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
字体: 16 + -

入乱世 第四十四章 齐聚京城

    昆夷的北方,按往常来看应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但此时居然依旧是狂风暴雪,并不断的有继续向南蔓延的趋势,一辆马车停在了暴雪前的草地之上,一位老人撩起了车窗的门帘,看着这漫天风雪,摇了摇头,说道:“老魏啊,这越来越不好收拾了。”

    坐着马车前的魏姓老车夫回头说道:“王大人之前和我说起过,钦天监的太史令在天文台看到了星空异象,说这片大陆会有大灾,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看着这漫天风雪的羊八胡双眼仿佛被风吹的有些睁不开眼睛,他喃喃道:“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犹未可知啊!”

    魏山巍疑惑的说道:“那少爷,我们还过去看看吗?”

    羊八胡拉下了窗帘缩在了被窝之中,隔着门帘说道:“看什么看,都要冷死了,回青辽吧。”

    魏山巍一扬手中的马鞭,马车消失在北方的风雪之中。

    东行的青辽现在已经踏出了昆夷的边界,他们顺着小河一路东行,远离了寒冷的北方,他们艰难的穿过了丛山峻岭,终于到达了他们向往已久的地方,一条硕大的河水缓缓的流淌进了远处的大海,一眼看不到头的大海。

    风吹动着青青草原,所有人都仿佛解除掉了身上的枷锁,重新活过来了一般,大人小孩一个接着一个跑进了这条温柔的大河之中,用干净的河水去洗净他们这一路的疲惫。跟着他们一起跋涉而来的还有骏马与牛羊,也纷纷来到了河边,畅享这片人间天堂。

    喀尔喀被他父亲从马背上饱了下来,张开双臂去拥抱这片春风。所有人都在欢欣鼓舞,纵情高歌。

    喀喇沁王看着这宽广的河面,高声说道:”这条河河面宽阔,我们以后就叫它巨流河吧!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了!我们青辽的家!"

    河水滋润着这片广袤无际的草原,也会滋润着青辽重新成长。

    在青辽十八族人的欢呼声中,南方,君奉城,一位老妇人在一位中年妇女的搀扶下缓缓走下了一架普通的马车,走进了一旁闹市中的小院子里。

    中年妇女在关上门前探头看了看,仿佛是在看有没有人跟踪,见一切平安之后,关上了大门。这动作在这片闹市中,寻常可见,所以也无人觉得奇怪。

    酒足饭饱后的柴悼看着依旧有些茶饭不思的赵三立,便走上前打趣到:“喜欢上那个小姐姐了?”

    赵三立的脸一下就红了起来,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便岔开话题向云奕秋问道:“云大叔,之前问你带我们来君奉城干嘛,你说到了就知道了,那现在是不是该和我们说了呀!”

    云奕秋错愕的看着三粒儿,好像没反应过来似的,愣了好一下才说道:“今晚上带你去一个地方。”

    柴悼赶紧问道:“那我呢?云大叔。”

    云奕秋晃了晃手中的酒瓶,只是里面一点酒也没有了,他看着柴悼,柴悼也看着他,二人互看了半会儿,云奕秋还是先站起了身,面色尴尬地说道:“等一会你就知道了。”

    三人离开包间,顺着楼梯走了下去。

    隔壁包间,正在和茱萸探讨天机可不可以泄漏一事的朱石楠,突然神色一遍,刚刚还高谈阔论的他,瞬间转头,看着珠玉算盘,珠玉

    算盘上的第一颗算珠突然旋转了起来。

    朱石楠大喜,他赶忙抓起算盘,同时说道:“老头子说的那两个朋友刚刚就在这里!他们一动这珠玉珠子就转动了。“

    朱石楠赶紧推开包间房门准备跑下楼,然后一脚刚刚跨出大门,却赶紧连说三声不不不,他缩回迈出去的那一只脚,拿着珠玉键盘又回到包间,他飞速冲到围栏处,趴在栏杆上,看着下面来来往往的看客和食客们。

    突然,他余光看到了云奕秋带着的两个少年,慢悠悠的走出了酒肆门口。

    “一个手中握剑,一个身负双刀。再看他们两个的打扮,完全就是从西北来的,爷爷说的肯定就是他们两个,没错!“

    茱萸站在他身侧,掩着嘴笑道:“那你还傻乎乎的站在这里干嘛,还不快去追!”

    朱石楠一拍脑袋,赶紧冲出了包间,朝着门口飞奔而去。

    出了酒肆的云奕秋与两个小孩朝着闹市当中走去,三立与柴悼从未见过这样繁华的城市,二人看着这闹市中五花八门的东西,这还只是在春天,等到时候夏天到来之后,这闹市恐怕会比现在热闹一百倍。“

    跟在三人身后,从酒肆中前后脚一起出来的朱石楠,看着大街上人山人海的场面,但是却没有看到刚刚坐在他在阁楼上看到的那一对少年。

    “怎么这么快就不在了!不过只要你们一直在这城里,我们终会相遇的!”

    朱石楠手持算盘,环顾四周,却没有一丁点发现,他咬了咬牙最终还是放弃了继续寻找。

    在他离开后,恰好在他刚刚站的位置旁边有一处宅院,云奕秋带着孩子正好在这里面。

    朱石楠手持算盘,环顾四周,却没有一丁点发现,他咬了咬牙最终还是放弃了继续寻找。

    在他离开后,云奕秋带着两少年从一处小巷子里走了出来,他看着朱石楠的背影,带着一丝疑惑,心中想道:这才刚回到君奉城,这么快就被人盯上了?

    要不是刚刚在那二人身上没有看到杀心,云奕秋估计不会那么轻松就放过那二人了,现在还有些事情,云奕秋便也没有去深究了,带着两少年再次汇聚到人群之中。

    自从回到了扬州之后,余雪走就在青瓦小筑里稳定境界,没离开过一次,而今日,他穿着白兰相间的儒生衣服,缓缓走进了君奉城。

    他来到一间茶铺,摸出三个铜板,叫了一壶普通的茶水,一个人开始喝了起来。

    君奉城里十分开明,得益于开国皇帝颁布的诏令,天下百姓皆可畅所欲言,不会因言获罪。 茶馆里此刻坐着许多人,拉车的马夫、卸货的脚夫、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结束了一天的劳碌之后,他们来到这里休息,顺便侃侃大山。

    余雪走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他们的聊天内容,这些人时常与外人打交道,所以获得消息也是真假不一,但却遍布天南地北。

    他们既能聊到南方叛乱的地区会更换货币的政策,李圣功老将军战死的原因,青辽的叛变,西方高原之上的佛家国度等等这些天下大事。也能聊到京兆尹家的小姨子被人猴子摘桃,西街盐行的葛老板小女儿跟着书生私奔,在衙门当差的左小哥抓了他的亲哥哥等等这些生活中鸡毛蒜皮的趣事。

    各

    种各样的消息,听的余雪走津津有味,时不时还点点头表示肯定。

    一位坐在椅子上,宽衣解带的大肚子汉子讲过一通之后,博得了满堂彩,他在大笑之余,看到了一旁儒生模样的余雪走,便饶有兴致的走过来,对着余雪走说道:“这位先生,好像对我们这种瞎扯淡的聊天很感兴趣啊,我看你器宇不凡,要不要给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也来讲一段?”

    余雪走喝下一碗茶,饶有兴致的站了起来,双手附在身后,似乎被这气氛给感染到了一般,也提高了音调说道:“那,我就给大家讲一段!”

    茶楼里爆发出了轰鸣的掌声,从没有书生会来到这种底层人民娱乐的地方,更不要说和他们聊一聊了。

    余雪走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书上的那些高谈阔论,我也就不聊了,聊点大家可能都比较感兴趣的。”

    余雪走双手背在身后,再加上他穿着的一身儒生衣装,看起来真的就像是一个书院的老师,他离开座位,开始缓缓的迈步。

    “十三年前啊,那时候我才二十七八岁,还记得那年刚过完年,本来北方与昆夷的战事打的十分焦灼,结果西边就传来昆夷骑兵已经踏破叶城,在漠北走廊中发起冲锋了,当时书圣张白羽前辈,号召天下江湖儿女去往西秦道,与他一起守卫家园,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南方动荡,北方危机,我们脚下的这座城池那更是风飘摇……”

    底下的人听的越痴迷,余雪走则讲的越兴起,在场的人哪里有过去前方亲眼目睹那场战场的惨状的呢?还不都是听那些走南闯北的汉子道听途说而来,又或者是说书先生的瞎编乱造而来。哪有身在现场的余雪走讲的细致精彩?

    说上一长段话,他便喝下一碗茶水,不知不觉那一壶茶水便喝光了。

    刚刚那大肚子汉子见状赶忙将他手边的那壶茶水给这位先生满上,余雪走报以感谢,喝下茶水之后又开始慷慨的继续讲述那场大战。

    “那一场偷袭!张白羽前辈身负重伤!但也杀掉了天资三号房的这九位凝神境的杀手!只可惜张白羽前辈在此一战之后,全身经脉受损,从天道境跌落,为之后战死沙场埋下祸根……”

    众人听到张白羽前辈战死,都不由得发出长叹,更有甚者此时已经痛哭流涕了。

    余雪走讲到此处也是伤心不已,一字一句皆有停顿。

    此时的天色早已经暗了下来,余雪走看到了人群的后方,站着一大两小的人,他收拾好了心情,说道:“今天就讲到这里了,下次有机会再与大家将之后的故事。当然我也希望大家不要忘了那些为我大朔献出生命的人,比如张白羽前辈,比如不久前刚刚战死沙场的李圣功前辈,他们都是为了大朔而死,他们都是我辈楷模!”

    座下一片安静,也不知道是不是刚刚的气氛太过低下,余雪走喝完碗中茶水,准备离开。

    刚刚那位大肚子的汉子突然叫住了他,问道:“这位先生,你为何对于当时的战场情况那么了解啊?”

    余雪走微微一笑:“因为我当时就在战场。”

    众人表情惊愕不已,在所有人震惊的表情下,余雪走走出茶铺。

    几息之后,茶铺中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掌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