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美色
字体: 16 + -

下次我们再相逢,看看谁才是英雄

    您可来了杂家可被那些人给欺负坏了,你可一定要帮咱们拿这个主意啊,那群文臣真不是东西,说什么皇上全是咱们几人害的,要把咱们赶尽杀绝。

    放心吧,张公公,我已经有主意了,明天不是他们要请辞吗?那就同意他们请辞好了。

    不过不能全部都请辞,必须留一位,我看就留李东阳大学时就好了,那为什么不把他们全部清除掉呢?张永有些奇怪的问道,留下一人还是和他们作对,不如全部清掉。

    夏琦摇头道:“李东阳得留下,朝廷中枢没有一个有经验的老臣那怎么行?只要再安排两个合适的人选,不会与我们为难,李大学士也便独木难支了。

    夏琦其实还存着些私心,如今刘健、谢迁辞职,李东阳虽然名声受损,可是在别无选择之下,朝中文武百官还得以他为领袖,别人资格太嫩,没人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有了李东阳在外廷牵制,内廷外廷才能平衡,预防一家独大,自己也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游走其间火中取粟。再者,自己的政策强迫也好、说服也罢,只有获得了李东阳的支持,才能保证执行的官员不会阳奉阴违,把经给唱歪了。

    张公公明天告诉皇上一定不要慌依计行事过了明天那就是咱们的天下放心吧!

    大人绝对会把这事办得妥妥的,毕竟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陛下,你看这是夏大人已经回京了,不过现在他还不便露面,这是他给出的主意,明天他就会正式出面,有师傅在朕就安心了,朕不怕这些乱臣贼子,朕的江山还轮不到他们做主,朕想用谁就用谁不想用谁就不用谁。仿佛夏琦回来他就有了主心骨,一样变得硬气了许多。

    玉阶丹陛。黄瓦朱檐,双龙蟠着汉白玉的石柱。巍巍的龙凤纹雕石牌楼显出威武庄严的帝阙。当第一缕晨曦映在金碧辉煌的奉天殿上顶时,百官上朝了。

    金水桥上,当先三人白发飘飘,宽袍大神,手捧着玉笏,昂然而上。第二排是头戴乌纱方角,身着酱红官袍的六部九卿,次后是穿绿袍的、蓝袍的官员们,一排排目不斜视直入宫阙。

    在午门外短短地一段时间交流,汇合各方得来地消息,官员们已知道宫中和东厂发生的大概详情,人人心中都明白这个一向只知顽劣贪玩的少年皇帝抢先动手了。

    天子震怒,那又如何?皇上拿了厂卫一众家奴,还不是不敢动文武百官一根汗毛?士者,社稷之所依,百官齐心合力,今日早朝定要谏言力争,不除奸佞誓不罢休。

    金銮殿上,面对着一张空空的龙椅,百官士气高昂地肃立着,等待着小皇帝升朝……

    日上三竿,一直压抑着怒火沉默等待的百官已经疲惫不堪,队列已不再整齐,不少人悄悄地更换着双腿站立地姿势,缓解着疼痛的脚跟,气势已悄悄散去。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谢迁不耐烦地对站班太监高声道:

    “早朝时间早已到了,请催促皇上速速升殿!”

    御前站班太监田公公仿佛早就等着百官不耐催促似地,应声从后殿走了出来,慢腾腾地登上丹陛,拂尘一扬,缓

    缓扫了一眼殿上百官,高声说道:“皇上升殿,百官接驾!”

    “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轰喏声震殿瓦,似乎诚心要给皇上一个下马威。

    一夜之间,将心中原本不知该如何应对的强大势力土崩瓦解的正德皇上信心大定,更加相信夏琦临走时的嘱咐和判断,如此气势的山呼海啸不但没能震住他,反而激起了他的傲气。

    男要俏,一身皂。今儿百官来得这么齐整,正德皇帝却穿了一身黑色团龙的常服,衬着他唇红齿白,面如冠玉。

    他轻轻巧巧地走出来,在百官偷偷觑视的目光中镇定自若地登上丹陛,看了看大殿上俯首叩跪的百官,头一回觉得自己是真的站在他们面前,而不必惧怕他们随之而来的一张张利嘴。

    正德皇帝走到龙书案后缓缓坐下,一双亮晶晶的眸子缓缓扫视了一圈,翘挺的鼻子向田公公一扬,唇角露出一丝笑意。

    臣请旨诛八虎杀夏琦,此九人乃奸佞之臣,祸国殃民,扰乱朝纲,请陛下诛之以正朝纲。

    夏春秋得先皇看中为我效力颇多哪是坚定之城况且此次又立新功,诛灭杨家土司,打破白连教的阴谋。

    他们没想到夏琦这一件事竟然完成的这么顺利,而且已经回来了。

    刘健愕然转回身来,只见几百道目光都投注到他地身上,等待着他做出决断。他是百官的领袖,搞出这么大阵仗,如果弹劾一事就此罢休,他的声望将一落千丈,在官场士林都将名声扫地。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臣年老力衰请皇上体恤,老臣乞骸骨随着他一声令下,数位大臣都纷纷上书请ci。他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既然承担了相应的名声,就应该做出相应的事情,明知失败却不能不迎头而上。否则都要反噬自身。

    正德皇帝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请辞大学士一生为国家操劳,既然大学是说年老力衰,唉,这也不是不体恤老臣之人,朕准了。不过李大学士还正年轻力壮,朕不准。

    众人惊得目瞪口呆。不明白皇上这玩儿的是哪一出,这种三请三辞都是把戏,都是逼迫皇上就范的,不可当真,也是众人认定的潜规则,没想到小皇帝这么玩儿,当即就给准了,这让众人真是骑虎难下,尤其是谢谦刘建好不容易得到了大学士的位置,没想到一句话变成了一场梦,颤颤悠悠放出风烛残年的老人老了10多岁,臣领旨谢恩便转身落地的二人走下了朝堂,众人看着他们的背影虚叹不已。

    昨日还是呼风唤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学士,没想到今日便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政治真是让人琢磨不透的一个东西。

    百官见大学士,都被免了职位也不敢声张了,一个个落寞不已退朝。

    果真是树倒胡孙散,也没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堵上去,一个个的只不过是应声虫罢了,他算是看尽了世态炎凉。

    京师北门外送客长亭,马文升、韩文、王华等近百名官员置酒送刘健、谢迁两位大学士还乡。明朝的制度,不论任何大官,一经罢职,是不能再住在京城里的。

    不过回乡的大臣,朝廷亦很优待,赐敕慰谕,家眷准

    予利用公家的驿站还乡,地方官按月供给银米及夫役。这些优待,正德皇帝倒是毫不吝啬,照样赐予两位还乡大臣。

    众大臣望着一袭布衣的内阁首辅,黯然不语。谢迁喟然长叹道:“大地苍凉尚有回春之日,眼看着江山社稷不知败在何人手中,奸佞当道,朝政日非,老夫有负先帝之托,真是愧恨已极。”

    众人听了不禁暗暗叹息,都佥事吕翀恨恨地一击掌道:“空叹息又有何用。不如联络百官,再次劝谏,大不了我等一起还乡归故里,如何?”

    吕翀目光灼灼扫处,有的官员摩拳擦掌以作应和,有些却假意瞧向他处,或藉举杯饮酒之举避开了他的目光,吕翀瞧得心中大怒。

    他正要再做言语,刘健已含笑说道:“罢了,时也命也,想是我大明该当有此一劫,善恶有报,天地有知,四时轮序,纵然雪遮穹庐终有春回之时,那些奸佞又能猖狂多久呢?”

    一个面目黎黑、精神矍烁的大臣上前一步道:“首辅大人,吕大人说的是,我等百官再次进谏,未必没有一搏之力,两位大人何以单独上书,以致为奸佞所乘?”

    刘健一看,是一直在陕西督理马政,被自己调回京来晋升右都御使才一个半月的杨一清,不禁欣慰地一笑道:“一清有此志向,老夫心中大慰呀,如今八虎势强,老夫和谢老是身在其位,明知不可为亦要为之,你们还应韬光隐晦、积蓄力量,以待陛下觉悟时一举擒贼,且勿学老夫两人哪。”

    。今天夏琦装作刚刚回来,这件事与他没有关系,特地从城外向这走来,看到这边有人来送行,也特别赶了过来。

    他来不是装装样子,而也是真的敬仰两位大学者,只是迫不得已要推行新政,所以这两位老顽固必须让他们下台,这也是迫不得已的手段,是在对不住这两位一心为国忠心耿耿的托孤重臣。

    大学士在下有礼了,刘建见他便点了点头,谢迁连理都不理在下,乱臣贼子你不得好死,谢迁看着他瞪大的双眼,仿佛他就是败坏大名的新手,他也有些气自己到底干什么了,天天被人家呼唤为乱臣贼子。

    谢大学时说的,哼,我是乱臣贼子,请问我哪一点符合乱臣贼子,我是乱政了还是乱了陛下的心还是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谢大学士不妨说说我自从进京以来办过哪件事是有为我大名律法的,是强抢民女了还是霸占人家田产了?只要我有一件事违反了大明律法,你请说。如果没有,还请不要信口开河。

    谢迁瞪大了眼睛,仔细想想还真找不到借口。他来了还真没有办过那些荒唐的事情,唉。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谢大学是且看10年之后,整个大明是否如你所说的那样。

    有我的工作就不劳谢大学士来担心了,放心,没了大学士,朝廷一样会运转自如,他本来不是那种尖酸刻薄的人,实在是谢迁说话太让人生气了。

    好好好,老夫就等着,10年之后老夫倒要看看这大明成了何样的存在,你有没有辜负先帝的重托。

    刘大学是敬请期待日后的大明更加繁荣昌盛。相信先皇是绝对不会看错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