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无解人生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无声的较量

    第二天早早醒来的时候,方羽打算背化学和生物方面的知识点。

    他对于有关记忆方面的知识一直都很擅长,得益于存储着大量的笔记,很方便,不需翻书乱找,只需要拿起书桌上常备的一些纸片背就可以了。

    这两科的知识点早就被方羽列为可以靠死记硬背提升分数的科目,毕竟难题就那么几道,比如生物上的杂交实验和基因交换问题,化学上的溶液制配和混合气体问题。

    不过真正理解之后也不觉得对智商有多高要求,至少方羽一直都觉得满分没多大压力。

    “呵,准备迎接大魔王吧,弱小的人类!”方羽冲着镜子道。

    有时候中二点也挺好,反正也没人看见。

    方羽拿起纸片开始背知识点。

    刷牙的时候背,洗脸的时候背,喝小米粥的时候背,嘘嘘的时候一只手拿着背,蹲坑的时候两只手拿着背。

    挺好的习惯。

    正是得益于每天雷打不动地记忆知识点,方羽才能在曾经的艰苦时期,靠扎实的基础不断赢得化学和生物的稳定高分。

    方羽来到学校。

    熟悉的考场,熟悉的座位。

    以及周围一圈说不出名字的二代。

    今天的理化生三科考试并没有按照理综的形式考,而是三门单科分开考,毕竟现在才高二,也只有方羽这样的另类会接触大量理综。

    时间安排是上午物理加化学,下午生物加英语,之后圆满结束,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第一门是物理,同样是方羽目前最擅长的学科。

    不过大学物理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并不多,经典运动学中的动量守恒算一个,涉及扭转问题的质点组角动量守恒以及转动惯量也算一个,其他的嘛......方羽就不知道了。

    因为中学物理的确不算难......

    能造成困扰的无非是运动学与力学的组合,天体运动,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罢了。

    试卷分发下来。

    方羽深吸一口气,简单浏览一遍之后便开始做题。

    他还未落下笔,就听到周遭齐齐地发出“嘶”的声音。

    “什么东西啊,怎么看上去这么难!”

    “我淦,这一个个图怎么这么复杂!”

    方羽摸了摸鼻子,心想这才刚开始,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但很快他就皱起眉头,发现题目确实是有些难度。

    第一道受力分析的选择题,居然花了他半分钟才做出来。

    “有点意思。”方羽睁大眼睛,开启认真模式,受力分析,经典运动学,电路问题,全部一路碾压过去,选择题总共不过耗时十几分钟。

    “是有些难度。”方羽瞥了眼凌乱的打草纸,“不过也都是一些中难题,看来出题老师是把真正的难题留在后面了。”

    果不其然,方羽在快刀斩乱麻般地解决掉第一道质点运动学大题后,很快就遇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

    准确地说,是一道很有难度的题。

    这道题的位置放在第二道大题上,只有一个简单的图形,由靠着墙壁的上下两个圆柱切面组成,简单描述,就是一个“葫芦”斜斜地靠在墙上。

    方羽惊奇地是,他在看完这道题的描述后,竟一时找不到思路。

    要知道,就算这张试卷的难度介于高考与竞赛之间,方羽做题的速度也没有丝毫停滞,反观周围一圈学生,大部分还在选择题上艰难前行。

    “玛德,这是什么题啊,这么难!”旁边的一个二代忍不住骂骂咧咧了起来,方羽瞥了一眼,发现他卡在了第六道选择题,一道三星(天体运动)问题上。

    “去你妹的三星问题,我这辈子再也不用三星手机了!”

    三星问题是双星问题的变种,解题过程需要列出复杂的方程式,看来这位同学并不打算在这道小题上花一道大题的时间。

    大多数学生都和这位发誓不再用三星手机的二代一样,面对这些中难题手足无措。

    做是可以做出来,不过要花很长时间。

    但如果放弃的话,又实在心有不甘,一道选择题可足足有五分。

    不得不说,为了筛选出单科能力强的学生,出题老师的确不择手段了些。

    此时,这位被无数学生在心里诅咒的出题人却没站在一考场的讲台上,也没有躲在哪个办公室里,反而出现在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门卫值班室。

    谁又能想到,这个整天穿着一件标准老头款白背心的门卫大爷老董,竟然是退休的物理特级教师?

    在这个走个路都能踩到物理教材的值班室中,老董依然捧着那本《混沌学》看得津津有味,看起来全然不在乎他出的试卷对多少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我说老李,董老师出的这题难度也太大了吧?”一考场中,模样五十岁左右的秃顶大叔对一旁的另一位戴眼镜的秃顶大叔说。

    “没办法啊。”眼镜秃顶大叔一脸无奈,指了指上头说:“这两年学校的竞赛成绩越来越差,除了沈齐和陆洲没一个拿得出手的,领导施压,咱们不就找上董老师了吗?”

    “这倒是,啧啧,董老师当年可真是......”

    “嗨,别提这个......”

    ······

    一考场中,做题速度最快的沈齐和陆洲,以及位次不靠前,潜力却绝对靠前的李先扬,全都不约而同地卡在了第二道“葫芦”大题上。

    “这绝对是竞赛难度的题目。”见多识广的沈齐无比笃定,一眼就看了出来。

    因为他看了一分钟,发现没有头绪。

    其实也不能说没有头绪,是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如果解题的方向走错了,那浪费的时间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远在八考场的方羽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

    “是强行列方程组呢,还是强行列方程组呢?”

    他是个老实人,只想到了一种方法。

    说干就干,方羽拿起笔来,就在这时,一考场三个理科的天之骄子,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演算,仿若一场无声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