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驱邪志
字体: 16 + -

第9章 上清辛秘

    搞毛线啊,吴良是上清派的?太扯了吧!我认识这犊子二十多年了,这犊子居然是我上清派的?我吃惊的看着吴良,吴良也是一脸惊愕的看着我,看来吴良也被爷爷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吓到了。

    我俩对视良久,接着一起转头看向正微笑看着我俩的爷爷,好半天我才缓过劲了,我深吸了一口气:“老头!这事可不能开玩笑!”

    “嘭!”我脑袋上又挨了爷爷一个爆栗,“你看我像在开玩笑吗?”爷爷收起笑容板着脸说道。

    “他...他怎么可能是上清派的!”我指着吴良说道,“从小到大他就没有拜过祖师爷和三清!”对于爷爷说吴良是上清派的我实在无法信服。

    “哎!这就关系到咱们上清派的辛秘和吴良本身的一些事情了,出去吧,这里说话不方便!”爷爷叹了口气领着我和吴良来到了正房的客厅。

    爷爷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我先给爷爷沏好茶,然后我又倒了两杯水,一杯递给吴良,一杯我自己端着,我俩一左一右的在爷爷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爷爷拿起茶杯吹了吹漂浮在杯口的茶叶,呷了一口茶,分别看了我和吴良一眼,突然冲着身后里间屋喊道:“老东西,你还不出来?”

    我和吴良听到爷爷这一声喊,都是一愣,屋里还有人?就见里间屋的门帘一挑,一个年岁、身材都和爷爷差不多的老人从里间屋走了出来,都是略微有些发福,红光满面,只是爷爷有胡子,这个老头没胡子,爷爷脸要比这个老人白一点,这个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吴良的爷爷吴雄伯。

    “两个小兔崽子,看到我老人家很吃惊吗?”老人笑呵呵的看着我和吴良说道。

    吴良一见出来的是他爷爷,这小子第一反应居然是起立转身撒腿就往外跑,我一看吴良的动作,这是相当的熟练啊,然后就让我看到了令我感到惊恐的一幕,就见吴良的爷爷身形一动,我都没看清楚是怎么移动的,老人瞬间就来到了吴良身后,一把就抓住了向门外逃跑的吴良的衣服领子。“小兔崽子,别以为当了几年侦察兵就还能从老子手上跑出去!”吴雄伯就如同拎小鸡仔一样把吴良给拎回来扔到了沙发上。

    我去,我看了看我爷爷,又看了看吴良的爷爷吴雄伯,这俩老头真是七十多岁了?我怎么感觉我见到的是两个妖怪。

    “傻小子,你看什么呢!”吴雄伯慈爱的拍了我脑袋一下。

    “我现在很怀疑我看到的是两个老妖怪!”我一脸认真的说道,而蜷缩在沙发里的吴良则是深有同感的点着头。

    “胡说八道,我和你爷爷都是人,何来妖怪一说!只是身体比常人健康一些而已!”吴老爷子瞪了我一眼笑骂道。

    健康过头了吧,那身法,那力道,拎着吴良这一百五十多斤的活人跟拎个小鸡仔一样,说出去谁信啊!我刚想再说点什么,爷爷冲着我说道:“去,给你吴爷爷沏茶去!”

    “哦!”我应了一声去给吴良的爷爷沏了一杯茶端了过去,放到坐在我爷爷旁边的吴老爷子面前。我这次没有坐回原位,而是坐到了吴良的沙发扶手上,我看着在沙发里蜷缩的萎靡不振的吴良,我悄声问道:“你咋见了你爷爷跟见了鬼一样?”

    “别提了,我要不是去当兵,我估计你都看不到我了,估计我早被这老头玩死了!”吴良垂头丧气的说道。

    “哦?说来听听!”我顿时来了精神,我一直以听取吴良的糗事为乐事,应该说我的快乐是建立在吴良的痛苦之上。

    “咳咳!”爷爷轻声咳嗽了一下,我和吴良立马闭嘴,知道这是爷爷有话要说了。

    爷爷满意的看了我俩一眼,然后冲着吴雄伯说道:“老三,是你来说还是我来说?”

    “还是大师哥你来说吧!”吴雄伯呷了口茶说道,“这事你可比我和老二清楚,毕竟当初吴良这孩子的事是您一手操办的。”

    “那行,那就我说!”爷爷点了点头,然后冲着我说道:“小叶子,过来,给你三师叔祖见礼!”

    我一听到爷爷管吴良爷爷叫老三,然后又让我给三师叔祖见礼,我就知道吴良是上清派的没跑了。我赶忙来到吴雄伯面前,双膝跪倒:“三师叔祖在上,孙子叶梓给您老人家行礼了!”跟着磕了三个响头。

    “好!好!好孩子!起来吧!哈哈哈!”吴雄伯高兴的伸手将我搀扶了起来,跟着转头冲着吴良沉声说道:“小良子,还不过来给你师伯祖磕头行礼,没有你师伯祖,你小子现在骨头都烂了!”

    我一听,这是话里有话啊,看来这还是个大故事啊。

    “我不记得我加入上清派了啊!”吴良不解的说道。不过吴良还是过来恭恭敬敬的给我爷爷磕了三个响头。

    “呵呵,小良子,从今日起,你便是上清派的传人了,也不能这么说,其实从你生下来你就是上清派的传人!”爷爷笑呵呵的搀扶起吴良。

    我和吴良站在两位老人面前,听着爷爷说的话都是一脸的茫然。

    “其实,这件事还要从咱们上清派的传承说起...”爷爷看着一脸不知所以模样的我俩开始讲起上清派的传承。

    我们上清派创建于东晋天师道士杨羲、许谧、许逊三人之手,创建后分为道、医、护三宗,杨羲扶乩降笔,受紫虚元君降授《上清真经》三十一卷,三人根据天赋不同分别习得《上清真经》部分内容,杨羲善道,许谧和许逊本是父子,奈何天赋不同,一善医一善武,因此上清派由此三人分为道、医,护三宗,其中杨羲这一支便是我和爷爷这一支,而吴良和他爷爷那一支便是许逊那一支,至于许谧那一支便是二师叔祖孟绍远那一支。

    我们上清派从东晋到宋朝的宋仁宗时期都一直是兴盛无比,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上清派也是有过分分合合,有过开枝散叶,除了杨羲这一支一直坐镇茅山外,其他两支都在外开疆拓土,所谓不招人嫉是庸才,在五胡乱华的时候,中原大兴佛教,这时上清派第九代宗师陶弘景为了保住上清派,不得不委曲求全佛道兼修,这也使得此后的上清派术法中出现了一些特有的佛道合一的术法,而陶弘景不但术法高强更是医术了得,因此我和爷爷这一支不光道法传了下来,还有很多医道也一并传了下来,后面到了宋仁宗时期,上清派达到了鼎盛,可惜待得仁宗皇帝驾崩,宋朝开始走下坡路了,上清派第四十五代宗师玉虚子,在茅山宗内以“六神之路”的术数算出上清派将有浩劫,便提早做了准备,将门下三宗门徒带着《上清真经》化整为零,散入民间,以期望躲过这场朝代更迭所带来的门派浩劫。

    虽说上清派躲过了浩劫,不过玉虚子宗师却因为窥视天道,干预天道运转而折损阳寿,早早的羽化成仙。后三宗门徒害怕散入民间,三宗之间无法相认,便相约以上清派特有的上清符箓刻制成玉佩,三宗后人都以此玉佩为记来相认。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光的打磨,上清派的传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上清派的三宗传承也是被三宗门徒以家族式的方法传承着,而不论哪一宗的传人都有一个使命,就是找到其他两宗的传人,因为只有三宗合一才是真正的上清派,才可以真正履行上清派的门规:“修身济民安天下”。

    爷爷说到这里呷了口茶,我趁机问道:“爷爷,那你是怎么找到二师叔祖和三师叔祖的?”

    “别着急啊,听我老人家慢慢说啊!”爷爷放下茶杯继续说道。

    “我和你二师叔祖是在火车上认识的,那时候正是十年动乱,你爷爷我那时候在部队当兵,部队坐火车进藏执行任务的时候,正好你二师叔祖坐在我对面,他拄着抢睡觉时玉佩从衣领里露了出来,让我给认出来了,后来我们就认识了!”爷爷随意的说着,不过我知道,肯定不会这么简单,那时候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怎么还有部队进藏执行任务呢。我不免在脑袋里画了个问号,不过这些爷爷看来不想说,我也就不问了。

    “那和三师叔祖怎么相认的?”我继续问道。

    “我和你三师叔祖相认还得感谢这个小兔崽子呢!”爷爷笑着指了指坐在我边上的吴良说道。

    “他?”我诧异的看了看吴良,吴良则是一脸无辜的看着我耸了耸肩。

    “十五年前,要不是这小兔崽子拿着玉佩当石子打鸟玩,我还真找不到你三师叔祖呢!”爷爷笑道。而三师叔祖则是狠狠的瞪了吴良一眼,吴良被他爷爷这一眼瞪得一缩脖子,又缩回沙发里了。

    “要不是相认了你爷爷,小良子这小命早就没了!”吴良爷爷指着吴良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