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奔腾年代
字体: 16 + -

第二章 不一样的心境

    吴华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笑了一下。青涩的脸庞上,带着一丝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沧桑和成熟。

    牌抓完了。

    铁柱应该抓了一手好牌,很嘚瑟:“我这把牌,好几个炸啊我跟你讲!”

    一

    张文静和他伙的,听了后很开心:“你们完蛋了,踹一脚,赌注翻倍!”

    他们吹的很猛,吓的坐在吴华下家的老幺,担心的看他一眼:“三哥,要不咱哥俩趴窝了?少输点?”

    这厮输怕了,脸上贴的纸条密密麻麻,风一吹,扑啦啦的响。

    再回首,眼前是一张张熟悉,却又陌生的脸孔。

    这些兄弟都曾经在他的记忆力留下过浓重一笔。

    吴华笑的淡定从容。

    看了一眼老四床头上的镜子,看着自己的那张脸,笑容灿烂,牙齿洁白:“1993年,我们……久违了!”

    回头,对老幺道:“知道吗?这是我与你们在这个世界的第二次约会。”

    老幺一愣,同时身子往后一缩,那眼神就像是在说,我可不喜欢男人啊。

    他并不知道,吴华指的是——

    前世,今生!

    晚饭前。

    哥几个勾肩搭背的去食堂了,老大孙磊在收拾桌子上的扑克牌,顺便把地扫扫。再顺便,他也等着自己的女朋友,来喊他一起吃饭。

    “老三,脚抬一下。”吴华抬脚,孙磊把他脚下的瓜子皮扫干净。

    一抬头,见吴华倚靠着床栏,用火柴点了根烟,慢悠悠的抽着。

    孙磊笑骂道:“你抽烟就抽烟,眼睛还盯着表看是几个意思?”

    “看看这烟过期了没,顺便看看有没有美女相约,哈哈。”吴华打趣道。

    叮铃铃~~

    闹钟响了几下,吴华把烟掐灭。

    窗外,传来宿舍阿姨的河东狮吼:“303的吴华,有人找。”

    一个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总是那么让人怀念。

    孙磊看的呆了。连忙小跑到窗户那,向下面看了一眼。

    男生宿舍门口,叶静初一身碎花长裙,披肩的长发随意的散开,有一种“栀子花开”清新自然的美。她仰头张望着,看见了孙磊,大声喊道:“吴华在吗?麻烦帮我喊一下他。”

    孙磊从窗户走过来,吃惊的看着吴华道:“你他娘的还能掐会算了不成?”

    吴华笑而不语,若是仔细的人,依稀能看见吴华嘴角的一丝苦涩。

    只是孙磊并没注意到这些细节,继续道:“你家那口子找你,快点的吧。”

    孙磊打扫完了,把扫帚放在门后。把拖鞋拖了,放进鞋橱里。

    “你小子今晚去了估计也不会回来,哥几个就自己吃啦。你小两口慢慢谈情说爱。”孙磊挥了挥手。

    “怕还是要回来的,等我。”

    吴华从床上跳下来,一边换鞋,一边随意道:“她找我估计就谈点事,帮我带一份,我回来吃。”

    脱下鞋,吴华愣了愣,扭头问孙磊:“哪个是鞋橱是我的来着?”

    这规矩是张文静那娘炮发明出来的,这孙子有洁癖,好处是宿舍哥几个的衣服全归他洗(内裤除外)

    “睡糊涂了吧你?自己鞋橱都不认识?”孙磊随手指了指一个半开半掩的格子,一边系鞋带,一边道:“反正也没外人在,我说句话,你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当我没说。”

    “你说。”

    孙磊抬起头,看着吴华的眼睛:“我总觉得你和叶静初不怎么般配,那丫头心气高,你小子要是不快马加鞭的在尾巴后边跟着,我担心你还真驾驭不住人家。”

    吴华点点头,一只手把门推开,然后又转头,笑着对孙磊道:“谢了啊!”

    孙磊望着他的背影摇摇头,希望不会像自己想的那样。

    出了宿舍来到楼下。

    再相见,吴华有一瞬间的恍惚。

    叶静初好像比印象中更漂亮了一些,170的身高,三围,88/63/90。穿的很朴素,美的很惊艳!

    “今晚的天气不错,陪我走走吧。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各自的学业,好久没一起走了。”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一直朝着另外的方向。

    一样的开场白。不一样的心境。

    吴华点了下头,想试着靠近一些,却发现两个人的距离一直都在保持着。仅存的一丝幻想也被这咫尺的距离湮灭。无奈,两人并肩默默地的向前走。

    华灯初上,微风吹起路边黄褐色的落叶,在半空蝴蝶一样飞舞着。

    很唯美。

    只是故事的结局,有些俗套。

    一路上,两个人收获了不少过路人的目光。羡慕的,嫉妒的,冷漠的……

    好一对才子佳人。

    可惜……

    两人保持着比热恋中远一些的距离,一个有意一个无意。走着,走着……

    相互的话不多,很平静。

    有路过的同学相互认识,笑嘻嘻的问候道:“吴华同学,又来找我们叶同学拉。”

    两人点了点头,并未解释,只是笑。吴华笑的自然。叶静初笑容有一丝僵硬。

    话不多,吴华也就有时间想些其他的事。

    比如,

    他和叶静初,一个出身农村,不完全的农村,早几年的时候,吴华的父母从村子里搬出来,在小县城里安家落户。

    叶静初是本地人,地地道道的城市户口。

    父亲是工商局的一个科长(副职),母亲是市里一所中学的老师。

    再比如,

    中专毕业以后,他和叶静初都要面临两个选择。

    留校。或者,去偏远山区支教。

    两个不同的选择,将会是两个不同的人生。

    九十年代初,一个中专生的排场,差不多是一整个村子的大喜事。

    收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天,吴华家里在村里请客吃了三天,吃最好的席面,三毛六一包的官厅烟,六毛钱一瓶的绍兴老窖。

    入学。

    全村老老少少,夹道欢送。

    鞭炮,锣鼓……

    只是。

    吴华自己明白,属于中专生的风光日子,也就剩下最后的半年了。

    国家的政策一变,多少中专生的路断了。

    虚荣、前程。

    化作一捧纸灰,风一吹,哭的撕心裂肺,寸断肝肠。

    何况,大学校园的风景,吴华也想去看看。

    两人走过一片草地,吴华步子慢了一拍。

    留校和山区支教,两条路,吴华选的是山区支教。

    一开始他是拒绝的,只是叶静初对他说,去山区支教博的是一个长远的未来。

    那时,上山下乡还很热门,校领导也把支教的老师们,重点列入的考察对象。

    凡是表现好的,回来以后,统一安排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