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佬四十年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 章 香江探亲

    考完试结束之后,王正南回到住处收拾了一下,找出的自己的探亲证和身份证件,准备去办理过关,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自己父母和小妹了,重生来一个月自己都没有去过一次,老妈的意见肯定很大了。

    顺便打了一个电话给钟名扬问了一下公司的事情,知道工业园那边的电缆布线都正常进行,告诉他要去香江两天。

    原来王正南都是2个星期或者三个星期都会过去一次的,或者父母回来,不过上了高三之后,基本是父母回来了,自己的功课紧了很多。

    虽然现在已经不早了,不过罗湖口岸夜里十二点钟闭关,也无所谓,本来这次考试才放假两天,时间本来不多,所以还是晚上就赶过去算了。

    收拾好行李赶到罗湖口岸,这个时候的罗湖口岸还不像后世的那么高达上和电子化,口边旁边还有清山露水,火车站附近到处是人,广场上很多外地来的民工一时间没有坐上车或者无处可去。

    王正南准备从罗湖口岸直接乘东铁线去沙田,很方便,不需要转车,而且车票很便宜。

    东铁线始于原来的“九广铁路”,并是其中的一部分,1905年9月立法局通过兴建九广铁路后,英国在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 1907年)恢复九广铁路的兴建计划。

    同年7月九广铁路香江段率先开工,而南粤段则在1909年动工。经华、英双方商定,以罗湖桥中孔第二节为界,分为华、英两段。香江境内的路段(“九广铁路-英段”)属英方建造、管理及营运;而由鹏城起到羊城的一段(“九广铁路-华段”)是由中方建造、管理及营运。

    香江按照地理,分为新界、九龙与港岛三个大的区域,又按照行政区域划出了十八个行政区,,其中九个行政区都在新界。

    王正南老豆服装加工厂所在的地方是沙田区,和靠近九龙的荃湾、葵青都属于经济发展还不错的区域,其中沙田有香江著名的沙田马场。

    六十年代,香江政府在人口与土地压力下颁布新市镇发展大纲,同时配合“十年建屋计划。

    70年代初,沙田作为第一批新市镇开始发展,市中心选在旧沙田墟市,墟市与商铺食肆清拆,改建为今日的新城市广场。

    王正南老豆的工厂就在就在火炭,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过来,直接打车来到工厂,看门的何伯看见他,笑着打了招呼,他自己进到里面办公室找自己老妈。

    一边走着一边和熟悉的工人打着招呼,很多都是已经在工厂赶了很久的老人,还有一部分是老家过来这边的亲戚。

    虽然已经重生了一个月,可是面对自己的父母,两世为人,王正南心中还是有种近乡情怯,看着熟悉的办公室,带着激动的心情,颤抖的推开了办公室的大门。

    明显的年轻许多的父母都坐在办公桌后面,听见办公室门被打开传来外面机器的轰鸣声,两人都抬起了头看向了门口。

    两人诧异的看着王正南,今天不是周末,儿子怎么过来的,都站了起来。

    这一刻,王正南的心情如远在异乡游荡归家的孩子,跑了过去抱住了老妈,眼中有点湿润,王明昌和妻子叶子怡面面相觑,不过叶子怡还是抱住了儿子。

    孩子的成长就像是买股票,你买了他对他期望很高,可是你掌控不住他,他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每个兴起只有一天周末不开市你才能有点安慰,其他时间都在操不完的心,一点风吹草动你都揪心不已。

    叶子怡自从来和老公来到香江,虽然和鹏城只是百里相隔,可是基本和老大,老二的相处就很少了,更不要说是拥抱了,每次回去来去匆匆,老大更是半年不见一次。

    一个拥抱,很难很难,难道哪怕面对曾经无论多么艰苦也将你抚养成人的父母,也无法张开双臂去拥住那孩提时舍不得放手的身躯。

    “正南,怎么了?是不是在学校受欺负了?还是学习压力太大?”王明昌在旁边有点歉意的看着儿子,最近一段时间,厂子里面赶着美国的一批货,没日没夜的加班,自己和老婆都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去内地看儿子了。

    王正南看着老豆和老妈担忧的看着自己,觉得自己是有很大反常,松开老妈说:“没有,老豆,我就是一个多月没见我老妈了,想我老妈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最近厂里很忙,我一直抽不出时间回去,赶货没日没夜的,昨天你大伯过来,说去看了你,你最近不错,对你一通夸奖,我也就安心了很多!”王明昌看儿子不像受了欺负也就放下心来。

    “南仔,你这么过来吃过没有?”他老妈关心的角度不同。

    想起吃饭,王正南感觉肚子有点饿了,就说:”老妈,我这两天考试,明后天放假,考完我就赶了过来,我还没吃呢!”

    “你这孩子,这么大人了,还不会照顾自己,走,我们去吃饭!吃完了直接回家!”他老妈立刻行动了起来,拿起了自己的包包。

    “正南,你和你妈先去吃饭吧,吃完回去休息。我等下才能回去!”王明昌也开口道。

    “嗯,好的,老豆!”

    王正南和他老妈在附近找个夜宵档去吃了一点晚餐,回到了银禧花园的家,这里的房子是他们家5年前买了,当时房价不高,他老豆因为儿子女儿读书,咬牙全款买了房子。

    当时香江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楼市股市都一塌糊涂,楼市从80年末开始下跌,从80年的12月份360元每平方尺到83年已经跌倒21港元每尺,跌幅高达90%多,到85年的时候,他老豆一方面由于孩子读书要进公学,另一方面楼市跌无可跌,才咬咬牙买了这套房子。

    目前的房价都涨到700多每平尺了,老豆和老妈经常说如果早不买,现在想买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不过王正南想的是以后香江的房价,自己的小弟和小妹以后肯定生活在香江,还不如叫老豆贷款多买几套房子,现在的价格这么便宜,即使比前几年涨了十几倍二十倍,可是相对于后世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就是买来出租也划算。

    和他老妈进了家,开门,手边是一个鞋柜,往里是客厅,一套沙发还有餐桌,茶几茶盘,都是老广人的装修,不过墙壁上挂了字画,一副大型《陋室铭》,旁边还有博古架。

    他小妹王晓雪听到外面传出来的声音,打开自己房门走了出来。

    “二哥,你回来啦!”王晓雪直接冲了上来抱住了他,王正南一把接住。

    “小肥猪,你又胖了!”王正南看着自己的妹妹,开心的摸了一下他的头,几十年未见年幼时的妹妹,那感觉还是如此温馨。

    “哪有?二哥,你讨厌死了!哼,不理你了!”不管是什么时期的女生对自己的身材都是很在意,也不管她是多大年纪,这是公理。

    他小妹王晓雪后来一直生活在香江,也嫁在香江,不时回鹏城看望他,只是婚姻生活不是很好,香江的男人都是如此,和他差不多,就像前世的一路往西,不时的跑到莞城那边偷吃,后来妹妹忍无可忍,带着自己外甥回到了国内,和自己还有父母生活在一起。

    王正南老妈看王晓雪一回来就跟王正南腻在一起就说:“小雪,你哥刚刚回来,别腻在那里,你作业做完没?先让你哥去冲凉。正南,你先去冲个凉,今晚你睡你弟弟房间,他都今天都上学,不回来了。”

    他弟和他妹都在这边的沙田中学,他弟弟读中四,他小妹才中一,读的都是公立学校,条件还不错,不过这边的私人学校要好很多,不过也贵了很多。