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女种田:猎户相公有点坏
字体: 16 +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月饼商机

    张氏和谢氏两人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往家的方向走。

    两个人最终还是在岔路口分开,一进巷子,就闻到了一股特殊的香味,这香味越靠近自家门,张氏就觉得越浓烈。

    正抬着瓷碗埋头大吃的阿童,就见着了推门而入的张氏。含糊不清的朝着张氏喊道:“奶奶快进屋,娘亲做了好吃的月饼!”

    里屋听到阿童声音的豆豆和毕窈纷纷伸头出来看。

    且不说两个小孩因为好吃的东西而满嘴食物的痕迹,可毕窈都多大年纪了?竟然还像小孩子一样,将东西吃的满嘴都是。

    走进家里的张氏正想开口说说毕窈这样的陋习,豆豆却已经用瓷碗抬着月饼向她走过了。

    “奶奶,你快尝一尝,可好吃啦!”豆豆一双真挚的眼睛看着张氏。

    张氏将目光从豆豆的身上转移到瓷碗里,不禁觉得眼前一亮。

    这面团倒是做得很精美,不过刚刚阿童叫这面团,叫什么来着?

    “奶奶,你快尝尝,这是娘亲做的月饼。”阿童低头吃了一口月饼,又再一次提醒张氏。

    “月饼?窈儿做的?”张氏不可置信地看着两个孩子和毕窈。

    两个孩子诚恳的点头,而毕窈则是露出一个含糊的笑容,声称自己也是一时起意便胡乱做了一个试验。

    张氏想了想,不知道从何时起,毕窈隔三差五的就会做出一些新东西,而毕窈每一次也都是这么说,这是她临时起意,不过是想做一个试验,尝试一下罢了。

    可是每一次的实验怎么看都觉得十分的考究,一点儿也不是毕窈所说的胡乱做的。

    这月饼看起来不仅精美,闻起来也特别的香,就不知道毕窈究竟花了多少心思来研究这个东西。

    张氏一再的研究毕窈做的月饼,两个孩子则是一直催促张氏赶紧尝一尝这月饼的滋味。

    耐不住两个孩子的叫唤,张氏便挑了一个小的月饼吃了起来。

    谁知道,才吃了一口便一发不可收拾。

    直到两个孩子鼓着腮帮子,瞪着张氏,她才意识到,自己吃的有点太多了。

    为了安抚两个孩子,张氏自告奋勇地要学这月饼的做法。

    于是,应了张氏的要求,毕窈带着张氏上了厨房。

    没过多久,张氏就丢兵卸甲。

    “好了好了,窈儿,这月饼为娘是学不会了。”张氏轻轻勾起勾起嘴角,以掩饰自己学不会的尴尬。

    “没事的,娘,我不赶时间,可以慢慢的教你。”毕窈一脸真诚。

    而豆豆和阿童也是用舆论来压迫张氏。

    “奶奶明明说了学会了就做给我们吃的。”豆豆对着阿童说道,眼睛却是一直盯着张氏。

    阿童与豆豆的默契可是无处不在:“是啊,你说,奶奶要是食言的话,那是不是叫做言而无信?”

    张氏听得一脸尴尬,言而无信这词,是张氏前。两天在家门口遇到了安大娘,两人随便讲了一下家常。

    而恰巧听到声音的豆豆和阿童出来了,事后却缠着着问张氏什么叫言而无信。

    张氏便给两个孩子讲了这个词,为了方便两个孩子理解,张氏还给他们举了例子。

    这不,张氏举的例子正好是现下的写照。

    无奈之下,张氏只好硬着头皮的让毕窈再教她做月饼。

    可最终,张氏还是做了逃兵。

    思索了一会儿,毕窈觉得也是,她不应该用现代的东西来勉强这个时代的人必须学会。

    于是毕窈替张氏圆了这个言而无信的场,学做月饼的事就这么翻了篇,一家人又围着桌子,坐下来吃起了月饼。

    席间,张氏和毕窈说起来,是谢氏一同回来,也听谢氏说,最近毕军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只是仍然不能下地走路。

    毕军!

    毕窈这才想起来,月饼应该给谢氏和毕军送点过去尝一尝,毕竟这个毕家村与她的关系算好一点的也只有这两人了。

    当即毕窈就用瓷碗装了些许月饼,带着豆豆和阿童往毕军的家里去。

    那谢氏正打算做晚饭,听到有人敲门,赶忙放下手中的青菜连连跑出去看。

    打开门看,竟然是毕窈,还有两个孩子,手里用瓷碗不知道捧着什么东西。

    毕窈也没有多和谢氏绕弯子,开门见山的说给谢氏和毕军送点吃的东西过来。

    毕军在里屋听到了毕窈的声音,就询问谢氏是不是窈姐姐来了。

    院子里的人听到了毕军中气十足的声音,笑着一起进了毕军的房间。

    “来,婶婶和弟弟都快尝尝,这是我做的月饼,希望你们能吃得惯。”毕窈一边笑着说道,一边将瓷碗上的白布掀开,将月饼呈现在谢氏和毕军的眼前。

    母子两人对瓷碗中精美的东西细细探究了一番。

    对于豆豆来说,毕窈做出那么美味的月饼,他是相当的自豪。

    于是在看到谢氏和毕军的反应后,十分骄傲地替毕窈解释了这月饼所谓何物,需要何种材料,又是如何制作。

    而不完善的地方,毕窈又补充了几句。

    听豆豆这般夸赞,毕军毫不犹豫的将月饼塞进了嘴里。

    事后毕军说了一句,要是能天天都吃到毕窈做的月饼就好了。

    这时,谢氏突然想到,若是毕窈将这月饼做了卖出去,肯定刚刚出锅就一抢而空,毕竟毕窈的这个月饼是如此的美味。

    届时她也可以在有空闲的钱之时,给毕军买一些解解馋。

    毕窈听后,当即就拍了大腿,恨自己的木鱼脑袋,若不是谢氏提醒,她还真的要错过了这样的一个赚钱商机。

    这月饼可以做,头一天可以大规模的做,像是现在那些饭店一样,第一天开张可以举办免费试吃的活动,只是后面的日子就不能大规模的卖。

    所谓物以稀为贵,这镇上虽不像盛京那般繁华,但富裕的人家也是不缺的。

    再者,这月饼不能一年四季都卖,只在中秋节的前后。今年将这月饼的名头打开了,来年,就会因为人们的口口相传而有越来越多的人找毕窈买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