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宇宙的另一面
字体: 16 + -

第17章 宇宙的家庭作业《》

    人类是宇宙的另一面

    第十六章

    宇宙的家庭作业

    诗曰:

    衣锦还乡报亲恩,日朝月暮难由心;削壁绝处仞千丈,井底方寸度光阴。

    既然有思想,就一定不能让思想闲着,或者宇宙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人类只好位卑未敢忘忧国。

    正如我们需要经常面对蜂拥而来的、天花乱坠般的各种讯号一样,总要不经意间的过滤一下,而不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简易通道。

    其实,当思想驰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冲昏头脑,反而有时候自己也觉得,这些碎片化的拼接,真的就像一个粗糙的剪贴本,把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信手拈来,杂乱无章的硬凑在一起;或如同一个敷衍的垂髫童稚,立等放飞,于是潦草的比划完作业,以讨得家长的欢喜,老师的欢心,自己也觉得,总算应付过去了。这样的成就感,当然是开自己的玩笑。除非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彻底失去了信心,或者我们干脆自瀑自弃了。

    也许,危襟正坐者从来对孩提般的游戏是不屑一顾的,好在,我们并无意成为宇宙的史官,我们顶多只是想为我们的平淡增添些乐趣。我们不是为了赛跑的奖牌,我们只是为了散步而来。仅此而已。

    所谓乐趣当然各凭感觉,关键看笑点的高低。比如,我们就觉得,打开脑洞,建立开放性思维——也就是站在宇宙的角度来看问题,一定是很有意思的。至少,心性自然会锦绣壮丽起来,认知视野会豁然开朗起来。有道是:胸怀有量江河短,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我们世界观的坐标就直接锁定了宇宙,当然或能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窃窃自喜。

    这里,可能又会出现关于世界与宇宙表达混用的现象,没有办法。如果我们另起炉灶,生造些不伦不类的生僻词汇,那就要绕好些圈子,实在是浪费。幸好语言环境放在这里,一定是容易理解的。

    既然涉及到了这些概念,我们就想专门讨论一下关于哲学的话题。因为我们始终觉得,哲学应该是人类全部学问的总称。在人类刚刚用文化打扮起来的时候,它或者是一个高雅的大筐,盛满了书卷气。

    可当今不知道怎么回事,下海了?内退了?被雪藏了?还是外出疗养了?怎么老没见了?而以物理学为领衔的自然学派们,和以经济学为群主的人文学派们,则因为碰巧了金主而门庭若市,把持朝纲,倒也为人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赚足了家底儿。

    我们的选择当然不仅仅是由于偏好,而是因为,哲学既然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那么,还有什么学问与世界观无关呢?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不过具体层面和抽象层面的区别而已。

    当然,人类早已把哲学尊称为社会科学,其他所有被研究的学问也都被冠以这样或那样的科学,只是由于阶段不同,卖点不同,意义不同,热闹程度不同,因而收获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交通早已让我们不仅一日万里,能源也让我们脱去冬天的寒衣。因此,我们真诚向科学致敬。

    然而科学也有风险,甚至有的还会因为鹤立鸡群,出头椽子而被斥为异端邪说,刹那间祸从天降,令人不寒而栗。对此,若非莫须有,便只能是事物时效性的缘故,所谓生不逢时也。舍身饲虎,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当然我们知道,这就是因为时空的差别。从这个坐标审视问题,便不存在错误与正确的划分,有道是此一时彼一时也。正如我们不能以超时空眼界评价祖先的进步与落后一样,因为它们奠定了我们存在的基础,就冲这一点,他们永远都是正确的。

    学科的划分,可能具有技术意义,但于学问来说,似乎有些作茧自缚。因为随着人类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人类的学问就如同没有交集的平行线延长出去,似乎有沿着各自的方向越叉越远的苗头。当某一个学科已经很深入了,并无用武之地时;而另一个分支还在苦苦追寻,始终也摸不着大头小尾巴,困煞众人。

    忽然有一天,人类又发现了一个方法——大数据,这才重现了转回来的曙光。当然,此前我们还推出过系统论,似乎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世事难料,估计也不是单纯的学术上的事儿。

    所以,从本质内涵的角度来说,人类心目中的哲学,应该不是某些书本教材上所定义的哲学,这个世上,或者只有宇宙本源意义上的哲学。正如宇宙老人家说的:我就是我,我从来在这里;我才是课本,我才是例题,我是我们永远的标准答案。

    看来,中国人民是正确的。本来我们认为的学问是线性或者平面的,没有所谓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分。我们觉得,只要能为人民服务的,都是好学问,没有高下先后的区别,大家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即可。

    当我们发现农为本,商为末,学为高,余皆奇技淫巧并不尽然的时候,便开启了碰见什么解释什么,需要什么解决什么的时代,甚至不分香臭,全部拿来。结果,又被戴上了实用主义的桂冠。大山压顶,不得翻身。

    后来,只是由于我们受尽憨厚的窝囊气,就琢磨着打人也有理?靠打人也能吃饭发财?难道是我们打人的思想不够?或者是打人的技法不够?或者打人的工具不够?于是,手足无措之间,就把我们绕进了人家所谓哲学的逻辑范畴,并推理出我们自己没有哲学,这就是强盗的战法。

    然而,白马是什么?勾股是什么?九章算经是什么?浑天仪是什么?流牛木马是什么?交子是什么?银票是什么?飞钱是什么?不过,强盗的黑巴掌下手真狠,似乎把我们打失忆了,忘却了自己曾经的身份,只好借酒消愁,一觉睡去。只是这鼾声,引别人反而警觉,时常狂话连篇,夜不成寐。好像谁总惦记你这嘴边的隔夜肉似的。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虎、狮子都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龙凤呈祥乎?所以,这里的关键在于,阶段时空下,不同族群的人类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一定有其自适性。是强盗式?还是君子式?是零和游戏?还是和谐共存?这才是衡量人类道德与否的砝码所在。没有人类道德,只好遵循兽类游戏规则。我们不禁要问,难道顽劣胡闹,总是打扰别人的清梦真的很好玩儿吗?

    其实任谁都可以想象的到,当一声怒吼,雄狮醒来,立刻就会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人类将喜迎崭新的世界,崭新的秩序,崭新的文化,崭新的信念。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先来预习一些关于人类新学期的课程,权当是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当然,这些课程是我们在浩瀚的题库中随意抽取的,显得并不紧凑连贯。正如先进与落后的并行,包括社会形态、道德道路、思维技术都呈交叉折叠状一样,这可能会是宇宙的错序规律。

    1.物质的梯次分布现象。宇宙中,物质一旦呈复杂性发生,便具有梯次分布的情况,或者叫规律。由此人类总结出了分类学,所谓界门纲目科属种。并由此描绘出了进化树,标定了物质和物种的所谓演化由来。这些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把外观和部分结构的相似性、近似性当成了演化的依据,而忽视了联系性所产生的集合效果。也许,这是实在无法想象宇宙无尽能力的表现。我们认为,所有的类存在只有同源关系,没有种属关系;只有并列关系,没有递进关系。正如百步之行一样,第二步或是第一步的延续,而第一步绝不是第二步的爹娘。何况,根据宇宙物质总发生原理,它们之间连时间先后顺序也不存在,它们是同时发生的亲兄弟姐妹。杂交生成的表象差异只表明同源条件的相近性。所谓同源不同向,同根不同枝也。而且这种新生象并不消灭各自祖本,一定时空的不存在,不代表没有返祖可能。

    当然,人类似乎也发现一个现象:往细里分析,好多相似的事物并不能归类在一起;而一些表面看起来大相径庭的事物,却在内部结构上表现出严重的一致性;于是,人类建立了分子学说,甚至粒子学说,试图从微观上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空中,经常会发现很多的相近性,但它们之间应该没有继承关系。比如老虎和猫咪,比如娃娃菜和大白菜,当然还有鹦鹉和鹦鹉螺,家犬和海狗等等。这就好比一个大土坷垃摔碎了,会产生很多的、大小不等的土坷垃,从大到小,一定有很多排序性的相似性,但是,它们之间却没有任何的继承性;因为它们都是那个大土块的子孙,而非临近形状的儿女。

    所以,我们觉得,还是让猴子们歇歇吧,它们恐怕实在难以承受人类祖先之重。况且,人类总是拿它们当猴儿耍,何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敬仰与尊重?如果人类还坚持这样的逻辑,请问,我们是该嘲笑这种说辞呢?还是该诅咒人类的道德呢?

    2.物质的微观同源与异构现象。人类认识事物一般是从现象开始的。正如漂亮就很招人喜欢一样,现象具有很大的先入为主的优势。所以,尽管古代的书本都是竹片、木板做的,但学富五车足矣。当现象的红利耗尽以后,人类便发现了解剖麻雀的重要性。于是,伸展航天和生物两把利剑,分别瞄向广阔太空和微观世界,开启了深入腠理的访问游学。但愿人类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因为,如果人类想要找一个类似于地球一样的兄弟的话,目前采取的方案大概是追赶。这种办法,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就游山玩水吧,请不要让假公济私躺枪。

    假设在无法判断那一炮崩出来后,目前是处在加速度还是减速度的情况下,大家想一想,人家坐着火箭早窜远了,咱们现在才想起来驾着牛车去追。或许,咱想干,牛还不一定愿意呢。因为加速度乘上加速度,或者皓首穷经,或者精尽力竭,不过如此。唯一捎带的,倒是可以顺便探望一下苦命的牛郎与织女吧。

    微观方向的探索也许着些边际,而且或将给人类的发现、创造带来目不暇接的奇迹。首先,物质类比研究虽然找错了方向,但却给了我们另外的启示。因为我们总想通过物质的内部组成来查看它的属性,其实应该看结构。好在人类研究了炭和金刚石,似乎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是说,物质往粒子方向走,就会趋于一致性,但回程路却千岐百转,就是因为宇宙不甘寂寞的开花结果。比如砖瓦水泥构成房子,但不能决定房子是干什么的;材料的一致性不能决定构成物质的一致性,这就是联系的集合效应。结构方式、外在形式、事物性质三者之间不存在一致的必然性。其次,由于微观研究的性价比高,足不出户,只是解决视野问题就行了。这样,就可以得出两个类比,一个是用标的物的相似性推导标的物的可行性。另一个是沿用相似距离模拟达到性试验。其三,直接在粒子量级重组制造业,或者人类的一切所需,都能够从理想变成现实。材料、能源、应用,包括我们自己,都有了粒子存在方式。我们或可再也不需要为了混口饭吃而焦躁不安。或者急不可耐的争夺的头破血流。同时,令我们还可以更加兴奋的是,这样一来,我们离老天爷还会远吗?

    3.存在的适应性。有人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说,存在的都是有理的。这里,我们首先撇开语言翻译的意义讹误,姑且认为这就是本意。那么,有理一说,除了环境和自身因素的条件性,还加入了第三者条件。就是其他共存物质对它的融合性。而合理一说,只是它自身和环境因素的条件性。它不管其他共生物质是否对它有影响。所以,我们便觉得这种解释很勉强,因为前提是还没有说清楚:什么是合理的存在。

    草原上,大绵羊就认为,大灰狼的存在对自己就是不合理的,可惜整个生物链的形成并不是由绵羊说了算。况且,还有蝴蝶效应呢。没有了链接式共振,自身的生存能力究竟如何也是个未知数。

    同样,人类对于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都是厌恶的,但是这种排斥也许只能隔离它们,而不能消灭他们;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别的原因。比如,它们的隐形的有用性。人类目前已经开始了暗物质研究,就是对隐性存在的认知的进步。

    目前,部分的我们部分的接受了达式《物种起源》的一些表述。显然,老达先生成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论的集大成者。现在看来,这种表达的存在,和它的产生一样,都是需要付出极大勇气的。正像对于宗教而言,我们的接受,并非彻底臣服,而是实在还找不到替代它的、完全的理由。暂时的肯定它,只是因为目前还不能彻底否定它。或者,也许就根本否定不了。

    目前,宗教的神创说,自然的演化说是生物起源的两大支柱学说。按照物质相对稳定的三分法原理,还应该有一种学说与他们鼎足而立,这样才可能在某个时空中阶段性存在。似乎有一种外来的制造说也有一定市场,不过终于分量不足,往往被一笔带过。我们怯生生的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起到这个作用,但是最终的真理只有一个。从宇宙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自然发生的。但是从某一时段来看,它是否混入了逆序的加工因素,也就是所谓的人为因素呢?我们无法肯定,人类能否成为自己的评判者。

    我们倒是觉得有这种可能。因为,我们正在逐渐认识到,人类是宇宙的另一面。当然,我们还没有力量把我们的这种坚持,与强大的科学界对于物质隔离的坚持抗衡起来,与坚韧的宗教界对于老天爷的坚持抗衡起来。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最大软肋,或者是致命的。因为我们要说的是:如此神奇的我们,或许是由于时空折叠而神兵天降的?当然这仍然是自然发生说,因为我们不是从别的事物变化过来。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人类都是原生的。我们的特立独行,只是因为时空的折叠,我们来到了这么个地方。到底该还是不该,不一定由得我们说了算。但很显然,我们已经乐不思蜀,应该是适应的了。

    这能否给我们以启示:就是从人类的视野来看,我们的发展或者不是直线型的,而可能因为折叠的现象呈现出曲线行进状态。这或者可以称为多态征、多文明叠加现象。看似不是一个水平标准的事物,却同时存在于一个时空,这个费解问题应该是时空折叠造成的。光能弯,时或亦可曲也。

    所以,适应的就能生存,而不是强者必然生存。所谓强者:强势也;把别人都消灭掉,或者让别人都成为自己的奴隶,任意欺凌蹂躏;至坚易折,树大招风,它的存在性说不定会小于它的毁灭性。崖缝中的松柏,并不追求原野的挺拔与高大;活着,就是它最伟大的理想。所以,它长成了别样的气质而倍受敬仰。有时候,屈辱也是生存之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4.我们坚持认为,原始生成具有强烈的自然属性。首先,它具有无目的的特点,其次,性状的改变,只是祖本性状的累积,而不会有祖本以外的其他融合,这就是遗传隔离。

    比如生殖隔离,比如不同属性物质的不可融合性,再比如黄金和泥土组装排异。所以,我们应该坚信人类的原生性。并在这里声明三点想法:一是他们的确来自于自然演化,是宇宙演化的结果;二是他们不是从其他存在演化来的,他们本来就是他们自己;三是他们更不是加工制造来的。因为简单来说,既然制造,就应该是力图完备的,尽量减少缺陷,或者至少与相处者比较,应该具备它们所有的优点,再具备它们没有的优点。显然,人类对自己的很多缺陷还是恨铁不成钢的。

    我们是否经常在想,当我们从高空失足坠落的时候,我们要是能飞该多好呀;如果不慎掉进水里,我们要是鱼儿该多好呀;如果遇到了火,我们要是钻石该多好呀;如果遇到某器官坏死,我们要是蚯蚓、墨鱼该多好呀。我们要力大无穷,我们要千里眼,顺风耳,我们要百病不侵,我们要美丽无双等等。显然,我们无法唯此唯美,只好遗憾。

    然而,人类自身所无法完备的,却因为我们所拥有的智慧而弥补了些许体外能力,从而得以笑傲江湖。请看,老虎没有汽车,狮子没有猎枪,所以,人类暂时胜利了。

    那么,人类的智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如果我们看来毫不起眼的存在,竟然已经悄然过渡到粒子认知时代,也许很快就会不屑于人类的国家时代,人类的争斗时代,人类的欣赏时代,人类的颟顸时代。那么,我们引以为骄傲的智慧,或许只是公园里猴子向我们索取食物的逗乐把戏。果真如此,我们是否该羞涩的低下高贵的头颅呢?或者,我们既是欣赏风景的,我们也是风景本身;我们在欣赏风景,风景也在欣赏着我们。

    5.有时候,我们的确无法轻率的用语言来界定人类世界的正确有否。比如,当一片树叶偶然遮住了我们祖先的羞处,人类社会的一切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虽然一片树叶只是一颗随意的火星,但它点燃了感情、审美;政府、战争;星级大厦、豪华游艇;婀娜多姿,俊秀飘逸。当身心俱疲终于成为不可承受之重的时候,也许一觉赤裸裸的酣睡,就成为最好的选择。

    那么,对于人类来说,究竟是简单些好呢?还是复杂些好呢?当我们有了高铁,我们就会很快的跑遍许多迷人的风景区;而当爱情成为奉子成婚的时候,洞房花烛将会被撤出人间喜剧的优秀礼单。

    如此一来,人类行动的速度究竟是快一点儿好呢?还是慢一点儿好呢?我们已经急躁得在起跑线上就开始了白热化的竞争了,甚至不惜自寻烦恼,唯恐落后半步。当一切都显得太快的时候,或许就渐渐失去了乐趣的兴奋点。所以,人类只好寻找自虐式的其他刺激方式来替代。这或者也是战争的主要根源之一。

    经济是金钱的自虐,艺术是感官的自虐,政治是亲情的自虐,战争是生命的自虐。本来一个痒痒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却需要刀割火燎;人类以自作聪明,换来自作自受。当然,始作俑者从来都是一小撮儿,而绝大部分同胞们却都将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从简单到复杂,再归于简单。也许,宇宙和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正像一般人生的过程中,婚姻不可或缺一样,尽管也有别扭吵闹,反目成仇,柴米油盐,辛勤操劳。但是,两情相悦,天伦之乐,终归让人觉得不虚此行。那么,所有的思考最后都会成为——原来如此。这就是认知的必然。

    人或曰,用最简单的概念和方式来表述宇宙原理,就会被认为是不可理解的,比如,文化的隔代失传问题。我们觉得,这应该是记录方式和读取方式错位造成的,致使人类某个阶段的知识性或者先进性恰恰被储存方式给湮灭了。因为不能确定的司空见惯,或者突如其来的其他原因,而对某些成果运用了没有继承性的储存方式,而后来的读取方式则与它已经相去甚远;所以,那些或许至关重要的符号就变得不可理解起来,这便是认知断档,不由使人扼腕叹息。

    比如,过去的电子信息有一段时间是存储在软盘上的,后来软盘被淘汰了,继代计算机电脑不再有读取软盘的方式和功能。如果时间更久远一些,干脆就被遗忘了。于是,那一部分认知就形同灭亡了。等能够再读取出来的时候,或许时过境迁,已经没有办法再理解他们的意思,只好绞尽脑汁,重新破译。

    我们知道,大概中国的河图、洛书就是这样应景。总觉得,它们一定该是压缩版的百科全书一类的载体,只是因为符号的时代差问题,变得很难理解,到现在也是谜一样神秘,这对我们来说或是损失。然而《易经》却因为它的文字相同性而大行其道,备受推崇。其实,冒昧的说,那篇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的文字,也许是某些故人为启蒙儿童搜集的识字课本也不为奇。犹如皇帝新衣般的心理所由,被用来猜天地,判鬼神,穿凿附会,狐假虎威,确实是很吓人的。特别在终于成了读书人的必考科目以后,更是黄袍加身,只好摆正神位,顶礼膜拜了。

    6.毋庸讳言,因为我们是人类,所以,我们觉得,只有人类的,才是有意义的;而且,只有有利于人类的,才是有意义的。这些表达,好像有把宇宙和人类分割开来之嫌了。不是说人类是宇宙的另一面吗?宇宙和人类应该不分彼此才对呀?是的,有合又分,有分有合,合合分分,分分合合,这才是宇宙和人类两面性认识论的辩证性。这也叫矛盾,对立统一;但不是绝对的对立,也不是绝对的统一。或者这就是数字“零”的意义,对立意味着湮灭,反物质的意思,而存在则可以变成对方的实际意义。

    所以,我们的意思实在是,我们一方面要站在宇宙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另一方面也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解决问题。这就是全局性的战略战术秩序,而不能反向操作。因为,如果我们站在人类的角度“看待”问题,就会产生认知局限,那将限制人类的发展。比如解决人类的科技需求,再比如解决人类的毁灭式争斗;如果我们站在宇宙的角度“解决”问题,那人类之偶发性或许会被忽略不计,岂非凉了人类这颗热切的心灵?因此,用顺向思维的方式来对待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我们的宇宙共同体和人类关怀理念。宇宙这场大戏,人类这一幕必须演好。宇宙自然是慈悲善良的老人家。

    人类不是猴子变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