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
字体: 16 + -

少年游 第六十章 老道人的二徒弟

    随着那三百丈高的海浪水剑一剑斩下,海面之上惊涛骇浪,巨浪滔天。这座孤零零坐落在东海的小岛,眨眼间,被那柄水剑砍出一道数十丈深的、贯穿全岛的巨大壕沟!

    整个海面连同这个小岛一起出现了一条巨大裂缝,这条东西走向的巨大裂缝,犹如东海的一道巨大伤疤,触目惊心。

    下一瞬,海浪水剑重新变回了海水,随着刚刚大浪般海水倒灌上小岛,这个东海明珠一般的小岛被汹汹海水瞬间淹没!

    大浪将这座在碧海之上小岛吹得风雨飘摇,岛上的鲜花茅屋被大浪卷走,唯一露在水面之上的就只有小岛最北方的耸立的高山,高山之上,居然奇奇怪怪的插了无数的兵器,像是一座座孤坟。

    一个中年汉子的头从起伏的海浪中钻了出来,他面色淡定,吐了一口海水。他甩了甩湿透了的头发,双手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海水,大笑着说道:“厉害了啊,你这牛鼻子道士,你这一剑,比起当年剑仙那一剑,也差不了多远了啊。”

    刚刚还漫天水花的东海这时候已经渐渐平息了下来,渔夫坐在了破烂不烂的茅草屋前,躺着睡了过去。

    青城山山顶,风云大起的上空,在一阵狂风卷过之后,居然再无一丝波澜!平静的连风吹过竹叶的声音都清楚听到。

    刚刚还无比意气风发的白竹道人一脸惊恐的看着自己手中的长剑,刚刚好像有一个声音从这把长剑中传了出来,是他幻听了吗?

    他手抖动的将这柄最上大利物举起,颤抖的声音响起:“刚刚,是你在说话吗?”

    “是的呀,好久不见了,师父。”,墨宵剑剑身再次传出了一个女子的声音,白竹道人瞬间泪眼纵横!

    颤抖的声音再次轻声问道:“小婉!是你吗?”

    长剑剑身上的那一个八卦状的图案,闪过一丝细微的白光,刚刚还有一丝调皮的女性声音这个时候再次发声,但是却带着一丝疲惫了。

    “师父,好久不见,我本来还想和你多说说话,只是我这刚刚醒来就又要睡过去了,不要告诉小三立,另外,师父,我和弈秋都没有怪过你,真的。”

    老道人佝偻着身子,将额头贴到了剑身上,哭泣的说道:“对不起,小婉,是为师对不起你与弈秋,没能救下你们。”

    剑身的八卦图案上泛起的白光一闪而逝,老道人着急的看着墨宵剑,本想大声呐喊他那女徒弟的名字,但看到下面站着的三立,想起小婉刚刚嘱咐他的话,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小婉的灵魂居然在这墨宵剑中,这太超出白竹道人的意料了,这意料之外的惊醒,对于老人而言,也是一种感动,快三十年了,快整整三十年了,他终于再遇到他心爱的徒弟,以往种种,扑面而来,最是动人。

    下面一大两下,三个孩子望着天上的老人,小冬瓜嘴巴喳喳说道:“这剑招也收了,师父怎么还不下来啊?”

    三立眼瞅着太师公盯着着他的墨宵剑,还以为太师公用墨宵剑的时候太过用力,手有些发酸,他心里暗暗紧张,太师公不会受伤了吧,不过刚才太师公那几个招式也太帅了。

    当然此刻依旧站在青城山山顶上空的白竹道人,右手轻轻的放在太极纹路上,闭上眼睛感受着那纹路之下的淡淡气息,起伏,起伏,犹如心跳一般。

    老道人大袖一挥,没有落地,而是直直的一步跨入到上清宫内,留下一句:“三立,这剑给我保管几日。”

    老人留下一脸茫然的三人,进入到了宫内,关上房门,进入闭关!

    无论如何,哪怕耗费天道之力,婉儿的命他也要保下来,之前已经错过了一次了,这次无论如何也再不能错过了。

    老人刚刚将一身气机涌入到墨宵剑中,劈出那势大力沉的一剑的同时,涌入剑内的气机有那么一小部分被那个太极印记给吸收了,从而唤醒了沉睡了许多年的小婉,误打误撞,再续师傅情分。

    盘腿坐在蒲团之上的老道人将长剑放于大腿之上,双手气机缭绕,在空中划出一个太极手势,紧接着,他口中喃喃说道:“太平!”

    顿时,老人的背后出现了一个太极圆盘,开始缓缓旋转。老人将双手轻轻放在了墨宵剑之上,气机包裹着墨宵剑,缓缓流淌。

    那长剑之上的小小太极刻印,也开始缓缓旋转,慢慢的吸入着那在剑身表面流转的气机。

    “没想到这印记居然是弈秋花费生机替你做的一个太平屋子,我的大徒弟,你这一手改天之术,已经胜过了老道了。只是没想到,你当年也太幸苦了,为了你师妹连命都不要了,老道我躲在这青城云顶大阵里闭关,断绝了一切神识,真成了一个缩头乌龟,为师远不如你啊。”

    老道人在这印记中感受到了云弈秋的生机之后,再次为自己当年所犯下的错误而懊悔不已,但是时过境迁,老道人也没有因此而陷入茫茫的自责之中,他现在只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保住在这长剑之中的这一屡婉儿的灵魂。

    崂山自古以来便是兖州第一大仙山,毗邻东海,烟云环绕。山上传闻共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仙鹤成群,仙气缭绕,山林幽静,鸣泉飞瀑,仿若仙境。山上的道士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坐修行,盼归仙途。

    每天清晨打破山间安静氛围不是早起的鸟儿,而是阵阵读书声,坐落在崂山头的书院比起年深日久的太清宫还要历史悠久。传说道家初代飞升仙人王明阳得道前在此修行,不修无为道,只颂道德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读书正道,在打坐崖石上留下读书二字后,飞升仙界,后人在此读书修行,随着慕名而来的道士书院由此得建。

    虽其名书院,却无围墙无宫殿,每日清晨,来此读书的道士绕巨石而席,伴着阵阵浪潮,翻书读书。

    王麒麟天还未亮便骑着青牛前往书院,牛角上挂着用麻布包裹好的书本,那是他花了一个月时间替旁边道观砍柴跳水换来的。打小便父母双亡的他是吃着道观的百家饭长大的,一身沾染着淡淡仙气,及冠之年已身高六尺,一边拍着青牛的后背一边说道,等我飞升仙界,我把你也带上,你说好不好。

    好!

    话音

    刚落,身后面就传来一声稚嫩的少女声,“小麟子,你敢不带我,我就去天上把你踹下来!”

    王麒麟一阵头大,拍了拍青牛的屁股,示意快点离开这是非之地,青牛也深懂其意,加快步伐。少女在身后猛追到:“等等我,你个臭麟子。”

    王麒麟解下布袋,把青牛拴在一颗小树底下,便前往书院读书,少女默默跟在身后,在这块地方,除了读书声,不得发出一丝其他的声音,否则便会被驱逐离开,此乃铁律。小道士盘腿坐下,开始读书。据说在此读书若有感悟,会与明阳仙师通感,感悟到他的飞仙体会。

    少女梨花挨着坐下,右手撑着头左手翻着书,一边翻书一边看着他认真的表情。你翻你的道德经,我有我的少女意。随着仙鹤离山,旭日东升,他的睫毛上开始挂着一丝丝光晕,梨花笑了,就这样看了快十年,但好像永远看不厌似的。

    太清宫观主的掌上明珠梨花,天资聪慧,出生之时带有阵阵雷音。满月之时,天生异象,云结拂尘状,打小便被誉为小观主,一观之众期待甚高。但梨花却不爱修行,整天跟在小麟子身后,砍柴挑水如影随形,观主父亲也颇为头大,无可奈何。

    自打出生起便从未下过山的王麒麟合上了书,四下无人,望向天空,碎碎念念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万物是什么样子,山下是什么样子,天外是什么样子,前世是什么样子,来世又是什么样子,求长生求的是道,那道又是什么,如何证道?”

    骑在青牛背上摇头晃脑,冥思苦想而不得。一把桃木剑直戳眼睛,回过神来的王麒麟大慌,跌下牛背。梨花慌张跑来,急忙问道:“小麟子,有没有摔到哪里?”王麒麟摇了摇手,起身弹了弹衣袖上的灰尘,牵起青牛再次陷入深思,梨花嘟着嘴跟在身后。夕阳下,二人一牛,漫步回山。

    茅屋里,王麒麟在父母灵位前点燃一枝香,“爹,娘,我在书院读书证道,十载有余,明阳祖师太平盛世上山证道,而如今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内有诸强纷争,外有强敌觊觎,民不聊生,我欲下山修行,不修长生修人生。

    明月当空照,王麒麟倒骑青牛下大崂山。下山之前大喊:梨花,等天下太平,我回来娶你!

    清泉石上流,小梨花回观盘髻立长生牌。一生气数保他平安,头发渐白。

    十六年后再相逢,王麒麟改名王子乔,白梨花已做地下魂。隔碑相逢一笑,回首泪千行。王子乔咧着嘴哭笑道:“这次换我等你,等你一世又有何妨。”骑青牛过道门而不入,纵身一跃跳进东海,位列仙班比不过她的一瞬傻笑。青牛行至书院崖边化作一块崖石,一只白鹤衔着小梨花,投入东海后西去不返。

    山下赵三立呆呆望着这一幕,大叹一声:最苦不过相思,最远不过阴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