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
字体: 16 + -

入乱世 第四十章 一杆钓起人间太平

    经过数日不急不缓的行军之后,李圣功在山腰已经能远远的望见远处的黄河了,张须陀依旧不远不近的跟在他的后面,就等着李圣功出山的那一刻。

    就在两国都将目光放在了这只在山林中的军队的时候,一场春雨说巧不巧的降临在了这片群山之上,道路变得泥泞起来,春寒吹到湿润的盔甲之上,冷风刺骨,所有的人都放慢了脚本,在山里缓慢移动脚步。

    在后面的张须陀从马上下来,害怕泥泞的道路让马蹄打滑,他口中不停的骂着老天爷,这简直是在折磨人。

    雨滴稀稀疏疏,但却又是没有间断,给这沉寂了一个冬日的山林盖上了一层白色的面纱,大片大片的白雾在山林间升起、汇集。天边云雾也变得厚重了起来,山涧的溪流不再干枯,一条一条开始充盈,然后汇成一股一股的水流最后汇入到不远处的黄河。

    快要出山了,张须陀不敢有一丝怠慢,虽然此刻的士兵们都已经饥肠辘辘十分疲惫,但他也不允许他们停下休息片刻。

    小雨下过了一阵子就停了下来,但是看着天气似乎只会停个一时片刻,这时候,他看到了前方山头开始升起了炊烟,李圣功好像要准备开饭了。

    张须陀嘿嘿一笑说道:“看来是准备好吃断头饭了啊。”

    他派人上前去看紧李圣功的部队,然后自己索性也就地生火做饭,顺便把自己的衣服给烤一烤,这全部湿掉的衣服穿在身上真的太难受了,所有的士兵也都颇有抱怨。

    探子回来报道说李圣功的步卒也有很多脱下了盔甲,挂在一边,纷纷搭好了帐篷,有的士兵已经开始在进食了。

    张须陀停了之后,嗯了一声,反正再有一日便能走出大山了,出去之后,想到这里他便兴奋的不能自已,一碗粥喝下,浑身暖和了不少,就是下颚的黑胡子沾了不少米粒都没发现。

    吃过午饭衣服也差不多烤好了,张须陀看着这厚厚的云层没有半点好转,自言自语地说道:“希望这与能在打完仗之后再下吧,浑身湿透再来一阵寒风,这怕是要了我亲命了。”

    他重新戴好头盔,看着远处山头渐渐变小的炊烟朝亲卫问道:“去问问,李圣功那边,是不是准备出发了?”

    亲卫出去了好一会跑回来说道:“报将军!前面人说李圣功队伍并无异动,盔甲与战马都依旧在原地没有动过。再往里看就看不清了,云雾与炊烟太大。”

    张须陀听完之后眉头紧蹙,有些心神不宁,在帐篷内来回踱步。

    他突然脸色大变,大声说道:“不好!快!冲上去!”

    张须陀感觉率领士兵冲向李圣功所在的山头,道路湿滑,速度不快,一路之上张须陀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似乎上当受骗了,想要加快速度却被这泥泞的道路给拖住脚步,心急火燎。

    终于前锋部队冲进云雾中,冲到了李圣功的驻军处,一路上居然没有一丝骚扰,顺顺利利。张须陀额头上渗出汗水,也来到山头之上,看着挂满了山头的盔甲还有数不清的铁锅,行礼,就连上千的马匹都被绑在树干上,没有带走。

    “什么都没带走?”

    跟在张须陀身后的将领看见眼前这样的场景,都有些不知所措,那接近十万人的队伍居然在眼皮之下消失了?

    张须陀愤怒的一脚踢翻了地上的铁锅,扒掉了挂在树上的盔甲。

    “都他妈是一群废物!一群废物!”

    所有人都静悄悄的,这时候张须陀的亲卫火急火燎的赶来,大声说道:“将军!前面地上的脚印与一路的痕迹看出来他们向东去了!”

    张须陀听完大手一扬,“给我追!”

    除此外,张须陀安排了一队士兵去往了博尔术处,此刻博尔术扼守的地方可能已经无法守住李圣功了,虽然他也不知道李圣功到底会去哪?关键是,现在没有人知道李圣功到底会去哪里!

    在山林间快速穿梭的大朔军队,此刻没有了任何负重,就连盔甲干粮后勤这些都丢完了,步履如飞。就两天,这两天之内必须要回到南方,不然这些人都会死在这荒山之上,一旦没有力气然后被张须陀追上,这些没有盔甲的战士们会在瞬间被他们摧毁。

    此刻的北方虽然依旧很寒冷,但全员奔跑,身体也发热的厉害,每个人连喝水都没有停下脚步。他们之前在准备进食的时候得到了老将军的指令,虽然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但每个人连问都没问便脱掉了盔甲,放弃了所有的粮食,将自己放在了这个危险的境地。

    “只有相信我,我才能带你们回到南方。”

    李圣功老将军的这句话一出,这群人便是死命相随。

    黄河一直都在他们的南方,也一直都在他们的视线里,汹涌而下的黄河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这里无法过去,李圣功看着南方,脚下一点也没放慢,老将军虽说高龄,但脚下的步伐却一点都不弱于年轻人,身强力壮,看不出一点衰老的痕迹。

    太阳快要落山了,再往上走,黄河在流入葫芦口之前的上游,湖水突然开阔了起来,虽然水流一样还是湍急,但已经没有之前的波涛汹涌了。

    李圣功目光如炬,黑夜中他一眼看到了河对岸树林中的一杆长枪,那是他大儿子李卫东的武器。李圣功瞬间精神振作起来!

    “下山!”

    躲在树木后面的李会东盘腿坐着,双眼微闭,一双耳朵却没有跟着一起休息,头发斑白听力却好的厉害,风吹草东的声音传入他那不停微动的耳朵之中,突然他双眼一睁,纵身而起,来到了黄河南岸,看向那被白雾与夜色遮盖的山地。

    随着一杆李字大旗穿云而出,然后密密麻麻的人都从山林中一涌而出,李卫东看着走在最前面的老人,热泪盈眶,大喊道:“父亲!”

    老人看到了对岸的孩子微微一笑:“赶快铺桥!时间不多!”

    李卫东瞬间反应了过来,拿起手边的长枪,往地上重重一放,大声说道:“铺桥!”

    树林中开始发出瑟瑟声音,几息之后许多人拿着木头与木板出现,一言不发的就开始在河边搭桥。

    更有好几名高手,气沉足底、御气而行,带着一根根绳索踩着黄河河面,一口气奔跑到了北岸,绑在一棵一棵大树上。

    浮桥架设的十分之快,但李圣功却没有放松一点,因为下一刻弯刀步卒就出现在了山林间。

    张须陀看到河边黑压压的人群之后,仰天大笑:“哈哈哈!想跑?这不还是被我抓到了!”

    张须陀下令全军进攻,务必要将李圣功拖住在北岸,黑压压的昆夷步卒从山上一拥而下,李圣功右手一抬,数万根火箭对准了昆夷军队。

    壮硕的李培东沉声大吼道:“张须陀!你要敢来我就把这整座山都烧起来!大家都别想走!”

    张须陀赶紧挥手制止了军队的出击,他恶狠狠的看着李培东,向一旁的人问道:“博尔术将军还要多久?”

    被问道的亲卫回道:“禀告将军,博尔术将军到这里不会超过半个时辰了!”

    张须陀将手中的刀收回到刀鞘之中,冷哼道:“那就在给他李圣功最后半小时!,我不信他能把这些人送回南边!”

    浮桥正在渐渐完善,已经有士兵开始渡河了。数十座桥要把这块十万人都给送走估计少于半天都很难,张须陀一点都不着急。

    终于,半个时辰之后浮桥都已经搭好了,李圣功拒绝第一个过桥,他留在最后与他的亲军一起盯死了山林之上的张须陀,没有了盔甲的将士先行渡河。

    东方的烟尘扬起,博尔术的骑兵快要到了。

    李圣功转身对着赵忌说道:“淮南王,你没忘我们在刚刚离开君奉城的时候我给你说的话把?”

    这个在这一路辗转都没有怎么说过话的淮南王终于开口了:“非得走到这一步吗?老将军?”

    李圣功正了正自己的盔甲说道:“对于你,对于我,对于大朔,对于这座天下而言,这个结局是最好的了。”

    站在他身边的李旭一脸茫然问道:“爷爷,你们在说什么呀?”

    李圣功呵呵一笑:“我们再聊,我们这一辈的事情”,说完把手里的长刀丢给李旭,然后说道:“靠过来,还有培东,你也过来。”

    李圣功把这叔侄二人都叫到了自己跟前,李旭怀抱着李圣功的长刀思考着老人准备要说什么,他的眼睛一直看着这把好几十年的长刀,突然想起那一晚,他和爷爷的那个赌注,他预感到了有什么不对劲。

    “爷爷,这……”

    正当他想要发问的时候,他感觉到后脑勺受到了一记重击,然后便晕了过去。

    李培东看着晕过去的小侄儿,还没想到该说什么的时候,也受到重击晕了过去。

    李圣功一左一右抱着这二人,然后一起交给了赵忌。

    “那就麻烦你了,赵将军!”

    这是李圣功第一次叫他赵将军,而不是淮南王,这证明老将军已经认可了他作为一个大朔将领的实力。赵忌颔首,向李圣功点头道:“那我走了,老将军。”

    李圣功笑着说道:“家里人口有点多,那边我那大儿子可能也需要麻烦将军一下了。”

    赵忌看着南岸不停忙碌着的李会东,点了点头,然后将着一左一右两个人交给了左右亲卫,然后走上渡桥,渡河!

    第一个骑兵出现在了眼前,然后一个又一个,他们都朝着正在渡河的李圣功军队冲来,就像葫芦口汹涌的黄河一般。

    李圣功右手在平时挎着长刀的地方一把抓空,离开了这把陪伴了几十年的老家伙,老将军也颇为不习惯,他抓起了插在地上的李字大旗,立在身侧,一人一旗,伟岸无比。那气势犹如一旁的黄河一般,无可匹敌!

    六十多年了,他再次感受到了当年第一次在战场上冲锋的感受,他右手架起李字大旗,冲向东方,气如猛虎,高呼:“呜呼哀哉!”

    然后一跃而起,以旗做杆,钓起了一整座葫芦口的黄河之水。

    黄河之水天上来,然后猛地落在了一旁的高山之上,山洪爆发,泥石混流,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被冲进了黄河之中。山洪爆发,阻断了博尔术骑兵的前行之路!博尔术停下了骑兵,等着山洪离去。

    张须陀站起来了,看着黄河边起拔山河的盖世英雄,十五万士兵也目光锁定在了这一位老人身上。

    一人一旗面对着满山的昆夷步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