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残阳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晋州出援

    晋州来的援军确实是保民军,不过不是秦川带领的,而是金永成带领的,秦川还在回来的路上。

    徐元礼收到了宜宁柳县令的告急文书,就和李惟俭、李泰、李雍等人商议援助之事。

    金诚一此时却不在,他觉得自己在晋州完全被架空了,无法为国效力,正好固城的金时敏占了空城咸安,他就跑去咸安了,还举荐金时敏当咸安的郡守(当然这个举荐要朝廷批下来,不知还要等多久),连升三级的金时敏自然感泣流涕,表示一切听招喻使金大人的指示。金诚一要金时敏立即攻打昌原,但金时敏还是有点脑筋,知道自己手下的两千多号兵都是些什么人,乡兵、民壮、衙役、逃兵,甚至兵器都配不全,去攻打有火铳助阵、还有城墙据守的倭军,纯粹是去找死。于是他借口没有火铳,无法与倭寇对阵,将事情拖了下去。

    但金诚一急着要找回场子,替自己挽回名声,就派人到全罗道水军那里去要了几十杆火铳和一些火箭,那些火铳都是高丽人自己粗制滥造的火铳,只能当近战用的霰弹枪,但金诚一不管,强令金时敏出战。金时敏就派人到昌原去侦察,发现那里有近千倭寇,自然不敢去打,就给金诚一谎称说有三千倭寇,不仅不能去打昌原,还要加固咸安的城防。金诚一也吓了一跳,自然也就熄了光复昌原的心思,但他也不想回晋州去当菩萨,被人高高供起,就继续呆在咸安当金时敏的婆婆。

    晋州的徐元礼则巴不得金诚一永远呆在咸安不回来,他好在晋州当他的土皇帝,他还指示李惟俭、李泰等人发动晋州和泗川的士绅,向朝廷上书,举荐自己当晋州、泗川的府使,毕竟金海何时能光复还是个未知数,他这个名不副实的金海府使确实该换个头衔了。当然朝廷批不批,何时批,甚至能否接到这份上书,他也不太关心,只要晋州上下都听他的就行。而且他现在手下也募集了三千兵马,足以控制晋州的事态了,再加上听他号令的三千保民军,以及晋州和泗川两地近两万的乡兵、民兵,徐元礼真正成了一方诸侯了。

    秦川走后,他老老实实听从秦川的建议,“广积粮缓称王”,也不去招惹东边的倭寇,即使他知道咸安是座空城也不去占,把咸安当作与倭寇心照不宣的缓冲地。后来一股倭军占了咸安,他找来李惟俭和保民军的李雍商议,一问才知只有百十个倭寇来占咸安,看来也是不打算守的,多半是为完成上面的任务来做样子的,于是决定不去管咸安。

    但昌原南边固城的金时敏却趁机赶走了倭寇,占了咸安,而倭寇也没来反攻,看来倭寇那边确实是兵力不济,这让徐元礼有些郁闷,早知道该他出兵去占了咸安的。金诚一则高高兴兴的跑咸安去了,表示要反攻昌原、反攻釜山,徐元礼则干脆称病赖在晋州不走,让金诚一这个光杆司令跑去咸安忽悠金时敏,顺便替晋州当门神。

    宜宁告急,徐元礼决定还是要救的,宜宁和咸安正好是晋州东面的南北两大门,宜宁有失,倭军可以直接威胁到

    晋州,但派谁去呢?他手底下倒是有些将佐,但他都不怎么相信他们,更不相信自己的那些兵,特别是和保民军一比之后,他认为自己的兵马充其量只能用来守城墙,打野战就算了。

    徐元礼对李雍说道:“秦保民使去了一个多月了,有信回来吗?他什么时候回来?”

    “前几天倒是派人回来报信,说是过了南原了,正加紧往回赶。”

    “他没有去全州吗?”

    “没有,秦大人说是怕这边倭寇来犯,所以就不去全州打扰巡察使大人了。”

    “哦,”徐元礼早先也通过保民军的渠道,知道了龙仁大败真相,虽然对李洸的失败有预见,但没想到数万大军居然会败在区区三千倭寇手下,而且这一败就溃退几百里,简直把高丽的脸都丢尽了,看来李洸巡察使的位置怕是要坐到头了。

    “另外,秦大人还说,小早川隆景的主力已经北上锦山,估计要从北边对全罗道下手,庆尚道西边的倭寇军力不强,暂时无力西犯晋州。”

    “李雍,现在倭寇进犯宜宁,宜宁派人来求援,你保民军派得出兵马去救援吗?老夫这里虽然也有些兵马,但要镇守晋州,无法抽身。”

    李雍想了想,说道:“大人,这事我得回去和众人商议一下,您知道,秦大人走时,吩咐营中大小事务由下官和老崔以及尹参谋三人共同决议。”

    徐元礼等人自然知道,现在保民军真正做主的人是崔成焕和泗川的金永成、老朴,李雍只是负责与官场打交道的渠道,做不了主,但他们确实不愿和崔成焕这样一个老兵坐在一起商议事情,太掉价了,有事都是找李雍。

    “行,你赶紧回去和他们商议,军情似火,不得延迟,即便你们秦大人在此,也会迅即决定的。”

    “是,大人,下官这就回去。”李雍起身告辞准备回去。

    李惟俭也站了起来:“大人,下官也和李雍一起去,尽快让保民军上下做好出兵准备,争取明后日就能出动。”

    “好,你去吧,如果保民军出兵还需要什么,尽可来报,李泰大人那里也尽量补齐他们所需。”

    “是,大人。”

    李雍和李惟俭出了城,现在保民军已经完成了东门外的堡垒了,一部分军官和士兵、以及所有的粮草物质都进了堡垒,但大部分的官兵还是驻扎在原来那个大营里面。李雍知道崔成焕和尹佳慧也住在军营里面的,就带着李惟俭去了军营。

    崔成焕得知要出兵救援宜宁之事后,不敢专断,就把尹佳慧和张蒿、宋成也叫来,大家一起商议。尹佳慧和张蒿、宋成基本不说话,尹佳慧还是拿着纸笔在做会议记录,商议的主要还是李惟俭、李雍和崔成焕三人,最后在李惟俭的力主之下,同意出兵。

    但派谁领兵也是个问题,在座的要么不会打仗、要么资历太浅,崔成焕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派快马去泗川通报消息,顺便让金永成过来领兵,宋成你选一千新兵,再带上

    近卫队的步兵明天先走。估计宜宁那边的倭军并不多,宜宁城里还有不少官军,把倭寇赶走就行了,没必要死战硬拼。”

    “是,大人。”

    管炮队的张嵩却站了起来,说道:“秦大人走时,几乎把所有的火枪都带走了,如遭遇倭军用铁炮射击,我军势必被动,职下建议带职下的炮队跟随出战。炮队训练这么久了,也该上阵杀敌了。”

    “炮队移动缓慢,救兵如救火,岂能耽搁。”李惟俭说道。

    “职下只带八门轻炮,用大车拉上,晋州到宜宁路途平坦,定不会拖了后腿。大人,这炮队必须上阵经历一番,否则以后难以实战。”

    崔成焕说道:“好吧,你这回就一起去吧,但每门炮仅限三发,不得多射。”

    李雍却问李惟俭:“城里还拨的出火药吗?大人您看这炮队一出,又要耗去多少火药弹丸,这都是钱粮啊。”

    李惟俭却反问道:“这城里的火药,早让你搜刮尽了,哪还去找?你们秦大人走时,不是让你派人去大明山东买吗?有消息回来吗?”

    “下官已经让家里的两条船载了两千石粮食过去,但现在还没有回来。”

    “实在不行,还是去找李舜臣吧,你家大人不是从他那里讹来了这么多炮吗?”

    “李大人,这不是讹,是各取所需啊,再说现在水军正在和倭寇打仗,估计也没有多余的火药给我们了。”

    “李舜臣那里听说消灭了许多倭寇水军,此时属实吗?”

    “李大人啊,官场上的事你难道还不清楚吗,李舜臣他是在和倭寇水军打,但打的都是倭寇水军的小股运粮船队,倭寇在釜山那边有上千条船,他哪里敢过去和倭寇水军主力较量。前几天他才从泗川回去丽水老窝,听说是火药箭矢用完了,还留了些伤兵在泗川由我军来照看。”

    “他报上来说是在泗川和倭寇打了一仗,是怎么回事?”

    “是打了一仗,倭寇派了三只渔船装成打渔的,想把一支忍者的间谍队送来泗川上岸,结果刚好撞上李舜臣带水军来泗川,全给打沉了,那只上岸的忍者队也被我们全灭了。”

    “呵呵,邸报上说他打沉了十多条倭寇战船,还有两条倭寇的安宅船呢。”

    “安宅船?什么是安宅船?”

    “就是倭寇水军的主力战船,像我国的板屋船一样。”

    “泗川那里,倭寇确实只来了三条渔船。”

    “不管他了,你们尽快做好准备,明天出兵,金永成何时能来?”

    “快马一去一来,要两天,估计最迟后天,他就能追上来。”

    “行,你么准备去吧,老夫这就回去禀报徐大人。”

    崔成焕、李雍等人把李惟俭送走后,又继续开会,崔成焕对尹佳慧说道:“尹参谋,此次出兵,未经秦大人允诺,虽属无耐,但秦大人回来之后,某一人向秦大人请罪,与他人无干,望尹参谋与秦大人说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