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闯非洲
字体: 16 + -

第七十四章 成功验收

    田帆和富希、戴娜同车前往京郊。

    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推动着北京大踏步地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人群,好像潮水流淌在街市上。

    田帆和富希坐在车的后座上。田帆向前探着身子,轻声说道:“戴娜,今天行程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请妳注意保密,不要对外泄露。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些军事和商业秘密。”

    戴娜点点头:“明白。”

    田帆:“请妳告诉富希中校,刚才我们三个人经过慎重讨论,原则上同意接受jkt的付款条件。”

    戴娜如实翻译给富希。富希听罢,高兴地握了一下田帆的手:“阿三忒撒那(斯语:谢谢)。”

    戴娜惊喜的:“田班长,这句话我听懂了,他说谢谢你。”

    田帆笑道:“不错呀,戴娜,能听懂斯语了。”

    戴娜两个手指一捏:“剋豆勾,剋豆勾(斯语:一点点)……都是这几天神父恩古尼亚尼教我的。”

    田帆鼓励道:“好哇,多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给自己多设计了一条出路,多看到了一个世界。”

    戴娜:“那,田班长,你们的斯语是怎么们学会的?有人教你们吗?”

    田帆摇摇头:“哎呀,我们哪叫什么会说斯语呀?都是为了生存需要。”

    戴娜:“我们老师说过,想把一门外语学到精通,一是需要学习环境,二是需要使用环境,这是直接影响能否学好外语的两大关键点。”

    田帆:“我再补充一点,三是生存环境。”

    戴娜:“生存环境?”

    “给妳讲个实例吧。比方说妳去坦桑尼亚菜市场买菜,如果妳用英语问对方:how much?(英语:多少钱)?对方也会用英语告诉妳:one thousand(英语:一千);如果妳用斯语问他:剋亚希嘎尼(斯语:多少钱)?对方就会用斯语回答妳说:米亚塔奴(斯语:五百)。”

    戴娜惊讶的:“哇,差这么多,真的?”

    田帆:“当然真的。不信妳可以去问问郭睿,问虎子也行。”

    戴娜:“田班长,如果我想……别误会,我是说如果。如果我想去坦桑尼亚工作,就一定要先学会斯语,是这样吗?”

    田帆:“当然这是最好的选择了。人们常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多掌握一门知识,终归对自己成长是有益而无害的。”

    富希好像听出来田帆与戴娜对话内容:“密斯特田,你们在讨论斯瓦希里?”

    田帆:“嗯地由(斯语:是的)。”

    富希:“斯瓦斯里卡里布那维维(斯语:斯瓦希里欢迎你们)。”

    戴娜:“阿三忒撒那(斯语:谢谢)。”

    富希笑道:“能够听到中国人讲斯瓦希里语,我们感到很自豪,很高兴。”他竖起大拇指,转用生硬的中文说道:“中国,坦桑尼亚,铁哥们。”

    戴娜笑道:“密斯特富希,斯语怎么说铁哥们?”

    富希:“斯迪欧恩杜古(斯语:铁兄弟)。”

    戴娜诧异的:“斯迪欧?这……这是英语呀。”

    富希解释道:“斯瓦斯里语属于班图语系,是坦桑尼亚唯一的官方语言。目前非洲,特别是在东非地区,至少有5500万人在使用这种语言,它是非洲800多种语言当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个语种。当然,在斯瓦斯里语中也有很多包括阿拉伯语、英语、德语在内的借词。比如说警察,泡里斯;办公室,奥菲斯,发音都近似于英语。”

    戴娜暗自琢磨着:“斯迪欧,泡里斯,奥菲斯(英语+斯语:钢铁、警察、办公室)。”

    富希意犹未尽的:“斯瓦西里语在语言风格上带有强烈的非洲风格,因此非常受音乐制作人的喜爱。只要你一踏上东非的土地,就会在旅馆、饭店里听到摇滚感很强的歌曲《jambo bwana》。”说到兴头上,富希禁不住唱了起来:

    “jambo, jambo bwana(斯语:你好,我主耶和华)

    habari gaini, nzuri sana (斯语:什么信息都很好)

    wageni, mwakaribishwa,(斯语:客人,欢迎您)

    tanzania yetu hakuna matata.(斯语:在坦桑尼亚没有问题)

    hakuna matata.(斯语:没有问题)……”

    戴娜高兴地拍起手:“太好听,太美了。”

    富希:“阿三忒(斯语:谢谢)。”

    田帆侧脸看了一眼路标:“戴娜,告诉富希中校,再有10公里就到目的地了。”

    富希右手放在左胸前,真诚的:“密斯特田,我希望能早一分钟看到玛卡米将军所迷恋的中国改变颜色的作训服装。”

    戴娜:“变色的军服?”

    田帆:“是的,可以改变颜色的作训服。我已经跟负责接待咱们的客户经理打过电话了,他说被装样品准备好了,欢迎富希中校前去验收。”

    富希:“我期待这一时刻的到来。”

    ……

    位于京郊高碑店的军用被装供应公司。

    接待室里,女接待员端茶倒水,围前围后地忙着接待远道而来的非洲客人。

    虽然富希没穿军装,但是他的举止依旧透露出职业军人特有的做派。

    客户经理孔超礼貌地向富希递过名片:“尊敬的外宾朋友,我是公司的大客户经理,孔超,有什么能帮到您的,请多多指教。”

    田帆补充道:“这位是富希中校,是坦桑尼亚jkt军队的全权代表。他这次是专程从坦桑尼亚来验收贵公司被装样品的。”

    孔超:“欢迎,欢迎,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做好服务。”

    女接待生给宾客送来几本产品图册。

    富希饶有兴致地翻看着。

    田帆:“孔经理,我之前向您提出的三个问题,有答案了吗?”

    孔超:“田经理请讲。”

    田帆:“被装尺寸的大小号码您是怎么搭配的?”

    孔超:“只要您提出要求,我们会严格按照您的的意愿,一丝不苟地搭配,保证一件都不会错。”

    田帆点点头:“如果每种单品采购数量都超过1000件,你们公司的优惠力度是多少?”

    孔超笑了笑:“田经理,我们公司是这样硬性规定的。单品数量超过100件以上,可以享受九折优惠;500件以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超过500件,可以享受七折优惠。如果您确定每样单品数量都能超过1000件……”他故意顿了顿:“公司领导曾经做出过一个特殊决定,您可以享受六五折。”

    戴娜插嘴道:“六折不行吗?”

    孔超笑道:“不瞒两位,可能是我没有表述清楚。”他打开平板电脑:“田经理之前预定的被装共计九种,包括:头盔、迷彩遮阳帽、丛林数码迷彩战斗帽、迷彩服、编织内腰带、帆布外腰带、丛林迷彩野战靴、作训靴和毛衫。如果每样单品都超过1000件……怕是一个地市级的民兵师都不敢轻易下注的大额定单……美女翻译,这可是一笔相当大的大生意,总值将超过百万元。”

    田帆在富希耳边低语道:“密斯特富希,剋拉耶图艾夫塔图(斯语:每样都是三千吗)?”

    富希拎起黑色手提包,得意地拍了拍:“嗯地由,艾夫塔图,沃忒哈怕(斯语:是的,三千,都在这里)。”

    田帆放心了:“第三个问题,这些被装样品以及后续的大货出口检验,包括报关、国际运输,你们公司能做代理吗?”

    孔超:“这个请田经理放心,我们公司是在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备案的,有做军备物资的特殊资质。公司早就跟各个相关机构,包括商检、海关、dhl,都沟通好了,完全可以代理出口,保证没问题……不怕给您透露一个关键的细节。这些机构和部门,听说被装样品是发往非洲的,那是一路绿灯,体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赢嘛。”

    田帆向富希简单汇报了情况,在征得富希同意后:“孔经理,请您把九种被装样品拿来,接受坦桑尼亚军方代表的检验吧。”

    孔超:“您看……是在这儿呢?还是到样品室……”

    田帆:“请您费心拿到这里吧。”

    “好的。”孔超转身刚要交代给女接待生,猛地响起了什么:“哦,对了,田经理,上次您看过的应急救援装具包也一起拿来吗?”

    田帆肯定地点点头。

    富希指着产品图册:“密斯特田,这种多地形迷彩作战服是怎么神奇的改变颜色的?”

    田帆:“戴娜,请纠正富希中校的一个用词概念。在中国军队服系中,没有作战服,只有作训服。”

    富希听罢连连点头:“那久哇(斯语:知道了)。”

    孔超:“尊敬的外宾朋友,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多地形迷彩作战服的特点。迷彩作训服最早起源于二战末期德军使用的所谓三色迷彩服。这种迷彩服遍布形状不规则的三色斑块。而这些斑块一方面可以歪曲人体的线条轮廓;另一方面斑块颜色与背景色近似一体,从视觉效果上分割了人体外形,从而达到伪装变形的效果。德军的迷彩服在实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各国军队纷纷仿效,并对迷彩的颜色和斑块的形状进行研究改进。”

    女接待生把九种样品,连同应急救援装具包放在了桌面上。

    富希急忙放下图册,站起身,仔细地查看样品。

    孔超:“其实多地形迷彩自身并没有变色的功能,是有由于视错觉而导致的变色效果。也就是说,在黄色背景下,黄色部分及图案会凸现;在绿色背景下,绿色部分及图案则会凸现。”

    孔超随手拿起一件迷彩遮阳帽,举在手里:“多地形迷彩是一种具有立体层次感、多色渐变、视错觉特征的迷彩。它能够适应林地、荒漠、城市等多种地形或者具有多种地形特征混杂的开阔作战背景的伪装需求。”

    孔超示意女接待生打开镶嵌在棚顶的射灯,他手中高举的遮阳帽在射灯的光照下,好像颜色变浅了。

    孔超指着墙壁上的一幅9.3阅兵图片:“2015年9月3日,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我军多地形迷彩作战服首次公开亮相。阅兵当天,阳光强烈,地面背景偏浅黄和水泥色,这套服装看起来颜色则变浅,偏黄;如果在较暗的环境下,因其亮度小,衣服则会偏绿棕色,这就是人们把它说成可以改变颜色的原因。”

    女接待生随着射灯的关闭,遮阳帽又恢复了原来的颜色。

    女接待生给孔超送过来一只打火机和一条迷彩布。

    孔超用打火机点燃布条——布条燃烧得很慢,既不被烧焦,也不打卷:“这种多地形迷彩作战服还具有良好的阻燃功能。它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易染色、本质协效多纤维混纺阻燃面料,解决了阻燃面料成本高、不易染色的难题。”

    富希佩服得连连点头。

    孔超回到桌边,拿起应急救援装具包:“这是我公司最新推出的多功能丛林应急救援装具包,是单兵训练、作战时的护身法宝。”他拉开应急救援包的拉锁,从里往外拿着物件:“这个应急救援包包括五组内容。第一组是户外作业工具组。包括:铁锹、锯子、斧子、多功能钳……第二组是户外常用物品。有:军用水壶、手摇发电手电、12倍双筒望远镜、指北针、多功能军哨……第三组是火种。有:打火机、火石、火机油……第四组是防护用具。包括:作业手套、一次性雨衣、反光衣、手帕、15米救生绳索……第五组急救药品药具。包括:急救盒,内包含:纱布、绷带、创可贴、风油精……”

    富希的眼光好像瞬间被应急包吸住了:他摸摸救生绳索,又试试手动发电手电;放下双筒望远镜,又拿起急救盒:“木足里木足里撒那(斯语:太好了)。”

    田帆笑着指指自己,又指指富希:“米米扎哇迪那维维莫加(斯语:我送给你一个礼物)。”

    富希急得连连摆手:“no,no,希由莫加,比利,比利(斯语:不是一个,是两个)。”他伸出了两根手指。

    田帆:“比利(斯语:两个)?”

    富希真的有些急了:“米米莫加,梦古莫加(斯语:我一个,将军一个)。”

    田帆:“ok,阿木那马塔体佐,莫加(斯语:没问题,两个)。”

    富希急忙拿起手提包,从里面取出一份封口处带有红色jkt字样火漆封的公文袋,让田帆抱在胸前。他取出手机递给戴娜:“照相,给我和田先生照相。”

    田帆双手举着未开封的公文袋,和富希并排站在被装样品的后面。

    戴娜闪光灯亮了,一下,两下……

    女接待生端来托盘,上面放着四只装满香槟的酒杯。

    孔超举起一杯:“来吧,为了庆祝中坦两国的合作成功,庆祝尊敬的外宾朋友和田经理与本公司合作成功……”

    富希举杯:“整。”

    孔超疑惑的:“整?”

    戴娜举杯:“整就是干杯,当兵的语言。”

    田帆举杯:“啥也别说了,大家一起……”

    众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