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娱乐圈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鞠少莲的另一面

    张铁山低着头对鞠少莲鞠了一躬:“鞠老师,上次是我不对,是我狗眼看人低,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别和我一般见识。”

    鞠少莲歪了歪嘴:“许总,其实我对自然果品还是有些了解的,我觉得自然果品是个追求品质,讲求信誉,格局高远的企业。但我没想到你们自然果品也会有这样的采购,说实话,我很失望。”

    许百川淡淡的说道:“企业太大,什么样的人都有。总有些人跟不上企业的步伐,摸不准时代的脉搏,这些人终究要被淘汰。”

    鞠少莲想放张铁山一马,他当初也没怎么得罪自己,压价嘛,大家都这么干。

    “许总,我不想说气话,其实当初张老板要是能把价格提的稍微合理一点,不压的那么厉害,我觉得大家还是存在合作的可能。”

    “鞠老师说得对,这其实怪我们企业给的标准太低,我们给他的标准报价上限是两块五。”

    鞠少莲一下子站了起来:“什么?两块五?”

    他真怒了,有钱大家转,你收点回扣也不是不行。可农民种树不容易,你不能丧良心吧?哪怕一块钱收,你都能入账三十多万,为了你自己的贪婪,把价格往死里压,这不是缺德是什么?

    鞠少莲喜欢赚钱,但他喜欢赚有钱人的钱,所以他做的东西要么死贵,要么靠走量,便宜实惠,从老百姓手里扣那点钱有意思吗?

    有钱人花钱是为了享受,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老百姓花钱是为了生活,鞠少莲不愿意赚这样的钱,也最恨赚这样钱的人。

    “许总,我这么和你说吧!我们的贡桔品质超一流,你可以把我们的贡桔带到实验室去化验,我们的贡桔甜度绝对高于市场同类产品。”

    “要是合作,我有个一个前提!”鞠少莲看了张铁山一眼,许百川秒懂:“我刚才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不适合在自然果品任职,他会被淘汰。”

    “许总,求求你给我机会。”张铁山又看向鞠少莲:“鞠老师,求求你,帮我求求情。”

    张铁山这些年在自然果品赚了不少钱,但大部分都让他花了。要是被公司开除,公司肯定会翻他的老账,到时候他怎么还?

    鞠少莲笑的像个弥勒佛:“张老板,人在做天在看,谁都要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

    他能想像得到,张铁山就算不蹲大牢,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儿去。

    自然果品的人离开之后,鞠少莲继续给村民们上课,他要求明年的蜜桔树不准打农药。

    减产是必然的,不打农药就要多雇人手,鞠少莲在会上提出,请农大的专家过来,用生物除虫的方式防止病虫害,好的桔子都是贡果,不好的桔子全部摘下来埋到地里,就当增加土地肥性。

    鞠少莲主持的会议还没开完呢,余菲虹打来电话给鞠少莲一顿臭骂,她实在被记者骚扰的不胜其烦,天天都问她贡桔的事儿。

    余菲虹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恼羞成怒:“我吃260一斤的贡桔怎么了?我赚的钱合理合法,再说又不是我发现那里的,也是朋友带着我去的。”

    刚其木格:“桔子挺好吃,我想给我爸妈邮点尝尝,我还给藏导带了点,他也说不错。”这是个孝子啊!

    也有黑贡桔的,比如说那个女记者,她在文章中提到:那些果农一个个富的流油,我有视频为证,其中一个果农不小心露出了一块金表,也不知道他们做这种暗地里的勾当做了多少年。

    强烈要求相关部门调控龙泉贡桔价格,让贡桔走进千家万户。

    每天来龙泉买桔子的人络绎不绝,鞠少莲怕媒体黑吗?你们越黑越好,反正这玩意就不是卖给普通老百姓的,定位的目标人群就是高端客户。

    龙泉村的村民差点就给鞠少莲跪了,现在他们都不敢住屋里,天天就住果园,全家老小齐上阵,这树上结的不是桔子,是金子。

    眼看着贡桔的热度要过,鞠少莲就雇喷子开始对砍。

    “某记者就是仇富,自己不努力,吃上不好东西,看着别人吃就来气。”

    记者反击:“贡桔的价格虚高,根本不值那么多钱。”

    “照你这么说,拉菲也不值钱,松露也不值钱,长江刀鱼更不值钱。”

    龙泉贡桔是最近特别热的话题,桐庐水果批发市场都经常有记者去采访。那些以前吃过没吃过龙泉贡桔的商户都说自己吃过。

    “龙泉贡桔?我以前吃过,那桔子可好吃了,就我们桐庐有。”

    “贡桔呀!真正的贡桔市场里这些人都没吃过,龙泉那帮人根本就不买,宁愿烂到树上,倒是一些达不到贡桔标准的流出来过,也是贡桔树上长的,我也吃过,确实比一般桔子好吃。”

    不就吹牛b吗?谁不会呀,再说这帮人真吃过,本来龙泉的桔子就公认的品质好,只是以前大家都没有觉得好到哪儿去,差别不是很大。

    现在别人问了,你要说不知道差别,那你是不是傻?是不是不专业?白在桐庐水果批发市场干这么长时间了!

    贡桔越炒越热,鞠少莲开始控制销量,孟志新说了,一个月之内桔子不摘没问题。

    于是就有人买不到了,给钱也不行,加钱也不行。果农们很顽固,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到时候不能摘,达不到贡桔标准的可以买,也得赶快,那个便宜,只要九块九一斤,连十块钱都不到。

    开始不是不要钱吗?废话,这么多人来买,都是一棵树上长的,为啥要便宜卖?爱买不买,再不买也没了!

    鞠少莲还是每天都给村民们上课,他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品质。龙泉村的桔子树都是二十年以上的,最老的三棵树有将近百年的历史。

    他不允许再种新树,就这些,让外面始终吃不饱,吊着胃口,这就是所谓的饥饿营销。果农们现在谁的话都不听,村长孟志新都不好使,就听鞠少莲的,何况他说的很有道理。

    再怎么兜着卖,按照鞠少莲集合了全体果农总结出来的经验,精挑细选出来的桔子也不是很多,只有三万斤上下。

    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就这十分之一,就收入了八百多万。其余那些也都挑好的买了,十块钱一斤,最差的只卖五块。

    三万斤听上去很多,实际上呢?别说全世界了,就是整个华夏铺开,也和大海里扔个了石头子差不多,一点浪花都掀不起来。

    现在龙泉农场有限公司只授权了包括自然果品在内的三家精品水果超市出售贡桔,零售价最高峰曾经达到了500一斤的天价。

    龙泉农场宣称,除了这三家精品水果超市和龙泉村之外,其余所有地方卖的贡桔都是假货,一但吃到假贡桔,龙泉农场概不负责。

    这才短短半个月的功夫,花一千也买不到了,根本没有。

    上流圈子里最近说的最多的就是龙泉贡桔,有人根本就没吃过,也不想在别人面前丢面子。

    “哦,我前年买了十斤吃,这两年没去买。”

    “贡桔呀?我们家老爷子年年都得吃,我们家买的早,刚下来哪会儿就去买了,才两天就吃没了!”

    这帮豪门权贵心里膈应的要死,想着明年非得早点去买,连个什么味都不知道,太丢脸了!

    也有些人是知道内幕的,能量超大的人物很快查到了是怎么回事,包括一些广告策划界的顶级大师。

    这些企划大师们无不惊叹,原来水果还可以这么卖,这个鞠少莲简直就是天才。

    龙泉村桔子卖没了,桐庐的桔子还有,而且被龙泉村的贡桔带起了一波价格,很多人都因此受益。桐庐地区的果农和水果商贩也愿意免费帮龙泉村打广告。

    现在桐庐地区产的蜜桔箱子上几乎都能看到龙泉俩字,比如说“龙泉故地,桐庐贡桔”一类的字样并不少见。

    鞠少莲和自然果品的谈判很顺利,现在可是卖方市场,他们降低了价格,280一斤卖给自然果品,每年提供最少一千斤的贡桔给自然果品,每年价格上调两元,签了十年的合约。

    与此同时,莲花企划还接到了自然果品的广告单子,目前交给丰宁带的组去做。

    廖莹莹接到了南方通讯的消息,说是他们想要签下御守佳惠当代言人。御守佳惠有经纪人的,但签约代言这么重要的事,她当然要和鞠少莲这个东家汇报一下。

    她的经纪人剑川一郎就劝她,不用和鞠少莲说,直接让南方通讯的人去找鞠少莲。

    剑川一郎想的很明白,既然决定和鞠少莲混了,那就干脆大方点。鞠少莲不太想管这些事,就把邱平成叫来商量。

    “平成,你怎么看?”

    邱平成沉思片刻:“boss,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再成立两家公司,一家……”

    “头儿,有个方案找好了,您给审一下。”党向师没敲门就闯了进来,鞠少莲起身道:“老邱,你看着办,这些事我也不懂,我要去看下设计方案。”

    邱平成不是没见过甩手掌柜,但他没见过这样的甩手掌柜。他又是感动又是无奈,鞠少莲对他是绝对的信任,他也只能鞠躬尽瘁,帮鞠少莲把公司打理好。

    邱平成又注册了两家公司,一家是影视公司,一家是控股公司。他把莲花企划、龙泉农场和新成立的潜龙娱乐全都划归到了鞠氏控股名下,自任鞠氏控股执行总裁。

    一大堆文件去找鞠少莲签字,鞠少莲随便看了几眼文件,问明白他的大致意图,就在邱平成的指点下,在需要他签名盖章的地方留下了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