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素颜
字体: 16 + -

第37章 河狸先生

    留守黄石公园的其他动物,仍在利用秋季的最后一抹阳光努力增重。在这种季节每一餐都很重要,如果它们没准备妥当,肯定无法捱过漫长的寒冬。

    飞标的狼群开始在黄石公园中央的河谷出没,它们时时都在留意,有没有动物处于老弱病残之劣势,并将劣者淘汰。这慢慢令红牛麋鹿心生恐惧。这里的柳树以前要低矮很多,很多都只到人的膝盖高,高的也不超过腰身,每一棵树都有一只麋鹿盯着吃,直到吃光所有的叶子,小树再也长不高了。

    但狼来了之后,麋鹿学会要避开它们认为有危险的地方,例如黄石河谷地区,河岸因此很快就开始显露暂时获得解救的结果:小柳树发芽了,长出了新叶。这些小柳树对黄石生态系统很重要,柳树可稳固河岸,泥中的柳树根可预防河水冲蚀河岸。柳树也为鱼类、水禽、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提供栖身之所。河岸绿了,河水清澈之后,会有小鱼在河里诞生。小鱼吸引来水鸟,使得河谷生机盎然。公园内水道里的河狸,原本几乎绝迹,因为麋鹿吃光了它们的食物来源,即柳树等植物,而现在植被重新长出来,河狸又开始忙碌起来。

    河狸是自然界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师,它们现在跑来这里咬断一些幼树,将这些树木搬到下游处建造一座水坝。也并非所有河狸的栖息地都必须有要堤坝,不过,要把湍急水浅的小河变成平静深水池塘,堤坝是必要的。伐木工人、测量员、建筑工人和工程师,全部都是河狸的日常角色,河狸也拥有所需的工具和技能,完成多种工作。

    河狸工程师担当重要角色,建筑堤坝只是工程的一部分。河狸要顽强抵抗诸多猎食者进入自己的领地,并与各种大自然的力量抗争,因此为自己创造一小片乐土是必要的。当然了,河狸先生并非孤军作战,这样浩大的工程须要举家出动,咸的配偶拉拉氏既分享家园,亦分担工作,它俩因此建立可能维系终生的配偶关系。

    乐园工程由零开始。首先充当伐木工人的河狸先生咸用凿子一样的牙齿啃咬小树的基部——但也不用咬断整个树干,啃掉靠近河岸一侧的一大半就好了,其余的交给风来完成。秋风乍起,树干开始嘎嘎作响,然后小树倒伏在河岸上。河狸先生在水流的帮助下将树木运回工地。建筑工人拉拉氏将树木的枝叶铺在河床上,用数根垂直插入河床的木桩固定,然后再堆上大石块以加重份量,不让水流冲走枝叶。在水坝上层建筑工人还要在木桩之间穿过一根长树干作为横梁,之后叠加多层的杂物和树木,压实以固定位置,漏洞以泥土堵塞——堤坝基本上已成形,底层是枝叶,中层是石块,上层是树干和杂物堆砌成的三角形构架。

    这里不存在建筑材料短缺的问题,尤其当建筑材料是木头时,而河狸这种动物一辈子都在使用这种材料。但是,无论河狸有多了不起,无论它使用木头的方法有多巧妙,河狸夫妇最多也只不过把木料切成合适的长度,但这就是合格的工程师。

    当水位上升时,河狸在堤坝上加上更多层三角形构架,令堤坝更高更阔,整个过程须时大约一个月。而完成这一伟大工程需要巧妙构思和选址,这就是测量员的工作:水坝的基础是下游一侧为平缓的斜坡,排水通畅,使得木桩足以支撑大坝结构;上游这一侧则陡峭得多,而且还盖着泥土,以保证水流向下坠,而不会推走下方的支撑结构。河水继续流过堤坝时像泄洪道一样向下流淌。换言之,堤坝并没有阻隔河流,只是把水流速度减慢,而在堤坝之下河水依旧流通。

    这座水坝会令河水水位上升,进而灌溉周边区域的很多植物,形成一个完美的湿地栖息地。这也是河岸地带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

    小石蝇幼虫是鳟鱼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如果没有这类河岸地带,这些小家伙就不会存在,而鳟鱼就无法填饱肚子;鱼鹰也就没鳟鱼可吃,会跟着饿肚子,要是不想饿死,就得另觅它处谋生。

    在这处河岸地带,所有动植物的生存是息息相关。河狸夫妇在夏天时就在这片山谷把一条树木丛生的小河,变成一片约二十亩的湿地。红牛麋鹿和它们在夏天分享这片湿地。

    当堤坝的水位到达满意水平后,河狸夫妇停止了建造,但也必须时时维护。这是动物王国中最庞大的建筑之一,它是一道拦截河流的水坝。就像是人类的长江三峡大坝,这个由咸与拉拉氏夫妇河狸家族设计、建造和维修的大坝,将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最终成为一件祖传的遗产。

    不过,这么大笔家产必须时刻加以照看和加固。一旦下了大雨,泄洪道就得拓宽,以倾泻上涨的河水,避免堤坝被其冲塌。洪水退去后,水坝得再次修补,河狸夫妇很清楚每根木料的确切位置,它们夫妇努力将其修复完整。大木料被用来加强结构力量,小树枝、树叶和泥土,则是填充空隙的材料。它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建造一个湖。秋天,它们把树干和枝叶沉在湖底,待到冬季湖面冰封之时,它们就会潜到冰下,到“冷藏库”中取食绿叶。

    即便建立了家业,河狸也是一张新面孔,即使当黄石已经被设立为国家公园,河狸还是几乎被毛皮猎人捕猎殆尽。它们也是今年才在海登山谷重现的。狼和河狸是第一次见面。这里的红牛麋鹿被狼群追逐,因而没什么时间吃柳树了,所以柳树到处发芽,因而让河狸有更多的建材,加固和升高堤坝。但自从灰狼来了之后,狼嚎让河狸一家感到不安,它们不得不将水坝扩建的更大,制造更大的湖面藏身。飞标一家的出现带来级联效应,整个生态系统都受到影响。

    黄石公园在揭示生命的复杂性,同时也暴露出它脆弱的一面。在它高高的山脊上,所有迹象表明白巴尔干松树情况不妙。从上方看起来似乎是秋色沾染了一个常绿的世界,其实是这些树正在死去。树干上树脂形成的小疹状斑块,是被山松甲虫入侵的证据。极小的甲虫正在啃穿这些树的防御表层,一旦进入内部,它们就产下大量的卵。卵会长成吃树的幼虫,它们已经杀死了这棵松树。如此这般,这片松树林很快就会死光。

    每棵死掉的树,会给在秋天仰赖其恩惠的所有动物构成威胁。在为即将来临的寒冬做最后准备时,熊会吃大量松子等高热量食物来增厚脂肪层,变得足够胖以熬过没有食物和水的漫长冬季,但松子正在减少。山松甲虫是黄石生态系统原有的动物,唯一能阻止这些甲虫的是严寒。以往山松甲虫害都发生在较低海拔,科学家认为白皮松所在高处的低温会杀死山松甲虫。但是,最近这里的气候已经变得越来越暖和,而巴尔干松是种需要寒冬的树,它们很不幸。地球上没有哪个地方,能够对抗气候变暖,无论是极地还是在赤道。

    天气骤变,刚刚还阳光高照,暴风雪说来就来,太突然了。还在外面游荡的灰熊熊大终于走回洞穴,躺下安眠。多数灰熊会用它的巨大爪子,用力挖掘一个舒适的地洞,它们通常会先往下挖个坑,再接着斜往上挖,挖出一个深洞,因此雪融化产生的湿气不会跑到洞底,而是会被洞口前端的小盆口接住。有七成的灰熊在北向坡挖山洞,其他灰熊则利用现成洞穴,例如崎岖岩壁的山洞,熊大因地制宜,利用岩洞过冬。但它也不是因陋就简,草草了事,而是耐心地把一些草枝拖回山洞铺床。它也因此一次次惊吓了大角羊无冕。岩壁里面的洞穴非常深,很保暖,很适合在里面冬眠。

    熊大等待这种暴风雪开始才冬眠的理由有两个:新雪会覆盖灰熊走向洞穴的足迹,避免在梦中被猎杀;而且,对往后的寒冬而言,这场雪是绝佳的保温绝缘材料。

    灰熊在冬眠期的生理运作方式发生变化。熊大活跃期的心跳频率和人差不多,每分钟是70到90次。冬眠期间的心跳,则减低到每分钟15次。此时食物稀少,熊降低心跳速度、呼吸频率和代谢作用,保存多数体能,从而捱过长冬。灰熊的心脏有好几个月都能维持缓慢跳动,而如果人类心跳速度这么慢,恐怕连两周都撑不过。

    暴风雪带来冬天,黄石公园仿佛时钟又转了一轮。人类世界的所有痕迹被隐藏了起来,提醒人们在140多年前被创立为国家公园的这片广袤原野,是地球上最遥远的地方之一。

    在200年前的一个冬天,一个设陷阱狩猎的猎人,孤身深入到落基山脉的心脏地带。在黄石河上游的附近某处,猎人发现一个遗失的世界,一个受冰、火和硫磺所支配的奇境,一个极端的世界考验着所有努力在此存活的一切生物,一个也许是地球上蕴藏着最多宝藏的荒野。在这里每件事物的命运,由几乎不可思议的力量所掌控。这里被起伏的山峦与世隔绝,而正是它所处的位置与高度,让它如此与众不同。

    黄石公园的冬天,零下40度,华氏还是摄氏其实都无所谓,对两种温度制来说,零下40度的意义都一样。每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黄石公园被冰雪冻得结结实实。但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地方,这儿的冬天同样不寻常,在这一个冰冻世界的中央却有滚烫的热量。

    在黄石公园的下方隐藏着一种奇特的东西,地质学上称之为岩浆,从地球的深处几乎直通到冰冻的地表,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刚好通到这里。然而,正是岩浆的喷发作用,使黄石公园闻名于世。

    黄石公园有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热区域,这里有超过一万个地热景观。这里的地热喷泉数目,超过世界其它地方的总合。“老忠实泉”是黄石公园地热喷泉中的明星,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它就往空中喷出五千加仑的水,喷柱高达四十五米。但它所展示的力量,其影响力远远超过表面上能见到的——如此冰火两重天,事情看起来很矛盾,但正是这地下的热源使得冬天的黄石公园,成为美国最寒冷和最艰苦的地方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