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兴衰
字体: 16 + -

第一卷 新政 第五十一章 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就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为政府官员管理的方式。

    原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湖南,湖北等地,居住着苗、彝、壮、白、瑶等少数民族。这些地方交通闭塞、习俗固弊,经济、文化落后,直至清初仍实行着野蛮的土司制度。

    各处的大小土司如同部落主,广大土著居民皆是他们的奴隶和部卒,土地、山林、水源,包括土著居民人身全被土司占有,土司与土民成为世代不变的主仆关系。

    土司所到之处,土著居民都要跪在地上膜拜,土司有权对其“子民”任意处置,任意占有、转让、出卖,吃酒游乐时,常以射杀土著居民为戏,祭祖敬神,也把土著居民杀死作为牲祭,稍不如意,便用割耳、断指、抽筋、剥皮、宫阉等酷刑。

    至于夺其财物、勒交赋税更是随心所欲了,土司都拥有军队,林立的大小土司,如同大小王国,对中央形成威胁,临近的官兵略加过问,马上刀兵相见。

    土司制度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交通不便、民族文化差异巨大的情况下,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土司世代为官,独霸一方,更有一些土司专横不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司制度已日益腐朽落后,废除它已成为必然,明朝就已经开始酝酿取消土司制度,改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府、厅、州、县等机构,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直接管理,这种方法被称为“改土归流”。

    早期的改革是缓和的,甚至说是温柔的,只能在遇到土司绝后、土司之间互相仇杀或叛乱被平定、土司犯罪革职等,当地的土司制度即被废除,改由流官接任,可是这样太过缓慢和消极。

    雍正帝即位,西南各省地方官纷纷上奏,要求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众臣认为,解决问题唯一办法就是加大“改土归流”的力度,彻底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雍正帝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当即取消土司制度,改为一律由中央政府派官的流官制度。

    改土归流后正式实行后,部分曾经的土司不甘心失败,时刻图谋复辟,而有些清军在新地区肆行抢掠,有的流官不善于管理,骤然增加赋税,兴派徭役,自身又贪赃勒索,加之新设营汛部伍大多从邻近地区抽调而来,致使原来地区力

    量空虚,不仅使原土司有了叛乱的口实,也给了他们以可乘之机,结果是反叛四起,朝廷在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面临破产。

    而雍正帝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是他新政之一,绝对不能夭折,那样无法面对朝臣,所以他下决心要大力推进“改土归流”政策力度,鄂尔泰被他第一个想到,实际上鄂尔泰是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的。

    虽然鄂尔泰被雍正赋予了巨大的权利,连时任云南总督的扬名时都要听命于他,可是鄂尔泰深知这权利背后的巨大困难和风险,所以他感到很是惊讶。

    他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是没想到自己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也没想到会被皇上这么看重,所以一时不知所措了。

    鄂尔泰直到读完宣旨太监递给的雍正亲笔信后,方才缓过神来。

    这封信坚定了他完成任务的决心,因为雍正在信里措词诚恳,完全把鄂尔泰当成了亲兄弟般,这让鄂尔泰很是动容,所以他草草写了个谢恩的折子后,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赴任的道路。

    可一到任,现实还是给了他一个不小的打击,各地土司依靠有利地形与清朝军队作战,面对人数武器粮草都占劣势的土司部落武装时,清朝军队一点也占不到便宜,甚至被打得节节败退,很多将领开始怨言漫天,一致请求放弃这些地区。

    鄂尔泰到任后先整顿兵务,杀了一批临阵脱逃和畏战的将领,士兵的士气大振,再加上雍正不但授予他云贵总督实衔,还加“兵部尚书”衔,真正成了一品封疆大吏,所以威信大增。

    他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起了很好的表率,被士兵们成为“鄂疯子”,所以取得了连续的胜利。

    特别是鄂尔泰对向官兵挑衅的广顺长寨土司的用兵,堪称经典。

    一开始长寨土司负隅顽抗,遭到了鄂尔泰亲自带领的军队毁灭性的打击,长寨土司被摧毁,鄂尔泰马上奏请朝廷派流官治理,在此设长寨厅(即今长顺县),这是鄂尔泰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的胜利开端。

    长寨事定,雍正帝在批复派遣长寨厅的第一个流官的同时,破格升任鄂尔泰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

    因为这三省改流的任务最重,鄂尔泰受命后,立即全面了解三省特

    点及三省土司情况,进一步制定了改流和用兵的计划。

    他对土司用兵,政策性极强,轻重缓急,把握得当,长寨地区改土之时,各处土司态度都很凶横,官兵所到,土司皆挟众反抗。

    鄂尔泰命总兵挥师挺进,攻陷一个个塞垒,坚决镇压敢于反抗的大小土司,很快便征服了永宁、永安、安顺等一千三百多个寨子,广顺、定番、镇宁等六百多个寨子。

    后来镇沅和广西的泗城土司也被歼灭,这些地区都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政策,一时之间战果辉煌,鄂尔泰风头无两。

    黔东苗岭山、清江、都江地区是贵州省著名的“苗疆”,周围三千余里,土塞一千六百多处,左有清江可达于楚,右有都江可达于粤,古州据中央群塞环于四周,地势险要。

    鄂尔泰深感对这一地区改流难度更大,便找熟悉此地地形的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商量对策,雍正四年,张率兵击退前来抗击官兵的苗司军队,攻入古州城。

    然而,“苗疆”的土司屡败屡起,尽管张广泗有勇有谋,也难以顺利进行“改土归流”。

    雍正甚至把宝亲王弘历和和亲王弘昼,派往辅助鄂尔泰“改土归流”,更是调集各方人马进入黔东南,可各反叛土司依旧疯狂反扑,一时间,“改土归流”进入了僵持期。

    也就是在那个时期,鄂尔泰与宝亲王弘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连弘昼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都对鄂尔泰尊敬有加,这也为后来鄂尔泰东山再起埋下了伏笔。

    雍正七年,鄂尔泰在云贵广西三省总督官职上,加衔为少保,雍正十年召至京城,任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的地位,后来又因为“改土归流”之功晋封为伯爵。

    同年,因清政府在西北两路用兵,他出任三边经略,赴陕甘前线督师,数月后回京复命。

    雍正十三年,贵州改土归流地区土民叛乱又起,雍正帝迫于群臣弹劾鄂尔泰的压力,以对叛乱的事情经理不善为名,削去鄂尔泰伯爵之位,但对他信任如故。

    雍正去世时把鄂尔泰当成了乾隆托孤大臣之一,辅助乾隆顺利登基和政权过渡,乾隆亲政后把鄂尔泰列为总理事务大臣之首,恢复了伯爵荣誉,一时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满臣之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