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皇后是拐来的
字体: 16 + -

第八十一章 风云突变

    回去一路顺利,虽然稍微贪了点晚,到底赶在晚饭时回到自己院子。

    晓梦的掩护打得不错,连姜嬷嬷和雁回都没有察觉。

    筱筱强打精神探望了下两人。

    回头连晚饭都没吃,就躺倒在床上。

    从筱筱一进门,晓梦就发现她的情绪不对,问也没问出什么。

    等筱筱歇下后,她去找了莫名。

    莫名想了一路,想明白了许多事。

    其中最让他震惊的就是

    姑娘八成是王爷掠来的!

    她不是将士遗孤,有爹有娘有家族。

    如果没猜错,她应该就是柳州王家三姑娘。

    王爷此举到底是为什么?

    不管为什么,王爷对姑娘是罕见的特殊,甚至说特殊的好。

    可姑娘未必如他一样,恐怕时时刻刻想逃开他,回到自己家。

    今天见筱筱哭的那么伤心,莫名一冲动,差点带着她跑路。

    后来察觉王爷那个黄雀在后,才让他冷静下来。

    一路上他都在想着怎么办。

    见晓梦来问,开始他还想隐瞒。

    晓梦说大家都是姑娘这条船上的人,大不了一起破釜沉舟。

    莫名豁然。

    便把所有的事,以及他的猜测,和晓梦一一道来。

    晓梦也是震惊无比。

    同时也很是心疼筱筱,甚至动了带她逃跑的心思。

    莫名何尝没这想法,可这想法有多天真,他也心知肚明。

    在王家大院外,他察觉到有人窥视,听内息响动,应该是王爷和陈头儿。

    可见今日他能带着姑娘离府,偷跑去柳州等等,这一切都在爷的掌控中。

    他们并未现身立刻抓他们归案,说明相当自信他们逃不掉。

    还有更可怕的是,这件事肯定是拔了王爷的虎须,不知道回头会怎么惩罚姑娘。

    莫名这盆凉水浇下去,晓梦也打了个冷战。

    是啊!昨天王爷已经杀鸡给猴看了,今天姑娘又敢捻虎须,这下场……

    两人一筹莫展。

    后来晓梦提议,叫来雁回商量下,不能让她糊涂着。

    回头三个臭皮匠哪怕顶半个诸葛亮呢。

    雁回像听说书的一样,激动的一个劲儿拍大腿,差点拍的和小腿一样疼。

    最后落实到二人的最大担忧,大咧咧的雁回倒认为不足为虑。

    她说“王爷既然当时就放你俩一马,肯定是不想闹大。毕竟他理亏在先……”

    晓梦提醒她慎言,莫要妄议主子。

    雁回嘀咕“我的主子是洛洛,再说,算了,不说这个了。接着说你们的担心多么没必要吧。”

    晓梦,莫名……

    雁回“我猜王爷肯定事先知道,姑娘家乡也没啥人了,他才欲擒故纵,借机让姑娘死心的。所以他断不会戳破此事。否则他不是白废了那么多心机?”

    莫名和晓梦对视一眼。

    齐齐对她拱手“佩服!”

    雁回得意一笑。

    不过马上掉转话头“王爷不计较,不代表咱姑娘会罢休。我算看出来了,咱家姑娘人小鬼大,就看前回“中毒”事件,我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她要是一心要走,定是要想尽办法折腾。”

    莫名和晓梦又被她的聪明镇服了。

    雁回摆摆手“我可比不上晓梦姐的细致和莫头儿的精明。我是在挨板子时,被打明白的。姑娘为了我哭成那样,我总不能糊里糊涂的。”

    晓梦问“那你觉得姑娘真能逃出去?你又不是不清楚爷的厉害。”

    雁回坦白的说“能不能逃出去,我心里也没底,但是我知道咱们该怎么做。”

    莫名和晓梦异口同声“咱们该怎么做?”

    雁回“平时保护好姑娘,关键时候,以命相酬。”

    二人齐齐重重点头。

    果如雁回所料,三天后成王回府,没有任何异动。

    筱筱也在这三天内,把情绪调整得稳定了不少。

    慢慢的众人发现,除了在洛姑娘刚来那天,成王殿下表现的有些异乎寻常外。

    这些天他又变回原来那个冷面鬼见愁。

    筱筱也察觉,那天那个阳光的白袍小将只是流星一闪。

    成王还是那个柳州初见时,眉宇隐着沉郁的拐子六。

    不过对她还算不错,他以公务繁忙为由,让筱筱自己出去玩。

    条件是变装易容成男孩子,早去早回不许出城。

    筱筱自然欢喜的答应。

    如此过了半月有余。

    大赵边界又起战事。

    西北的大月国、突厥和契丹三国结盟,为分一杯羹和策应契丹,两国对赵国悍然发动战争。

    西北军因派出宋家军来增援东北,力量有些薄弱。

    战时一长,恐怕抵不住。

    可北军虽然由成王和赵云负责,东北边界基本稳定。

    但是派去支援高国的王泽楠部和宋飞凤部,还一直和高队同契丹激烈角逐。

    契丹在赵国失利,势必想在高国找回场子。

    加上高国历来就是他们盯着的首要大肥肉,越发疯了似的集中所有攻打高国。

    所以即便有王泽楠,宋飞凤,高寒这些猛将强兵,依旧不能立时分出胜负。

    此时王泽楠和宋飞凤两队人马都不能抽调回赵国,去回援西北军。

    否则就是把高国推向万险境地,沦陷几乎是必然的。

    高国沦陷,赵国势必唇亡齿寒。

    那时赵国西北和东北,三面边界同时临敌,南边还有陈国虎视眈眈。

    赵国也危在旦夕了。

    皇帝接到战报,恨不得把早就送回京城养伤的四皇子,拉出来暴揍一顿。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别以为朕不知道,定北侯是怎么殉国的。

    都是老四那个逆子,惧怕城破丢命,带人偷偷潜逃。

    结果开城门时,被一股设伏的契丹人趁机攻入,外城才被打开缺口。

    为了堵上这个缺口,定北侯亲自率众抗击,才会被暗箭所杀。

    定北侯要是尚在,就不用调西北军过去增援,那现在也就不担心西北撑不久。

    造成如今这么首尾难顾的逆境。

    逆子!逆子!

    皇帝的雷霆之怒,还在于满朝文武竟是无人请战,反而有一小撮人主张议和。

    议个屁和!

    不说朕不是那样的软骨头,就说人家打着就是从大赵身上撕下大块肉,怎么会轻易同意议和?

    一群软骨头,蠢货!

    皇帝当朝杖毙了一个力主议和的官吏。

    因为他竟然荒唐的提出让二公主和亲。

    连陈国这个女婿,朕都看不上,怎么会让堂堂大赵公主,在这种情况下屈辱的嫁给北方蛮夷?

    再说送出去公主,人家就不打过来了?

    天子之怒,万马齐喑。

    最后太子挺身而出,要亲率大军西行抗敌。

    皇帝断然拒绝,众臣也纷纷劝阻。

    太子并未放弃,退朝后,追到御书房,继续据理力争。

    争执到最后,皇帝略松了一点口,说要再想想。

    太子退下后,皇帝沉思良久。

    唤来一个暗卫。

    问他“成王府那个侧妃情况如何?”

    那人“回皇上,一切安好。”

    皇帝“好,放出一点风声,让北边知道。”

    那人领命而去。

    皇帝又叫贴身内侍,问“淑妃的身孕可是确定了?”

    内侍“禀圣上,确定。”

    皇帝顿了顿,才说“护好她这胎,至于以后……”

    后面的话几不可闻。

    内侍“奴才明白,奴才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