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兴衰
字体: 16 + -

第一卷 新政 第五十三章 朋党

    纵观两人履历,鄂尔泰和张廷玉都是文人出身,都是能干之臣,,可是因为这种原因,两人从雍正末年开始就一点点离隙,从最开始的互相瞧不顺眼,到后来的争论拌嘴,矛盾一点点升级。

    鄂尔泰与张廷玉不和始于雍正十一年以后,因为那时在外任职的鄂尔泰刚刚调回京城,俩人才有了面对面的交集。

    那时俩人堪称雍正的左膀右臂,而论地位张廷玉明显高于鄂尔泰,张廷玉那时是军机处的领班,堪称宰相。

    可鄂尔泰的功劳也是不小,虽然被削去了爵位,可在雍正眼里鄂尔泰仍旧是劳苦功高之人,特别是鄂尔泰刚刚回来的那时,雍正视之如亲兄弟,这待遇只有十三爷和年羹尧有过,这让一向高傲的张廷玉也是心生妒忌。

    特别是在雍正十年鄂尔泰刚一回京,雍正马上把他招进军机处,竟然把鄂尔泰排名排在了张廷玉之前,这让一手创建军机处的张廷玉很是气愤,看鄂尔泰就开始不爽了。

    鄂尔泰性格豪爽,做事不拘小节,而张廷玉性情高冷,做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也是俩人矛盾的重要一点。

    性格不合,就难以为友,以至于慢慢发展成敌人了,俩人虽然同在军机处班房坐班,可平常基本没有交流,就算打了照面也是冷脸相对。

    俩人这样对立,自然身边围绕的人就有分别了,他俩是满汉的代表人物,也是最大官职的官员,所以朝廷内外官员纷纷站队。

    虽然最开始满臣多依服鄂尔泰,汉臣多依服张廷玉,可后来却是依服鄂尔泰的多于依服张廷玉的,这与俩人的性格有关。

    鄂尔泰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特别是很看重人才,他在云贵多年,跟随他的很多将领都被他举荐升了官职,所以他在军队中威信很高。

    鄂尔泰经常被皇上委任为乡试和会考的主持官员,很多初入官场的士子都把他当做老师看待,而他也是不分贫穷贵贱,都积极帮助,这也让他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口碑越来越好。

    而张廷玉就跟鄂尔泰不同,他性情高冷,文化高深,所以一般人入不了他的眼,除非是有大才艺者才能得他青睐,一般文人都不得近身。

    俩人风格完全不同,鄂尔泰就像开了个夜总会,只要好欢乐者都能进入把酒言欢,而张廷玉开的却是高端俱乐部,只有有了建树的人才能入会,而且实行的是严格的会员制,以茶会友。

    两方人马也是经常互相诋毁,鄂尔泰方骂张廷玉方是老古板老迂腐,张廷玉方骂鄂尔泰方为乌合之众往来多白丁,一时间很是热闹。

    其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是最忌讳官员结党的,因为朋党是以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垄断仕途,独占各项经济权益为宗旨,以党同伐异为特征,而以残害政敌为其实现目标的手段,简单点说就是在中央政权内部,形成的不同的政治派别或利益集团。

    “朋党”极具破坏性,造成统治集团分裂,直接危及一代王朝的稳定,更为严重的是导致社会动乱,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掌权,控制朝政,朝政大乱,唐末“南衙北司”之争、“牛李党争”等,各党派拉帮结伙,互相攻讦,以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

    特别是明代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东林党的党争最为严重,阉党利用厂卫等特务机构镇压异己势力,把持朝政,陷害忠义之士,无恶不作,终致明朝灭亡。

    总结朋党之祸,正所谓“国无党祸而不亡”,朋党的恶性膨胀造成了朝政的紊乱和一代王朝的毁灭。

    这引起清朝统治者对朋党之祸的警惕,力图吸取前朝教训,防止朋党的滋生,一旦发现“朋党”,即予以严厉打击。

    清朝顺治年间,为防止宦官结党专权,避免重蹈明末覆辙,顺治帝裁撤厂卫制度,将宦官事务一律归属内务府管理,并从人数、品级等方面对宦官进行了全方位的限制,剥夺了宦官权力,为防止文人结党,讽议朝政,从思想上巩固清朝统治,禁止文人学士以诗会友,聚会议政。

    顺治十七年,顺治帝严厉申

    饬:“请敕部严饬学臣实心奉行,约束士子,不得妄立社名,纠众盟会,其投剌往来,亦不许用同社同盟字样,违者治罪。倘奉行不力,纠参处治,则朋党之根立破矣。”同时,还实行官吏选拔的回避制度等,以期全面且彻底地斩断朋党滋生的土壤。

    康熙帝曾经明确地说过:“明末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于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必亡”。

    这可是康熙帝经过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因为康熙初年,四大辅臣之一的鳌拜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乃至滥杀政敌,其权势之盛,凌驾于皇帝之上,致使政治紊乱。

    此后,又出现了索额图、明珠等满洲贵族结党,徐乾学、高士奇等为代表的汉人结党,他们私相勾结斗争,贪污腐败。

    康熙末年,九子夺嫡,各皇子为争夺皇权自立门户,拉帮结派,政局一度混乱,可见当时朋党问题的严重性,康熙帝对其严厉打击,才稳定了政局。

    雍正年间朋党也很厉害,八爷党在胤禛已经登基,大势已去了的形势下,仍旧死性不改,妄图死灰复燃,再加上后来的年羹尧的结党乱政,这些着实给雍正以沉重的打击,也给朝廷带来了很大损失。

    雍正帝深受党派斗争的危害后,作《御制朋党论》 :“今之好为朋党者,不过冀其攀援扶植缓急可恃,而不知其无益也,徒自逆天悖义,以陷于诛绝之罪,亦甚可悯矣。朕愿满汉文武大小诸臣合为一心,共竭忠悃,与君同其好恶之公,恪遵《大易》《论语》之明训,而尽去其朋比党援之积习。”

    他把这篇《御制朋党论》张贴在乾清门,让每个进宫的大臣每天都看一遍,以示警示,可见雍正对朋党的深恶痛绝。

    虽然各朝个代都深受朋党之争的危害,也都采取了很多严厉的措施,可却难逃“割韭菜定律”,打倒一批,没几年就又兴起一批,真正的层出不穷。

    这也可以理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官的地方就有朋党,这是社会规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