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娇妻有点甜
字体: 16 + -

第148章 第一站,江城

    第一站,江城!

    江城是通往边疆的第一站,江城属南,南方多雨,所以百姓大多划船做舟。

    计划的第一步也只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疏通南北渠道。

    而孟琉璃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为何南方的百姓会暴.乱。

    沿着江,跟着船夫,他们终于看到写有江城的石碑。

    “公子!你看!江城到了!”小舟上,一个身着便装、束着发冠的清秀男子朝舟里喊道。

    这清秀男子很是面熟,细看,竟是孟琉璃身边的绿绣!

    舟里缓缓走出来三个人,一个穿着白衣如雪,一个身着黑衣入夜,另一个红衣似火,一黑一白一红均身材匀称,面容姣好,俊逸之中带着意思温和的气息。

    除红衣男子略显骚包,他就是陆清明。

    “公子,已经到江城了。”黑衣男子正是蕖菱,他手上拿着剑,面无表情,小心翼翼的将孟琉璃扶上去。

    孟琉璃望着写着江城的石碑,半新不旧,岸上是百姓的瓦房,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

    蕖菱给了船家几个钱,就率先跳上岸,与绿绣俩人将孟琉璃扶了上来。

    “这江城倒有几分颜色。”孟琉璃打量着江城的建筑,与京城的繁华壮观不同,它多了一丝水乡的小家碧玉,青色的石砖透着些许淳朴。

    “是啊!这卖的东西都是些小玩意儿!”绿绣走到小摊旁边,拿起上面的虎头面具,戴在脸上,一个劲儿的朝孟琉璃和蕖菱俩人笑。

    “几位公子,买一个吧!这虎头面具好玩又不贵,多实在!”摊主看孟琉璃等人衣着不俗,立刻推销起他的东西。

    绿绣一听要买,朝孟琉璃看着。

    “你要买就买吧!”孟琉璃笑着说道,反正也不差这点钱。

    “谢谢公子!”绿绣立刻喜笑颜开,掏出银子给摊主。

    “哎!你带上这面具,一下子年轻很多呢!”陆清明看着傻兮兮的绿绣,立刻开口。

    “是吗?我年轻了几岁?”绿绣还没有听出陆清明话里的意思。

    蕖菱冷眼看向陆清明,但都没有阻止他这颗热血澎湃的心。

    “你当然是一下子年轻了十五岁啊!整一个一岁幼童!”陆清明咧嘴一笑,不知从哪里来的扇子一扇,顿时一副春鸭戏水图出现在众人眼前。

    “……”绿绣无言转身,不去看他。

    “哈哈哈!”孟琉璃哈哈大笑,大步往前走。

    “对了!公子!咱们来到江城不要跟这里的县衙讲一声吗?”蕖菱赶上孟琉璃的步伐,低声问道。

    “要是说了,咱们还能找到这里面的幺蛾子吗?”孟琉璃反问道。

    “也是!”蕖菱思考道。

    走过一条街,是一个三岔路口,孟琉璃指着前面,“最前面就是江城的府衙了。”

    “咱们现在要过去看看吗?”蕖菱问。

    “不!现在我们去找客栈住下!”孟琉璃带着蕖菱、绿绣和陆清明,浩浩荡荡的往客栈走去。

    这家客栈叫做运来客栈,应该是真个江城最好的客栈。

    一进门,他们就受到了小儿的热情欢迎,“几位客官,请问是打尖儿还是住店?”

    “住店!”蕖菱道。

    “好勒!麻烦几位?”他又问道。

    “共四位,三间上房。”蕖菱说着,掏出银子递给小儿。

    小二收了银子,立刻喜笑颜开,立刻去安排,“四位贵客,三间上房!”

    “对了!伙计,这里有没有听戏儿的说书的?”孟琉璃突然问道。

    小二一怔,立刻出去,指着另一条街道,“公子,前面不远就是一家惜春院,您几位可以去那儿放松!”

    孟琉璃笑了,“我们说的不是红灯街,我们说的是普通的说书地方!”

    “哎呀!原来客官是这个意思啊!我还以为公子是想喝花酒呢!”小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接着他指着客栈的中央,“您瞧,咱们客栈的中间不有一个台子吗,这就每天傍晚都有一个说书的来,您要是有兴趣,就来听听!”

    “大约是什么时候?”孟琉璃又问。

    小二看了看天色,道:“快了,也就一个钟头吧,等几位客栈吃好了饭,他也就来了!”

    “好的!你去忙吧!”孟琉璃笑着点头,又示意蕖菱再给一些银子。

    小二高兴的拿着银子感激着。

    等他离去,几人上楼。

    蕖菱不解的看着孟琉璃,“姑娘,你为什么要打听说书的地方?”

    “有时候说书人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编成书讲出来。”孟琉璃笑着说道。

    “原来如此。”蕖菱点头。

    “扣扣!几位客官,菜来了!”小二推开门,几个拿这菜的侍者蜂拥而入。

    “菜已经上齐了,请慢用!”小二笑着说道,然后指挥着人出去。

    江城府衙

    “你说什么!这次的钦差大人是个女子!”一个声音惊讶的响起。

    这是一个穿着紫色官袍的男子,看样子是江城的父母官。

    “是啊!听说这个女子才华横溢、有胆有识,京城那边叫我们好生招待着。”另一个声音道,他身着青衣,面带恭敬,显然官职比这个紫衣官服的男子低。

    “哼!即使再才华横溢、胆识过人,也终究是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有什么好顾忌的!”穿着紫衣官服的男子不屑的说道。

    “王大人可千万别这么说,既然京城那边有这几个交代,那咱们就不要多生事端,好生招待就是了!”青衣男子劝诫的说道。

    “好吧好吧!这件事情就你去办!”虽然紫衣男子听取了青衣男子的建议,但是他的面上依旧带着不屑。

    突然,紫衣男子转头,望向青衣男子,“对了,李大人,河边那几个佃户如何?”

    “起初还在闹,现在已经安分多了!只是朝廷要求的渠还没有挖好。”青衣的李大人道。

    “那就好,如果再闹,就镇.压下去。至于渠,等到那个钦差大人来了再解释也不迟。”王大人摆摆手,走到门口,望了望天色,“想来这么几天,从京城到江城,也差不多了,那个钦差也该来了。”

    李大人走过来,“谁说不是呢,只是那边没有消息,咱们只能等。”

    “行了,我走了!这件事情你要处理好,上头定然有奖励,若是处理不好,就连我也要脑袋搬家!”王大人冷冷地说道。

    “是!”李大人恭敬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