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奔腾年代
字体: 16 + -

第四章 红灯绿酒不曾有

    未必每一只蝴蝶煽动翅膀都能引起一场飓风。

    开头不变,结局不变。只是在那过程中出现了一丝细小的偏差。

    上一次,叶静初没有追上来,也就没有了接下来的对话。

    身后的脚步声近了,能闻到一股肥皂的淡淡清香传来。

    叶静初这时的叮嘱算是“加戏”了,情绪很激烈的告诉吴华,想办法把下乡的那个名额划掉!

    为了以后。

    为了将来!

    吴华看了她一会,往深里想,她应该早就清楚这档子事的因果,却没有先一步告诉自己。

    是啊……既然别人能动用关系把自己的名额挤掉,自然也就能挤掉她的。

    “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心里确实是有些不舒服,有一股子愤怒。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重活一次,很多事应该能看开了才是。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说的肉麻点,毕竟曾经相爱过,前尘旧怨,像烟雾一样,散了吧。

    回一声“谢谢”,算是对“以前”做个了断?

    吴华慢慢转回身,张了张嘴,却被快步追上来的叶父,态度蛮横的打断了去。

    许是爱女心切,追上来的叶父害怕女儿的态度动摇,所以一上来便唱起了黑脸,指责道:“呐,真不是我看不起你的出身啊,你一个穷山沟沟里出来的娃娃,你再能折腾也就是那样了。我说断了就断了,你也别在纠缠小静了。情况你也都清楚,以后我们小静是大学老师,而你呢?你们压根就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胡搅蛮缠有意义吗?没有意义吧?”

    吴华愕然。我纠缠她?

    呵呵……明明是你女儿给我报的名。

    这前后态度的转变,还真是让人猝不及防。

    本不欲多说,但叶父突然横插了一杠子,让吴华突然心头一动。

    转身,面向叶静初,表情淡然:“假如我以后未必会如你们想的那样呢?”

    “呵呵,人有时候的际遇,谁又能说的准呢。你要是真有那种机遇,也是你的实力,不过……”

    不过你小子是有那种命的人么?

    叶母阴阳怪气的语调,虽然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意思却已经很明显了,从始至终,她就没有看得上吴华,更不用说当她女婿了。

    “还是要说一声伯母的抬爱,不过,还是各自安好吧。”

    话落,吴华像是松了一口气,然后走了。背影慢慢消失在叶静初的视线里,步伐轻快,一身轻松。

    重活一世,即便是不为了争叶静初的这口气,他也要活出个人样来!吴华心里默默对自己说。

    叶静初就这么站着,目送那个背影渐渐地远去,莫名的心里竟然有一丝空落,熟悉又陌生。

    那道背影,就好像自己从来没有认识过——吴华,曾经的男朋友!

    后悔?叶静初在心里问自己,旋即摇摇头,她的命运不应该绑在一个没有任何前途的男人身上。

    下午。

    这一天,吴华做了两件事。

    为了庆祝,也算是自我解放,自掏腰包请几个兄弟下了顿馆子。

    第二件事,数钱。

    宿舍里就他一个人,哥几个酒足饭饱以后组团跑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老乡会”去了。

    桌子上,一共二十七块八毛。数了三遍了,没错。

    吴华叹了口气。

    前世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从来没把钱当回事。

    于是,上午的一顿饭,五个人造了三十块九毛七。老板给抹了个零,花了三十块九毛。

    一顿饭回到解放前。

    缺钱。很缺的那种。

    吴华从床上坐起来,狠狠的扯下来一张白纸,另一只手捏着根笔拄着下巴颏。

    半晌后,他在纸上写写画画。

    下半期的学费,23

    生活费,100往上

    烟酒钱……恩,这个时候好像还没烟瘾,烟钱省了,酒钱,50往上

    ……

    共计:490

    写完,他又换下一张纸。

    家里的日子过的一般,总要拿出一笔钱孝敬老人。

    5000?算了,这点够干什么的,暂定一万吧。

    最后是上大学,这个是大事,马虎不得。

    吴华在读的是一所中专师范,在很多人眼里,中专大概也就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终点了。

    然而……

    吴华知道,中专以后还有大学,考研,博士,博士后。然后出国深造。

    很漫长的一段路,前世,他止步于中专毕业,且,原本“留校”名额被别人抢了,他只好远走偏远山区做了八年的支教。

    吴华至今还记得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村子里的照明工具,还停留在煤油灯的阶段,一到了晚上,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除了必要的事情,哪里的人穷的连煤油都是能省就省。

    当初还是吴华在支教的那段时间,废了好大的功夫,写了好几次申请,村里,镇里,甚至是县城都跑了不下五六趟,才让上面的人记起了这个快被人忘记的村子。

    支教的第三年,村子才通了电。当看到电灯泡亮起的那一刻,吴华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激动,也有无奈。

    而命运的拐点,就是从这里发生改变。

    八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改变一个人。

    望着头顶有些陈旧的灯泡,吴华决然的摇了摇头:“重活一次,那鬼地方打死也不想去了。”

    打定了主意,心里突然的有一丝不忍。和那些淳朴的村民相处了八年,毕竟有浓厚的感情在。

    去是肯定不能去了。不过……以后若是有机会的话,赚了大钱,未尝不能帮助那些村民一把。

    回过神来,吴华又在纸上计算了一下他上大学的开销。

    学习资料钱。

    学费。学杂费。生活费。这些都是钱。

    合计:七千六百块。

    看着这个数字时,吴华有些懵!

    90年代,动辄几千几万块是个什么概念?

    中小型城市,一个百来平米的楼房,三万块拿下。包装修,包水电费。

    一个纺织厂工厂的普工,每个月工资不超过30元。

    奢侈品也有。

    一部大哥大,两万多。

    一台电视,三千。

    一台冰箱,八千。

    畸形吗?

    不是。

    这才是市场常态,大哥大等高端产品刚开始流入市场,制造成本低廉。价格之所以吓哭了普通老百姓,完全在于资本家恶意的炒作,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资本方更注重打造暴发户的优越感。

    拜金,炫富时代的初步来临,就是在一系列欺骗和蒙蔽中,肆意生长,迅速腐朽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还记得当自己苦熬了八年,从那个小山村里归来时。

    面对灯红酒绿的花花都市,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自己渺小的像一只蚂蚁,错愕、茫然!

    八年。

    让吴华与这个时代脱节,仿佛一个山野归来的原始人,被这个90年代末20世纪年代初飞速变迁的时代,嘲笑着,摆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