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宋朝当王爷
字体: 16 + -

效果显著

    “圣上,郡王乃是大才,不用岂不可惜?”他扬了扬手中的册子,道:

    “有郡王这本册子,其余的条陈皆可扔了,一章一法、环环相扣,仅仅是一条关于茅房的问题,竟也能顾及人心、管理、卫生、约束各个方面……看这字迹,郡王必定是昨日连夜写出来的,这证明郡王心中极为重视此事,牵挂着受灾的百姓,一个人心中有百姓,他能做不好官么?至于陛下说的郡王为人散漫,臣是不信的,若是郡王果真散漫,岂会为了写这册子而熬夜?”

    欧阳修说道:“前些日子,陛下不是有意将乐安郡王外放?后来郡王大婚耽搁了,不如借着此事让郡王入仕为官,派遣出去,一来了却郡王的心愿,二来也是百姓之福!”

    赵曙有所心动,他其实有些明白这个小儿子的想法的,府中受灾,不是想着入宫求救,反而搬出了城去,赵曙其实是有点生气的。

    也罢,也罢,既然他想在外面逍遥自在,成全他好了!

    随即和二位大夫商议了一下,圈定了武胜、镇海、承德、广州、福州等地,最后又一一划出,只留下一个福州。

    看似是将赵頵发配了,但其实有磨炼之意。

    如今北宋,无论经济中心,还是政治中心,都集中的北方,南方除去江南路,其余各处人口都很稀少,沿海地区还好一些。

    大宋海运发达,这也是正是赵曙派遣赵頵前往福州的意思,赵頵这些日子无论是收购煤矿,还是酿酒之法,昨日竟又搞出一种叫做火柴的东西,赵曙都是知道的,他觉得以赵頵的聪慧,指不定能让海运的发展提升一个台阶呢!

    大宋朝廷收入不少,但支出更多,每年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而海上贸易带来的赋税占朝廷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赵頵既然这么有主意,能赚钱,干脆派他去管理海运。

    但赵頵毕竟年轻,全国的海运交给他不一定是好事,选取一个试点最好,福州就是个好去处。

    但定下地方后,赵曙又后悔了,他就四个儿子,一个早夭,只剩下三个,大皇子赵顼跟他并不算亲近,二皇子赵颢醉心权势,同样如此,唯有小儿子还算亲近,近些年,他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差,若是将小儿子派出去,在想要见到怕是难了。

    于是最终赵曙还是没舍得将赵頵派出去,只是草草说了一句:“让乐安郡王从旁协助安置难民,其余的事,容后再议吧!”

    韩

    琦还想在劝,却被身后的欧阳修轻轻碰了一下,便没有在发声。

    扭头看了一眼,欧阳修并未露出什么神色,只能压下心中的疑惑,等下再问。

    他和欧阳修同朝宰相,加上早年曾得欧阳修举荐,两人关系可谓深密,欧阳修不会无缘无故的碰他,想必此事另有内情。

    赵曙又安排了几句,便命几人散去,早日妥善处置那些难民,以免造成混乱。

    刚到殿外,韩琦就忍不住的问道:“永叔兄,你刚在大殿为何阻止我举荐乐安郡王?你还在怀疑疫病防治之法?看章程不说一定能消除疫情,但总归是条理清晰,是有些作用的!”

    欧阳修笑了笑,压低声音道:“呵呵,我倒是没有怀疑那册子的可行性,只是你可知现在正是立太子的关键时候,若是乐安郡王拿下这救治难民的功劳……”

    韩琦脸上陡然一变,赵曙对乐安郡王的喜爱是任谁都能看的出的,要是真的让乐安郡王入朝为官,又有这救治难民的大功在身,日后在做出些什么成绩来,颖王殿下的地位还真不是那么巩固的!

    当即朝欧阳修施了一礼,“哎呀,多谢永叔兄提醒,若不是你,险些酿成大错!”韩琦是坚定的支持赵顼的,日后赵顼被册立为太子也是经他提议。

    欧阳修又道:“而且我看那防止疫病之法也很平常,都是些细枝末节之事,只要粮食调集得当,难民们有口饭吃,自然不会发生混乱和疫情,需要这么麻烦?”

    韩琦当下笑了笑道:“永叔兄,乐安郡王虽然年幼,但是在朝堂大事上,若没有万全的把握,恐怕他也不敢插手此事。”

    “而且他收留了不少难民,颖王殿下也亲自去看了,那法子确实有效!”

    欧阳修闻言也是皱眉:“乐安郡王有好学之名,可能是从哪本古籍上抄来的法子也不一定!”

    韩琦也是点点头,“这话倒是在理,而且有一点永叔兄没有想到!”

    “什么?”

    “乐安郡王娶了曹家的女儿为郡王妃,而曹家有一位老神仙!”韩琦小声说道:“前几日,我就听闻颖王殿下在城外受了风寒,十分严重,就是在郡王府治好的,你说乐安郡王能从古籍上看来疫病防治之法,可是这医术难道也能从书上看来?若是那样,可是不世出的天才了!”

    欧阳修连连点头:“看来这册子和医治颖王殿下的人应该是曹家那女儿了,没想到竟是一

    女子,经由如此大才,若是男儿身,我必举荐他为官!”

    韩琦笑了笑,这位老友是个老好人,整日就是想着举荐各地的贤才,不过他虽然这么说,心中却并没有认为这法子是出资曹越之手,他得到的消息要多一些,治疗颖王殿下的当真是乐安郡王呢,据说王妃曹越当日根本就没有插手,一直在外面与御医们闲聊。

    不过既然此事涉及到太子之争,他也就乐意其它人这么认为了,他对赵頵并无恶感,只是为了全天下考虑,大宋将来还是由颖王继承合适!

    救灾如救火,韩琦与赵顼负责的疫病防治当天便开始了。

    首先他们做的就是按照赵頵册子上说的,将难民们分开,不能数十万人集中在一起,而且要尽量往开封城外分,不能危机道城内百信的安危。

    于是他们在周边各处选了十余处宽阔之地,选做难民的临时安置点。

    至于如何将难民吸引过去,只需要张贴告示,差遣衙役们告知那些地方有粮食,朝廷正在施粥就可以了!

    难民们之所以往城中聚集,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城中会有饭吃,如今既然其它地方也有,那就没必要挤在城中了!

    同时调集禁军维持秩序,朝廷开始在灾民中雇佣一批青壮,让他们负责清理居住区的卫生情况,并且严禁灾民随地大小便,另外朝廷也开始免费提供热水,所有灾民不准再喝生水,食死物,若是成年人违反,鞭挞十次,孩子违反,父母各鞭挞十次。

    营地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难民中劳力是不缺的,只是缺乏组织的人。

    按照赵頵的册子中的建议,三司专门安排个官员前往各个难民安置点,领导组织建设营地事宜,同时选取一些有威望,能识字的人作为临时管理者,组织难民们自建、自修。

    同时吸取了赵頵的另一个建议,以工代赈,挑选出青壮,去修缮被大水冲毁的桥梁,官道,以及房屋等等。

    不过没像赵頵那样大方的给工钱,朝廷所付出的仅仅是一顿饱饭。

    而在营地里躺着的人只能每天领取两碗稀粥,差别对待之下,难民们干活倒也积极!

    除此之外,对于已经发病的难民,朝廷做了强制措施,命令禁军将其集中隔离,按照以往,这些人基本等于被判了死刑,等死就行了。

    不过这次不同,有了赵頵的册子,朝廷组织了人手来救治这些生病的难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