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化于心
字体: 16 + -

第1章 魂归之处

    明媚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之上,渭河中清澈的流水唱着歌儿欢快地流淌,树荫下几个孩童绕着树干嬉戏打闹,从大老远儿就能听到爽朗地笑声。

    河畔坐落着几户人家,时值餐点,烟囱里冒出阵阵白烟。深吸一口气,充满农家简朴地饭香窜进整个肺脏里。男人们光着膀子,扛着锄头,嘴里发出畅快的笑声,三五成群地从田地里回来;女人们挽起袖子,露出并不白皙,甚至是略带黝黑的胳膊,熟练地操起擀面杖,擀面,生火,泼油,一气呵成,不见半点迟涩。有会唱歌的,还会哼上几曲民歌小调。狗蛋娘年轻时就是十里八村公认的好嗓子。一曲小调宛转悠扬,好似二三月的春风,抚摸着听客的胸膛;下一曲民歌昂扬高亢,不禁使人热情激荡。

    不错,您没有看错,咱们主人公的名字叫狗蛋。哦对了,狗蛋的爹叫史祯祥。取“国家将兴,必有祯祥”之意,奈何与其姓氏不甚合搭。

    史祯祥是附近这百里大山有名的教书先生,早年间童生时第一次应试就考得了秀才,光耀门楣。在这穷山沟里能够出一个识文断字的先生实属不易,况且还得了功名。乡党们都说是老史家祖坟上冒青烟。可是命运和老史家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史祯祥后来一连三次考举,皆名落孙山,乡党们又说老史家祖坟青烟太大了,把功名都熏没了。史先生一气之下,便绝了这功名仕途之念,静下心来教书育人,让这山里的孩子都能以圣贤为师。

    狗蛋原名叫做史明德。其父取《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以其“明德”之名,鞭策其诚正修齐,匡扶国家,平定天下,以使天下大治,万民安泰,光明圣德之意。然而命运好似特别钟情于老史家,自史明德三岁以后,便四肢虚弱,口不能言,加之时长生病,虽无性命之碍,幼小的身子骨却一日不如一日。遍请这百里大山数名神医,皆不知其原因由来,只是口说奇怪。

    偶一日清晨,狗蛋娘正在门前扫路,便看远处几户人家疯一样地逃回家里,将大门紧闭。狗蛋娘心想,可能是官兵过来征粮,扔下扫把,跳到树下抱着狗蛋就向家中奔去。狗蛋娘关好大门,躲在门后,透过门缝向外看着。良久后,不见官兵,只见一乞者缓步走来,坐在史家门前,放声大唱。观此乞者破衣烂鞋,面色蜡黄,右手中拄着根已经快腐朽了的破树枝,左手拿一无底的破碗。此乞者爬在史家门前,用破树枝敲着无底破碗,大唱不断,非得讨一口饭吃。

    在这兵荒马乱地年代,谁家能有几日余粮,自己家人都得节衣缩食,谁还能顾得上一个要饭的乞丐。可是这乞丐好像是和史家杠上了,躺在门前,口唱莲花落,就是不走。直唱的昏天黑地、斗转星移、日月颠倒,三个时辰过去,硬是一口气没歇。

    日至中天,史秀才从学堂回来,看到门前横卧的乞丐。上前两句了解情况,心生恻隐,便将乞丐搀起,扶入家门。狗蛋娘面露难色,却不作声,只是去做饭。不一时,便由厨房传来油泼面的香味。

    乞者话不多说,闻到面香便奔入厨房,端起碗就吃。也不用筷子,只是把碗放到嘴边一倒,一碗香喷喷的油泼面就没有了。不一会儿,一锅面就进了他一个人的肚子。吃完之后,乞者打着饱嗝,回到门前就睡,呼噜声震天响,史秀才也不赶他。如此反复数日。村里人都说,史家秀才脑子让驴给踢了,自家都活不下去了,还去管旁人。

    第七日,乞者吃完油泼面,对史秀才说:别人家看到我逃都来不及,你为什么留我这么长时间?

    史秀才微笑不语。乞者接着说,您可有什么难事?或许我能帮你一二。

    史秀才仍然微笑不语。

    如此到第九日午时,乞者与史先生对坐于门前石桌之上,乞者道:时机已到,我将离去。临行之前,赠君一语。史秀才欠了欠身子道:请说。

    乞者抚了抚胡子说道:“贵公子大才,然其名过硬。”说着望了望旁边正在交配的黄狗,继续说道:“我看此狗与贵公子有缘,不若改名狗蛋。”

    史秀才微微皱眉:“此名或有伤风化?”

    “哈哈哈,人将不在,何谈风化?大俗即大雅!《诗经》第一篇不就说的是这公狗追母狗之事吗?”说完,乞者身影渐渐淡化,不知所踪。只在空中留下一句“由此向西,有山卦台。魂归之处,生魄之源。”

    狗蛋儿闻听此音,果然便能开口说话。口中不停重复:魂归处,生魄源……爹爹,我要去卦台山!

    “不行,我不同意!”狗蛋娘大声嘶吼起来。

    “咱们就这一个独苗儿啊,身子骨儿还这么弱!这卦台山在哪儿,咱们都不知道,只说是向西,西边多了!这一路上谁知道会出什么事儿……”

    狗蛋娘心疼儿子从小到大从来没出过远门,虽然现在能说话了,但四肢仍旧虚弱无力。这一去千万里之遥……儿行千里母担忧,她替儿子担心呀!这么小个孩子,怎么能让他受这份苦啊!

    “娃他娘,明德这娃儿三岁开始就四肢虚弱,口不能言。这么下去,一辈子就废了呀!你忍心看着咱们的娃儿,就这么过一辈子吗……”

    狗蛋在屋外听着屋内的争吵,心中越发难受。他明白娘亲是为他好,不想他受苦。但是他真不想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这并非是对阳光色彩的渴望,而是对命运的不甘!命运这东西,凭什么要让自己受这样的苦楚!

    狗蛋跑进屋去,跪倒下来,眼里充满艰毅,对母亲说道:“娘,孩儿要去!”说完朝地上叩三个响头,便起身朝外走去。

    史秀才追出门去,拉住狗蛋的手说:“去归去,今天收拾一下,明早咱们一块儿去。爹陪你!”说着用手紧了紧狗蛋的胳膊。

    “爹,不用了。孩儿已经长大了,孩儿要自己去闯上一遭!”说完便转身,挺起并不宽阔的胸膛大步向门外走去!走到家门前,转身回首,又磕了三个响头。

    这几天,父母因为卦台山之行,争吵好几次。但是他知道这个卦台山必须要去!冥冥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个地方一定要去!谁说的,为什么,他都不知道,但他知道,他绝不能如此度过一生!

    魂归处,生魄源,卦台山,我来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