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
赵頵如实回答,“地雷其实和手榴弹一样,区别在于手榴弹是投掷用的,人力终究有限,最远投掷也不过数十步,借用弓弩之力也很难超过百步,而地雷则是可以提前布置在地下或者其他地方,等敌军进入包围圈后再将地雷引燃,可以瞬间大规模杀伤敌军并打乱其阵型,配合其他兵种协同作战,特别是骑兵,效果应该会不错!”
听闻有如此效果,赵曙立刻拍板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就先做手榴弹和地雷,至于火枪和火炮,”赵曙狠狠的咬了一下牙齿:“也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为父从宫中府库中给你调用一些铜,你先慢慢积累技术,培养工匠,铜又不是用了就没了,你可以反复融化来让工匠们学习。”
赵頵暗叹一句,看来这些年辽国和西夏的压迫让赵曙的压力很大,要不然他也不会从自己的内库中挤出钱来供赵頵研究了,赵頵相信,若是在给赵曙几年时间,让他身体健康一些,弄不好他真的会去征讨西夏!
可惜啊,赵曙已经没有多少寿命了,赵頵不由得流露出一些悲伤,虽然他跟赵曙没什么亲情,但自从自己来到大宋后,赵曙对自己的爱护也是看在心里的,赵頵也不是冷血之人,在加上这具身体残留的影响,赵頵也逐渐融入大宋社会,开始为这个国家的未来考虑,此情此景,怎能不感同身受呢!
赵頵离开皇宫后,已经是傍晚,到家里时天黑的几乎连路都看不见了,不过赵頵简单的吃过几口饭后还是依旧一头扎进了书房。
他要继续完善高炉炼铁的相关图纸以及章程,他想再赵曙的有生之年让他看到火枪火炮这种神器的诞生。
他想让赵曙看到大宋强盛的希望,这样兴许离开的时候能安心一些!
炼铁的原料问题不用赵頵管,他说明要求后自有人去找寻合适的矿石,他现在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几个问题。
高炉的建设,燃料的选择及其制作,鼓风设备,以及锻造设备!
每一项都是赵頵的专长,他只能回忆已经模糊了课本记忆,在联想实际的可行性,最后做出最优的选择。
就比如说着燃料,最便宜的燃料当然是煤,煤的燃烧温度也高,炼铁最为合适,可是煤的杂质太多,特别是其中的硫等物质,融合进铁之后会让铁变脆,所以煤是万万用不得的!
木头也不行,木头的燃烧温度达不到融化铁矿的地步,最后的选择只能
是木炭了。
木炭比煤炭的杂质少,燃烧温度也不低,就是造价高一些。
最优的解决办法当然是炼制出焦炭,不过这就涉及到赵頵的技术盲点了,他不懂焦炭是怎么制作的,难道如同木炭一般,燃烧后再密封闷制?
赵頵不懂只能交给专业的人士去解决,让他们试着将煤炭中的杂质去除,若是行不通,赵頵也只能用成本较高的木炭!
此外鼓风设备尤其重要,这么大一座高炉,你要是不通风,里面的燃料不充分燃烧,能炼制出铁来?这不是开玩笑么!
赵頵必须设计出一种大型的鼓风设备,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水车,这单他前些日子比较熟悉,利用水力来个鼓风设备提供动力,而鼓风设备的设计,赵頵同样要和专业工匠们商议。
其实赵頵也懂个大概,他看过一些什么澳洲野外求生小哥的视频,人在野外,完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竟然炼制除了铁!
其火炉旁就有一个简单的鼓风设备,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木板,中间做一个轴,四面围起来,然后人力旋转,风自然会顺着出风口吹向火炉!
一晚上的时间,赵頵将自己能做的全部都做了,哪些需要与工匠们商议的,哪些是需要交代其它人去做的也做了标记,做完这些他去睡觉。
这一夜,赵頵睡得很安静,安静的身边的曹越都有些奇怪,以往赵頵不捉弄她一下是绝对不会去睡得,今日这是怎么了?回来后就一言不发的去了书房,写写画画了数个时辰才回到卧室,期间她还去送过一碗茶,结果赵頵沉浸在他手上的图纸中,根本看都没看她一眼,这是她第一次有了读不懂这个男人的感觉,这样认真的赵頵让她感觉有些陌生,甚至可怕!
她哪里知道赵頵是因为明知道赵曙时日无多却有无能为力才会这样。
朝廷的旨意很快下达,赵頵升了官,全府都很开心,可他却没有过多流露出欣喜之色,依旧每日早起去军校训练,下午或是去军校上一节课,或是与一群工匠们商议事情,晚上依旧是坐在书房完善他的炼铁高炉。
新的火药监选址在小康村旁边,距离赵頵的别院只有五里的路程,调集的民壮开始紧锣密鼓的建设,周围还有一支禁军驻扎,方圆三里全部布控,就连赵頵想要去看看工地,指导一下建设都要查明腰牌,验明正身,足足经过五道岗才能进入火药监的工地。
而火药监建成后,其中内部还要设立几道岗,特别是最为重要的火药配制作坊,可能只有数人能够进入,赵曙已经下了命令,哪怕是当朝宰辅,没有他的旨意,也不能进入!
这些日子,赵頵基本上保持这三点一线的工作,训练场-炼铁高炉工地—火药监,一天安排的基本满满当当,天刚亮便出门,直到深夜才回家。
没办法,他总不能一直一个人琢磨,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时代的工匠们还是有值得他钦佩的地方的。
他白天要忙于军校的事情,还要视察各个工地的建设情况,那么与工匠的商议的时间只能定在晚上。
好在这些工匠原本就熟悉昼夜赶工的活计,倒也适应,而且他们觉得跟赵頵交谈,从中能学到不少东西,每当众人碰到困境只是,郡王总有奇思妙想来解决问题。
这些日子,朝廷也广下文书,从整个大宋招揽能工巧匠,应征者也不少,不过大都是技术泛泛之辈,不堪大用,只能做个流水线工人。
而且这些匠人大都没读过书,很多都是五大三粗的,力气不小,智商却是不够的,这类人有用么,当然有用,赵頵既然要大炼钢铁,这些专门的技术性人才总比一些小白强的多。
但赵頵最需要的还是技艺高超,并且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会钻研的大匠!
赵頵建设高炉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炼铁,他是要钢,铁如何变成钢?
大宋有句老话,叫做百炼成钢,就是反复捶打千百次,不是锤上千百下,而是反复的煅烧、捶打、煅烧、捶打……
一点一点的将铁中含有的杂质去除,使柔韧度和强度都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叫做钢!
一块钢得之不易,赵頵想要足够的钢来做火枪、火炮,那就是将大宋的铁匠都叫来打铁,敲出一门炮来估计也得十天半个月!
耗费太大,时间太长。
赵頵要的是近现代技术,直接能让铁水变成钢水的那种技术。
炼铁高炉因为容量大,内部温度高,其产出的生铁杂质的含量本就远低于大宋现在的生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转变成钢水的难度会低一些。
赵頵大概知道这个过程,但想要成功,他需要大匠们的帮助!
今日,刘二通报,又来了一批匠人,据说是会炼钢的,赵頵准备去见上一见!
(本章完)
听闻有如此效果,赵曙立刻拍板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就先做手榴弹和地雷,至于火枪和火炮,”赵曙狠狠的咬了一下牙齿:“也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为父从宫中府库中给你调用一些铜,你先慢慢积累技术,培养工匠,铜又不是用了就没了,你可以反复融化来让工匠们学习。”
赵頵暗叹一句,看来这些年辽国和西夏的压迫让赵曙的压力很大,要不然他也不会从自己的内库中挤出钱来供赵頵研究了,赵頵相信,若是在给赵曙几年时间,让他身体健康一些,弄不好他真的会去征讨西夏!
可惜啊,赵曙已经没有多少寿命了,赵頵不由得流露出一些悲伤,虽然他跟赵曙没什么亲情,但自从自己来到大宋后,赵曙对自己的爱护也是看在心里的,赵頵也不是冷血之人,在加上这具身体残留的影响,赵頵也逐渐融入大宋社会,开始为这个国家的未来考虑,此情此景,怎能不感同身受呢!
赵頵离开皇宫后,已经是傍晚,到家里时天黑的几乎连路都看不见了,不过赵頵简单的吃过几口饭后还是依旧一头扎进了书房。
他要继续完善高炉炼铁的相关图纸以及章程,他想再赵曙的有生之年让他看到火枪火炮这种神器的诞生。
他想让赵曙看到大宋强盛的希望,这样兴许离开的时候能安心一些!
炼铁的原料问题不用赵頵管,他说明要求后自有人去找寻合适的矿石,他现在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几个问题。
高炉的建设,燃料的选择及其制作,鼓风设备,以及锻造设备!
每一项都是赵頵的专长,他只能回忆已经模糊了课本记忆,在联想实际的可行性,最后做出最优的选择。
就比如说着燃料,最便宜的燃料当然是煤,煤的燃烧温度也高,炼铁最为合适,可是煤的杂质太多,特别是其中的硫等物质,融合进铁之后会让铁变脆,所以煤是万万用不得的!
木头也不行,木头的燃烧温度达不到融化铁矿的地步,最后的选择只能
是木炭了。
木炭比煤炭的杂质少,燃烧温度也不低,就是造价高一些。
最优的解决办法当然是炼制出焦炭,不过这就涉及到赵頵的技术盲点了,他不懂焦炭是怎么制作的,难道如同木炭一般,燃烧后再密封闷制?
赵頵不懂只能交给专业的人士去解决,让他们试着将煤炭中的杂质去除,若是行不通,赵頵也只能用成本较高的木炭!
此外鼓风设备尤其重要,这么大一座高炉,你要是不通风,里面的燃料不充分燃烧,能炼制出铁来?这不是开玩笑么!
赵頵必须设计出一种大型的鼓风设备,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水车,这单他前些日子比较熟悉,利用水力来个鼓风设备提供动力,而鼓风设备的设计,赵頵同样要和专业工匠们商议。
其实赵頵也懂个大概,他看过一些什么澳洲野外求生小哥的视频,人在野外,完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竟然炼制除了铁!
其火炉旁就有一个简单的鼓风设备,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木板,中间做一个轴,四面围起来,然后人力旋转,风自然会顺着出风口吹向火炉!
一晚上的时间,赵頵将自己能做的全部都做了,哪些需要与工匠们商议的,哪些是需要交代其它人去做的也做了标记,做完这些他去睡觉。
这一夜,赵頵睡得很安静,安静的身边的曹越都有些奇怪,以往赵頵不捉弄她一下是绝对不会去睡得,今日这是怎么了?回来后就一言不发的去了书房,写写画画了数个时辰才回到卧室,期间她还去送过一碗茶,结果赵頵沉浸在他手上的图纸中,根本看都没看她一眼,这是她第一次有了读不懂这个男人的感觉,这样认真的赵頵让她感觉有些陌生,甚至可怕!
她哪里知道赵頵是因为明知道赵曙时日无多却有无能为力才会这样。
朝廷的旨意很快下达,赵頵升了官,全府都很开心,可他却没有过多流露出欣喜之色,依旧每日早起去军校训练,下午或是去军校上一节课,或是与一群工匠们商议事情,晚上依旧是坐在书房完善他的炼铁高炉。
新的火药监选址在小康村旁边,距离赵頵的别院只有五里的路程,调集的民壮开始紧锣密鼓的建设,周围还有一支禁军驻扎,方圆三里全部布控,就连赵頵想要去看看工地,指导一下建设都要查明腰牌,验明正身,足足经过五道岗才能进入火药监的工地。
而火药监建成后,其中内部还要设立几道岗,特别是最为重要的火药配制作坊,可能只有数人能够进入,赵曙已经下了命令,哪怕是当朝宰辅,没有他的旨意,也不能进入!
这些日子,赵頵基本上保持这三点一线的工作,训练场-炼铁高炉工地—火药监,一天安排的基本满满当当,天刚亮便出门,直到深夜才回家。
没办法,他总不能一直一个人琢磨,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时代的工匠们还是有值得他钦佩的地方的。
他白天要忙于军校的事情,还要视察各个工地的建设情况,那么与工匠的商议的时间只能定在晚上。
好在这些工匠原本就熟悉昼夜赶工的活计,倒也适应,而且他们觉得跟赵頵交谈,从中能学到不少东西,每当众人碰到困境只是,郡王总有奇思妙想来解决问题。
这些日子,朝廷也广下文书,从整个大宋招揽能工巧匠,应征者也不少,不过大都是技术泛泛之辈,不堪大用,只能做个流水线工人。
而且这些匠人大都没读过书,很多都是五大三粗的,力气不小,智商却是不够的,这类人有用么,当然有用,赵頵既然要大炼钢铁,这些专门的技术性人才总比一些小白强的多。
但赵頵最需要的还是技艺高超,并且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会钻研的大匠!
赵頵建设高炉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炼铁,他是要钢,铁如何变成钢?
大宋有句老话,叫做百炼成钢,就是反复捶打千百次,不是锤上千百下,而是反复的煅烧、捶打、煅烧、捶打……
一点一点的将铁中含有的杂质去除,使柔韧度和强度都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叫做钢!
一块钢得之不易,赵頵想要足够的钢来做火枪、火炮,那就是将大宋的铁匠都叫来打铁,敲出一门炮来估计也得十天半个月!
耗费太大,时间太长。
赵頵要的是近现代技术,直接能让铁水变成钢水的那种技术。
炼铁高炉因为容量大,内部温度高,其产出的生铁杂质的含量本就远低于大宋现在的生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转变成钢水的难度会低一些。
赵頵大概知道这个过程,但想要成功,他需要大匠们的帮助!
今日,刘二通报,又来了一批匠人,据说是会炼钢的,赵頵准备去见上一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