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心尖宠:公主请下榻
字体: 16 + -

第146章 分别

    转眼月余过去。

    飞马将军李扬带领的十万精兵到了与善州毗邻的长州。

    是夜。

    沈子信坐在房中,面前的桌案上摆放了一壶酒和几个酒杯。

    沈子信满上酒,拿起一杯来轻酌一口,将剩下的四个酒杯往前推了推,笑道:“几位跟着鄙人从京城过来,一路颠簸,仍系心于鄙人,当真是辛苦,不若出来喝几杯,以表谢意。”

    房间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人。

    沈子信伤心道:“几位竟这般不领情,当真是叫鄙人心下难过,几位就不想和鄙人聊一聊,然后告诉他吗?”

    房间里静默一会,然后出现了四个腰间绘有红色图案的黑衣人。

    最前头的黑衣人首先半跪下,沉声道:“属下奉那位之命特地来保护丞相大人,还望丞相大人谅解。”

    “嗯,有劳几位了,”沈子信微微一笑,道:“所以特地为几位备下了好酒,各位莫要嫌弃才是。”

    “多谢丞相大人盛邀,”为首的黑衣人道:“只是属下有重任在身,只好谢邀了。”

    “现下外头有精兵把守,还有各位将领,无人进得来伤害鄙人,各位尽管饮酒便是,只一杯,以表谢意。”声音清澈悦耳,似在蛊惑一般。

    后头一个黑衣人动了动,似有动摇。

    为首的黑衣人脸色一沉,道:“多谢丞相大人好意,只是属下着实不应当饮酒,丞相大人莫要为难属下了。”

    “好吧,”沈子信遗憾地道:“那便只好我一个人饮酒了,唉,当真无趣的紧。”

    话罢抬手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属下告退,”黑衣人说到,随即转身欲腾空而走。

    “咚”地一声,四个同时跌落在地上,一动不动。

    沈子信放下酒杯笑了笑:“敬酒不吃吃罚酒。”

    话罢起身,走到四人那边儿,依次将刺在太阳穴处的银针取下,那银针雕着细密的花纹。

    “还要浪费银针,”沈子信笑一笑:“那我也不介意多浪费些东西。”

    沈子信从暗袖里取出个小袋子,将里头灰色的粉末倒在几人身上。

    须臾之间,那四具尸体便化作烟灰,风一吹,便消失不见了。

    沈子信收起东西,转身出了房间。

    门外,李扬站在一边。

    “解决了?”李扬问道。

    “嗯,走吧。”

    两日后,李扬带来的十万大军与平成王汇合,自立为镇抚将军,接管十五万军队。

    这个消息不久便传到了皇帝耳朵里。

    御书房

    皇帝猛拍桌案,下头来报信的哆嗦着,大气也不敢出。

    “沈,子,信!”皇帝咬牙切齿:“他居然真的敢反叛!当真是朕的好丞相!”

    皇帝一挥手,桌案上的东西全被推了出去,叮呤乓啷撒了一地。

    皇帝气得胸口起伏,猛烈地咳嗽起来。

    旁头的大太监忙上来扶着,劝道:“皇上,您别气坏了身子,消消气,消消气。”

    皇帝拿开帕子,上头一口黑血。

    皇帝叹口气,微阖了眼:“怪朕,怪朕大意了,竟那般信他,委予他重任.”

    下头那来传信的道:“那如何应对,还请皇上明示。”

    皇帝思虑了片刻,道:“此事先不要声张,谁都不许说,听见没?”

    那人一时有些不明白皇帝的意思,但还是应道:“是。”

    “嗯,下去吧。”

    “是。”

    宜安刚用了饭,外头便来人道皇上来传。

    宜安想着莫不是与她说成亲的事,便喜滋滋地跑了出去。

    一路来到御书房,畅通无阻地进去了。

    “父皇,”宜安甜甜唤道。

    “妍儿,”皇帝抬头一笑,道:“过来给父皇研磨。”

    “好,”宜安小跑过去,殷勤地拿起墨块来。

    皇帝笑道:“今日妍儿真是乖巧。”

    宜安嘿嘿一笑:“父皇,妍儿每日都很乖巧的。”

    “好好好,妍儿最乖了,”皇帝笑道,然后低下头继续批折子。

    宜安知趣地没有打扰他。

    “妍儿来看这个,”皇帝拿起面前地折子来。

    宜安一顿,女子不能干政,虽说小时候看过些折子,那毕竟是小些,不大懂事,大一些后就没有碰过了,这

    唉,想这么多干嘛呢,父皇让我看我便看呗,又没有旁人。

    宜安将头凑过去。

    “妍儿你瞧,”皇帝将折子塞到宜安手里:“这折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不是用错了?”

    宜安细细一瞧,当真是。

    “唉,这兵部郎中刘康平明明没读过几本书,却偏爱舞文弄墨,朕说了多少次,就是不听,”皇帝叹道:“下次可得惩治惩治他。”

    宜安“扑哧”一笑:“父皇可要大度着点,让他多读些书才好。”

    皇帝笑道:“嗯,妍儿说的是,就听研儿的。”

    宜安嘿嘿一笑。

    皇帝突然捂着肚子道:“哎呀,应当是方才吃了坏的东西,竟有些肚子疼,朕去如厕。”

    “父皇可好?”宜安忙问。

    皇帝却已经站起来向外头走着了,道:“无妨事,无妨事。”

    话罢出了门,旁边的大太监急忙跟上。

    宜安叹口气,觉得有些累了,正想放下折子去一旁坐坐。

    门帘被撩了起来,御史大夫从外头走了进来。

    “公公主?”御史大夫一进来便见到宜安手里头拿着折子站在桌案旁边,皇帝却是不在屋内。

    宜安有些慌张,急忙将折子放在桌案上。

    “参见公主,”御使大夫心下惊骇,顿了顿,还是道:“敢问公主,这皇”

    宜安忙道:“啊,那个,好像是兵部郎中刘大人的。”

    御史大夫心中惊骇更甚,只道:“微臣还有事,先退下了。”

    话罢御史大夫后退着出了门。

    应该没事儿吧?宜安拍了拍胸脯,安慰着自个儿,坐到一边歇息。

    左右等不来皇帝,宜安便先回宫了。

    孝福坐在榻上,怀里抱着孩子。

    后来孩子给取了名儿,唤作何兮鸣。

    丫鬟晓荷端了粥进来,笑道:“二夫人,奴婢给您熬了些小米粥,快些尝尝,过会子怕就冷了。”

    “嗯,放旁边吧,”孝福道。

    孝福看着怀里头的孩子,粉粉嫩嫩的小脸儿,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嘴儿撅着,一眨不眨地盯着孝福瞧着。

    孝福的心一下子软下去,眼睛里带着温柔。

    我的鸣儿,娘想给你最好的一切。

    孝福垂下眼眸。

    若娘是王妃便好了,这样,我的鸣儿便是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