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一十五章 再次杀到
按照长度而言,日本刀分为超长刀(作战用的野太刀“野雉刀”),长刀(大太刀、佩刀、打刀、居合刀),胁差(小太刀),以及短刀。超长刀是士兵作战时使用的,现在不常见。长刀是日本刀主力刀种,一般刀刃长60厘米以上80厘米以下,其中大太刀最弯,通常用于典礼和战斗指挥;佩刀和打刀其次,用于武士日常佩带和战斗;居合刀则是拔刀术专用的,刀身稍直也稍短,当然只要是长刀都可以用于拔刀术,因此居合刀较其他长刀要少(注:日本拔刀术的开派好象是什么“神琦明神梦想流”,因为在下疏忽,所以没怎么查证。汗,不过没关系,这并不影响主题,请诸位继续向下看。) 。大太刀的刀装华丽,佩带时刀刃向下。打刀可以说是日本刀的代表刀剑,与太刀的形式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之一在于打刀的刀鞘口两侧分别插放有小柄和笄。胁差的刀刃长度在60厘米以下30厘米以上,一般就是小太刀。刀刃长度小于30厘米的叫短刀。胁差通常用于武士切腹自杀,一般武士佩双刀指的就是一把长刀加上一把胁差。
说到胁差,刚开始听说时,还吓我一跳.常常见到影片中的日本武士,配着两把刀,趾高气扬地走在街上.不算那些使用二刀流的武士.使用一把刀的也会配带两把刀.其中一把就是”胁差”了.这是专门切腹用的刀!(了解到这点后,再拿我家日本刀拍照时,我就不拿那把短点的了...呵呵.仔细看看,那把短的好象没有短到握在手里能切到自己的地步...还是说我手臂还不够长??)
就算是使用二刀流的武士,也会在怀里另揣一把胁差的...
怪不得cloud会带六把刀出门溜哒了,没有摩托菜刀架的日本古代武士,就已经没事带三把刀上街了!
种类 长度(寸法) 长度(cm)
短刀 0.33~9.87 1~29.9
胁差 9.90~19.77
30.0~59.9
刀、太刀 19.80~
60~
打刀
70~90
(寸法是指刀刃长度)
太刀
华丽的太刀一般是在盛大仪式中,由朝廷皇族和贵族们所佩带的。这类太刀一般没有鞘柄,而是由编制成型的缎带所代替的。金属刀鞘上有精巧的雕篆。太刀一般佩挂在腰间,它是最高等级地位的象征。(根据社会等级制度佩带不同的刀具,打刀次于太刀,其后则为脇差。)大小半太刀是武士阶级持有的独特的组刀。它出现在十六世纪初期。长刀和短刀的组合由此得名“大小”二字.
太刀(たち)
太刀是特指具有较大弯曲度,刀身长2尺(66cm)以上、3尺(约1m)不足的弯刀。另外,2尺以下的称为小太刀,3尺以上的称为大太刀(或称野太刀)。太刀与同属刀剑类的打刀稍有不同,其区别之一在于刀鞘,太刀刀鞘上有两个金属环(称为“足金物”:靠近鞘口的一个称“一足”,另一个称“二足”)用缎带相互穿插编织成型,使之便于携带。缎带与足金物之间又用一小块金属(称为“革先金物”)连接。刀鞘头部由金属包裹(称为“石突金物”)。拔刀时必须要下压刀鞘口的条状金属物(称为“口金物”)。太刀基本为双手持刀,而马上的武士也有单手持太刀的。刀身弯曲的形状使挥下斩击更为有效,这继承了较早出现的毛抜形太刀的那种弯曲形状。这类刀剑的出现,使合战的方式从徒步向骑乘转变。
大太刀(おおだち)
大太刀又称野太刀(のだち),是一种长大的太刀,长3尺以上。镰仓时代武家掌握了实际的政权,武士们以拥有豪迈与腕力为荣,进而可以夸耀威武的武具——具有长大刀身的太刀屡屡出现在战场上。有许多夸张描述的『太平记』一书中,对超过5尺(约150cm)的太刀的记述多处可见。而在文献上记录的最长的太刀刀长为9尺3寸。另外,现今尚存的最长野太刀,全长7尺4寸2分(约225cm),弯曲部份长3寸1分(约9.4cm),身幅1寸2分(3.6cm)。此刀现存于新潟県弥彦神社中,为日本的国宝之一。
毛抜形太刀(けぬきがたたち)
毛抜形太刀是平安时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刀柄与刀身一体化的刀剑。别名又称“野剑(のだち)”。其特征是刀柄在设计上有清晰的雕刻,这些雕刻在握手处和刀柄头部位都可见到。刀柄与刀身均成弯曲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関东常用的蕨手刀的影响,多适用于马上的斩杀。毛抜形太刀原本是武官佩用的,后来成为只限于作公卿的兵杖使用。
打刀
打刀(うちかたな)
打刀一般就以“刀(かたな)”称之,可以说是日本刀的代表刀剑。打刀与太刀的形式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之一在于打刀的刀鞘口两侧分别插放有小柄和笄:小柄是一种长6寸(约18cm)左右的小刀,很少用于战斗中,一般用来削东西和割线,历史中偶尔也出现用小柄代替手裏剑来投掷的描述;笄是插于小柄对侧,用来整理头发和挠痒痒的道具,前段较为细长,长短与小柄相同。另一区别为其佩带的方式(携带的方法)不同,打刀的佩带方式一般为将刀刃向上插于腰带(也有刀刃向下插于腰带的),而太刀则是将刀刃向下佩挂于腰间。于是,为了适合于这种插于腰间的佩带方式,打刀的刀身被设计成弯曲的形状,这种弯曲的设计称为“京反”。刀身的中央部位被设计成最为弯曲的地方,此种设计使得拔刀更为容易。这一类的刀剑早在镰仓时代便已经出现,只是当时较为短小,称为“刺刀(さすが)”。到了南北朝时代,长大的刀剑逐渐流行,于是便将刺刀加长,而产生了较长大的太刀以及打刀的雏形。室町时代,打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并且开始与脇差共同佩带于腰间,这种打刀与脇差共同佩带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天。
时期与产地
不同时期、不同铸刀所、不同铸刀师所铸的刀剑都会有所不同。在此将向大家介绍日本刀按时期的分类,以及不同产地的日本刀的不同特征。
1.时期的分类:
直刀(上古刀) 古坟时代至奈良时代所铸的刀,主要为公元前238年 ~ 公元707年
古刀 平安中期、镰仓时代、吉野时代、室町时代所铸的刀,主要为平安时代至文禄年间,大同元年(806年)~ 文禄四年(1595年)
新刀 安土桃山时代、江戸时代中后期所铸的刀,主要为庆长以后至安永年间(江戸中后期),庆长元年(1596年)~ 享和三年(1803年)
新新刀 江戸时代、幕末时代所铸的刀,主要为文化元年(1804年)~ 庆応三年(1867年)
现代刀 明治时代至大正、昭和、平成年以后所铸的刀,明治元年(1868年)以后
2.产地及特征:
日本刀的产地可称为『五畿七道』,五畿即畿内:大和、和泉、河内、山城、摂津五国;七道指东山道、北陆道、东海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七道六十五国,具体为:
东山道:陆奥、羽後、羽前、陆中、陆前、岩代、磐城、下野、上野、信浓、美浓、飞騨、近江
北陆道:佐渡、越後、越中、能登、加贺、越前、若狭
东海道:常陆、安房、上総、下総、武蔵、相模、伊豆、甲斐、骏河、远江、三河、尾张、伊贺、伊势、志摩
山阳道:播磨、美作、备前、备中、备後、安芸、周防、长门
山阴道:丹波、丹後、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
南海道:纪伊、淡路、讃岐、阿波、伊予、土佐
西海道:豊前、豊後、筑前、筑後、肥前、肥後、日向、大隅、萨摩
其中又以『五伝』最为著名,五伝分别为山城伝、大和伝、相州伝、美浓伝、备前伝。下面将对五伝的特征及其著名的刀匠进行介绍。
五伝
特征
古刀期的著名刀匠
新刀期的著名刀匠
山城伝 多为直刃(直线条的刃文)
三条宗近、来国俊、来国光
梅忠明寿、肥前忠吉、伊贺守金道
大和伝 基本为柾目肌(柾目板状的锻肌)
千手院一类、当麻、手悬
越前康継、仙台国包、南纪重国
相州伝 烧刃的乱刃(非直线条的刃文)
中可见细小粒子 新藤五国光、正宗、贞宗
繁庆、直胤、清麿
美浓伝 刃中夹杂着尖刃纹
兼氏、兼定、村正一类
政常、大道、大村加卜
备前伝 烧刃上可见白色线条
友成、正恒、包平
河内守国助、助広、水心子正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说到胁差,刚开始听说时,还吓我一跳.常常见到影片中的日本武士,配着两把刀,趾高气扬地走在街上.不算那些使用二刀流的武士.使用一把刀的也会配带两把刀.其中一把就是”胁差”了.这是专门切腹用的刀!(了解到这点后,再拿我家日本刀拍照时,我就不拿那把短点的了...呵呵.仔细看看,那把短的好象没有短到握在手里能切到自己的地步...还是说我手臂还不够长??)
就算是使用二刀流的武士,也会在怀里另揣一把胁差的...
怪不得cloud会带六把刀出门溜哒了,没有摩托菜刀架的日本古代武士,就已经没事带三把刀上街了!
种类 长度(寸法) 长度(cm)
短刀 0.33~9.87 1~29.9
胁差 9.90~19.77
30.0~59.9
刀、太刀 19.80~
60~
打刀
70~90
(寸法是指刀刃长度)
太刀
华丽的太刀一般是在盛大仪式中,由朝廷皇族和贵族们所佩带的。这类太刀一般没有鞘柄,而是由编制成型的缎带所代替的。金属刀鞘上有精巧的雕篆。太刀一般佩挂在腰间,它是最高等级地位的象征。(根据社会等级制度佩带不同的刀具,打刀次于太刀,其后则为脇差。)大小半太刀是武士阶级持有的独特的组刀。它出现在十六世纪初期。长刀和短刀的组合由此得名“大小”二字.
太刀(たち)
太刀是特指具有较大弯曲度,刀身长2尺(66cm)以上、3尺(约1m)不足的弯刀。另外,2尺以下的称为小太刀,3尺以上的称为大太刀(或称野太刀)。太刀与同属刀剑类的打刀稍有不同,其区别之一在于刀鞘,太刀刀鞘上有两个金属环(称为“足金物”:靠近鞘口的一个称“一足”,另一个称“二足”)用缎带相互穿插编织成型,使之便于携带。缎带与足金物之间又用一小块金属(称为“革先金物”)连接。刀鞘头部由金属包裹(称为“石突金物”)。拔刀时必须要下压刀鞘口的条状金属物(称为“口金物”)。太刀基本为双手持刀,而马上的武士也有单手持太刀的。刀身弯曲的形状使挥下斩击更为有效,这继承了较早出现的毛抜形太刀的那种弯曲形状。这类刀剑的出现,使合战的方式从徒步向骑乘转变。
大太刀(おおだち)
大太刀又称野太刀(のだち),是一种长大的太刀,长3尺以上。镰仓时代武家掌握了实际的政权,武士们以拥有豪迈与腕力为荣,进而可以夸耀威武的武具——具有长大刀身的太刀屡屡出现在战场上。有许多夸张描述的『太平记』一书中,对超过5尺(约150cm)的太刀的记述多处可见。而在文献上记录的最长的太刀刀长为9尺3寸。另外,现今尚存的最长野太刀,全长7尺4寸2分(约225cm),弯曲部份长3寸1分(约9.4cm),身幅1寸2分(3.6cm)。此刀现存于新潟県弥彦神社中,为日本的国宝之一。
毛抜形太刀(けぬきがたたち)
毛抜形太刀是平安时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刀柄与刀身一体化的刀剑。别名又称“野剑(のだち)”。其特征是刀柄在设计上有清晰的雕刻,这些雕刻在握手处和刀柄头部位都可见到。刀柄与刀身均成弯曲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関东常用的蕨手刀的影响,多适用于马上的斩杀。毛抜形太刀原本是武官佩用的,后来成为只限于作公卿的兵杖使用。
打刀
打刀(うちかたな)
打刀一般就以“刀(かたな)”称之,可以说是日本刀的代表刀剑。打刀与太刀的形式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之一在于打刀的刀鞘口两侧分别插放有小柄和笄:小柄是一种长6寸(约18cm)左右的小刀,很少用于战斗中,一般用来削东西和割线,历史中偶尔也出现用小柄代替手裏剑来投掷的描述;笄是插于小柄对侧,用来整理头发和挠痒痒的道具,前段较为细长,长短与小柄相同。另一区别为其佩带的方式(携带的方法)不同,打刀的佩带方式一般为将刀刃向上插于腰带(也有刀刃向下插于腰带的),而太刀则是将刀刃向下佩挂于腰间。于是,为了适合于这种插于腰间的佩带方式,打刀的刀身被设计成弯曲的形状,这种弯曲的设计称为“京反”。刀身的中央部位被设计成最为弯曲的地方,此种设计使得拔刀更为容易。这一类的刀剑早在镰仓时代便已经出现,只是当时较为短小,称为“刺刀(さすが)”。到了南北朝时代,长大的刀剑逐渐流行,于是便将刺刀加长,而产生了较长大的太刀以及打刀的雏形。室町时代,打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并且开始与脇差共同佩带于腰间,这种打刀与脇差共同佩带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天。
时期与产地
不同时期、不同铸刀所、不同铸刀师所铸的刀剑都会有所不同。在此将向大家介绍日本刀按时期的分类,以及不同产地的日本刀的不同特征。
1.时期的分类:
直刀(上古刀) 古坟时代至奈良时代所铸的刀,主要为公元前238年 ~ 公元707年
古刀 平安中期、镰仓时代、吉野时代、室町时代所铸的刀,主要为平安时代至文禄年间,大同元年(806年)~ 文禄四年(1595年)
新刀 安土桃山时代、江戸时代中后期所铸的刀,主要为庆长以后至安永年间(江戸中后期),庆长元年(1596年)~ 享和三年(1803年)
新新刀 江戸时代、幕末时代所铸的刀,主要为文化元年(1804年)~ 庆応三年(1867年)
现代刀 明治时代至大正、昭和、平成年以后所铸的刀,明治元年(1868年)以后
2.产地及特征:
日本刀的产地可称为『五畿七道』,五畿即畿内:大和、和泉、河内、山城、摂津五国;七道指东山道、北陆道、东海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七道六十五国,具体为:
东山道:陆奥、羽後、羽前、陆中、陆前、岩代、磐城、下野、上野、信浓、美浓、飞騨、近江
北陆道:佐渡、越後、越中、能登、加贺、越前、若狭
东海道:常陆、安房、上総、下総、武蔵、相模、伊豆、甲斐、骏河、远江、三河、尾张、伊贺、伊势、志摩
山阳道:播磨、美作、备前、备中、备後、安芸、周防、长门
山阴道:丹波、丹後、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
南海道:纪伊、淡路、讃岐、阿波、伊予、土佐
西海道:豊前、豊後、筑前、筑後、肥前、肥後、日向、大隅、萨摩
其中又以『五伝』最为著名,五伝分别为山城伝、大和伝、相州伝、美浓伝、备前伝。下面将对五伝的特征及其著名的刀匠进行介绍。
五伝
特征
古刀期的著名刀匠
新刀期的著名刀匠
山城伝 多为直刃(直线条的刃文)
三条宗近、来国俊、来国光
梅忠明寿、肥前忠吉、伊贺守金道
大和伝 基本为柾目肌(柾目板状的锻肌)
千手院一类、当麻、手悬
越前康継、仙台国包、南纪重国
相州伝 烧刃的乱刃(非直线条的刃文)
中可见细小粒子 新藤五国光、正宗、贞宗
繁庆、直胤、清麿
美浓伝 刃中夹杂着尖刃纹
兼氏、兼定、村正一类
政常、大道、大村加卜
备前伝 烧刃上可见白色线条
友成、正恒、包平
河内守国助、助広、水心子正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