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路师途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九章 江州(4)矛盾

    唐峰的举手,让黄汐心里一惊,赶紧拉了拉他的手臂,示意把手放下,有些恼怒的轻叹:“你想干什么?”

    眼见主持人把提问的话筒给了其他人,唐峰放下手,低声道,“太目中无人了,这里可是浙南!”

    在浙南省,抨击浙南教育报,这把浙南当做什么地方了?可以随意当软柿子捏?可叹的是在这江州师范大学,济济一堂的教育界人士,也没人提出异议。

    “你~”黄汐轻唾了一下,李文忠可是知名专家,目中无人,不可一世又当如何。黄汐再信任,也不相信唐峰可以将其驳倒,多是以自取其辱,贻笑大方收场。如此,还不如静默不语。

    “汐姐,待会有机会,我让他认识一下我们浙南的力量。你也重新认识一下我。呵呵。”唐峰淡淡的说道,言语中充满了自信,舍我其谁。

    重新认识?黄汐感受着这句云淡风轻的话,望了望侃侃而谈的李文忠,不禁摇摇头,就是父亲上场辩论,也不一定可以占据上风吧。

    虽然,黄汐早已不把唐峰当做刚毕业的嫩雏,新手,而是一个有着敏锐的教育洞察力,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新颖的教育理念的天降奇人。但还是想不到,此时的唐峰浸淫教育已达二十年,教育思想领先李文忠二十年。

    这二十年,社会的变革何其之大,教育的发展也是天翻地覆。

    当下,唐峰的教育理论之深厚,教育眼界之开阔,教育实践之丰富,教育理念之先进,放眼华夏,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

    “李教授,我是一位孩子的家长,您刚才说的《弟子规》等国学教育,我觉得很有必要。可惜我孩子所在的学校并没有开设,不知道哪里可以学习?”第一个提问的是一位妇女。

    “有志于国学教育,普及传统文化的机构,天京较多。江州在这一方面步子迈的比较小,但潜力很大,开明的家长很多。有一家‘孔夫子国学馆’在滨河路,这是来自天京的分支机构,你可以带孩子去了解下。”李教授意气风发的介绍道。

    “扑哧!”唐峰终于忍俊不住,轻笑出来,凑到黄汐的耳边,低声说道,“狐狸露出尾巴了。”

    黄汐并不清楚“狐狸”指的是李文忠还是提问的妇女,但也不禁随之莞尔,随即再次有些警告意味的喝止:“不要胡来!”

    然而,这声警告还是迟了一步,唐峰眼见有数人举手,索性站起身来,朗声喊道:“李教授,您好,我可以请教一个问题吗?”

    相对于叶小平校长演讲后的热闹互动,此时举手的人并不很多,唐峰的突然起立,就显得孓然而立。

    一时之间,众人都把目光聚焦过来。

    唐峰的起身,再次出乎黄汐意料,悄悄地拽了拽唐峰的衣角,可惜任凭力气从轻到重,毫无反应。等到唐峰一开口,黄汐也就放弃,双手交叉抱着,正襟危坐的做个好观众。

    李文忠的目光也循声而来,见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下意识地以为是江州师范大学的学生。这里是江州师范大学的校园内,场所之内原本也就有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虽非事先安排提问之人,但毕竟在江师大,弃之不理并不合适。更何况一脸的崇拜之色,发言也极其诚恳。于是,李教授的优越感,满足感油然而生,很自然很亲切的吩咐主持人,把话筒递给好学的求问心切的大学生。

    “非常感谢尊敬的李教授给我这个机会。”唐峰拿起话筒,微笑着说道,“刚才听了几教授的发言,我很受启发,但有一个问题一直疑惑不解。李教授一直在说,现今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制度,我们必须培养孩子们的应试能力,通过分数考取好学校。许多学校也正是如此,以学生的分数高低来评判教师的优劣。但是,就在不久前,华金市出了一个新闻,一位高三的优秀学子某科考了99分,丢了1分,因不堪母亲的责骂,拿刀弑母。那么,我的问题就是,对一个家庭来说,‘育分’与‘育人’,哪个更重要?对国家来说,学生的高分与健全的人格又是哪个更重要?”

    唐峰把话说完,并没有把话筒还给主持人的意思,而是紧紧地捏在手中。

    前面几句话,李文忠还保持着应有的笑容,到了华金市的事例以后,立刻感受到了问题的尖锐,两个问题,犹如两把飞刀,刀刀刺中命脉。一着不慎,就会被刺得遍体鳞伤。可惜,问题一出,李文忠连后悔的时间都没有。

    前排座位,叶小平微微一笑,点点头,与旁边之人低声地交流起来。

    许多家长,听闻事例,都不由心中一惊,原本给李教授蛊惑的决心,又开始有些动摇,反思与孩子的关系,甚至有人觉得确实对孩子逼得太紧了。都是独生子女,掌上明珠,谁又舍得孩子学的太过痛苦?

    就是旁边的黄汐,也不由想起了高考时的拼劲,以及父母的忧虑。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李教授脸色有些沉重,“华金市的案例我也曾有所耳闻,实在令人痛心。不过这只是个例。而这正说明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论语》言’其为人也孝弟’,如果每个孩子国学修养较高,都能孝敬父母,又何来弑母这一举动。国家的事自有国家考虑,我们每个家长,每个家庭,谁不希望孩子拿高分考名校?天京大学近十万学生,我敢担保绝大部分人格都健全的很。”

    “李教授此言差矣!想不到目光如此短浅!“

    唐峰拿起话筒继续说道,完全不顾主持人伸过来拿话筒的手,”国家教育的最终目标难道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努力考上天京大学?那没有考上的孩子又怎么办?每年能够考上名校的学生不过是高考的十分之一。在坐的家长,可以扪心自问,你的孩子真的能通过努力,通过补习,考入天京大学等名校吗?考入天京大学就真的算是成功了吗?“

    “据我所知,李教授并不是毕业于名校,而是毕业于夏西师范大学。也不是很成功吗?成功与否,并非看就读的大学,而是要经过社会这个大熔炉的锻造。所以,我认为教育必须要让孩子适应社会,而不是让孩子教育社会,在社会上寸步难行,格格不入。李教授一边要求别人学习《弟子规》《三字经》,一边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入美帝的大学学习,又是何其的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