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女种田:猎户相公有点坏
字体: 16 + -

第二百章 宗府找绣娘

    宗灏想着倘若一会儿这小娘子还要说出一些荒谬的言论来,那他可是真的要好好的惩治一下这小娘子了。

    好在,毕窈拿捏了说话的分寸,没有说出那些荒谬的言论,反而是一点一点的将宗灏挤出了被窝。

    宗灏还想再钻进被窝,却被毕窈制止了。

    毕窈直言今天自己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办,没有时间再与宗灏鬼混。

    听了毕窈的话,宗灏将视线转到了那沓绘制好的的图画上,也不知怎的,他就问出了毕窈。

    是否在为这些图纸上的画发愁,可是需要找一些绣娘来?

    毕窈为之一惊,在此之前她可是从来没有跟宗灏提起过这些事情。

    她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她日渐与宗灏生出来的默契,而是脑回路打转,傻里傻气的问了宗灏,他是不是要盗取自己的商业机密?

    面对这样的毕窈,宗灏真是哭笑不得。

    宠溺得给她翻了一个白眼,接着解释道,宗府有几个不错的丫鬟,绣工挺好。如果不介意,宗灏可以为那几个丫鬟来帮毕窈一把。

    有现成的绣娘,她又怎么可能会拒绝呢?

    毕窈当即就同意了宗灏的提议,不过毕窈的想法是,她不用宗灏去强制性的命令丫鬟们为她做绣娘。

    而是改为聘用这些丫鬟们,同时毕窈还提出来,要将这些丫鬟接到洛溪园小住一段时间,直到刺绣工程完成,她们再回宗府。

    宗灏是知道毕窈的性格的,只要她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具体的怎么做,就随毕窈去吧。

    于是两人纷纷的从床上爬起来,今日,毕窈得亲自去一趟宗府,将这些绣娘请回来。

    这可是小娘子第二次主动提出要去宗府,宗灏这心里可是高兴的不得了。

    心里的小算盘就打了起来,这一次,可是要让毕窈在宗府里好好的呆上一段时间。

    两人商量好,宗灏先跳墙出去在洛溪园的门口等一会儿,当他看见毕窈出门了,他再走上前来,制造一场偶遇。

    这样,毕窈就不用解释这大清早的为何宗灏会出现在洛溪园。

    反正这小娘子肯定是要去宗府的,宗灏觉得现在委屈一下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也就照着毕窈的吩咐去办。

    可是,当宗灏翘首企盼的毕窈出现在洛溪园的大门口时,宗灏的脸都绿了。

    与这小娘子一道而行的,竟然还有一个张氏。

    这丈母娘出来横插一脚,岂不就成了两人之间闪烁的大灯泡?这让他怎么个毕窈腻歪厮磨?

    但宗灏还是按照他和毕窈先前约定好的,制造了一场偶遇。

    张氏倒不奇怪,为什么宗灏会出现在这里?只是不明白,宗灏那一脸极不情愿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但毕窈却是心知肚明的,憋住了自己的想笑的欲望。

    她上前去与“偶遇”的宗灏寒暄几句,并表明自己的来意。

    毕竟是事先串通好的,除了宗灏抱怨了几句毕窈将张氏一起带上,其他的也并没有什么。

    毕窈会带着张氏一起去宗府,不过是毕窈想要张氏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帮手,将那些衣服的刺绣竣工日期提前而已。

    最后,宗灏带上了自己未过门的小娘子和未来丈母娘去往了宗府。

    石头见到毕窈从马车上下来,心中是替宗灏感到开心的,可是当他看到张氏时,有同自己的主子一样,绿了脸。

    这毕窈究竟是想要干什么?

    不过转念一想,会不会是两家一起来讨论毕窈和宗灏的婚期定在哪日,毕竟前段时间他总是听到宗灏念叨着让毕窈同他完婚。

    这样想着,石头赶忙就迎了上去。

    然而宗灏一开口便吩咐他将府上几个刺绣挺好的丫鬟一一挑拣过来。

    石头愣了一会儿,这般直接了当的去找丫鬟,宗灏难道不怕毕窈多想?不过最终他还是按照宗灏的吩咐去办事。

    大厅上就剩下了他们三人。

    除去宗灏和毕窈两人时不时的眼神交流,这大厅上便静得可以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张氏开了口:“不知宗公子原先是何许人也,家中父母可都健在?这么一间府邸,想必公子,家世一定是显赫的。”

    这些问题张氏最终还是问了出来。

    先前看到宗灏与毕窈接触,举手投足之间都是一个翩翩公子,可是张氏又实在想不到其实翩翩公子又为何屈身于这清水镇,钟情于毕窈这个乡野姑娘?

    而这个时候,毕窈也突然反应过来,自己与宗灏相处了那么久,她好像从来都没有问过宗灏这些问题,更没有去深入的了解过宗灏。

    见毕窈和张氏都用探究的眼神看着自己,宗灏伸手抬起一旁的茶碗,抿了一口茶。将自己家事和身家娓娓道来。

    宗灏无父无母,乃是一个战火时期留下的孤儿,被尼姑庵收养长大,那尼姑庵的庵主待他极好,教他自理生活,识文断字,做人处事。

    只可惜,这尼姑庵在十二年前遭了一场大火,能从这场大火中幸免只有当时十三岁的宗灏一个人。

    那场大火发生在夜晚,是庵里的老鼠偷吃灯油时将灯油下洒在了案前,仓皇逃跑时,又将灯油打翻。

    夜间尼姑庵里的师傅们都在睡觉,宗灏则是在那一夜突然来了兴致去了尼姑庵的后山抓蛐蛐才逃过了一劫。

    自此以后,宗灏又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所幸他有一身的力气,也识文断字。

    他先在尼姑庵的后山住了数年,在山上以打猎为生,剥下动物的皮毛,去市集上换得一些钱财,日积月累。

    直到宗灏成年,他才下了山,来到了清水镇附近,在一群人的手中救下了石头,两人以主仆相称,用手中的钱财做起了小本生意。

    历经磨难,这才有了现如今的宗府和宗灏。

    说完这些,宗灏脸上毫无波澜,将手中的茶碗轻轻的放在了桌上。

    而这一举动在毕窈和张氏看来却十分的心酸,无父无母,遭遇大火,历经磨难……没有想到宗灏竟是这么的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