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轶事
字体: 16 + -

第3章 豆腐桥

    三叔公听到这儿,已是如痴如醉!想自己活了七十几岁,也算见多识广了,可象这几天的事情,那是见所未见;又象这位年轻道士谈起的故事,也是闻所未闻。于是又命家人换了壶新茶,这一老一少,一个愿讲,一个愿听,甚是投机。张三丰呷了一口热茶,接着说道:

    慢落到地面,坐下调息,将三颗内丹尽数消化融合,一个大周天圆满后,太阳都落山了。我收功一看,已是暮色四合。但是奇怪了,眼前景物竟然十分清晰,而且望出十里开外也能明察秋毫!心想这该“我见那老雕回去了,也就慢是老雕内丹之功吧?

    于是,便起身回家,这忙乎了一天,粒米未进,也有些饿了,该回去弄点吃的了,呵呵!

    “就这样,我这阴差阳错的,就平空得了些本事,嘿嘿!”

    三叔公抚掌叫好,又为他斟满了茶,二人又叙了一会儿,这才各自睡下。

    到了第二日,太阳已升起三竿,却还未见道士起床,三叔公备好了酒菜,便去叫醒他。可是一敲门,门应手而开,却不见人,只见墙上有字一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三丰谢过,后会有期!

    老人唏嘘不已,知真人已去,也无可奈何……

    一场灾难终于结束,村民们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就有一样变了,就是当天屠龙的深潭,变成一片血色,一直下延数里。说也怪,那水舀起一看又无异,水底石头也不是红色,可在那一河段,却呈血红。而那个水潭,从此就叫作“杀龙潭”。

    明初,天下大定,人心思安,太祖亦为了安抚民心,轻瑶薄赋。神州大地一片生机。播州府,知府胡亲仁,是恩科进士而受命知播州。新官上任三把火,这胡知府,既受皇恩,不敢懈怠。为了治理好这一方水土,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播州城中那一河分隔的问题解决了,这就得架一座桥。可是,这天下初平,百废待兴,朝廷及州府都拿不出银子,他得自己想办法。于是就出了榜文,向民间募捐。另外就逐一拜访当地乡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然而,战火初歇的时节,谁也拿不出多少钱来,三个月过去了,才筹到不足一千两白银,尚差的远呢!

    胡知府为此一筹莫展,夜不能寐,茶饭无味。眼看居民们靠小船来往,大不方便,自己身为一方父母,却毫无办法,甚是焦急。着急也不是办法,这天正是端午,人们都去河边看龙舟赛,他也逛了出去。心想顺便亲亲民,好拉近官民距离,为他行政带些方便。然而,一看见那暴涨的河水,就又锁紧了眉头,不得开颜。就在胡知府打算回府的时候,忽见一个中年道士,向他施了一礼,口喧:“无量天尊!大人,贫道这厢有礼了!”胡知府还了个礼。

    “道长有何见教?”

    “回大人,贫道见大人闷闷不乐,不知所愁何事?看看贫道能帮上点忙?”

    “多谢道长!下官确有难处,可是道长恐怕也帮不上忙啊!”

    说罢又是一声长叹。

    “大人不妨说说看,或许贫道能帮上一二也不一定呢!呵呵!”

    胡知府听得此言,心下也觉一宽,想自己的事虽不是他一个出家人能解决的,但是也许人家能帮忙想点办法也未可料。便道:

    “敢问道长,如果差钱,该怎么办?”

    道士一笑道:

    “大人要钱做什么?”

    “修桥!”

    “哈哈哈哈!修桥有何难?贫道有办法助大人一臂之力!”

    “真的?”

    “当然!”

    “如何帮我法?”

    “大人手上银子可够开匠人工钱?”

    “工钱够了,就是采运石料的费用没着落。”

    “石料包在贫道身上!”

    “当真?”

    “当真!”

    “那就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胡知府大喜,便邀请道长到府上作客,道士大笑道:

    “贫道闲散惯了,大人的府上诸多不便,就不去了!明天就去采石料,大人只管开工吧!”

    说罢转身去了。

    胡知府忙喊:

    “这未请教道长尊号?”

    “张三丰!”

    听得这三字时,却已不见了道士人影。

    知府恍恍惚惚如做了一场梦,回到府中,仍然心下嘀咕不已。好吧,就看他来日有啥动静……

    第二天,知府刚一点过卯,就带人出巡,想看看昨天那个张三丰有没有食言。

    刚一出街,就见到人们纷纷往后山涌去。便亦往后山去看发生了什么事。

    到了后山,只见人潮涌动,好不热闹!

    而在后山绝壁处,有一只硕大的金钟悬挂着,而山前有一个道士正在大声向人们喊话:

    “乡亲们!贫道悬金钟一口于此,希望大家从山前开凿石头,凿出一条路来,谁先到达,金钟就归谁!”

    众人听了,齐声叫好!都争先恐后去拿来铁撬大锤等开凿工具,拼命开凿起来!知府见此情形,高兴万分!便命工匠们把凿出的石头运往河边,开始动工。

    话说那金钟挂在那儿,看似不远,可是却天天凿都总是有那么点距离,总够不着。而石头却源源不断的被凿出来。如是过了一个月,任你怎么卖力,总够不着金钟,它似乎每天在往后退。人们终于泄气了!骂那臭道士是骗子,不凿了!

    这下麻烦了!修桥的石料尚不够哇!怎么办?胡知府找到了张三丰,商量对策。张三丰对知府悄悄耳语了一阵,胡知府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道:

    “行!没问题!”

    胡知府立马铺纸挥笔,写了一纸榜文,大意是庆贺建桥竣工,特向每户人家募豆腐一包,希望广大百姓如数上交……

    百姓们见桥就快修成,也欢欣鼓舞,都高高兴兴磨了豆腐向知府衙门送去。张三丰命人将豆腐全部抬到桥工地上去。只见他把一包包豆腐往桥的残缺处补了上去,很快,就都补好了。众人一片嘲笑声中,却又见他用拂尘一挥,一道银光闪过,转眼间,豆腐已变成了石头!而缝隙间尚有豆腐水淋漓流滴!再看道士,却已不见了踪影!胡知府见状,也惊奇不已!便长跪于地,向空叩拜张真人,众人也跟着跪谢。

    由于这座桥用了豆腐才最终修成,因此人们就称为豆腐桥。至今桥上还有包豆腐帕子留下的细纹。

    而当初悬挂的金钟,却变成了一砣石头,形如钟状,至今仍在后山。

    张三丰这一去又到哪儿了呢?他还干了些什么呢?我们继续寻踪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