府,一个任起居郎。
蔡京被革职抄家拿下后,他的主要亲信都受到了牵连,其中他的左膀右臂,也是他的女婿,时任北京大名府留守的梁世杰自然难逃于外,梁世杰被定了蔡京的同党,随便罗列了一大堆罪名后也被革职流放,这样一来北京大名府留守的职位就空了下来,赵桓大笔一挥,直接调郑修年升任大名府知府兼北京留守,郑亿年也如同坐火箭般被连提数级封任户部尚书,以示对郑家人的恩宠,除此之外的郑家人也多有封赏,
如今的郑家人,内有宫中郑皇太后坐镇,上有宰相郑居中为首,族人各在朝中险要位置任职,再加上门生亲信,比之曾经的权相蔡京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次大战,身为北京留守的郑修年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宋军的主帅,以及辽、夏两军名义上的主帅。而在不久前他刚刚接到任命之前,郑居中就曾对他写过了一封密信,在信中,郑居中为他详细的分析了宋廷在与郑临风数次大战中各个主帅所犯的错误,告诫郑修年绝不可再重蹈覆辙,同时,郑居中也对他说明了朝廷目前的严峻形势,要他想尽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辽、夏两军击败郑临风,大宋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了多久,此次战役是在抱着决战的决心在打的!
所以,郑修年这些日子一直在为辽军的二十万大军还没来到而焦头烂额,他们不来,辽、夏两军就是不开战,结果一听天道军居然主动进攻了,这可把郑修年高兴坏了,连忙下令察哥和萧察剌与他一起出战,但没想到却被二人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尤其是察哥,察哥在宋廷之中最痛恨也是最佩服的人是童贯,二人各自指挥军队在西北交战了那么多年,彼此视对方为死仇的同时也难免有些惺惺相惜,可在不久前,察哥却震惊的接到了童贯已被宋廷处死的消息,察哥在万分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感伤了一把,这次来宋地作战,他一听大军的主帅是什么郑修年,压根就是一个靠着他老子上位的乳臭未干的公子哥,根本就没把郑修年放在眼里,在他接到郑修年的命令后,干脆就直截了当的回了两个字,不去,连个理由也懒得说,郑修年是又气又无奈,可他却也没胆量指挥宋军独自出去迎战,最终只能下令各地宋军也不准出战,只准防守。
整个大名府一线共有数个战场,从东向西,从北向南,沿京东两路与宋境交界处的各个险要之处几乎都有两军的对垒,
原本按照宋廷的意思,宋夏辽三国联军早就应该对天道军发起进攻,但夏军主帅察哥不同意,他执意要等辽国的另二十万大军到了再一起行动,他可不傻,早点开战就等于早点折损夏军的实力,这凭什么啊?大夏国不能吃这个亏!
宋廷对此是为可奈何,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眼巴巴的盼着剩下的二十万辽军能早一些抵达。
但实际上,这只是察哥的借口罢了,他巴不得剩下的那二十万辽军永远不到才好呢,二十万夏军在这里要吃有吃,要喝有喝,那叫一个舒服。
而皇帝李乾顺这次之所以答应派军来参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西北十二州,至于答应宋廷帮他们消灭郑临风的事,李乾顺其实压根一点兴趣也没有,因为他在权衡利弊之后认识到,让这个郑临风继续存在下去要比把他灭掉会对夏国更加有利的多,那郑临风的出现,直接造成了大宋的分裂,也直接严重削弱了大宋的实力,这对夏国来说简直是再理想不过的结果了,
所以,李乾顺暗中吩咐给察哥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帮助宋国抗击郑临风,确保宋国不会被那郑临风所灭。夏国与宋国缠斗这么多年,谁也没能灭掉谁,夏国虽然痛恨宋国,但总体而言宋国还算是个可以接受的邻居,万一那郑临风真要灭掉了宋国,形势可能就不一样了,新兴的国家总会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李乾顺几乎可以肯定假若郑临风真的取代了宋国,迎接夏国的将是新一轮血雨腥风的恶战。
第二个任务则与第一个恰恰相反,就是也要尽力避免宋国在辽、夏两国的帮助下灭掉那郑临风。宋国一旦灭掉郑临风,实力就将得到极大的恢复,这也是李乾顺所不愿看到的。
简而言之,就是尽可能的维持宋国与郑临风的现状。
虽然出于谨慎,李乾顺并未暗中与辽国通过风,但他相信,分裂的、虚弱的,且有一个同族汉人死敌政权无时无刻不再折磨着它的大宋,无论是对夏国还是对辽国都是最有利的这种显而易见的道理,辽国皇帝与他的满朝文武应该是懂得的,他也相信辽国皇帝之所以肯派出几十万大军来参战也一定是出于和自己一样的目的!
所以基于这些,察哥压根就没想打这场仗,他已经抱定了出工不出力的想法尽可能的作壁上观,然后在与辽军合作象征性的把那郑临风彻底赶到南方去之后,两国就同时向宋国施压,索来西北十二州与河北十三州,在中原地区形成宋、辽、夏与郑临风四分天下的格局!
以察哥的观察,如今在这片战场上,就算辽国那二十万人还没到,已经到位的宋、夏、辽三国联军也有近七十万人,这七十万人要么是大宋战斗力最强的西北军,要么是辽夏两国的强军,战斗力之强堪称恐怖!更别说还有二十万辽国的绝对精锐宫帐军即将到达!
虽然郑临风一方据说总兵力也有七十万人,但郑临风还要在他的地盘上从南往北的长长的边境线上分兵守卫防范宋国,这部分兵力根据察哥的估计至少需要三十万,所以郑临风能带到这片战场的顶多只有四十万人。
察哥认为,如果郑临风是个聪明人,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下,那郑临风应该采取紧缩防守的策略,依靠大宋南部丰富的物资跟宋辽夏三国联军打持久战,争取把这场仗从夏季拖到秋季,再从秋季拖到冬季,
打仗打得并不只是军队,还打的是钱粮等各种资源的比拼,比如一场十万人的战争,算上后勤补给部队的消耗,每打一个月,就算按照最低消耗水平,也大约需要消耗七八百万贯,七十万人就是至少三千五百万贯,一个月就消耗这么多,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郑临风的地盘尽是天下的粮仓与富庶之地,他不缺钱粮,而且他的兵少,论消耗,这反倒成了优势,所以他拖得起,
但大宋却拖不起,根据察哥的情报,大宋这两年因为连年的叛乱和战争,已经掏空了他的国库,现在宋廷为了打这一场仗,在它现有的地盘上疯狂的加征了数轮名目繁多的税收,再加上从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家中抄出的数千万贯家财才勉强凑出了七千多万贯,七千万贯听起来虽然多,却也顶多只够支撑前线几十万大军两个月,就算宋廷再下狠心继续从宋国各地挖地三尺再凑出几千万贯,也顶多再多支撑一两个月,大宋拖不起,它只能希望速战速决。
所以那郑临风只要咬紧牙死守顶多三个月,把这场战场拖到寒冬,大宋就支撑不下去了,只能退兵,他郑临风就能不战而胜,同时这也达到了夏、辽两国的目的,既维持了现状,也能坐地起价跟宋国谈条件要地盘,虽然没帮你们灭掉那郑临风,可俺哥俩也是出了兵出了力的,是你们自己不争气保障不了粮草怨不得我们,商量好的地盘应该无条件兑现,大不了等明年你凑足了粮草俺哥俩再帮你打一回就是了。
察哥设想的非常完美,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根据情报那郑临风率军来到战场仅仅三天后,各个战场的天道军就同时对宋辽夏三国联军发动了进攻!
察哥在吃惊之余从心底不禁暗骂那郑临风真是个蠢材,暗道他莫不是在与宋国的一系列胜利中被冲昏了头脑,居然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他这不是找死吗?
不行!察哥立刻做出决定,就算那郑临风现在想找死也不能让他死,他随即下令各地夏军全都不许迎战,要打就让宋、辽两军去打。
说来也巧,先期抵达的辽军十万人马的主帅,辽西京留守萧察剌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萧察剌忠于辽皇,此次他率领西京十万大军来此的目的有三个,辽皇密令他,一是找寻时机取代耶律淳将二十万南京军收入手中,二是想办法继续维持大宋分裂的局面,三是得到与宋约定的河北十三州。所以,面对天道军的进攻,萧察剌也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和察哥一样的选择,命令各地辽军坚决退守,不和天道军交战,要打就让宋军与夏军打去。
就这样,夏、辽两军同时拒绝出战,原本大喜着准备会同夏、辽两军一同出战迎敌的宋军主帅,新任大名府留守郑修年一看就傻了眼了,
郑修年是谁?说他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说起他爹,应该谁都知道,他爹就是当朝宰执郑居中,郑居中因为拥立赵桓有功,当赵桓暗中掌政废掉蔡京、童贯等人后,郑居中作为头等功臣自然受到大加封赏,赵桓假借皇帝之名,进封郑居中为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封楚国,拜太师。赵桓几乎把所有最高品级的实权与虚职都给了他以表彰他,郑居中一夜间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同时受益的还有郑居中的家人。郑居中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郑修年,另一个是郑亿年,赵桓掌权之前一个为河间府知府,一个任起居郎。
蔡京被革职抄家拿下后,他的主要亲信都受到了牵连,其中他的左膀右臂,也是他的女婿,时任北京大名府留守的梁世杰自然难逃于外,梁世杰被定了蔡京的同党,随便罗列了一大堆罪名后也被革职流放,这样一来北京大名府留守的职位就空了下来,赵桓大笔一挥,直接调郑修年升任大名府知府兼北京留守,郑亿年也如同坐火箭般被连提数级封任户部尚书,以示对郑家人的恩宠,除此之外的郑家人也多有封赏,
如今的郑家人,内有宫中郑皇太后坐镇,上有宰相郑居中为首,族人各在朝中险要位置任职,再加上门生亲信,比之曾经的权相蔡京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次大战,身为北京留守的郑修年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宋军的主帅,以及辽、夏两军名义上的主帅。而在不久前他刚刚接到任命之前,郑居中就曾对他写过了一封密信,在信中,郑居中为他详细的分析了宋廷在与郑临风数次大战中各个主帅所犯的错误,告诫郑修年绝不可再重蹈覆辙,同时,郑居中也对他说明了朝廷目前的严峻形势,要他想尽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辽、夏两军击败郑临风,大宋的国力已经支撑不了多久,此次战役是在抱着决战的决心在打的!
所以,郑修年这些日子一直在为辽军的二十万大军还没来到而焦头烂额,他们不来,辽、夏两军就是不开战,结果一听天道军居然主动进攻了,这可把郑修年高兴坏了,连忙下令察哥和萧察剌与他一起出战,但没想到却被二人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尤其是察哥,察哥在宋廷之中最痛恨也是最佩服的人是童贯,二人各自指挥军队在西北交战了那么多年,彼此视对方为死仇的同时也难免有些惺惺相惜,可在不久前,察哥却震惊的接到了童贯已被宋廷处死的消息,察哥在万分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感伤了一把,这次来宋地作战,他一听大军的主帅是什么郑修年,压根就是一个靠着他老子上位的乳臭未干的公子哥,根本就没把郑修年放在眼里,在他接到郑修年的命令后,干脆就直截了当的回了两个字,不去,连个理由也懒得说,郑修年是又气又无奈,可他却也没胆量指挥宋军独自出去迎战,最终只能下令各地宋军也不准出战,只准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