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神
字体: 16 + -

第六章 他们去打劫,带回一个男孩来

    林不喜说道:“在这里一年多,眼见百姓困苦不堪,心中不平,遂破境。我们啸聚绿林,但从不妄劫好人,也不妄了修行的本意。”

    他停了一下,说道:“你刚才出手时,犹豫了一下。”

    两人说着话,语气平和,仿佛多年不见的朋友聊经年,浑不似刚才还在以命拼斗的模样。这是一种尊重,强者之间的惺惺相惜。

    “大哥,这里有封信。”一只蜂把从马检校身上搜出的一封信递给林不喜说道。

    林不喜接过信,看了看,眉头紧锁,把信摊到符师跟前道:“你助纣为虐,朝堂之中居然有人勾结妖族。”

    符师看了几行,脸色灰败,喃喃道:“想不到我竟为虎作伥,死不足惜,幸未铸成大错。蜂王,你可肯将此信交给王右丞,这是见王右丞的信物。”符师边说边拿出一块黑色令牌递向林不喜。

    林不喜接过信物,说道:“身为大玄子民,事关人族大事,纵然千艰万险,我必办到!”接着说道:“你心脉已断,怕是活不成了。”语气甚是惋惜。

    符师喘息道:“我乃清江人,人称一杆钓两江胡义成,想不到死后竟背通敌骂名,一饭之恩……一饭之恩……”头渐渐歪了下去,已没了气息。

    稷山一窝蜂听到胡义成之名不禁肃然起敬,齐齐向他的尸体低首行礼,但想到他为报一饭之恩而背骂名又怅然不已。

    原来胡义成在清江一带颇具侠名,急公好义,受人尊敬,江湖盛传他少年时候曾受过居辰关关主冯德光一饭之恩,这次应是受挟报恩而来。

    向天行站在旁边,这是他第二次目睹修行者之战,第一次紧张不安,这一次看着纸剑破空,长剑斩敌,这两人的修为虽及不上他爹爹半分,但让他的心里有几分兴奋。

    他心里想道:“原来修行者之间的战斗是这样的。”

    他心里又有几分担扰:“我要怎样才能变得强大?”

    这时,一个大汉走到林不喜面前说:“大哥,那个小孩……”

    林不喜看向向天行,多年后还回忆起当时这孩子让人隐隐生疼的惊恐目光,回道:“都是苦难人,让他跟我们一起走吧。”

    向天行看见夕阳的余晖落在林不喜的脸上,那双大眼中有温暖的光芒,心中升起一种叫做信赖的东西。

    飞鸟归林,太阳落山。

    道路蜿蜒曲折,越走森林越茂密,大汉们在林间跳跃奔腾,不一会儿,向天行竟在一名大汉的背上睡着了。

    向天行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不禁吓得“啊”的一声叫了起来,一只小狗正睁大眼晴逼视着他,舌头伸得老长,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你醒了。向天行耳里”一个小女孩的声音。

    向天行定晴一看,才发现小狗的身子后坐着一个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自己,那双眼晴圆溜溜的,正在灵活地转动。

    “这是哪儿?”向天行问,同时打量着四周,发现这是一间茅屋,除了床,屋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这是我们的家啊。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问。

    “我叫向天行。”

    “我叫百阡回。天行哥哥,这是你的衣服,起来后你去左边第二间屋子洗澡。大威,走吧。”向天行有些疑惑:那么小的狗居然叫大威。

    向天行洗漱完毕,身子仿佛轻了许多,刚走出房门就听见百阡回的声音:“天行哥哥,我们要去采草药哦。”说着递给向天行一个挎篮。

    初升的太阳温暖地照着大地,远山蜿蜒起伏,层林尽染,枯黄的野草在微凉的秋风中轻轻摇曳。

    向天行默默地跟在百阡回的身后,看着百阡回的影子,心里忽然感到很放松,很踏实。

    向天行边走边看,发现他们住在峰顶,峰顶是一块平地,茅屋在平地中央,左边是上峰顶的路,被一片松林遮掩着,其余三面是悬崖绝壁,药圃就在茅屋的右方。

    “蜂王他们呢?”向天行问。

    “蜂王?我们都不这么叫他,他也不许我们这么叫。我叫他林伯伯,嗯,你也可以叫他林伯伯。对了,你就叫我阡回吧,林伯伯都这么叫我。”

    “啰嗦。”向天行心里说。

    “蜂王他们人呢?”向天行又问。

    “叫你叫林伯伯啊!他们送信去了。一时不能回来,叫这段时间我们别下山去。”

    “我们采这些药干嘛呢?”向天行问。

    “给山下的百姓看病啊!有的药呢是林伯伯他们自己用的伤药。瞧,这株药是升麻,可以治喉咙疼的。”

    y唯一k正}版j,?^其他#●都j是jh盗e版!?0a!

    回到家后,百阡回抺了把汗,说道::“天行哥哥,你烧火,我做饭。”

    “好啊,阡……阡回妹妹。”

    “哎呀,天行哥哥,烧火呢,一次不能放很多柴。”

    “知道了。”向天行。

    “哎呀,天行哥哥,烧火呢,要把柴架空。”

    “……哦……”

    看着向天行黑花的脸,“哈……哈哈……”响起百阡回清脆的笑声和话语,“天行哥哥,你的……脸……”

    “我的脸,我的脸怎么了?”向天行抚着脸问。

    “哈哈……哈哈……”百阡回笑得更欢了。

    向天行忽然明白了什么,然后把手伸到眼前:双手都是黑的。“呀!”向天行惊叫一声,急忙往外跑去。

    看着向天行往外跑的身影,百阡回心里说:“这天行哥哥,连烧火都不会。”

    “阡回妹妹,你做的饭真好吃。”向天行舔着碗说。

    “那当然,林伯伯都这么说。”

    中午。

    “阡回妹妹,你会剑法啊!”向天行艳羡地问。

    “嗯。林伯伯教的。”百阡回点点头答道。

    “千行哥哥,你会写字啊。”百阡回边擦脸边问。

    “嗯,一路上学的。”向天行一边用木棍在地上端端正正地写着,一边回答。

    “教我好么。”百阡回道。

    向天行:“好啊。”

    向天行:“阡回妹妹,你的耳朵后面怎么有朵梅花?”

    百阡回:“这都不知道!那是胎记,知道么?胎记!”

    “阡回妹妹,今天我做晚饭吧?”向天行放下药草,边擦汗边说道。

    “你可以吗?”百阡回狐疑地问。

    一个时辰后。

    “天行哥哥,这……这是什么?”百阡回看着盘里黑乎乎的焦片迟疑地问。

    向天行无奈道:“这是炸薯片啊!”

    第一顿饭以向天行劣质的厨艺告终。

    每天采药,教百阡回写字,偶尔做饭炒菜,转眼间已过去了三天。

    自父母双亡后,向天行一个人颠沛流离,孤苦无依,时感凄惶,现下虽偶尔忆起父母之事暗自伤心,但有百阡回作伴玩耍,到底孩童心性,不一会心情便好转起来,这三天的确是向天行三个多月来最快乐的日子。

    百阡回跟一窝蜂在一起,虽然衣食无忧,但一群大男子照顾一个小孩子并不如何周到,何况有时要一去多日杳无音讯,百阡回时常感到孤独无聊,有向天行陪伴的这三个日子,百阡回也是感到无比欢喜。

    午夜时分,向天行照常醒来,刚背得一段文字,忽然听见外面传来打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