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边军
字体: 16 + -

第一卷 第十七章 苍茫的大地(十一)

    初春的京师,天气仍凉,从浴池中出来后,朱墨君哆嗦着嘶了一声,手忙脚乱地穿好换洗衣服,有些不舍地放掉一池热水,快步走出浴房。

    那位鸡毛掸子姑娘去忙自己的事了,屋外为朱墨君添柴烧火的陈瑞看到朱墨君推门出来,问道:“这就洗完了?不再多泡会儿?”

    朱墨君晃晃脑袋,不好意思道:“泡得有些晕乎。”

    陈瑞笑笑:“那走吧。”

    走到医馆里,陈瑞与老爷子道了声谢,借来笔墨纸砚,提笔写些什么,朱墨君凑过去问,陈瑞回答说:“写份家书,到时候还得托你帮我送回去。”

    “那再写张借条吧,”朱墨君扯了扯衣领,“就是这身衣服花的钱,我怕以后忘记还了。”

    陈瑞扭头望了一眼朱墨君,呵呵一笑:“可以。”

    陈瑞的字写得方正,但既然是家书,朱墨君不好一直盯着看,他写满几页纸后,稍稍舒了口气,又来回看了几遍,才微微点头,另起一张纸,写的是欠条。

    写到一半,陈瑞抬起头,忽地问道:“小兄弟,你到京城来,可是想好了去处?”

    见朱墨君神色古怪,陈瑞也不好细问,悬笔片刻,道:“行囊里的碎银子,你拿去用吧,算我借你的,也一并写进这欠条里吧。”

    “我……可能还不起的。”

    “咱们寄存在马厩里的那匹马,你大可拿去卖了凑钱,你也知道那不是我的马,我以后也用不上了。”

    朱墨君这时还未注意到陈瑞话中深意,犹豫了一下,算是同意了。

    医馆生意不错,坐诊的那位老爷子难得有清闲时候,送走最后一位上门求药的客人,老爷子靠在椅上,点了烟斗,塞进嘴里吞云吐雾,瞥了眼举着鸡毛掸子从一楼打扫到二楼的乖孙女,喊了一声,让她休息会,等到孙女应了一声后,他敲了敲柜台,感慨道:“两位是从晋州过来的?死了不少人吧。”

    朱墨君神色黯然,微微点头。

    老爷子吸了口烟,闭眼哼了一声,烟雾从他的鼻子里往外直窜,“世道要乱咯,这北边怕是待不得了,等把这门面卖出去,就去南边做生意。”

    “江南富庶,可人生地不熟的,新开一家医馆,不会亏本吗?”陈瑞停笔问道。

    老爷子挺直老腰,竖起大拇指道:“老头子我手艺就是这个,妙手回春,做不得假,去哪没饭吃?”

    二楼的鸡毛掸子姑娘倚着栏杆,笑着附和道:“爷爷厉害的。”

    “对咯,树儿,爷爷这辈子剩下的时间铁定给你弄一份天大的嫁妆,绝对不会让你嫁出去受苦,怎么也得让人把你当宝贝供起来。”

    鸡毛掸子姑娘脸色微红,转过身去。

    老头子傻傻笑了笑,抬起烟斗准备抽上一口,却是眯了眯眼,道:“救死扶伤——”

    他吐出烟圈,自言自语道:“嘿,没那份热情了,大半辈子都在救人,看惯了生死,心窝也硬了。晋州……唉,朝廷不管,老头子我自是管不着,现在就想着赚钱,赚大钱,让自己过好日子,让咱孙女儿过好日子,嫁个好人,这就可以了。”

    陈瑞不置可否。

    写好欠条后,陈瑞让朱墨君核对一番,朱墨君是信陈瑞的,粗略看了一遍,识得与不识得的字对半开,但还是点点头,表示没有问题,之后陈瑞把欠条与家书一起放进行囊中,交给朱墨君。

    行囊很大,里面装了些干粮与几块小碎银,还勉强塞进了两把剑,不过还不算太重,朱墨君能背得起。

    “吾儿比你大几岁,单名一个原字,家住太原,日后你要有时间了,就去太原城找找,一定能找到的……如果手头实在不宽裕,这钱大可不还,但这份家书,小兄弟,请你一定帮我送到。”

    “放心吧,钱我会还上的,东西也肯定送到。”

    朱墨君说的信誓旦旦,陈瑞嗯了一声,然后把借来的笔墨纸砚还回去,对老爷子道了几句谢,与朱墨君一起告辞。

    出了医馆,朱墨君往马厩那边走去,却见陈瑞与自己背道而行,不解地问:“陈举人?”

    “哦,我有些事情,你先去马厩吧。”

    陈瑞头也不回,朱墨君看着他的背影,隐隐有些不安。

    ※※※

    陈瑞走在街上,脸色肃然,他看到的不是京师表面上的繁华,而是这繁华之下涌动的暗流。

    皇城,就在眼前了。

    那座耸入云天的高楼,也近在眼前了。

    陈瑞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踏进这座宏伟城池的那一天,自己小心翼翼地跟着人流步入会试场地,那个时候很安静,只能听见人群里传出的脚步声,跟如今这样繁华热闹的场景截然不同。

    诗赋、策问、八股——

    那些题目,直至今日,他仍能记得一些。

    待到漫长的会试结束时,他已没有理由再逗留此地了,家中东凑西凑得来的盘缠,还可以支撑他返乡。

    考试结束的那天夜里,许多考生结伴去青楼酒店享乐,这些才华横溢的才子们,在短短一夜的时间里,就创作出了许多一时脍炙人口的诗词,被京城青楼中的一些名妓们首先传唱开来。

    京师晚上的灯红酒绿,与陈瑞没有干系,他在一间屋里静静等待第二天到来。

    会试过程中,京师实行宵禁,结束那日的深夜,也行了宵禁,屋外鸦雀无声,但陈瑞依然没有心情睡觉。

    四更时,他听到了一阵阵脚步声,借着月光,他悄悄望向窗外,几个巡逻的兵士迎面撞上了一群人。

    匪夷所思的是,那些警卫仿佛没有看见一般,纷纷退避一旁,让出道路。

    人群中为首的那人拍了拍一名士兵的肩膀,淡然道:“不错,懂规矩。”

    很快,这些人就走到了陈瑞的屋前。

    “陈瑞?”

    有人敲响房门,问道。

    陈瑞没有出声。

    “今日考题颇难,陈举人难不成心有成竹,睡死了?那可就难办了,你过来,把这门打开——”

    “我在……你们是什么人,找我干什么?”

    “呵呵,”屋外那人轻笑一声,“不必惊慌,咱们都是老乡,在外面应当相互扶持,不知陈举人盘缠还够?若是不够,我大可借给你一点。”

    “有什么事就尽管说,何必弯弯绕绕?”陈瑞皱眉说。

    “痛快,那我便开门见山地说了,这些年来,咱们晋州人才不济,现在上面有人想要提点你一番,你可领情?”

    “黄金屋、颜如玉,现在可都摆在你面前了,要与不要,你给句话便是,若是承了情,以后你便是咱们了,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和气生财。”

    “如果不呢?”

    “那这些东西,我撕了,没了。”屋外那人的声音冷漠下来。

    “我辈读书人,难道不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只为图谋钱财?”

    屋外那人突然嗤笑道:“陈瑞啊陈瑞,你这样的人,我不是没有见过,对你们这些人,我只有一句话说。”

    他伸手指天: “圣人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又伸手指向自己:“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路边有人收起了自己的小摊,清点着一上午赚得的铜板,或喜悦,或叹息,不远处的桥上,有小孩儿哭着闹着要一根糖葫芦,举着一串串糖葫芦,担着一担东西的汉子放下扁担,在一边等了等。

    没过一会儿,有的父母给孩子买了一串糖葫芦,有的孩子则被哄着慢慢走远,随后那汉子挑起扁担,过了桥,开始叫卖。

    “糖葫芦——好吃的糖葫芦——”

    陈瑞也走上了那座桥,思绪慢慢放开。

    “陈押运,我,我说的句句属实啊,小人原是薛家的账房先生,可我还是……还是有良心的,这丧尽天良的事情,我真的藏不住也也掖不下,调运粮草的几家商家——包括薛家,的的确确是与那戎人勾结了,想要瓜分这要命的粮食啊!押运,我人轻言微,但你不一样,你说话肯定有人信的,快逃吧,再不逃就来不及了!你是官家人,他们要对你下手的!”

    回想起来,自己那日若是再稍微犹豫一下,恐怕难逃一死。

    不知那位账房先生现在是生是死……许是死了吧?但最好还是能活下来,活着总是好的。

    几个士兵走过来,与陈瑞擦肩而过。

    “你这押运该不是贪生怕死,碰上戎人便望风而逃,结果不敢负责任,在那瞎胡诌吧?”

    “俺也想通了,俺不躲了,裴将军,俺烂命一条,没你的命那么金贵,俺杀一个就够本了, 但是,”人群里,有一个削瘦的汉子也站了起来,他憨厚一笑,表情随后又狰狞起来,“俺是本地人,家就在这里,不知道家里的爹娘、婆娘、还要小娃子是不是还活着,但俺觉得他们没了

    ,所以算上他们的命,俺还要再杀5个人才够本,裴将军,如果俺没有杀够本就死了,求你帮俺补上!”

    “好,那就祝陈举人砸死一个倒霉蛋……”

    “后会无期!”

    “愣着干什么,跟老子讨本钱去了,黄泉路上,老子可不等你们这帮家伙。”

    他的眼前闪过诸多画面,那种感觉就像是人死之前的走马灯一般。

    那个帐房先生说自己人轻言微,可他陈瑞呢?

    他陈瑞不也是一样吗?

    有没有……什么办法……

    某一刻,陈瑞的思绪豁然开朗。

    你们不会白死的……

    这不对。

    我不允许!

    这个中年男人,毫无征兆地,疯了一般地开始在街上厉声嘶吼:“晋商卖国,朝廷以盐引垫付晋商救灾粮款,晋商却勾结戎人,私吞灾粮!”

    他厉声高呼,引来街上众人的侧目,待人们听清他的话,引起一阵耸动。

    “吾乃元启四十一年举人,押运晋地赈灾粮饷,有幸撞破此闻所未闻之事,又得边军义士搭救,方才死里逃生,若有半点虚言,我一家老小不得好死!”

    “晋商卖国,朝廷以盐引垫付晋商救灾粮款,晋商却勾结戎人,私吞灾粮——”

    “吾乃元启四十一年举人,有幸撞破此闻所未闻之事,又得边军义士搭救,方才死里逃生,若有半点虚言,我一家老小不得好死——”

    陈瑞像个疯子,或者已经疯了,他在街上一路狂奔,沿途不停地高声呼喊着这些话,那些看热闹的百姓私底下议论纷纷。

    “晋商……晋商卖国,朝廷以盐引垫付晋商救灾粮款,晋商却勾结戎人,私吞灾粮!”

    “吾乃元启四十一年举人,押运晋地赈灾粮饷,有幸……撞破此闻所未闻之事,又得边军义士搭救,方才死里逃生,若有半点虚言,我一家老小不得好死!”

    他的话中,已带哭腔。

    ※※※

    草原上,有喊杀声。

    帖木儿立于辽阔的草地上,远远看着那些从南边杀来,此刻已被重重围住的百来号人,其中那位手持蛇矛的高大汉子已阵斩十余人,杀力凶悍,帖木儿心疼之余,亦忍不住投去赞赏的目光。

    “你看,这就是为什么我不与夏国死战的原因。喀尔喀部叛乱,中原人的毒粮……呵,都算什么?”

    帖木儿逗弄着一只病蔫蔫的白色海东青,缓缓说。

    站在帖木儿边上的那人,则是帖木儿的长子,他看着白色的海东青,也忍不住叹气,“夏国地大物博,治下人口也比我大凉多得多,这样敢打敢杀的武夫不在少数,我大凉……底子还是太薄。”

    “错了。我看到的,是夏国还能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夏国的脊梁,夏国衰而不败,僵而不死,靠的就是这些脊梁。”

    帖木儿沉身道:“只要这些脊梁还在,还没有断,夏国……就没那么好打下来。”

    他的长子凝眉思索片刻,道:“父汗说的在理。”

    “明白就行,”帖木儿挥挥手,“我看你也心痒了,不用在这陪我了,去吧。”

    “杀了他们。”

    他眼神望向南方,漫天草原在他眼里铺开,这苍茫大地,谁能主宰沉浮?

    是他的大凉,还是南边的那些脊梁?

    ※※※

    疯疯癫癫的中年书生,向着皇城冲去。

    镇守皇城城门的士兵举起手中兵刃就要上前,那中年男人却在皇城之下跪倒下去。

    “晋商卖国,朝廷以盐引垫付晋商救灾粮款,晋商却勾结戎人,私吞灾粮!”

    “望圣上为我等做主,为晋州百姓做主,为黎明苍生做主!”

    他不断重复着先前说过的那些话,不断地叩首,血流满脸。这样的场面,连守卫皇城的士兵都未见过,一时间呆了。

    就在这个时候,那男人突然站起身。

    士兵们反应过来,举着兵刃就要冲上去,“你干什么——”

    不过他们还是慢了一步,那男人嘴里依旧重复着那些话,一头撞上了皇城的城墙上。

    血把宫墙染的更深。

    死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