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巷小调
字体: 16 + -

14、《孤儿》前篇

    青石街的青苔味不会使人厌恶,细嗅,也是独特的味道,唯有水乡才有的味。

    恐怕远在异乡之人,嗅到与之相近的气味时,定然站出来评论这味道的缺点,就好比尝过天伦美食的评论家,将要批评一碗普通的菜品。

    街头有傻子与野狗的你追我打,尚未到饭点,远点儿的地就浮现出缕缕青烟,开始劈材做饭了罢。

    水乡有留守儿童,其中几家顶着留守儿童的名声成了孤儿,吃不到救济粮。

    国文老师生前说过,留守儿童也是苦孩子,只有读书才能给予他们出路。自那句话后,国文老师的许多工资就垫在了留守儿童的身上,就算那位国文老师已经离世,但至今感动了不少同校的教师,他们也都纷纷拿出工资,赞助出了一笔钱。

    如若走过水乡的巷子口,你会惊叹:“何来的孩子蹲在木桶上看书?这雨季也不歇息,一个劲的埋头苦学。”

    他们不仅如此,还时常成群学文,让水乡的人见了笑话。可日子一长水乡的人也就懂了,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了。

    留守儿童可没有其他人家中的财气,买不起渔夫的船,开不起赵疯婆子的店,没有陈潇慧珍的家室。

    他们有啥?降生之时可就得了个脑子,读点儿书,总比那群水乡人强!

    这是他们坚信的,他们可想出去看看外头的样子,待到混了个人样再回来报恩,他们遐想过给国文老师买一堆的书,但是不幸国文老师没能撑到那天去。

    国文老师去世的时候孩子们是最伤心的,他们没说过啥感谢的话,国文老师的丧事他们也只敢在外头瞅瞅,脏兮兮的去见国文老师,是对他离世时的不敬。

    他们自刻了个木牌,成了国文老师在他们身边的墓碑,时常他们都来下跪,不忘国文老师的大恩大德。

    他们确实没有辜负国文老师的期望,在学业上只见着进步,从不有退步的迹象,想必国文老师在天之灵会欣慰许多。

    国文老师最欣慰的孩子,一名叫秋雅,另一名叫永堂。秋雅的国文十分出色,常常与永堂坐在一起讨论今日的国文题目,甚至二人自行翻译古人的文章。

    但眼下到了假期,秋雅便没有机会与永堂一同讨论了,平日在学校中倒有管饱,可假期曾去学校?家中的老辈人可干不动活儿,甚至有些离世了也是靠着邻居埋葬才有了后事,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离世后也不曾见着父母亲。

    永堂是去水乡的一些地干杂活儿了,那能赚点小钱,他和秋雅也快上高中了,要是论自力更生的能力,秋雅其实可以去选择嫁人,但是读过书的她十分渴望外面的世界,秋雅知道,如果嫁在了水乡,恐怕这辈子都离不开水乡。

    永堂舍不得秋雅嫁人,他此去干活秋雅自然知道,眼见快到了饭点,巷子口出现了永堂的身影,他提着一袋地瓜来了,那是烤过的地瓜,香味十足,引的秋雅口水咕噜咕噜下咽。

    “快趁热吃了吧!”

    永堂将袋子递给了秋雅,秋雅从里头取出了一个地瓜掰开了一半,一个自个儿留着,另一个塞到了永堂的怀里。

    永堂咧嘴笑道:“我吃过了!”秋雅晃了晃脑袋道:“我吃不下那么多,你干活多吃,不然累。”

    秋雅将剩下的放了起来,永堂自然知道秋雅的意图,想留着晚上吃,这样管饱,睡觉不会挨饿。永堂笑着摸出了一把纸币,塞在了秋雅的手里头,秋雅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罐子,里头都是满满的零钱,这是她和永堂积累了好久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